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十四

治乱五行第六十二

火干木,蛰虫蚤出,蚿雷蚤行;土干木,胎夭卵毈,鸟虫多伤;金干木,有兵;水干木,春下霜。

土干火,则多雷;金干火,草木夷;水干火,夏雹;木干火,则地动。

金干土,则五谷伤有殃;水干土,夏寒雨霜;木干土,?虫不为;火干土,则大旱。

水干金,则鱼不为;木干金,则草木再生;火干金,则草木秋荣;土干金,五谷不成。

木干水,冬蛰不藏;土干水,则蛰虫冬出;火干水,则星坠;金干水,则冬大寒。

五行变救第六十三

五行变至,当救之以德,施之天下,则咎除;不救以德,不出三年,天当雨石。木有变,春凋秋荣,秋木在,春多雨,此繇役众,赋歛重,百姓贫穷叛去,道多饥人;救之者,省繇役,薄赋歛,出仓谷,振困穷矣。火有变,冬温夏寒,此王者不明,善者不赏,恶者不绌,不肖在位,贤者伏匿,则寒暑失序,而民疾疫;救之者,举贤良,赏有功,封有德。土有变,大风至,五谷伤,此不信仁贤,不敬父兄,淫泆无度,宫室荣;救之者,省宫室,去雕文,举孝悌,恤黎元。金有变,毕昴为回三覆,有武,多兵,多盗寇,此弃义贪财,轻民命,重货赂,百姓趣利,多奸轨;救之者,举廉洁,立正直,隐武行文,束甲械。水有变,冬湿多雾,春夏雨雹,此法令缓,刑罚不行;救之者,忧囹圄,案奸宄,诛有罪,五日。

五行五事第六十四

王者与臣无礼,貌不肃敬,则木不曲直,而夏多暴风,风者,木之气也,其音角也,故应之以暴风。王者言不从,则金不从革,而秋多霹滦,霹滦者,金气也,其音商也,故应之以霹滦。王者视不明,则火不炎上,而秋多电,电者,火气也,其音征也,故应之以电。王者听不聪,则水不润下,而春夏多暴雨,雨者,水气也,其音羽也,故应之以暴雨。王者心不能容,则稼穑不成,而秋多雷,雷者,土气也,其音宫也,故应之以雷。

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何谓也?夫五事者,人之所受命于天也,而王者所修而治民也,故王者为民,治则不可以不明,准绳不可以不正。王者貌曰恭,恭者,敬也;言曰从,从者,可从;视曰明,明者,知贤不肖,分明黑白也;听曰聪,聪者,能闻事而审其意也;思曰容,容者,言无不容。恭作肃,从作乂,明作哲,聪作谋,容作圣。何谓也?恭作肃,言王者诚能内有恭敬之姿,而天下莫不肃矣。从作乂,言王者言可从,明正从行,而天下治矣。明作哲,哲者,知也,王者明,则贤者进,不肖者退,天下知善而劝之,知恶而耻之矣。聪作谋,谋者,谋事也,王者聪,则闻事与臣下谋之,故事无失谋矣。容作圣,圣者,设也,王者心宽大无不容,则圣能施设,事各得其宜也。

王者能敬则肃,肃则春气得,故肃者主春。春,阳气微,万物柔易移,弱可化。于时阴气为贼,故王者钦钦不以议阴事,然后万物遂生,而木可曲直也。春行秋政,则草木凋;行冬政,则雪;行夏政,则杀。春失政则。

王者能治则义立,义立则秋气得,故乂者主秋。秋气始杀,王者行小刑罚,民不犯则礼义成。于时阳气为贼,故王者辅以官牧之事,然后万物成熟,秋,草木不荣华,金从革也。秋行春政,则华;行夏政,则乔;行冬政,则落。秋失政,则春大风不解,雷不发声。

王者能知,则知善恶,知善恶,则夏气得,故哲者主夏。夏,阳气始盛,万物兆长,王者不揜明,则道不退塞。而夏至之后,大暑隆,万物茂育怀任,王者恐明不知贤不肖,分明白黑,于时,寒为贼,故王者辅以赏赐之事,然后夏草木不霜,火炎上也。夏行春政,则风行;秋政,则水行;冬政,则落。夏失政,则冬不冻在,五谷不藏,大寒不解。

王者无失谋,然后冬气得,故谋者主冬。冬,阴气始盛,草未必死,王者能闻事审谋虑之,则不侵伐,不侵伐且杀,则死者不恨,生者不怨。冬日至之后,大寒降,万物藏于下,于时,暑为贼,故王者辅之以急断之事,以水润下也。冬行春政,则蒸;行夏政,则雷;行秋政,则旱,冬失政,则夏草木不实,霜,五谷疾枯。

郊语第六十五

人之言:酝去烟,鸱羽去眯,慈石取铁,颈金取火,蚕珥丝于室,而弦绝于堂,禾实于野,而粟缺于仓,芜荑生于燕,橘枳死于荆,此十物者,皆奇而可怪,非人所意也。夫非人所意而然,既已有之矣,或者吉凶祸福、利不利之所从生,无有奇怪,非人所意如是者乎,此等可畏也。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彼岂无伤害于人,如孔子徒畏之哉!以此见天之不可不畏敬,犹主上之不可不谨事,不谨事主,其祸来至显,不畏敬天,其殃来至闇,闇者不见其端,若自然也,故曰:堂堂如天殃。言不必立校,默而无声,潜而无形也。由是观之,天殃与主罚所以别者,闇与显耳,不然其来逮人,殆无以异,孔子同之,俱言可畏也。天地神明之心,与人事成败之真,固莫之能见也,唯圣人能见之,圣人者,见人之所不见者也,故圣人之言亦可畏也,奈何如废郊礼?郊礼者,人所最甚重也,废圣人所最甚重,而吉凶利害在于冥冥不可得见之中,虽已多受其病,何从知之!故曰:问圣人者,问其所为,而无问其所以为也,问其所以为,终弗能见,不如勿问,问为而为之,所不为而勿为,是与圣人同实也,何过之有!诗云:“不骞不忘,率由旧章。”旧章者,先圣人之故文章也,率由各,有修从之也,此言先圣人之故文章者,虽不能深见而详知其则,犹不知其美誉之功矣。今郊事天之义,此圣人故,故古之圣王,文章之最重者也,前世王莫不从重粟精奉之,以事上天,至于秦,而独阙然废之,一何不率由旧章之大甚也。天者,百神之大君也,事天不备,虽百神犹无益也,何以言其然也,祭而地神者,春秋讥之,孔子曰:“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是其法也。故未见秦国致天福如周国也,诗云:“唯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允怀多福。”多福者,非谓人也,事功也,谓天之所福也,传曰:周国子多贤蕃殖,至于骈孕男者四,四产而得八男,皆君子俊雄也,此天之所以兴周国也,非周国之所能为也。今秦与周俱得为天子,而所以事天者异于周,以郊为百神始,始入岁首,必以正月上辛日先享天,乃敢于地,先贵之义也,夫岁先之,与岁弗行也,相去远矣。天下福若无可怪者,然所以久弗行者,非灼灼见其当而故弗行也,典礼之官常嫌疑莫能昭昭明其当也,今切以为其当与不当,可内反于心而定也。尧谓舜曰:“天之历数在尔躬。”言察身以知天也,今身有子,庸不欲其有子礼也!圣人正名,名不虚生,天子者,则天之子也,以身度天,独何为不欲其子之有子礼也!今为其天子,而阙然无祭于天,天何必善之!所闻曰:天下和平,则灾害不生。今灾害生,见天下未和平也,天下所未和平者,天子之教化不政也。诗曰:“有觉德行,四国顺之。”觉者,着也,王者有明着之德行于世,则四方莫不响应风化,善于彼矣。故曰:悦于庆赏,严于刑罚,疾于法令。

猜你喜欢
  卷十四 十四之一·孔颖达
  度製第二十七·苏舆
  卷第二下·朱熹
  卷三十三·陆九渊
  卷三十三·真德秀
  卷九·吴澄
  卷二十三·范处义
  第十五节 论毅力·梁启超
  抱朴子內篇卷之三   對俗·王明
  卷五·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十·唐慧琳
  在仰光大学演讲会答某大学生问·太虚
  佛说鹦鹉经·佚名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九·佚名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259 ·佚名

    梅尧臣 夜晴 新晴月正明,频听夜乌惊。 未向高枝稳,时为绕树声。 群飞自纷泊,众鸟不屏营。 躁静於焉见,谁能度物情。 梅尧臣 夜听邻家唱 夜中未成寐,邻歌闻所稀。 想像朱唇动,仿佛梁尘飞。

  • 卷一百八十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八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六十一 胡宏 题上封寺 百年身似客浩荡世间游入望青山好梦魂偏我留我家巫山十二峰浮江直过巴陵东潇湘水与苍梧通环遶衡岳青冥中扁舟白云不可度杖藜腊屐乘

  • 列传第一百四十三 列女·刘昫

    ○李德武妻裴氏 杨庆妻王氏独孤师仁乳母王氏附 杨三安妻李氏 魏衡妻王氏 樊会仁母敬氏 绛州孝女卫氏 濮州孝女贾氏 郑义宗妻卢氏 刘寂妻夏侯氏 楚王灵龟妃上官氏 杨绍宗妻王氏 于敏直妻张氏 冀州女子王氏

  • 卷二十九·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二十九 【起丁丑齐明帝建武四年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尽甲申梁武帝天监三年魏宣武帝正始元年】考异【提要分注齐明帝作齐高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三·佚名

    正德六年三月辛亥朔 孝肃太皇太后忌辰 奉慈殿行祭祭礼遣驸马都尉马诚祭 裕陵○清明节遣驸马都尉蔡震马诚崔元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 泰陵文武衙门各分官陪祭○遣仪宾杨淳祭景皇帝陵寝○遣内官祭恭让 章皇后陵

  • 卷之二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纪昀

    列传宋 【九十七】○宋九十七余端礼 李璧邱崈倪思宇文绍节李蘩余端礼李璧邱崈倪思宇文绍节李蘩△余端礼余端礼字处恭衢州龙游人第进士知湖州乌程县民闲赋丁绢钱率三氓出一缣不输绢而折其估一缣千钱后增至五千民不胜

  • 月河所闻集·莫君陈

    (宋)莫君陈 撰 每大起居,宰执待班于垂拱隔门外东廊庐中,三帅庭下声喏,卷帘及半,起身答之。祖宗之制也。 江行,夜则维舟于浦溆。前后或作婴儿啼,勿怪,此乃獭相呼声。 徐总少卿善行气,能瘦其一支,自云:「合就杏金丹,服二两,可延五百岁

  • 卷第十八·佚名

    皇后上尊立上立琅邪郡夫人王氏为皇后制建隆元年八月甲申轩辕四星。爰著正妃之象。虞舜二女。诞彰内治之功。厚夫妇而敦国风。体乾坤而修壸政。兹朕所以叙人伦、崇祀典也。告于清庙。乃降徽章。咨尔琅邪郡夫人王氏。袭

  • 卷六·纪昀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歴代职官表卷六戸部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六<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六谨案帝典舜命卨为司徒周官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此地官之始汉代尚书郎虽分主户口财帛而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七 洪武十六年冬十月辛未朔,祭孝慈皇后陵及几筵殿。 诏授武定军民府女知府商胜诰曰:“朝廷政治遐迩弗殊,德在安民,宜从旧俗。惟尔黔中之地,官皆世袭,间有妇承夫位者,民亦信服焉。前武定府上官

  • 149.女皇帝武则天·林汉达

    唐太宗是个精明能干的皇帝,但是他的儿子高宗却是个庸碌无能的人。唐高宗即位以后,自己不会处理朝政大事,一切靠他的舅父、宰相长孙无忌拿主意。后来,他立了皇后武则天,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武则天本来是唐太宗宫里的一个才人

  • 卷14·陈邦瞻

    太祖建隆元年,定难节度使李彝兴入贡。李氏自思恭历唐末、五代,世有夏州。周显德中,封彝兴西平王。至是,加太尉。乾德五年,李彝兴卒,子克睿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李克睿卒,子继筠立。四年,王师伐汉,继筠遣其将李光远、光宪率蕃、

  • 卷十四·段昌武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十四宋 段昌武 撰曹郑曰曹者禹贡兖州陶丘之北地名周武王既定天下封弟叔振铎于曹今日济隂定陶是也其封域在雷夏菏泽之野【朱曰今之曹州是也】昔尧尝游成阳死而葬焉舜渔于雷泽民俗始化其遗风重

  • 卷四·张大亨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五礼例宗卷四宋 张大亨 撰【阙】春秋五礼例宗卷四

  • 卷三·李钟伦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纂训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纂训卷三安溪李钟伦撰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灋授酒材注式灋作酒之灋式作酒既有米麴之数又有功沽之巧疏酒正辨四饮则浆之政令亦掌之浆之灋式及浆材亦授之矣功沽谓善恶凡

  • 卷第六·佚名

    摩诃僧祇律卷第六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僧残戒之二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尔时有长老比丘。名迦罗。时到著入聚落衣持钵入城。次行乞食。到一田家。其家母人遥见长老迦罗。便起迎之。恭敬问讯。善来阿阇梨。

  • 野记·祝允明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祝允明撰, 四卷。今存版本有明刊本、同治十三年元和祝氏刻本、宣统三年时中书局排印本、 《申报馆丛书续集》本,以下为一卷本:有《历代小史》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续说郛》本等。所谓“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