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信解智力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俱。尔时佛告诸苾刍言。苾刍汝等当知。所有信解力法。此法能证真实之理。即是如来无所畏法。唯佛能知。苾刍或有声闻。作如是言。我于此信解力法。如实了知。精进不虚。离诸尘垢。又复而言。我能善说。我善调伏。我当说法。今正是时。是为最胜。令他依止。如是真实。应当修学。应当勤行。又复而言。当如是知。如是之法。最尊最上。无有等等。当如是见如是闻如是觉如是知。佛告苾刍。汝等当知。所有声闻。作是言者。是即虚妄。非如是见。非如是闻。非如是觉。非如是知。何以故。此法即是诸佛真理。唯佛能解。不共声闻之法。

  佛告苾刍。信解法者。所谓如来五力十力。何等为五。一者信力。二者进力。三者念力。四者定力。五者慧力。信解之法。具此五力。又复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具足如来十力。是能了知佛无上处。又复于大众中。作师子吼。善为众生转妙法轮。云何名为如来十力。所谓于处非处。如实了知。而处非处。若如实知。是为如来第一智力。而此智力。若诸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具足智力。乃能了知佛无上处。于大众中。作师子吼。善为众生转妙法轮。

  又复如来智力。于过现未来诸法行业因缘果报。皆如实知。如是如来。于过现未来诸法行业因缘果报。如实知已。是为如来第二智力。而此智力。若诸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具足智力。乃能了知佛无上处。于大众中。作师子吼。善为众生转妙法轮。

  复次如来。于禅定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乃至烦恼业苦。皆悉清净。如实了知。如是如来。于禅定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乃至烦恼业苦。皆悉清净。如实知已。是为如来第三智力。而此智力。若诸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具足智力。乃能了知佛无上处。于大众中。作师子吼。善为众生转妙法轮。

  复次如来。于诸众生。种种根行。皆如实知。如是如来。于诸众生种种根行。如实知已。是为如来第四智力。而此智力。若诸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具足智力。乃能了知佛无上处。于大众中。作师子吼。善为众生转妙法轮。

  复次如来。于诸众生种种信解。皆如实知。如是如来。于诸众生种种信解。如实知已。是为如来第五智力。而此智力。若诸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具足智力。乃能了知佛无上处。于大众中。作师子吼。善为众生转妙法轮。

  复次如来。于种种界趣。皆如实知。如是如来。于种种界趣。如实知已。是为如来第六智力。而此智力。若诸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具足智力。乃能了知佛无上处。于大众中。作师子吼。善为众生转妙法轮。

  复次如来。于诸众生所乐欲性。皆如实知。如是如来。于诸众生所乐欲性。如实知已。是为如来第七智力。而此智力。若诸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具足智力。乃能了知佛无上处。于大众中。作师子吼。善为众生转妙法轮。

  复次如来。思念过去无边行法。所谓一生十生百生千生及百千生。乃至无量无边增劫减劫。如是生数劫数。所有众生名字族姓。饮食苦乐。寿量长短。或复久住。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如是体相业用。无量无边。过去等事。悉能思念。如是如来。于彼过去无边行法。所谓一生十生百生千生及百千生。乃至无量无边增劫减劫。如是生数劫数。所有众生名字族姓。饮食苦乐。寿量长短。或复久住。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如是体相业用。无量无边。过去等事。如实知已。是为如来第八智力。而此智力。若诸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具足智力。乃能了知佛无上处。于大众中。作师子吼。善为众生转妙法轮。

  复次如来。以清净天眼过于肉眼。观见世间一切众生生灭好丑贵贱上下善趣恶趣所作之业。乃至众生具身口意诸不善业。毁谤贤圣。而复邪见。作不善业。行不善法。皆是邪因所起。由此邪因缘故。命终之后。堕于恶趣。受地狱苦。又复众生。以身口意行十善业。不谤贤圣。起于正见。作诸善业。行诸善法。皆是正因所起。由此正见因缘故。命终之后。生于天界。而为天人。如是等法。皆如实知。如是如来。以清净天眼过于肉眼。观见世间一切众生生灭好丑贵贱上下善趣恶趣及所作业。乃至众生具身口意诸不善业。谤诸贤圣起于邪见造不善业行不善法。由此邪见因缘故。命终之后。堕于恶趣。受地狱苦。又复众生。以身口意行十善业。不谤贤圣。起于正见。作诸善业。行诸善法。由此正见因缘故。命终之后。生于天界。而为天人。是为如来第九智力。而此智力。若诸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具此智力。乃能了知佛无上处。于大众中作师子吼。善为众生转妙法轮。

  复次如来。尽诸漏法。无漏解脱。智慧解脱。以自神通。了一切法。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如是等事。皆如实知。如是如来。尽诸漏法。无漏解脱。智慧解脱。以自神通。了一切法。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如实知已是为如来第十智力。而此智力。若诸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具此智力。乃能了知佛无上处。于大众中。作师子吼。善为众生转妙法轮。

  尔时佛告诸苾刍。是彼如来处非处力。若有问言。于处非处云何如来所有智力。皆悉见闻觉知。乃至成等正觉。如是问者。当为实答。又复所有一切众生。自业智力。云何如来以业智力。皆悉见闻觉知。乃至成等正觉。若有问者。当为实答。又复所有禅定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云何如来以禅定智力。皆悉见闻觉知。乃至成等正觉。若有问者。当为实答。又复所有一切众生。种种根性智力。云何如来以根性智力。皆悉见闻觉知。乃至成等正觉。若有问者。当为实答。又复所有一切众生。种种信解智力。云何如来以信解智力。皆悉见闻觉知。乃至成等正觉。若有问者。当为实答。又复所有一切众生。种种界智力。云何如来以界智力。皆悉见闻觉知。乃至成等正觉。若有问者。当为实答。又复所有一切众生。乐欲智力。云何如来。以乐欲智力。皆悉见闻觉知。乃至成等正觉。若有问者。当为实答。又复所有过去思念智力。云何如来。以思念智力。皆悉见闻觉知。乃至成等正觉。若有问者。当为实答。又复所有一切众生生灭等法。云何如来以天眼智力。皆悉见闻觉知。乃至成等正觉。若有问者。当为实答。又复所有漏尽智力。云何如来。以漏尽智力。皆悉见闻觉知。乃至成等正觉若有问者。当为实答。复告诸苾刍。此处非处智力。我但为彼等持者说。而不为彼非等持者之所宣说。又此业智力。我但为彼等持者说。而不为彼非等持者之所宣说。又此禅定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智力。我但为彼等持者说。而不为彼非等持者之所宣说。又此一切众生种种根智力。我但为彼等持者说。而不为彼非等持者之所宣说。又此一切众生种种信解智力。我但为彼等持者说。而不为彼非等持者之所宣说。又此一切众生种种界智力。我但为彼等持者说。而不为彼非等持者之所宣说。又此一切众生乐欲智力。我但为彼等持者说。而不为彼非等持者之所宣说。又此宿命智力。我但为彼等持者说。而不为彼非等持者之所宣说。又此天眼智力。我但为彼等持者说。而不为彼非等持者之所宣说。又此漏尽智力。我但为彼等持者说。而不为彼非等持者之所宣说。

  佛告苾刍。等持者是正道。非等持者是非道。是故汝等。咸应当知。佛说此经已。彼诸苾刍。闻佛所说。信受奉行。

    佛说信解智力经

猜你喜欢
  与海定等书(十四通)·太虚
  卷之九·纪荫
  甄正论卷上·玄嶷
  人心所缘有为现行境之本质与影像关系·太虚
  论佛教与孤儿院·太虚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六卷·佚名
  僧 制 今 论·太虚
  禅林僧宝传引·惠洪
  卷五十四(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云外泽禅师语录原序·佚名
  卷十八·佚名
  大吉义神咒经卷第一·佚名
  顯揚聖教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万法归心录自叙·佚名
  卷上·印光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二·彭定求

        卷32_1 【祈谷乐章·肃和】褚亮   履艮斯绳,居中体正。龙运垂祉,昭符启圣。   式事严禋,聿怀嘉庆。惟帝永锡,时皇休命。   卷32_2 【祈谷乐章·雍和】褚亮   殷荐乘春,太坛临曙。八簋盈和,六瑚登御。  

  • 周伯阳·唐圭璋

      伯阳号霁海。月泉吟社第十九名周暕,字伯阳,号方山,自署识字耕夫,泰州(今江苏省)人。未知即此人否。   摸鱼儿   次韵送别   又匆匆、月鞭露镫,梅花江上归路。海图破碎来时线,何以彩衣低舞。风雪暮。正望断青山,一髮

  • 何澹·唐圭璋

      澹字自然,括苍人。绍兴十六年(1146)生。乾道二年(1166)进士。淳熙二年(1175),授秘书省正字。三年(1176),武学谕。四年(1177),校书郎。九年(1182),秘书丞。十二年(1185),将作少监。十五年(1188),国子祭酒。绍熙元年(11190),右谏议大夫。庆元

  • 黄谈·唐圭璋

      谈字子默,分宁人。黄庭坚倒孙。自号涧壑居士。受知于胡寅。刘珙、张考祥师湖南,辟为属,官止榷务。年未满五十卒。有涧壑诗馀,不传。   念奴娇   过西湖   午风清暑,过西湖隐约,曾游堤路。云径烟扉人境绝,真是珠宫

  • 列传第二十 范泰 王淮之 王韶之 荀伯子·沈约

    范泰,字伯伦,顺阳山阴人也。祖汪,晋安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父宁,豫章太守。泰初为太学博士,卫将军谢安、骠骑将军会稽王道子二府参军。荆州刺史王忱,泰外弟也,请为天门太守。忱嗜酒,醉辄累旬,及醒,则俨然端肃。泰谓忱曰:“酒虽

  • 卷一百七十一·列传第六十八·柯劭忞

      李冶 朱世杰 杨恭懿 王恂 郭守敬 齐履谦   李冶,字仁卿,真定藁城人。本名治,后改今名。登金进士第,辟知钧州事。大兵入钧州,冶北渡河侨寓忻、崞诸州。   世祖在潜邸,闻其紧,遣使召之,且曰:“素闻仁卿学优才赡,潜德不

  • 卷四百三 列传一百九十·赵尔巽

      胜保 托明阿陈金绶 德兴阿   胜保,字克斋,苏完瓜尔佳氏,满洲镶白旗人。道光二十年举人,考授顺天府教授。迁赞善,大考二等,擢侍讲,累迁祭酒。屡上疏言事,甚着风采。历光禄寺卿、内阁学士。   咸丰二年,因天变上疏论时政

  • 卷第二百八十一·胡三省

    后晋纪二〔起强圉作噩(丁酉),尽着雍阉茂(戊戌),凡二年。〕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上之下天福二年〔(丁酉、九三七)〕1春,正月,乙卯,日有食之。〔考异曰:实录:「正月甲寅朔,乙卯日食。」十国纪纪:「蜀乙卯朔日食。」盖晋人避三朝日食

  • 第十二章荆公之政术(四)教育及选举·梁启超

    民政财政军政,荆公之新法,殆尽于是矣。此外尚有一二,请括而论之。第一教育教育行政,荆公平昔所最重也,其上仁宗书言之最切。及执政,首注意于学校。熙宁元年,增太学生员。四年,以锡庆院朝集院为大学讲舍,厘学生员为三等,初入学为

  • 援广西篇第十一·王闿运

    寇起广西,连十五年乃平。广西财力固乏,又仍被兵寇,公私如洗,民无所安居。闻江南群寇强盛,多受诱惑,及见胁虏,所在成聚,伺隙而出,则必闯湖南。湖南之援广西,非远略也,与其出而拒之,不若入而蹙之之易也。援邻省者入竟或有所取粮,至广

  • 卷之一百五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后唐纪五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中之上天成二年(丁亥,927)·司马光

    后唐纪五 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丁亥,公元927年) [1]秋,七月,以归德节度使王晏球为北面副招讨使。 [1]秋季,七月,任命归德节度使王晏球为北面副招讨使。 [2]丙寅,升夔州为宁江军,以西方邺为节度使。 [2]丙寅(十七日),把夔州升为宁江军

  • 卷三十三·佚名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御选明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三十三陈天下安危疏【万历二十五年】  吕 坤臣窃见元旦以来天气昏黄日光黯淡占者以为乱徵今天下之势乱象已形而乱势未动天下之人乱心已萌而乱人

  • 待轩诗记卷六·张次仲

    明 张次仲 撰大雅文王之什文王序文王受命作周也【作造也造周之王业犹康诰言肇造区夏也此诗大要言周有天下在文王之徳而成王保天下在法文王之徳也文王时未尝称王而曰文王者推本之词史迁因诗书有受命之语因谓文王受命

  • 问第二十四·管仲

    凡立朝廷,问有本纪。爵授有德,则大臣兴义;禄予有功,则士轻死节。上帅士以人之所戴,则上下和;授事以能,则人上功。审刑当罪,则人不易讼;无乱社稷宗庙,则人有所宗。毋遗老忘亲,则大臣不怨;举知人急,则众不乱。行此道

  • 覆赵慧纶居士书·太虚

    慧纶贤士如晤:叠接来书,曷胜欣慰!惟以经济困乏,恐不获卒业,亦殊深为踌躇!但祝君离诸障碍,进步自由耳!至陷第二日人之讥,此不足虑。何者?君能以佛法真理报酬教授者,令同觉悟,即真能报恩者。故函询各节,佛法中之人天乘,可云初乘;其各个

  • 卷第六十二·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六十二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十 【经】佛子菩萨住此地入菩萨善观择三昧善择义三昧最胜慧三昧分别义藏三

  •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佚名

    一卷,东晋昙无兰译。记迦叶赴佛涅槃处。悲哀说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