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七九 湖广总督三宝等奏呈查缴应毁各书清单

五七九 湖广总督三宝等奏呈查缴应毁各书清单

乾隆四十三年

湖广总督臣三宝、湖北巡抚臣陈辉祖谨奏,谨将湖北省续经查获应毁各书开列清单,恭呈御览。

计开:

《唐诗应试分类详解》一百一部。是书系江西逆犯王锡侯纂。内附刻狂诞之诗。

《明通纪直解》三部。刊本。是书锺惺辑。二部各八本,又一部计十二本,俱全。内载明末诸臣事迹,语有干碍。

《皇明书》一部。刊本。是书邓元锡录。计十本,内缺一卷、二卷、四十卷至四十五卷。内载辽左事迹,语有违碍。

《寰宇分合志》一部。刊本。是书徐枢辑。计八本。内载历代源流,语多失体。

《明纪本末国书》三部。刊本。是书卢元昌着。一部计三本,又一部计四本,俱全;又一部计一本,止存十卷至十四卷。内载明末事迹,语有干碍。

《四夷考》一部。刊本。是书郑晓着。计二本。内载《女直考》,语有违碍。

《明史窃》一部。刊本。是书尹守衡着。止存三本,前后俱缺。内载明末辽东宦迹,语有干碍。

《读史纲》一部。刊本。是书左昊着。计六本,止存十一卷至十五卷。内载三藩事迹,语有违碍。

《十六朝广汇纪》一部。刊本。是书陈龙可等校。计六本,止存十八卷至二十二卷,二十五卷至二十八卷,余俱缺。内论辽事,语多狂悖。

《历代统系图记》一部。刊本。是书曾焘辑。计一本。内纪明末三王,语多失体。

《献征录》一部。刊本。是书焦竑着。计五十一本,内缺一卷、十五卷、十六卷、十九卷、二十一卷、二十四卷、二十六卷、二十九卷至四十二卷、四十四卷至六十四卷、六十六卷至八十卷、八十五卷、八十六卷、八十八卷、八十九卷、九十一卷至一百卷、一百二卷、一百三卷、一百五卷、一百七卷、一百十九卷。集内志铬碑传,语有违碍。

《启正野乘》一部。刊本。是书邹漪纂。计十二本。内载明末诸臣事迹及钱谦益序文,俱有违碍。

《酌中志略》二部。抄本。是书刘时泰着。一部计三本,又一部计二本,俱全。内叙辽东边事,语有干碍。

《后纶扉尺牍》一部。刊本。是书叶向高着。计四本,全。内论辽事,语多违碍。

《续奏草》一部。刊本。是书叶向高着。计三本,止存一卷、二卷、三卷、七卷、八卷、十一卷、十二卷。奏疏内语有干碍。

《揣摩成》一部。刊本。是书徐时会订。止存表、判二本。表内叙女直事迹,语有违碍。

《五边典则》一部。刊本。是书徐日久集。计一本,止存十三卷、十四卷,余俱缺。内载辽东建州事迹,语有干碍。

《明百将传》一部。刊本。是书顾其言编。计四本,全。内纪明将刘綎事迹,语有干犯。

《明馆课续集》一部。刊本。是书王锡爵编。计十五本,内缺十三卷。纪载边防事迹,语多干碍。

《明臣经济录》一部。刊本。是书陈九德删次。计八本,内缺七卷、八卷、十六卷、十七卷。纪载明代边事,语有干碍。

《按辽疏稿》一部。抄本。是书熊廷弼着。计一本。内论辽东守战事宜,语多干碍。

《云鸿洞稿》并续稿四部。刊本。是书官抚辰着。一部计八本,又一部计七本,又一部计一本,俱不全;又一部计四本,全。内载明末事迹,语多干碍。

《山晓阁明文选》二部。刊本。是书孙琮集。一部计二十二本,全;又一部计七本,止存二十一卷至二十四卷。内载锺惺、陈继儒文。

《清閟全集》一部。刊本。是书姚希孟着。计十七本,残缺不全。内奏疏、策论、尺牍,语多干犯。

《秘籍续集》三部。刊本。是书陈继儒校。一部计八本,全;又一部计八本,又一部计十一本,俱不全。内载伏戎纪事及夷俗记,语有违碍。

《寒支初集》二部。刊本。是书李世熊着。二部,各十本,全。内载明末诸臣序文,语多干犯。

《陈眉公集》一部。刊本。是书陈继儒着。计三十七本,内缺一卷、十七卷、三十二卷,三十九卷、四十卷、四十一卷、四十六卷、四十七卷、五十六卷、五十七卷、五十八卷、六十卷。内载建州事迹,语多狂悖。

《石民未出集》一部。刊本。是书茅元仪着。计五本,全。内论辽左边事,语有干碍。

《道援堂集》一部。刊本。是书屈大均着,沈用济选。计四本,全。

《独漉堂集》一部。刊本。是书陈恭尹着。计四本。诗内语多隐刺。

《楼山堂集》一部。刊本。是书吴应箕着。计六本,全。内叙边防,语多干碍。

《求是堂集》一部。刊本。是书文德翼着。计五本,不全。内载明末事迹,语有干碍。

《莲须阁集》一部。刊本。是书黎遂球着。计六本,止存十一卷至二十三卷。内论明末事迹,语多干碍。

《拟山园集》一部。刊本。是书王铎着。计三十二卷,未订。内杂作诸篇,语多违碍。

《感旧集》二部。刊本。是书王士正选。一部计十本,又一部计八本,俱全。内有钱谦益、吴伟业诗。

《国朝诗品》一部。刊本。是书陈以刚等选。计八本,全。内载吴伟业诗。

《芑山文集》一部。刊本。是书张自烈着。计五本,全。策内语有违碍。

《田间文集》一部。刊本。是书钱澄之着。计四本,全。内叙明末事迹,语有干碍。

《田间诗集》一部。刊本。是书钱澄之着。计一本,止存十三卷至二十卷,余俱缺。诗内语多隐托。

《兰台疏稿》一部。刊本。是书刘曰梧着。计四本,全。内载蓟门各疏,语多干碍。

《广名将谱》一部。刊本。是书黄道周注。计一本,止存十九卷、二十卷。内论明将事迹,语有干碍。

《碧山学士稿》一部。刊本。是书黄洪宪着,吕留良编次,计一本。

《钱吉士文稿》二部。刊本。是书钱禧着,吕留良评。一部计二本,又一部计四本。

《天盖楼庭训遗稿》一部。刊本。是书吕留良着。计一本。

《吕氏医贯》二部。刊本。是书吕留良着。一部计二本,全;又一部计一本,不全。

《质亡集》二部。刊本。是书吕留良评辑。一部计十本,又一部计十二本。

《初学集诗注》一部。刊本。是书钱谦益着。计八本,全。

《明通纪》十三部。刊本。是书陈建辑。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二部各十本,又一部计十二本,又一部计十六本,俱全;又一部计四本,止存十三卷至二十一卷;又一部计四本,止存十五卷至二十四卷;又一部计五本,止存八卷至十三卷;又一部计五本,止存首卷、二十三卷、二十四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卷;又一部计八本,内缺三卷、四卷、十一卷、十二卷;又一部计九本,内缺六卷、七卷、八卷;又一部计十本,内缺一卷、二卷、六卷、七卷、十卷至十二卷,二十卷至二十七卷;又一部计十九本,内缺十二卷;又一部计一本,止存三卷、四卷。

《明史纪事本末》四部。刊本。是书谷应泰着。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一部计二十本,全;又一部计十二本,内缺一卷至十四卷、三十一卷至三十八卷、五十三卷至六十五卷、七十五卷至八十卷;又一部计九本,内缺一卷至十卷、二十六卷至三十四卷、六十七卷至七十一卷;又一部计十八本,内缺一卷至三卷、二十三卷、二十八卷。

《明鉴易知录》八部。刊本。是书朱国标辑。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二部各五本,又一部计六本,又二部各七本,又一部计八本,俱全;又一部计三本,内缺一卷、二卷;又一部计六本,内缺十四卷、十五卷。

《两朝从信录》二部。刊本。是书沈国元述。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一部计十二本,全;又一部计二本,止存十九卷、二十卷、二十九卷、三十卷。

《明世法录》二部。刊本。是书陈仁锡着。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一部计六十八本,全;又一部计十七本,内缺首卷至十一卷、十八卷至三十卷、四十卷至四十五卷、五十卷至五十五卷、五十八卷至六十四卷、六十七卷至六十九卷、七十二卷至七十六卷、七十九卷至八十一卷、八十四卷、八十五卷、八十八卷、八十九卷。

《明从信录》二部。刊本。是书陈建辑,沈国元述。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一部计十八本,内缺二十四卷、二十五卷、三十五卷、三十六卷、三十八卷、三十九卷;又一部计七本,内缺一卷至八卷、十九卷、二十卷、二十七卷至四十卷。

《明纪弹词注》一部。刊本。是书张三异着。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一部计一本,止存下卷。

《增定明馆课》二部。刊本。是书王锡爵定,沈一贯参订。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一部计十六本,全;又一部计二本,止存七卷、八卷。

《廿一史约编》一部。刊本。是书郑元庆述。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一部计一本,止存后编一卷。

《古今全史》五部。刊本。是书李渔纂。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二部各三本,又一部计四本,俱全;又一部计二本,止存六卷、七卷、八卷;又一部计二本,止存三卷、四卷、七卷、八卷。

《鉴纪合录》三部。刊本。是书锺惺编,张溥补订。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一部计十本,全;又一部计八本,内缺十六卷至二十卷;又一部计四本,止存二卷、八卷、九卷、十四卷、十八卷。

《明纪编年》十五部。刊本。是书锺惺纂,王汝南补订。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三部各四本,又一部计三本,又一部计五本,又一部计六本,俱全;又一部计六本,内缺第十卷;又一部计五本,内缺七卷、八卷;又一部计三本,内缺九卷至十二卷;又一部计三本,内缺一卷、二卷、九卷;又一部计二本,内缺一卷至三卷;又一部计一本,止存七卷、八卷;又一部计五本、内缺一卷、二卷;又一部计四本,内缺一卷、二卷、三卷;又一部计二本,内缺一卷至四卷。

《捷录法原》四部。刊本。是书锺惺原本,钱炅重辑。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三部各四本,又一部计六本,俱全。

《历朝捷录》三十七部。刊本。是书顾充着。前已缴过,今续查获。十部各四本,又五部各三本,又六部各二本,又一部计五本,又一部计六本,俱全;又一部计四本,又六部各三本,又六部各二本,又一部计一本,俱不全。

《捷录大成》十一部。刊本。是书锺惺着。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二部各五本,又一部计六本,又二部各二本,又一部计三本,又一部计四本,俱全;又一部计四本,又一部计二本,又二部各一本,俱不全。

《捷录大全》一部。刊本。是书顾充着,锺惺序。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一部计六本,全。

《羣书备考》七十部。刊本。是书袁黄订。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五十六部各四本,又四部各八本,又五部各六本,又一部计五本,又一部计三本,又一部计二本,俱全;又一部计三本,内缺第一卷,又一部计七本,内缺一卷下册。

《羣书典汇》一部。刊本。是书黄道周纂。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一部计十二本,全。

《博物典汇》九部。刊本。是书黄道周纂。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二部各十本,又一部计十二本,又一部计七本,俱全;又一部计四本,内缺七卷至十二卷;又一部计四本,内缺一卷、二卷、三卷、十四卷、十五卷、十六卷;又一部计四本,内缺一卷、二卷、三卷;又一部计五本,内缺六卷至八卷、十五卷至二十卷;又一部计八本,内缺八卷、九卷、十六卷、十七卷。

《四夷考》一部。刊本。是书叶向高着。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一部计四本,全。

《潜确类书》六部。刊本。是书陈仁锡着。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一部计八十本,又一部计六十六本,又一部计六十四本,俱全;又一部计七十二本,内缺一卷、三卷、四卷、九卷至十二卷、十八卷、四十五卷至五十卷、五十五卷、五十六卷、五十八卷至六十卷、七十八卷至八十卷、八十九卷至九十四卷、一百七卷、一百八卷、一百十二卷至一百十五卷;又一部计六十四本,内缺十五卷至二十三卷、六十一卷至六十四卷;又一部计四十八本,内缺七十七卷至一百二十卷。

《鸿书》四部。刊本。是书刘仲达着。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一部计三十本,全;又一部计十二本,止存一卷至二十六卷、三十四卷至三十七卷、四十九卷至五十一卷;又一部计四本,止存十五卷至十七卷、二十七卷至三十四卷,三十六卷至三十九卷;又一部计四本,止存二十七卷至三十三卷、三十八卷、三十九卷、四十卷、四十一卷。

《史外》四部。刊本。是书汪有典纂。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二部各十二本,又一部计八本,又一部计六本,俱全。

《翰海》三部。刊本。是书陈继儒着。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一部计四本,内缺十卷至十二卷;又一部计一本,止存第十一卷;又一部计二本,止存五卷、六卷、十一卷。

《广治平略》六部。刊本。是书蔡九霞着。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一部计十六本,又一部计十四本,又二部各十本,俱全;又一部计二十三本,内缺二十四卷、二十五卷;又一部计六本,止存十卷至十四卷、十八卷至二十二卷、四十一卷、四十四卷。

《古今治平略》一部。刊本。是书朱健着。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一部计十二本,全。

《广古今议论参》一部。刊本。是书陈卧子定。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一部计八本,全。

《八编类纂》一部。刊本。是书陈仁锡纂。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一部计一本,止存四卷至十一卷。

《名山藏》二部。刊本。是书何乔远辑。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二部各四十本,全。

《登坛必究》七部。刊本。是书王鸣鹤编。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一部计二十八本,又一部计十四本,又一部计七本,又二部各六本,又一部计四本,又一部计二本,俱不全。

《太平清话》一部。刊本。是书陈继儒着,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一部计二本,全。

《天外谈》一部。刊本。是书石庞着。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一部计二本,全。

《续说郛》二部。刊本。是书陶宗仪纂,陶珽重辑。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一部计四十一本,全;一部计九本,止存一卷、二卷、六卷至十三卷。

《苍霞草》一部。刊本。是书叶向高着。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一部计十五本,全。

《明状元策》三部。刊本。是书焦竑、吴道南辑。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一部计四本,又二部各五本。

《历科状元策》二十一部。刊本。是书焦竑、吴道南辑,胡任舆续订。前已缴过,今续查获。十二部各十本,又四部各八本,又二部各六本,又一部计五本,又一部计四本,又一部计十二本。

《杨忠烈集》三部。刊本。是书杨涟着。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一部计八本,又一部计七本,又一部计六本,俱全。

《左忠毅集》一部。刊本。是书左光斗着。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一部计五本,全。

《留青全集》九部。刊本。是书陈枚纂。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一部计二十二本,内缺十六卷、二十三卷;又一部计九本,内缺第六卷;又一部计十七本,内缺五卷、六卷、十三卷、十七卷、二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三卷;又一部计九本,内缺第六卷;又一部计八本,内缺二卷、五卷、六卷;又一部计三本,止存一卷至四卷、七卷至十卷;又一部计九本,内缺第四卷;又一部计八本,内缺一卷;六卷;又一部计九本,内缺第八卷。

《留青新集》七部。刊本。是书陈枚纂。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一部计十本,又一部计三十二本,又一部计二十一本,又一部计二十三本,又一部计二十本,俱全;又一部计二十四本,内缺七卷、八卷、二十五卷;又一部计六本,止存十三卷至十五卷、十九卷至二十一卷、二十三卷、二十四卷。

《留青广集》十八合。刊本。是书陈枚纂。前已缴过,今续查获。一部未订,计十四册;又四部各十二本,俱全;又一部计九本,内缺二卷、四卷、八卷;又一部计九本,内缺三卷、四卷、八卷、十一卷、十三卷;又一部计九本,内缺一卷、二卷、八卷、九卷;又一部计七本,止存一卷、三卷、四卷、九卷、十卷、十二卷、十三卷;又一部计七本,内缺二卷、六卷、九卷至十一卷;又一部计七本,内缺一卷、二卷、六卷、八卷、十二卷;又一部计六本,内缺二卷、八卷至十二卷;又一部计十三本,内缺十二卷;又一部计十三本;(下残)(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志第十四 乐五·魏收
  第七十五回 袁公子扶榇归故里 李司令集舰抗中央·蔡东藩
  卷二十六·朱熹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十·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二十五·佚名
  西汉年纪卷二十九·王益之
  三九六 谕派于敏中同英廉钱汝诚阅办《西域图志》《日下旧闻考》·佚名
  卷三十三·鄂尔泰
  卷一·朱轼
  史记集解卷四十六·裴骃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三 订立密约以后·溥仪
  阎毗传·李延寿
  卷二百十七·杨士奇
  唐纪四十九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八贞元三年(丁卯、787)·司马光
  琉球入太学始末·王士祯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唐僧弘秀集卷六·李龏

    宋 李龏 编贯休六十一首古意六首一雨火云尽闭门心冥冥兰花与芙蓉满院同芳馨佳人天一涯好鸟鸣嘤嘤我有双白璧不羡于虞卿我有径寸珠别是天地精玩之室生白潇洒身安轻只应天上人见我双眼明其二阳乌烁万物草木懐春恩茫茫

  • 卷六百七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七十二唐彦谦绯桃短墙荒圃四无邻烈火绯桃照地春坐久好风休掩袂夜来微雨已沾巾敢同俗态期青眼似有微词动绦唇尽日更无乡井念此时何必见秦人小院小院无人夜烟斜月转明清宵易惆怅不必有离情

  • 卷一百九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司马迁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尝从

  • 雍正上谕 二、朕诸兄弟不可以德化,不可以理喻,不可·雍正

      二、朕诸兄弟不可以德化,不可以理喻,不可以情感,不可以恩结,而其悖逆妄乱,的确是百折不回  【原文】  又奉上谕:“从来善恶之报,纤毫不爽。凡罪大恶极之人,虽一时宽宥,免于诛戮,而伊辗转行回,仍复自投法网,若有驱逐之使然

  • 第四十六回 清君侧入都大掠 遭兵变拥驾争归·蔡东藩

      却说汉主承祐,走入赵村,背后忽有刀刺入,立时倒毙。看官道是何人所刺?原来就是茶酒使郭允明。他见后面追兵大至,还道是邺都将士,因欲弑主报功,恶狠狠的下此毒手。不料追兵近前,仔细一望,并非邺军,乃仍是汉主承祐的亲兵,前来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正德十四年春正月丙申朔 上在太原府文武百官于奉天门行遥贺礼○命妇朝 慈寿皇太后 皇后于宫中○戊戌宣宗章皇帝忌辰驸马都尉蔡震祭 景陵如常仪○是日 车驾发太原○庚子发河东运司银四万两于山西以实军储从巡抚都御史

  • 卷之一百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援赦人犯请免解审议·丁曰健

    案蒙宪檄接准部咨,钦奉恩诏:“将已审结罪应斩绞、遣军、流徒人犯,分别准免、不准免,饬即造册申送”等因;遵即转行催办去后。兹据台湾府裕守禀据台湾县胡令禀称:遵照部行条款,将监禁定罪人犯饬承赶紧

  • 卷二百八十四·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八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褒赠宋仁宗时包拯上疏曰臣窃观太宗皇帝实录载礼部侍郎王明传言明之节义端劲功烈卓伟其始卒树立冠於皇朝名臣当太祖太

  • ●皇朝通典卷十九·佚名

    選舉二 ○選舉二 選舉制【武科】 △選舉制【武科】 (臣)等謹按射為六藝之一三代士人未有不能射者射義所載諸侯歲獻貢士于天子天子試之于射宮中多者得與于祭中少者不得與于祭此後世武科以射試士其所由昉乎漢選六郡良家子

  • 卷二·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广听録卷二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奠高山大川奠作定解然是定祭山川之典礼非安定山水之谓也史夏本纪改作定高山大川而马融作注犹曰定其差秩祀礼葢汉世相传本如是也至班氏地志仍作奠高山大川而顔师古反谓高

  • 央掘魔罗经卷第三·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尔时佛告央掘魔罗。云何为一学。央掘魔罗以偈答言(学梵本云式叉式叉译言随顺无违亦云学即今所谓戒也)。一切众生命皆由饮食住是则声闻乘斯非摩诃衍所谓摩诃衍离食常坚固云何名为一谓一切众生皆

  • 重雕补注禅苑清规第五卷·宗赜慈觉

    化主或侍者寮具州县名目出膀召请发心。或知事头首和会。礼请之仪并同头首。入寮讫打迭书疏茶汤药[饬-力+也]。施主所托收买之物并宜子细用心。特为交代煎点。询问去年事例。合系堂头亲书或书内简尺及时勾副请领。如将

  • 一 集·佚名

    第一 色等品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中给孤独园。于其处,世尊告诸比丘曰:&ldquo;诸比丘!&rdquo;彼诸比丘即回答世尊:&ldquo;大德!&rdquo;世尊曰:&ldquo;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男子心之色者,诸比丘!此即妇人

  • 遥远的野玫瑰村·安房直子

    《遥远的野玫瑰村》九篇文字讲的或是生者对逝者的眷恋不舍,或是身处绝境的人绝处逢生得到来自异世界的人或动物的帮助,故事引人若“日本聊斋”,给人一种在困顿中犹有光明,逝者总会化成种种形状来帮助生者的希望,读来让人动

  • 家庭的故事·郑振铎

    现代短篇小说集。郑振铎著。上海远东图书公司1928年12月初版。内收《自序》1篇,《猫》、《风波》、《书之幸运》、《淡漠》、《失去的兔》、《压岁钱》、《五老爹》、《王榆》、《三姑与三姑丈》、《春兰与秋菊》、《

  • 坤舆图说·南怀仁

    中国古代地图的说明书。二卷。清南怀仁撰。南怀仁,西洋人,康熙中,宫钦天监监正。本书上卷自坤舆至人物,分十五条,皆言地之所生。下卷记载海外诸国道里、山川、民风、物产、分为五大洲,最后是西洋七奇图说。与艾儒略的

  • 离骚草木疏·吴仁杰

    楚辞音义。宋吴仁杰撰。四卷。仁杰,字斗南,一字南英,昆山(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淳熙进士。历任罗田令、国子学录。一生致力经籍,著述甚丰。有《洪范图》、《乐舞新书《古周易论》、《两汉刊误补遗》等。是书成于宋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