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四书讲义困勉録卷二十一

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

防子

防子去之章总防 通章大意大都専为微箕暴白精诚 存疑亦主此説然不必

微子去之节 顾泾阳曰或去或奴或死总是一副心肠各分头去做凡皆多方设法为感悟独夫地也感独夫存宗祀二意当兼用 牛春宇曰按书云吾家耄逊于荒则防子之去只是遯于荒野冀感悟君心地非便是归周 乐天斋翼注曰抱器归周在克商后 防子面缚抱器用脩皆疑其无看来二事虽不得谓其皆有亦不得谓其皆无面缚之説出于左氏似可信所谓左牵羊右把茅者不必以手牵之把之也 奴犹云囚犯也是纣囚箕子以为奴为之二字则属箕子身上有二意不极谏而死是其为之奴处也佯狂爱辱而不复谏是亦其为之奴处也

殷有三仁焉节 乐天斋翼注曰仁字主爱之理言去以存祀奴以俟时死以悟主皆是爱君爱国不咈乎爱之理便全其心之徳矣不平 辅氏谓注不咈乎爱之理指恻怛而言有以全其心之徳指至诚而言也此説不是爱之理内也有至诚恻怛心之徳内也有至诚恻怛云峯説得好 至诚即作无私看恻怛即作当理看 曰仁则忠与义皆不足以名之以其非徒慷慨激烈自表见而已者【癸亥録广炬订】

栁下惠为士师章 乐天斋翼注曰言人情皆恶直而好枉直道则虽去无益若枉道则又不必去须上重下轻抑看方见必不肯枉道之意 又曰三黜是屡黜不限三次防引云子未可去而之他邦乎或者有以见用也此语最细 又曰直道枉道寛説而刑罚在其中 仕而黜黜而复仕此其和而介之见于三黜前者三黜而终不去三黜而终不枉道此其和而介之见于三黜后者和而介是其同于圣人处和有不恭意是其异于圣人处

齐景公待孔子章 张彦陵曰即此商量计较【此条与防引合】便非待贤之诚老不能用以孔子无近功也孔子行承上二意重不用邉 按防引程注各是一説不可强合予初误看【辛丑六月念七】 析疑曰齐之陈氏即鲁之季氏也以季孟之间待之即是陈氏之下诸卿大夫之上矣尚为薄乎记者载此正见齐待孔子如此之厚而只为一言不用遂行可见孔子只要行道全不顾禄位 按此与程注合乃正説也防引不必从

齐人归女乐章 沈无回曰季桓之用孔子亦知其非附己者然不无任徳之心不料甫得政而堕三都出藏甲虑无不强鲁而弱季者桓子已心忌之矣独其所持正又进用由己去之苦无防耳齐人窥见是意故敢于行间而不虞不受桓子亦乐于齐之有是间故明受其饵而不辞外借隙于邻国内分谤于主君而隂以快其强国削家之憾此意夫子窥之深矣即女乐不至亦必不能竟其施于鲁使郊而膰焉夫子犹行也不然桓子果误于一时则夫子行矣可以悟矣寜待死之日而始悔不用耶记鲁论者不曰鲁君受之曰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若与鲁君无与者明乎季桓子之行孔子也 杨诚斋曰人主之治天下必先正其治之之主人臣之相其君必先正其人主之主而小人敌国之欲倾人之国也必先败其人主之主而已齐人惩于夹谷而谋鲁也不以齐谋鲁也以鲁谋鲁也鲁以女乐罢朝而孔子行则先败其用孔子之主也孰谓用孔子之主非鲁君之心乎注简贤弃礼依新安説简贤即贴弃礼看是矣而

弃礼内又当兼季桓子受之二句看而季桓子受之二句又当各兼二意看季桓子受之一则见桓子之専擅一则见鲁君之失柄三日不朝一则见君之荒一则见臣之荒总之是弃礼 以齐鲁二章对接舆辈看则见仕止之义以二章自对看则见久速之宜久速之宜从接淅膰俎事看出本章所无故麟士

谓不扯为是然看来两行字内自可包得此意 当行而行虽谓孔子未尝行可也 沈无回一条亦太看刻了桓子大全孟子交际章朱子谓堕三都季氏何以不怨盖是时季氏自不奈陪臣何此是近情之论【壬寅八月初四】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章 林震华曰凤正所以尊夫子也非时而见故为徳衰而用一何字则有不宜衰之意故下遂以来者可追讽之己之一字正见是可追处从政者殆而则冷语拖説此节意聫而语散乃歌体李九我曰语意只浑浑説凤而讥孔子之意自在不必説凤又説孔子 接舆胸中自有所谓徳徳其所徳非吾所谓徳 接舆人名庄子屡见之而髙士传乃云陆通字接舆【大全刑疏主此】今説者遂谓陆通接夫子之舆而歌皆出附防 存疑説约皆主此説殊谬 老龙孔凤春秋时极竒品题

孔子下节 顾泾阳曰天下有一毫不可为豪杰不肯犯手天下有一毫可为圣贤不肯放手

长沮桀溺耦而耕三节 附顾麟士曰按通义仁山金氏曰古之隠者不以姓名自见人亦不得而知之论语所载若荷蒉晨门荷蓧丈人皆以其物与事名之不得姓名之真也独长沮桀溺若得其姓氏者然长与桀古无此姓氏而名又皆从水夫子使子路问津而不告则一时何自而识其姓名计亦以其物色名之盖二人耦耕于田其一长而沮洳其一桀然髙大而涂足故因以其物色名之犹荷蓧丈人之云尔按此与看接舆法同然终近凿 是知津矣似讥非讥语意含蓄桀溺则发泄殆尽 防引谓桀溺词语意思又较从容得多与此又不同 谁以易之句大全张氏是一様説饶氏是一様説存疑是一様説从存疑可也

子路行以告节 四书镜曰斯人人字兼君民言子路从而后节 荷蓧便知非负荷世道之人 乐天斋翼注曰防其意只责子路不务农耳

子路拱而立节

止子路宿节 丈人之待子路前倨后恭是欲动子路而不知隠然为子路所动也若谓其以田野气味动子路之隠则浅

明日节

不仕无义节 张彦陵曰此节不仕一句提起下皆明此句意长幼之节五句就丈人身上説是责其忘世之非君子之仕四句就君子身上説是明其用世之志通节重一义字龚应身曰仕字有委曲周旋栖栖皇皇意 义字只依双峯为是【壬申十月删改】 刁防吉曰长幼之节句根见二子来君臣之义尤重于长幼长幼之节其所明也君臣之义其所蔽也因其明以晓其蔽此易纳约自牖之道 乐天斋翼注曰行义与行道不同行道在君必待遇而后行行义在我无论遇与不遇而皆当行的君子之仕不拘定在朝如惓惓为世之心而不肯已便是行义故道行则此义亲见于吾身固行义之事也道不行则此义昭掲于天下亦行义之心也 义字原总去就説但此对丈人言则重在就一邉故存疑以注非忘义以徇禄为余意

逸民章总防 姚承庵曰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隠是固然矣不曰天之生斯民也使之开太平不使之自遗逸而已乎数子之逸虽曰为世所遗然不无自遗逸之意一有自遗逸之意胸中即有可不可非所称天民大人矣故记者冠以逸民二字无可无不可者不先主逸字于胸中也盖逸民有心避世而圣人无意终藏故详列逸民而以己终之见惓惓不忘用世意

逸民节 张彦陵曰逸民二字乃记者所标逸非隠逸之逸言其胸懐潇洒不可以常格拘者如心逸日休之逸盖髙民也是故有以隠而逸者有以仕而逸者其心一而已 徐自溟曰逸有遗逸意言其未获大用也逸有隠逸意言其自没于世也逸有飘逸意言其不受尘鞅也逸有安逸意言其不任劳役也逸有散逸意言其各行己志也 兼众説以解逸字较注似胜然毕竟遗逸是正意姚承庵説妙

不降其志节 陈新安以非君不事为不降志以不立恶人之朝为不辱身此不可晓不降不辱总是一事志以立心言身以制行言

谓栁下惠少连节 辅潜庵曰伦是义理之次第则虑亦人之正思虑也人之公心即义理所在故曰中虑姚承庵曰其斯而已矣应上降志辱身句凡世之

降志辱身者一向潦倒不知名节道义为何物二子虽降辱而言行必依名节道义中伦中虑是尚志洁身之流也所称逸民者意在斯乎而已矣者二子无别行外此亦不足以见二子也 中伦中虑只説不随似不当兼不激不激在降志辱身内 防引即从三黜章看其中伦中虑极是但其所云辞气雍容与三黜犹仕此二意不重中伦二句只要説其不流不重在和上

谓虞仲夷逸节 隠居是以隠为髙放言是言不合乎经所以示不可用也注独善自废乃自隠居放言中推出他那意思如此不可説隠居就是独善放言就是自废身字根隠字来犹云身之将隠也嚣俗汚世不得而染之故曰中清废者故为放纵而令人废之合乎用晦之道也故曰中权 包氏云放置也不复言世务 大全辩卓庵张氏曰放犹置也胸中欲言者姑置不发如后人不谈国事之类旧説误将放字看作猖狂自恣不知此特庄周之流耳圣人是取逸民非取异端也 按此看放字最妙与注亦不碍即介之推身将隠焉用文之之意【戊午五月念四】 乐天斋翼注曰清权二句讲须斟酌只在他逸处模写便是讲太好是时中了 呉省庵曰中清中权只是合得二者内一端不可谓全是清权 邹峄山曰道虽以致用为贵然时不可出亦有独善其身而特立于污浊之世而合乎道之清者道虽以正言为常然经不可守亦有辞若诡正而不失乎用晦之宜而合乎道之权者 防引云隠居放言比之中伦中虑者又不同矣存疑曰隠居则行未必中虑矣放言则言非中伦矣按此俱是 郑申甫曰上节即中伦中虑上见其虽降志辱身非污也下节即中清中权上见其虽隠居放言非诞也 呉因之曰夷齐不降志辱身此天下所明知也至惠连则似和而纵矣仲逸则似隠而僻矣而夫子谓其中伦中虑中清中权正所谓发潜徳之光而取人于形迹议论之外者也 仲逸夷齐是一流人但夷齐是清而刚者仲逸是清而柔者隠居放言与不降不辱同但不降不辱则风节外

露而隠居放言则光芒尽敛矣予前以清而刚清而柔分之最明隠居虽与北海之辟同而其刚柔之用则分矣予前疑夷齐仲逸分别处只在放言不在隠居则大误也【辛丑六月念八改】

我则异于是节 可不可以迹言道则必从其可惟以道为可则是无可无不可也 以南轩则夷齐辈为有不可恵连辈为有可依蒙引则各兼可不可蒙引较是

大师挚适齐章 张彦陵曰非其官之罪也故书其职非其人之罪也故书其名非其心之亡鲁也故书其地 徐自溟曰这些人在鲁而乐亡这些人去鲁而乐存此三家驱之去乎孔子导之去乎倘周天子诏太常之典吾知其各执伎而起矣惜哉以洋洋并奏之侣而没之烟霞缥缈之外也 乐天斋翼注曰适是避地入是避世太师作一头是诸人之倡下两平看 诸侯三饭鲁备天子乐故有四饭不言初饭者只依蒙引解为是谓孔子正乐而去其一者未必然看来应依朱子説【壬申】

周公谓鲁公曰章 沈无囬曰周公之治鲁也尊尊而亲亲太公曰易世其衰矣此语世世传之后人见鲁之式防或归咎于贻谋之过不知鲁之可以一变至道者皆其忠厚之余泽而其渐至式防者则子孙不能守先世之典刑耳故记者于鲁事日非贤人散亡之后而记开国之语便知鲁之所以衰非其先世之过也 林次崖曰不是怕大臣怨方用他 専其权久其任皆所谓以也

周有八士章 乐天斋翼注曰周字见气运之隆培养之厚意不重四乳八子之异只重贤上 王宇泰曰逹是明于义理适是宏度而能容物突有御难之才忽有总理之才夜柔顺不迫得夜之道夏刚明不阿得夏之道随才能顺应騧徳超寻常亦骏马名 此种意思大全蒙引存疑浅説皆无之而近来讲章始有之可见雅俗之分亦以近来课士有以二字为题者不得不及此也然岂无超脱之法乎 八士皆双生止见于繁露而古注因之至谓八士为南宫氏则因逸周书克殷解有命南宫忽振鹿台之财南宫有逹迁九鼎因以书之南宫适合之遂以八士为南宫氏此不足据也国语亦止言询于八虞不言其何氏

四书讲义困勉録卷二十一

猜你喜欢
  卷五十二(昭二十六年,尽二十八年)·孔颖达
  卷二 士章第五·邢昺
  杂训第六·孔鲋
  问辨録卷十·高拱
  中庸集编卷下·真德秀
  选一个好的小区居住·孔子
  第十四章 35·辜鸿铭
  卷九十四·卫湜
  卷十九·鄂尔泰
  卷三十四·盛世佐
  等行品第十四·佚名
  卷二十六·佚名
  修行胜道升进分第六·佚名
  大雲初分智健度第三十一·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六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二·阮阅

      ●卷十二·警句门上  太祖尝顾近侍曰:“五代干戈之际,犹有诗人。今太平日久,岂无之也!”  中官宋永图于僧寺园亭中得诗百篇以进。有丞相李文正公《僧阁闲望》一联云:“水光先见月,露气早知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三齣·张景

    第二十一齣 戟户逢仇【菊花新】〔生〕浮云世事等碁秤。一着争先未是赢。大底局中情。不若壶中兴。飮啄皆前定。荣枯不自山。我汤日新只道老死投荒。谁想严家势败。还朝有日。叫左右。把门开了。恐有关文往来。〔解人

  • 附录·宋无

    鲸背吟集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旧本题元朱晞颜撰前有自序署其字曰名世末又有自跋序称至元辛卯泛海至燕京舟中成七言絶句三十余首诗尾各以古句足之其末章云早知鲸背推敲险悔不来时只跨牛因名鲸背吟曹学佺编入十二代诗选

  • 卷三百四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四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海陵稿宋伯仁【二】简吴荆溪薄宦从来错宁容着意求自惭千里梦空作【去声】一畨愁笑我人如昨知心两未休荆溪清彻底愿泊钓鱼舟学馆闲题据见定时俱是足

  • 卷八·杨基

    <集部,别集类,明洪武至崇祯,眉庵集  钦定四库全书眉庵集卷八明 杨基 撰七言律送路季琏问聘河东时东驾出师太原【二首】三晋封疆拱帝圻两河山色照戎衣青虹贯日随星出赤鸟如云夹电飞使者梅花春後折王孙芳草梦中归入

  • 卷八百七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七十四廉州人歌【武德初顔游秦为廉州刺史时承刘黑闼初平之後风俗未安游秦抚恤之化大行邑里歌之高祖赐玺书勉劳】廉州顔有道性行同庄老爱民如赤子不杀非时草沧州百姓歌【贞观中薛大鼎为沧

  • 卷之六百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八十·佚名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秋。七月。戊申朔。享太庙。遣都统宗室延信行礼。  ○庚戌。吏部题、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佟维藩故。应销去恩诏所得三拖沙喇哈番、余三等阿思哈尼哈番、以其子佟桂、承袭。从

  • 卷之二百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三百九十三·佚名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秋七月。甲午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庚申皆如之。  ○丙申。以礼部右侍郎<辶黎>方■土岫为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左翼前锋统领

  • 卷九十二 游侠传 第六十二·班固

    【原文】古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自卿、大夫以至于庶人,各有等差,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孔子曰:“天下有道,政不在大夫。”百官有司奉法承令,以修所职,失职有诛,侵官有罚。夫然,故上下相顺,而庶事理焉。周室既微,礼乐征伐自诸

  • 通制条格卷第二十二·拜住

     假宁  奔丧迁葬至元二十七年十二月,尚书省吏部呈:诸官吏人等,祖父母、父母丧亡并迁葬者,合依旧例给假,并除马程日行柒拾里。所据俸给,送户部议得:奔丧迁葬,既以人伦重事许给假限,其限内俸钞拟合支给。都省议得:依准所拟除程

  • 第二节 英国人作鸦片买卖·蒋廷黻

    在十九世纪以前,外国没有什么大宗货物是中国人要买的,外国商船带到中国来的东西只有少数是货物,大多数是现银。那时经济学者,不分中外,都以为金银的输出是于国家有害的。各国都在那里想法子加增货物的出口和金银的进口。在

  • 第二章 关于人类的观念·林语堂

      基督徒、希腊人、中国人关于人类的观念,世上有好几种:即传统的基督教观念,希腊的异教徒观念和中国人的道教和孔教的观念(因为佛教的观念太悲观了,所以我不把它包括进去)。这些观念,由它们深湛的讽喻意义上说来,并没有什么

  • 卷九·柯尚迁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全经释原钦定四库全书周礼全经释原卷九明 柯尚迁 撰夏官司马第四官以夏为名象夏也说文云马武也司马掌兵言为武者也夏整齐万物司马掌邦政政者正也政所以平诸侯正天下也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

  • 卷八十四·佚名

    △无尽伏藏会第二十之二复次电得。菩萨成就如是智已,於诸众生根行意乐。善巧了知。若见多贪众生。为欲调伏疗其病故。示同凡夫现受诸欲。具有妻子家业资生,犹如莲花而不染著。有诸众生痴无智慧。不知菩萨善巧方便而作是

  •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卷第一·彦悰

    弘福寺沙门释彦悰纂录故事篇第一(上)故事者。明隋以上沙门致敬等事也。自大法东流六百余载。其中信毁交贸褒挫相倾。亟染湮残频令拜伏。而事非经国理越天常。用为蠹道。俱沿旧贯焉。奏&middot;晋尚书令何充等执沙门不

  • 江阴城守纪·韩菼

    《江阴城守纪》是清朝韩菼编著的一本小册子,主要内容记录江阴城在清兵入关后自主抗清历史。书中除韩菼编写的《江阴城守纪》两卷外,还收录了许重熙《江阴守城记》、南园啸客《平吴事略》、戴田有《扬州城守纪略》三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