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唯佛法能对治二障

──十二年正月在沙市佛教会讲──

佛法不可说,说有不可,说无不可,说非有非无不可,说亦有亦无亦不可。然佛法随缘应机,说有亦可,说无亦可,说非有非无亦可,说亦有亦无亦可。佛法根本,是诸佛所证实相。法华经言:‘诸法真实相,不可以言宣,而以方便故,普为众生说’。以此看来,佛法是诸佛所证之法,以此所证之法而为众生讲说。我们现在未开智慧,未能了知,何能说法?所以要说,无非是本诸经论,考求十方三世诸佛之所说,才能悟入佛之知见。凡夫得开知见,才能了知佛法。世人及一切众生皆具佛性,以无始以来中了病根,所以成为众生,流转六道,要以佛法治病,才能悟入佛之知见。今天就是讲对治病的方法。

我们不是现在有的,未生之前有前生,前生之前有前生,前生之前又有前生,其来无始,虚空世界亦如此。虚空之前有世界,世界之前有虚空,虚空之前又有世界,世界之前又有虚空,也不知经过若干若干的成住坏空!吾人执有现在的我并我所依的世界,因有二种障蔽故。何谓二障?一曰、烦恼障:烦是烦扰,恼是恼害,以烦扰恼害的力量,于是身心性命被其烦扰恼害而成此障。二曰、所知障:知是知识之知,于所知事事物物而不明事事物物的实相,因之错误颠倒而成所知障。烦恼又是依所知障来的,以所知事事物物不能明了实相故而成错误颠倒,以错误颠倒故而又生出种种烦恼,如求乐得苦,求解脱得束缚,求自在得障碍皆是。此二障、人及一切众生,生来就有的,生来既有二障,因错误颠倒而起营为方法,其所得结果终是苦果。佛观众生病之所在,在于二障。这二种障可以人类平常所有的来证明,如何证明?所谓宗教思想、学术思想是。

宗教这名词,有了不久,原于日本,由日本传入中国,可概括为信天、信鬼神,分开言之,不外一神教、多神教。一神教者,如耶教、回教、婆罗门教是。多神教者,如中国之墨教、道教、日本之神道教以及旧婆罗门教是。一神教信天能父一切、主一切,多神教则奉事各种禽兽、水火、鬼神等。然无论为信天、信鬼神,皆可总名之曰宗教。推宗教原起,是从所知障、烦恼障来的。何以知其从二障来?因为吾人原来就是不明事事物物的实相,以不明之故,初时本想为善,后来或反违心为恶,初时本求得福,后来或反违情得苦,乃疑此中必有神来主宰裁制我,而神之权力出万物之上,为我们所不可逃脱的,此是天神教的缘起。譬如我们居在深山之中,无见无闻,有一天走到平原之上,看见天地如此高大,日月如此光明,万物如此繁盛,以为奇哉希有!因而生疑:此中必有个全知全能的主宰,才能如是如是;此亦是天神教之缘起。再就二障推论之,烦恼障中有我执,所知障中有法执。以我之故,对于我有亲爱者,对于他人有与亲爱相反者。如对于亲爱者一旦离别,思念不忘,以思念不忘故,种种形容结在思念之中,而有所谓祖先存在,由祖先存在故疑躯壳之外必有灵魂,死了之后永远存在的所谓神我是,这一种神我,不止祖先教为然,即中国之道教,印度之婆罗门教,也是从此来的。所谓神我,即是常见。又有儒家主张:宇宙中形形色色皆是阴阳二气变化来的;由二气而生五行,气聚则生成为物质,气散则死。物质消灭,即是断见。二见皆由所知障来。以所知障故而成宗教思想,自佛法言,总名之曰外道。

这宗教中,或曰天神,或曰鬼神,由他创造,由他主宰,觉得吉凶、善恶,冥冥之中确有赏罚,于是畏之惧之,而祈祷之心与规避之念,牢不可破。所谓宗教大意,不过如此。

依上来所说,见得种种宗教源于所知障,因此现在有人说宗教在万有之上或在幽冥之中而有大力量,不可观察,是拿来安定人心的,操纵人心的,如俗言神道设教是。宗教思想既源于所知障,以所知迷妄颠倒故而生不平等心,以不平等心故而生人我是非,以人我是非故而生战争,如欧洲之十字军是。以此看来,可见种种宗教都有二障,可以证明佛教所说不虚。

以下讲学术思想以证明二障。一切学说,毋论为东洋的、西洋的,可分为哲学、科学思想。哲学在古时范围甚宽,到了后来,逐渐分析,遂成为科学,而哲学范围甚小。譬如吾人居在宇宙之中,宇宙原来本体是何,也是哲学所要讲明的宇宙本体。本体上种种讲法,有说是精神的,有说是物质的,有说精神、物质合有的,本体不可知,所以发生种种学说。推想如何变化、如何进化,由变化、进化而成种种现象,是为哲学思想,以此哲学思想而成宇宙观。宇宙观中之人,讲明人之问题,而成人生观。西洋人讲哲学的原理,不外人生观、宇宙观,皆不能得真实结果。即以进化论看,这是西洋认为是真实的,文明的,而文明的结果,酿成欧洲此次大战,杀人几千万,流血几万里,文明扑灭,进化何有!推原其故,无非由所知障生。大概古来哲学,皆是如此道理;近来由哲学分析成一科一科学问,合之而成科学的哲学。种种科学,一部分一部分的来讲,就物质方面言,也有好处;但因根本错误之故,现象无不错误,以二障不离故。二障不离,所得无非苦果。以上是以学说思想证明不能离二障。

由此推论结果,宗教思想,哲学思想,皆发生于所知障、烦恼障。若讲到佛学缘起处,则实不同。佛教缘起,是打破二障,超出二障之上而发出来的,故无有二障。所谓佛者,是打破二障,超出二障,圆满觉悟之人。佛所说打破二障,超出二障法门,是曰法。依法打破二障,超出二障是曰僧。佛、法、僧、是曰三宝。

太虚望大家皈依自性三宝,从此打破二障,超出二障,不为宗教思想、学术思想所束缚,才能悟入佛之知见。以悟入佛之知见故,出系迫苦而得自由自在,出疑畏苦而成圆觉圆德。佛法之妙,不可思议,如是如是!(孙止后、陈石琴合记)(见海刊四卷五期)

(附注)原题“在沙市佛教会第二次讲演录”,今改题。


猜你喜欢
  卷第十七·佚名
  卷六·佚名
  金刚手光明灌顶经最胜立印圣无动尊大威怒王念诵仪轨法品一卷·佚名
  杂行杂修难得实益·印光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朱棣
  菩萨地持经 第二卷·佚名
  宗镜录卷第四十·延寿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二(论本第三第四第五)·窥基
  大唐青龙寺三朝供奉大德行状·佚名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佚名
  卷第十·佚名
  卷二十九·佚名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佚名
  卷第十(译经宋)·费长房
  卷三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百零二·彭定求

        卷802_1 【燕子楼三首】关盼盼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   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一十年。   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

  • 序·吴沆

      予尝谓前辈用心广大,不可浅近测也。始焉不自恃其能,必退听以资于先达;终焉不自恃其能,必倾怀以诱于后进。是以道高一世,而名驰千载。如南丰之激发于当涂,后山之改辙于山谷,其后门人弟子请益,亦不靳于示诲。今见环溪居士,早

  • 巧对录卷之四·梁章钜

    《金陵琐事》云:顾东桥巡抚湖广,时衙斋菊开,邀数门生赏之。一狂生拣好花摘两三枝戴于头。东桥不悦,因出一对云:“赏菊客来,两手擘残彭泽景。”张太岳对云:“卖花人过,一肩挑尽洛阳春。”东桥曰:“此

  • 卷之九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通志卷一百十六·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二十九魏李典 李通 臧覇【孙观】文聘【桓禺】吕防 许褚 卫觊【潘勗】刘廙 刘劭【缪袭 苏林 韦诞 夏侯恵 孙该 杜挚】傅嘏桓阶 陈羣【子泰】陈矫【子本】徐宣

  • 四六二 山西巡抚觉罗巴延三奏遵旨严查《字贯》及相类悖逆书籍折·佚名

    四六二 山西巡抚觉罗巴延三奏遵旨严查《字贯》及相类悖逆书籍折乾隆四十二年十二月十九日*山西巡抚臣觉罗巴延三跪奏,为遵旨饬查事。本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内开,乾隆四十二年十一

  • 袁山松后汉书卷四·周天游

    周天游辑注卢植传一四四尚书卢植将终,敕其子彄以裈,葬以土穴,其子从之。( 姚。汪。黄)──书钞卷一五八 陈蕃传一四五陈蕃迁豫章〔太守〕〔一〕,在郡下接宾客,独坐一室。唯徐孺子来,为置对榻,去则悬之。及征为尚书令,送之者亦不

  • 汪应轸传·张廷玉

    汪应轸,字子宿,浙江山阴人。少年有志向操行。正德十二年(1517)成为进士,选为庶吉士。十四年(1519)皇帝下诏书准备南巡。汪应轸抗言说:“自从下诏书以来,臣民彷徨,不能安居。临清以南,都弃业罢市,逃窜到山谷中去。如果不立即收

  • 人事变化之轨道·李宗吾

    我们既说“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力之变化,可用数学来说明,故心理之变化,也可用数学来说明。力之变化,可绘出图来,寻求他的轨道。一部二十五史,是人类心理留下的影像,我们取历史上的事,本力学规律,把他绘出图来,即知人事纷

  • 论语集说卷十·蔡节

    宋 蔡节 撰子张第十九【凡二十五章】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集曰致犹委也已语助也见危则致命见得则思义能决择于死生义利之际也祭则思敬丧则思哀笃于本也其可已矣犹云若是其亦可以为士矣此特

  • 提要·吴浩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七十三经义疑      五经縂义类提要【臣】等谨案十三经义疑十二卷国朝呉浩撰浩字养斋华亭人是书取诸经笺注订之用力颇勤如季本读礼疑图以万人为一军浩袭其説于诗公车千乗公徒三万不主

  • 卷三十·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三十内则则法也疏谓闺门之内轨仪可则故名朱子曰此古学校教民之书盖古经也后王命冢宰降德于衆兆民此言内则之所由始盖一篇之纲也后王谓天子降下也冢宰六卿

  • 第三十六卦:《明夷卦》·佚名

    明夷:利艰贞。【白话】《明夷卦》象征光明受阻: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在艰难困苦中坚守正道,保持自身的纯洁和善始善终的恒心。《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白话】《象辞》说:《明夷卦》

  • 应尽还源品第二·佚名

    佛复告诸大众。我今时至举身疼痛。说是语已即入初禅。以涅槃光遍观世界入寂灭定尔时世尊所言未讫即入初禅。从初禅出入第二禅。从二禅出入第三禅。从三禅出入第四禅从四禅出入虚空处。从空处出入无边识处。从识处出入

  • 关于佛教会之谈话·太虚

    记者闻太虚大师将返雪窦山,因走访于沪寓,询以对佛教会之经过。据大师曰:余于佛教会事,不预闻数年矣。前因中训练部组织指导处张处长,持所订中国佛教会章程草案,访余京寓,嘱宣布于海潮音月刊,唤起全国佛徒之研究讨论,并征求余之

  • 阿育王经 第五卷·佚名

    阿育王经 第五卷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半庵摩勒施僧因缘品第五尔时阿育王得坚固信问诸比丘。谁已能于佛法之中最大布施。诸比丘答言。孤独长者已大布施。王复问言。其能几许佛法中施。比丘答言。用百千万金。阿

  • 漆园指通卷之二·净挺

    云溪俍亭道人净挺 着槜李珥信居士钱 江阅骈拇绝圣弃知因任自然无怀葛天由来者远。通云金屑虽贵落眼成翳。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至)非天下之至正也。侈于德则害德侈于性则毁性侈者非其分也少者不欲其不足多者不欲其有余

  • 唐诗鼓吹·元好问

    诗总集。题金元好问编,元郝天挺注。十卷。录唐九十六家七律五百九十六首(序称五百八十余首),为专选唐人七律之滥觞。书前有元赵孟頫、姚燧诸序,说明鼓吹原系军乐,以“鼓吹”名之,盖取其音声“宏壮震厉”。所选中晚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