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二十三

  

  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三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理户部尚书事务加五级又加二级臣蒋廷锡总裁官光禄大夫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臣朱轼等奉敕修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十一月。丁巳朔。日食

  ○吏科给事中杨周宪疏言、纂修简明赋役全书、无益于民、请停止。上谕大学士等曰、杨周宪奏称、纂修简明赋役全书、将银之尾数、收入厘内、粮之尾数、收入勺内。所增银、米、豆、麦、为数不多。在部议所收者、乃州县之尾数。州县所收者、则各图、各里、各甲之尾数。殊为繁多、不无滋弊。且□山戊示□造册籍、书吏需索、恐致扰民。伊言似是。不知户部初题时、是何意见、果能永久无弊否。此事关系国计民生、须求确当、方可永久遵行。勿以一人以为可而辄行。勿以一人以为不可而辄止。宜虚心公议、从容确定。务期可垂久远。倘急遽议行、不过数年、又议更改、岂可为法。尔等再公同确议具奏

  ○下嫁镶黄旗讷尔杜和硕恭悫长公主薨。遣官致祭

  ○命设浙江满洲理事同知一员

  ○予云南阵亡正红旗七品官卦思哈、祭葬如例

  ○戊午。上谕大学士等曰、穆尔赛身为大吏、贪酷已极、

  □禾山戊示□迹显着。非用重典、何以示惩。且九卿会议穆尔赛事、瞻顾徇庇、并未详明议罪。真有弥天之手。朕不行立断、谁肯执法耶。治天下以惩贪奖廉为要。廉洁者、奖一以劝众。贪婪者、惩一以儆百。尔等将此意、传问九卿、回奏。

  ○己未。谕吏部、往者康熙十八年、曾谕九卿詹事科道、一同奏事。期于政治得失、互相讨究。虽微员亦得于朕前各抒己见。前阿兰泰于九卿启奏时、言诸大臣跪列于臣之前、故未说出、此则非朕令一同奏事之意矣。尔等将此再行晓谕九卿等

  ○户部议、侍郎苏赫、往勘淮扬水灾、疏请免被灾百姓钱粮、将运丁所余米麦赈济。应如所请。上谕大学士等曰、今国用亦云充足。前曾令详察各省钱粮、于来岁蠲免。夫欲使民被实惠、莫如蠲免钱粮。朕南巡时、观宿迁、邳州、百姓生计、今年尚可支持。淮扬等处饥民、已经被灾、不能办纳钱粮。今仅免本年钱粮、百姓沾恩有限。须将明岁钱粮、一并蠲免、庶于民大有禆益。至直隶各省遇灾钱粮、亦欲蠲免。尔等会同户部、将被灾地方、蠲免钱粮数目、一并察明详议具奏。

  ○庚申。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谕户部、朕惟自古帝王、统一寰区、懋宣德化、必子惠黎元、勤求民瘼。俾干止宁成、家给人足、而后世跻雍熙、治登上理。朕御极以来、宵旰图治、未敢即安。念切民依、思培邦本。虽编氓渐得遂生、而闾阎正资惠养。欲使群生乐利、比户丰盈、惟频行减赋蠲租、庶万姓得沾实惠。前此用兵以来、河南、湖北、两省民人、转输供亿、劳费繁多。特沛仁恩、以昭轸恤。所有康熙二十五年应徵地丁各项钱粮、着与蠲免一半。其康熙二十四年未完地丁钱粮、亦着尽与豁除。又直隶献县、河间县、河间卫、江南宿迁县、兴化县、邳州、高邮州、盐城县、山东郯城县、鱼台县地方、今年重罹水灾、小民艰苦、亦应加恩轸恤。所有康熙二十四年下半年、二十五年上半年、地丁各项钱粮、俱与豁免。尔部速行该地方官、通行晓谕。务使人人均沾恩膏、以副朕爱育苍生至意。如有不肖有司官役、借端朦混、反私行重徵者。该督抚指名题参、从重治。

  罪。如该督抚徇隐、不行纠举。或经参奏。或被告发。定行一并从重治罪。尔部即遵谕行。特谕

  ○调镶白旗蒙古都统莽奕禄、为满洲都统。升前锋统领塔尔代、为镶白旗蒙古都统

  ○壬戌。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升护军统领伯莽喀、为镶红旗蒙古都统

  ○丁卯。升翰林院侍读学士阿山、为光禄寺卿

  ○戊辰。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庚午。九卿等议覆、原任山西巡抚穆尔赛、应立绞。得上□日、穆尔赛、所承认赃数不符。姑改为监候秋后处决

  ○辛未。上御太和门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次喀尔喀进贡使臣等行礼

  ○以奉天将军伊巴汉、为左翼前锋统领

  ○壬申。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礼部尚书哈占、以病乞休。得上□日、哈占前任川陕总督、不能实心尽职。后值大兵进剿。屡经奉上□日催促、始随他人之后前往。并未着有劳绩。乃称捐躯思效、昼夜拮据等语。妄行陈奏、殊属不合、着严饬行。仍留任、殚力供职、以赎前愆。

  ○癸酉。命扎萨克喇嘛垂木珠尔拉木扎木巴、得木齐商南多尔济、副都御史拉笃祜等、赍敕往谕达赖喇嘛。敕曰、朕统驭宇内、继绝举废、欲期咸底隆平。厄鲁特噶尔丹博硕克图汗、灭鄂齐尔图汗时。罗卜臧滚布阿喇布坦、巴图尔额尔克济农等、纷纷离散、来至边境。窜迹于金塔寺贺兰山等处。乃巴图尔额尔克济农、额尔德尼和硕齐等、又以生计窘迫、在鄂尔多斯、毛明安、吴喇忒、宁夏等处、妄行劫掠。朕于此时、不即发兵剿灭者、乃轸念鄂齐尔图汗、历世职贡、诚敬奔走、是以宽宥其罪。巴图尔额尔克济农等、亦戴朕恩、愿依朕为生。屡疏奏请敕印。前此朕曾。谕厄鲁特噶尔丹博硕克图汗云、巴图尔额尔克济农等、如系尔所属、当即收之。不能、朕另有裁度。乃彼约以丑年春为期。如逾期。悉惟上裁。今逾期已数月矣。天下太平。惟伊等兄弟骨肉分离、散处失所。朕心殊为恻然。尔喇嘛、素以恻隐之心、度此众生。凡厄鲁特诸贝子、皆供奉喇嘛、信崇尔法。朕思罗卜臧滚布阿喇布坦、巴图尔额尔克济农、皆鄂齐尔图汗之苗裔也。鄂齐尔图汗、于喇嘛为护法久矣。何忍默视其子孙宗族、至于困穷。今朕欲将伊等归并一处、安插于可居之地、以示兴绝举废之至意。尔喇嘛其遣使、与朕使臣定期往会。朕于此即遣大臣至所约之地、偕尔使人前往。

  ○甲戌。谕大学士明珠、王等皆用紫缰乘骑。或以紫缰、滥给微贱之人乘用。又其甚者、遂至给与外省官员商贾等辈、不待敝坏而更新骑用者至多。大悖仪典。良由未经定例、以至于是。王等既束用金黄带、若骑用金黄缰、则不得妄给微贱、而等威辨矣。其令宗人府、礼部、会同定例议奏。

  ○先是、上谕兵部、国家武备、不可一日懈弛。旧例、每

  □山戊示□必操练将士、习试火炮。尔部即传谕八旗都统等、预为整备。朕于十八日、将亲阅焉。时喀尔喀土谢图汗子多尔济厄尔德尼阿海台吉等、以朝贡在京、请于理藩院尚书阿喇尼转奏曰、臣等以朝贡而来、闻皇上大阅甲兵。远方之人、幸逢盛典、愿一睹军容。上曰、从来抚绥万邦、在德教、不在威武。故兵者、不得已而用之。今四海昇平、偃兵不用。然训练士卒、简阅军器、所以修武备、昭法制也。喀尔喀台吉、既请往观、可允其奏。又有厄鲁特固鲁木锡台吉、噶尔丹博硕克图汗、来使塔西兰和卓等、亦请往观。上亦命随往。至是、上由。

  午门出宣武门。八旗都统、各帅所部将士。擐甲胄、佩弓矢、建旗纛、自湾子里夹道分列、至拱极城。前锋官军、自芦沟桥夹道分列、至王家岭山麓。其东、则有排枪官军。其西、则红衣巨炮。皆次第陈列。上乃登王家岭、升御座。军中吹螺角者三。发巨炮三。既而排枪并发、前后相继、声络绎不绝者久之、且无不中的。又命将士发红衣巨炮。于是八旗所列红衣将军、及诸火器、一时尽发。凡二次。声震天地。巨炮所击、树侯栏墙、莫不声应而倒。是时阿海台吉、及众蒙古等、皆惊惧失色。甚有匍匐仆地、战栗不止者。有顷。阿海台吉少息。语阿喇尼曰、我等初见士马精壮、兵甲坚利、己知圣朝军威、无敌于天下。今观火器轰烈如此。尤耳目所未睹闻。愈觉惊心破胆矣。上命阿喇尼传谕曰、朕惟以宽仁抚驭、欲使薄海乂安、家给人足。近者悦、远者来。此朕本怀也。至兵为凶器、非可轻试。苐念古来世际承平、不忘武备。阅兵乃本朝常制耳、无足惊叹也。上御行宫。召扈从诸王、内大臣、及阿海台吉等、赐食。旋复御黄幄。设布侯校射。上先射。五发皆中。次令诸王、贝勒、八旗善射者、校射。中的者甚众。上将还宫。阿海台吉奏请送驾。上曰、朕知尔意诚。但今日劳顿、其径归馆舍。

  ○乙亥。琉球国中山王尚贞、遣使进贡方物。部议如例赏赉。得上□日、观所赐琉球等外国恩赉之物甚菲。于厚往薄来之道、尚未允协。着内阁会同礼部、察颁锡外国之例、酌量增益所赏仪物、确议具奏。

  ○丙子。大学士等奏、河道总督靳辅、按察使于成龙、来京。臣等遵上□日问河工事宜。靳辅、议开大河。建长堤高一丈五尺、束水一丈、以敌海潮。于成龙、议开浚海口故道。两人各执己见、议不画一。臣等与九卿、俱从靳辅议。通政使司参议成其范、科道王又旦、钱珏等、从于成龙议。上曰、朕闻自宋以来、河道不甚为害。明隆庆间、诸口故道、始至淤塞。近自康熙七年、桃源堤溃决、遂为七邑之患。今两人各持一说、亦俱有理、似皆可以建功。但不知其孰于民有益无害。尔等可传问高、宝、兴、盐、山、江、泰、七州县见任京官。此两说孰是。伊等系本地人、所见必确。若因产业有碍、或徇私不以实对。虽掩饰一时、将来朕必知之。务令直言无隐

  ○以翰林院侍讲学士德格勒、充日讲起居注官

  ○丁丑。上御懋勤殿。大学士等、以处决重囚疏、请上□日。上曰、兹事重大。人命所系。虽经廷臣详讯、朕已矜减多人、而情实各犯、苟可生全、姑令缓死。朕与尔等详议之。赐诸臣坐。御案先设招册。上一一详阅。谕大学士等曰、尔等携有招册节略摺子、各取出比对。因命大学士王熙、学士牛钮、执笔。于应勾者、先勾于摺子内。有拟议未定者、姑点之、俟再议。重犯六十六人、谳词一一览毕。上咨询详慎。至再至三。乃命牛钮、韩菼、于御案傍批红。所勾者凡二十有九人。

  ○上召大学士、学士、起居注官等、至懋勤殿。上问学士徐乾学、起居注官乔莱、河工事。乔莱奏曰、从于成龙议、则工易成、百姓有利无害。若从靳辅议、则工难成、百姓田庐坟墓、伤损必多。且堤高一丈五尺、束水一丈、比民间屋檐更高。伏秋时、一旦溃决、为害不浅矣。上谕大学士等曰、朕虽未历下河、而上河情形、曾目击之。高家堰之水、减入高邮宝应诸湖。由湖而至运河。河堤决、始入民田。今两人建议、皆系洩水以注海。虽功皆可成。毕竟于成龙之议便民。且开浚下河、朕欲拯救生民耳、实非万不可已之工也。若有害于民、如何可行。于成龙所请、钱粮不多、又不害百姓。姑从其议、着往兴工。如工不成、再议未迟。

  ○戊寅。大学士等、以翰林院侍读乔莱等、公议摺子进呈。上览毕。谕曰、乡绅之议如此。但未知百姓如何。浚河原以救民。靳辅所请、既与于成龙不同、或有累百姓、亦未可知。宜遣满汉大臣有识见者、往询土人。详阅形势。必期允洽民情、有利无害、方可举行。遂命工部尚书萨穆哈、学士穆称额、速往淮安高邮等处、会同徐旭龄、汤斌、详问地方父老。期于两旬内回奏

  ○刊部题、叛犯侯满英家奴仆、应交内务府。上命发与户部入官。因谕曰、嗣后反叛旗丁、仍如例交该管衙门。其奴仆、俱发户部入官。着为例

  ○己卯。谕领侍卫内大臣舅舅佟国维、伯费扬古曰、原任都统鄂内、内大臣坤巴图鲁、皆太宗时旧臣。效力年久。前虽军中获罪、事非由己。今罢职闲居、朕心深为悯念。俱授为散秩大臣。二人俱年老衰迈。能步履、令其上朝。如不能、则听其家居。勿强也。尔等可即宣召、示朕优恤耆旧至意。

  ○辛巳。冬至。祀天于圜丘。上亲诣行礼

  ○遗官祭永陵、福陵、昭陵、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

  ○壬午。上率王以下、文武大臣、侍卫等、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行冬至庆贺礼。御太和门。王以下、文武各官、上表朝贺。

  ○甲申。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命多罗信郡王鄂扎、掌宗人府事

  ○江宁将军博霁、陛辞。上谕曰、前此将军、副都统、与地方官不和。各不相能。自遣瓦岱为将军、众志克谐、彼此和协。尔莅任后、务在辑睦将吏、抚恤军民、待以一体。毋纵满兵、扰害百姓。其勉力以副朕简用之意

  ○乙酉。上谕大学士等曰、今月朔日食。十六日月食。且比日积阴无雪。朕思天象稍有愆违、即当儆戒修省。或施行政事、有未当欤。或下有冤抑、未得伸欤。尔等传谕九卿、詹事、科道、详议以闻。九卿詹事科道因入奏曰、皇上宽仁御下、励精图治。凡于用人行政、吏治民生、莫不精详周至。民皆遂生乐业。乃犹有日月薄蚀、积阴不雪之象。是皆臣等才识闇浅、弗克称职、以上干天和。今惟洗心涤虑、实图修省、仰副我皇上敬承天戒之至意。

  ○大学士等、奉命撰拟蠲免河南、湖北、及直隶、山东、被水州县钱粮谕上□日进呈。中有海宇昇平等语。上曰、今四方虽定、民生未尽悦安。朕宵旰不遑、勤求闾阎疾苦。每遇有利民生之事、惟恐行之稍迟、致民失所。孜孜不已、庶几渐见太平。且古帝王、己治益求其治。己安益求其安。朕深自省惕。常虑始勤终怠、不克底于化成。若遽谓昇平、而泰然自足、非朕勤求上理之初意也。自后谕上□日中、凡此矜张盈满之言、勿复拟入。

  十二月。丁亥朔。四川提督何傅疏请、武官亦应丁忧。上谕大学士等曰、孝者、治天下之本、理应丁忧。且武官久任。非善事。在昔唐朝藩镇、骄蹇跋扈、皆由久典兵权之故耳。丁忧之例既定。自不致久任矣。着九卿议奏

  ○戊子。上谕大学士等曰、朕昨召靳辅、于成龙、至内廷。将河图一一详询。又令二人各出己见、互相论难。朕又问以淮安扬州等地、原系低洼潴水、遂致成湖。彼处百姓、倘遇年旱、仍资湖水灌溉。况地既属洼下、纵尽力决导、能令水尽涸乎。二人俱奏称不能尽涸。朕意水势稍减、即有益于民。应依于成龙所言、挑浚海口。俾所潴之水、得以通流。其有无利益之处、不久便见。但不知所需钱粮若干、始可敷用。王熙奏曰、据于成龙疏称、钱粮不能预行估计。想从故道挑浚、似不大费经营。

  ○九卿等议覆、吏科给事中杨周宪疏言、钱粮丝忽以下细数、不应删去。其简明赋役全书、当停其刊刻。应毋庸议。上顾吏部尚书达哈他等曰、尔等之意皆同否。达哈他奏曰、钱粮事件、臣不能洞悉。但微细之数删去、则档册简明、似易查核。臣等今议将忽以下细数删去。所删之银、不过数千两、数目不多。臣等故同一议。上曰、朕原不从所删些微钱粮起见。但论有益于民否耳。吏部尚书李之芳奏曰、户部前奏将丝归于毫。今臣等议将丝以上之数仍存。忽以下之数删去。如此、则便于查核、吏胥不得作弊、实有益于民。九卿等出。上又顾曾任有司科道钱珏、任辰旦等、问曰、此议毕竟有益于民否。钱珏等奏曰、臣等任知县时、颇有钱粮细数繁多、档案冗杂、由部驳至藩司、由藩司驳至州县。展转驳查、滋累民间。吏胥藉此作弊。若删去忽以下细数、实于民有益。上命如九卿议行

  ○升镶红旗副都统苗齐纳、为本旗护军统领

  ○喀尔喀色冷阿海台吉等、遣使进九白年贡。宴赉如例

  ○庚寅。皇子允祹生

  ○以多罗贝勒察尼、为奉天将军

  ○辛卯。上御太和门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次喀尔喀、厄鲁特、进贡使臣等行礼

  ○内阁、礼部、遵上□日议覆、赏赉外国例。朝鲜、西洋、荷兰、赐物素厚、不必复增。及暹罗王妃赏赐、亦仍如常遵行。嗣后琉球国王、应增缎三十疋。安南国王、增缎二十疋。暹罗国王、增缎十六疋。凡表里各五十疋。吐鲁番、亦增缎六疋。从之

  ○壬辰。兵部议、都统希佛等、于黄草坝地方、击败贼众、为二等军功。又都统勒贝等、于石门坎第一崖口、击败贼众、及前锋统领沙纳哈等、于桂花寺地方、击败贼众、俱为一等军功。上曰、进取云南之兵、甚为劳苦。此三处、俱改为头等第一军功。

  ○阿霸垓多罗郡王沙克沙僧厄故。遣官致祭

  ○甲午。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宗人府、礼部、遵上□日议覆、王等应用金黄色马缰。其紫色马缰、原非定例当用、应禁止。得上□日、郡王之长子、贝勒、贝子、着用紫色马缰。余如议

  ○丙申。予福建阵亡蒙古佐领克什土、祭葬如例

  ○丁酉。调镶红旗蒙古副都统阿尔法、为满洲副都统

  ○戊戌。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兵部题、浙江提督陈世凯等、将洪符琠等来降官兵招致、并非冒险招抚。不准议叙。上曰。此等若不议叙、难以鼓励将来。着仍议叙。又议、原任护军统领佟佳等、于四川云阳等处、击败逆贼谭弘三万余众。应准为三等军功。上曰、此议三等军功稍轻。着改为二等军功

  ○和硕额驸花善所尚郡主薨逝。遣官致祭

  ○山东巡抚张鹏、疏请曲阜县颜氏地亩、照孔氏例、从轻徵粮、以昭朝廷优恤圣贤后裔之意。从之

  ○免湖南茶陵、湘乡、邵阳等州县、本年分旱灾额赋有差

  ○免山东济宁州、本年分水灾额赋有差

  ○己亥。上以□山戊示□暮致祭孝陵。是日启行。驻跸蓟州

  ○庚子。上率王、内大臣、侍卫、部院大臣、诣孝陵行礼。奠酒。举哀。又率王、大臣等、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奠酒。举哀。是日、驻跸汤泉。

  ○辛丑。上率王、内大臣、侍卫、部院大臣、诣孝陵。于隆恩殿行大祭礼

  ○遣和硕恭亲王常宁、祭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是日、上回銮。驻跸马伸桥

  ○壬寅。上驻跸三河县

  ○癸卯。上回宫

  ○甲辰。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升兵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佛伦、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升护军参领康喀喇、为镶红旗蒙古副都统

  ○谕户部、大通桥等仓、尚有积弊。应将各部院曾经保举者差遣。其内务府保举者、停差

  ○兵部议、副都统额赫纳等、于广东韶州、击败马宝贼众、为二等军功。都统勒贝等、于广西新村、击破吴世琮、为四等军功。上曰、马宝、吴世琮、俱系逆贼渠魁。此处议叙尚轻。着各加一等

  ○刑部题、旗人史书等、辱骂顺天府府丞王维珍。经王维珍举首。应将史书等、枷一月、鞭一百。上谕大学士等曰、旗下恶棍、辱骂职官。如此轻处、何以儆戒众人。着查康熙十八年定例呈奏。于是大学士等奏、康熙十八年、曾经九卿定议。诸王、及大臣仆人、有干预词讼、索取财物者。其主知情、从重议处、仆人枷三月、鞭一百。其主不知情、仆人以光棍治罪。上曰、此情最为可恶、着从重治罪。伊主一并察议。此等事甚多。举首者少。王维珍不顾情面举首。可嘉。着议叙。勒德洪奏曰、其主乃康亲王杰书也。上曰、朕止论事之是非、不论其为何人也。

  ○癸丑。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甲寅。岁暮。祫祭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

  ○遗官祭太□山戊示□之神

  ○乙卯。赐朝正外藩科尔沁、扎鲁特、土默特、郭尔罗斯、奈曼、喀尔喀、鄂尔多斯、扎赖特、杜尔伯特、吴喇忒、阿霸垓、诸王、贝勒、贝子、公、台吉、及内大臣、大学士、上三旗都统、副都统、尚书、侍郎、学士、侍卫等宴。

  ○旌表八旗节妇、满洲西忒库妻觉罗氏等三十五人、蒙古德伯楞妻顾氏等二人、汉军武景芳妻张氏等三人、烈妇、满洲朱麻喇妻塞氏一人、各给银建坊如例。

  ○是□山戊示□、人丁户口、二千三十四万一千七百三十八。田、地、山、荡、畦地、五百八十九万一千六百二十三顷三十七亩有奇。徵银、二千七百二十一万六百四十九两有奇。米、豆、麦、六百九十一万二千二百一十三石四斗有奇。草、二百二十九万二千二百八十七束。茶、十五万九千三百一十五引。行盐、四百三十五万六千一百五十引。徵课银、二百七十六万一千三百八两有奇。铸钱、二万九千四百八十五万一千四百八十有奇。

猜你喜欢
  卷二百九十六 元豐二年(己未,1079)·李焘
  ●卷八十五·徐梦莘
  1931──中華民國二十年辛未·郭廷以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三十九·乾隆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六十二·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七·佚名
  ●上篇卷三·陈洪谟
  清波杂志题识·周煇
  四、农业·陶元珍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以迄唐初私家修史之始末·金毓黻
  永徽·周绍良
  苏绰传·令狐德棻
  卷九十·佚名
  卷三十三·佚名
  卷六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李行甫

    (丑扮店小二上,诗云)我家卖酒十分快,干净济楚没人赛。茅厕边厢埋酒缸,裤子解来做酉窄袋。咱家是个卖酒的,在这郑州城十里铺上,开着个酒务儿,但是南来北往,经商客旅,都来我这店里吃酒。我今日开开这店门,烧的这镟锅儿里热着,看有

  • 提要·桑世昌

    【臣】等谨案回文类聚四卷补遗一卷宋桑世昌编世昌兰亭考已着録考刘勰文心雕龙曰回文所兴则道原为始梅庚注谓原当作庆宋贺道庆也盖其时璇玑图诗未出故勰云然世昌以蘓蕙时代在前故用为托始且绘蕙像于卷首以明剏造之功其

  • 卷一百三十一·徐世昌

    徐大镛徐大镛,字序东,号兰生,天津人。道光壬午举人,官杞县知县。有《见真吾斋集》。月夜偕高寄泉访树君先生不遇满地月明夜,携行高达夫。幽人不可即,顾影生踟蹰。霜鹤一声唳,寒梅花著芜。归来眠未稳,梦已到林

  • 卷七十五·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七十五目録兰竹类题杨次公春兰【宋苏轼】墨兰【宋陈与义】墨兰【宋郑思肖】李夫人画兰歌【元王恽】题墨兰图【元吴澄】题墨兰图【元袁桷】次韵张秋泉墨兰【元袁桷】墨兰【元袁桷二首】

  • 杜鹃·徐志摩

    杜鹃,多情的鸟,他终宵唱: 在夏荫深处,仰望着流云 飞蛾似围绕亮月的明灯, 星光疏散如海滨的渔火, 甜美的夜在露湛里休憩, 他唱,他唱一声:“割麦插禾”, ——农夫们在天放晓时惊起。 多情的鹃鸟,他终宵声诉, 是怨,是慕,他心头满是爱,

  • 明诗平论二集卷四·朱隗

    五古四董斯张一首周圣楷一首杨士修一首陈震生一首冐 襄一首陈维崧一首黄淳耀一首顾 杲一首黄家舒一首黄传祖四首黄 芝一首顾梦麟一首周永年四首俞南史一首林云凤一首徐 波四首杨 补五首沈 颢三首陈宗之一首项 

  • 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十五·赵尔巽

      额尔德尼噶盖、噶盖子武善、布善、布善子夸紥 达海 尼堪 库尔缠弟库拜 英俄尔岱 满达尔汉弟马福塔 明安达礼   额尔德尼,纳喇氏,世居都英额。少明敏,兼通蒙古、汉文。太祖时来归,隶正黄旗满洲。从伐蒙古诸部,能因其

  • 卷之二百七·佚名

    洪武二十四年春正月己丑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乌思藏必力公尚师辇卜阇搠思吉结卜遣使坚敦真等以所获故元云南行省银印来献及黑胜等寺僧吉剌思巴星吉等遣喃哥等来贡马及方物诏赐使者文绮衣各一袭钞二十五锭○

  • 第七十九册 族档(无年月)·佚名

    第七十九册 族档(无年月)【原档残缺】去之万历三十八年之档子。第一族第一塔坦。汗家之敕书。海西甫河卫都督同知岱石之子巩第,万历九年五月二十七日生。海西城讨温卫都持挥使鲁塔之孙米哈,隆庆五年八月二十五日生。海西

  • 卷九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九十九 【起壬子元仁宗皇庆元年○止庚寅元顺帝至正十年】凡三十年 表例说 见第九十八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九十九>

  • ·上孔兵备书·丁曰健

    姚莹顿首谨上言:阁下以先圣之哲孙、仪郑之令子,望倾中外,誉在九重!今兹按察台、澎,盖六月矣。清亮之节、严正之义,吏民无不悦服倾诚。是以政通人和,雨阳时若;而郡守以下暨诸厅县,亦能贤能着称,孜孜求治;遂使百年来

  • 卷十九 达兰构乱·李有棠

    太祖天辅六年春三月,宗翰追辽主于鸳鸯泺,辽都统玛格奔道兰,达兰收其群牧。宗翰使达兰追击之,不及,获辽枢密使德勒岱及其子摩格、纳延以还。达兰改名昌,穆宗子。秋八月癸巳,太祖自将追辽主于大鱼泺,留辎重于草泺,使达兰、雅穆守

  • 自序·刘宗周

    友人有示予以袁了凡《功过格》者,予读而疑之。了凡自言尝授旨云谷老人,及其一生转移果报,皆取之功过,凿凿不爽。信有之乎?予窃以为病于道也。子曰:&ldquo;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rdquo;今之言道者,高之或沦于

  • 第十六章 8·辜鸿铭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辜讲孔子道:“有三件事情是聪明而高尚的人所敬畏的:敬畏上天的律法,敬畏掌权的人,敬畏圣人的明智之言。而相反傻子不知道上天的规

  • 卷二百三十三·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三十三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军礼一军制蕙田案大宗伯以军礼同邦国大师之礼居其首葢先王以礼治神人和上下将合斯世于大同而四方邦国不能无变礼易乐自悖于王章者礼之

  • 我之人生观如是·梁漱溟

    广西省立二中留京学会同人以其学会会刊《友声杂志》复行出版,向我索几句赠言,我没有多少可说的话,我只能直摅我当下胸臆之所有者以奉答。我不晓得我为什么看到旁人积极的有所作为,有那一种奋勉向前的样子,我总起一种欣喜、

  •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一卷·佚名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一卷法称菩萨造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普明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集布施学品第一之一我闻地狱大险怖  无穷猛苦镇烧然谓昔曾无寂静心  故乐多闻亲大法闻已远离

  • 上乘修真三要·佚名

    上乘修真三要,原题「圆明老人述」。此人疑即马钰再传弟子高圆明,乃金元间全真道道士。原书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卷上载《三法颂》十二首,每首有一图,言修心炼性之法。卷下收入《周易参同大道》、《乾坤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