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四出 矢贞

〖正宫引子·燕归梁半〗(外便服,带末上)放却长愁又短愁,妹嫁也,姊还留。

下官自从赘了石郎为婿,代我册封琉球,不但门楣得人,亦且桑榆有靠。只是养女未曾出嫁,今日魏年兄央人替他儿子作伐,我已亲口许他,不免教女儿传与他知道。院子,请二小姐出来。

(末传介)

〖前腔〗(小旦、贴旦上)才嫁萧郎便远游,空撇下,一团羞。

——爹爹唤孩儿有何分付?

(外)我儿,你虽得偕佳偶,阿姐未遂良姻,终是我不了心事。我如今已选了女婿,你去说与他知道,待他放心。

(小旦)孩儿有话,正要禀告爹爹。他当日受过石家之聘,誓死不肯二夫。

〖南吕过曲·懒画眉〗他寸丝当日已曾收,绳足难教系两头。(外)这话他初来时节也曾讲过。但据他说多年不通音耗,如今知在那里?(小旦)关雎今已在河洲,空将窈窕眉儿皱,反被个不淑的人儿僭好逑!

(外)如今访得在那里?

(小旦)就在我家。

(外惊介)怎么就在我家?是那一个?快讲来!

(小旦)当日他父亲为别驾,石郎父为司李,两下以同寅缔好。石家以金钏为聘,他家以玉蟾答之,后来两家迁播,二亲都丧,故此音问不通。前日孩儿见石郎以玉蟾自佩,问他何来?他说是崔家回聘之物。孩儿带在身边,姐姐见了认是他家故物,拿出金钏来一对,才知他就是石郎的原配。

(外)怎么有这等奇事?

〖前腔〗(小旦)他有缘千里巧相投,难道教他对面无缘强拆俦?不但姐姐不肯做失节之人,就是孩儿也不肯陷石郎于非义。怎教他无罪逐前鸠,把鹊巢占却颜何厚?因此上左席常虚半幅裯。

(外)岂有此理!你已嫁了石郎,难道又把他嫁与石郎不成?我且问你,既然两个并嫁,还是谁做大,谁做小?

(小旦)他受鹊在先,又且年长,自然让他做大。

(外变色介)胡说!好没志气。我当初做老儒,不肯把你与人做小,如今中了进士,入了翰林,你还说这等丧气的话。叫花铃,请大小姐出来,待我自己劝他。

(贴旦请介)

(旦上)云板声中传令至,湘帘影里唤人来。爹爹有何教谕?

(外)我儿,方才妹子说你与石家这段情由,果然诧异,只是知道迟了几日。若在妹子未赘之先,我便替他别选才郎,完你两人夙好。如今妹子既和他偕了秦晋,势难两全。我已替你择了佳婿,就是石郎的同年,备下全付妆奁,不日遣嫁,你须要依从,不可执拗。

(旦)爹爹在上,容孩儿细禀:

〖前腔〗儿时曾读女春秋,慕古期将妇德修。(出钏介)这钗荆已订百年逑,纵然不讳犹相守,那有个生抱琵琶过别舟?

(外)你若再嫁石郎,置妹子于何地?

(旦)爹爹不须过虑,奴家也无再归石郎之理。

〖前腔〗虽不是金盆覆却水难收,也自知黄里黄裳事可羞。(外)既不肯别嫁,又不归石郎,难道空守一世不成?(旦)不劳爹爹费心,孩儿自有个退步。慈航便借柏为舟,洗脂浣粉离尘垢,俺自去削发除烦把苦行修。

(径下)

(小旦)呀,姐姐竟去祝发了!他的丈夫我占在身旁,使他不得其所。他如今做了烈女,我被外人谈论起来,成何体面?罢!不如也去削发除烦把苦行修。

(径下)

(外作呆介)这桩事怎么处?

(丑、贴旦急上)不好了,不好了!两位小姐都在那里剪头发了。他两个做了尼姑,我这几根金丝发也留不住了,怎么好?

(外慌介)快去扯住!你说两个都嫁石爷,再无异说。快去!快去!

(丑、贴旦应下)

(外)你说有这等淘气的事?那一家女儿养不得,那一个进士招不得,刚刚弄他夫妻一对来在家里,如今淘这样的气!我若把两个都配他,一来大小难分,二来我已许了魏家,把甚么话去回复?(沉吟介)也罢!我将此事修下一道表章,奏明官里,但凭圣上发落便了。

欲将二女归甥馆,往事还须问帝尧。

猜你喜欢
  五代诗话卷四·郑方坤
  ●卷一五·陈衍
  ●第四十一出 明妖·孟称舜
  ●卷四·李调元
  自叙·万树
  ●壬戌(同治元年)·林占梅
  四集卷九十一·乾隆
  五言巻二十四·洪迈
  卷二百九十七·曹学佺
  卷二百四十四·曹学佺
  卷一百七十六·曹学佺
  卷九·曹学佺
  卷一百三·佚名
  卷十二·黎民表
  雍熈乐府卷之十一·郭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漱玉词全集·王仲闻

    分正集、存疑、误题、补遗和佚词,共收词88首,残句13则,佚词1。 (一)正集(词43首,残句2则)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①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②?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 目录·陈子龙

    序凡例卷之一古乐府卷之二五言古诗一卷之三五言古诗二卷之四五言古诗三卷之五七言古诗一卷之六七言古诗二卷之七五言律诗一卷之八五言律诗二卷之九五言律诗三五言排律卷之十七言律诗一卷之十一七言律诗二卷之十二七言

  • 卷四百九十六 元符元年(戊寅,1098)·李焘

      起哲宗元符元年三月癸亥盡其月   三月癸亥,樞密院言:「司勳員外郎韓粹彥等言:使人在路州、軍諸頓酒食料例已經編定,陳設器皿等亦各新備,惟府界諸頓祗應人等自京差到,及酒食之類未曾豐厚,府界宿頓中路管設處,共差內臣兩

  • ●卷十八·陶宗仪

      ◎叙画  唐张彦远着《历代名画记》十卷。自轩辕进至会昌元年,能画者三百七十余人。其叙画之源流曰: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古先圣王,受命应,则有龟字效灵,龙图呈宝。自巢燧已来,皆有此瑞。庖牺

  • 宋史全文卷三十二·佚名

    宋理宗二辛卯绍定四年正月戊子朔,御大庆殿,群臣朝贺。礼毕,上诣慈明殿贺,大赦天下。以庆寿恩,进史弥远、薛极官各二等,葛洪、袁韶、乔行简各一等,进镇江府都统卞整、左武大夫、果州团练使、统领沈兴、刘明官各一等,以追袭逆全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十五·佚名

    天启元年十月戊辰朔孟冬享太庙颁天启二年历赐大学士刘一燝等讲官钱象坤等新历有差○兵部言登抚陶朗先初索兵十万顷移咨约用饷三四百万似不能应业以山东添兵五万尽付登莱又发帑金十万两仍留本省加派银四十万不足再议那

  • 卷之二百四十二·佚名

      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夏四月丙申朔享太庙遣领侍卫内大臣公阿灵阿行礼  ○辛丑。升广西梧州副将白道隆、为广东右翼总兵官。  ○壬寅。兵部议覆、浙江巡抚黄秉中疏报、衢州府龙游县伙贼抢劫居民都司张朝臣等率官

  • 皇王大纪卷十一·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武王十有一年春一月癸巳王自周征商以其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师渡孟津作泰誓中流白鱼跃入于王舟既济有火自上覆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戊午次于河朔诸侯以师来防者八百国王徇师而誓之时厥明王乃大

  • 一七二 大学士舒赫德等题议将与遗失《永乐大典》有关之提调收掌官罚俸本·佚名

    一七二 大学士舒赫德等题议将与遗失《永乐大典》有关之提调收掌官罚俸本乾隆三十九年七月二十六日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太子太保 武英殿大学士 管理吏部刑部 兼管户部三库 掌翰林院事 兼管镶黄旗满洲都统事务革职留任又

  • 一二、孔子仕鲁考·钱穆

    《世家》:“昭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马骕《绎史》云:“诸侯三卿,曰司徒、司马、司空,鲁则三桓世为之。其司寇不在三卿之数,臧孙尝为之矣。侯国司寇,亦不称大。由

  • 刑法八·徐松

    淳熙十四年二月二十七日天头原批:「应归赦宥类。」不同,忠于顾主,其节可嘉。故特贷之。 ,诏婺州荫妇阿徐特送邻州编管。婺州狱勘,阿徐为顾主杨 被人力陈山童杀死,山童父陈十六从 家前经过,阿徐为愤其子杀害顾主,用棒行打陈十

  • 洪范正论卷一·胡渭

    徳清胡渭撰洪范孔氏【安国】传曰洪大范法也言天地之大法孔氏【颖达】正义曰此经开源于首覆更演説非复一问一答之势必是箕子自为之也首二句记被问之年自王乃言至伦攸叙王问之辞自箕子乃言至彞伦攸叙言禹得九畴之由

  • 左传折诸卷二十二·张尚瑗

    <经部,春秋类,三传折诸__左传折诸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二十二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昭公赂以甲父之鼎杜注甲父古国名昌邑有甲父亭按宣和博古图绍兴古器评皆云十干为商号凡彞器有甲父父乙者皆为商器然周召公作父乙

  • 卷下一(注撰非少立名标显)·道宣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一(注撰非少立名标显)京兆崇义寺沙门释道宣撰述二衣总别篇第十七四药受净篇第十八钵器制听篇第十九(房舍五行调度众具法附)对施兴治篇第二十头陀行仪篇第二十一僧像致敬篇第二十二(造立像寺

  • 卷第一·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尊者众贤造 唐 玄奘译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一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序品第一诸有遍于一切法  最极难知自共相独能悟解无邪乱  是一切智今敬礼我以顺理广博言  对破余宗显本义若经主言

  • 卷第八·佚名

    弘赞法华传卷第八  蓝谷沙门慧详撰诵持第六之三&middot;唐蓝田山悟真寺释慧超(善思附)&middot;唐蒙阳长韦仲圭&middot;唐左监门校尉李山龙&middot;唐伯济国释慧显&middot;唐隐居释法智&middot;唐雍州高逸释遗俗&mid

  • 银河行商·海因莱因

    科幻小说,作者罗伯特·海因莱因。行商——往来于星际的商人,依心灵历史学定律,他们对基地的经济控制日益增强。行商日渐富有,权力则随之而来……有时候大家忘了马洛也出身於一般行商,但永铭史籍的是,他终究成为极星历史上第

  • 观钟繇书法十二意·萧衍

    一卷。书评。南朝梁萧衍撰。全篇仅为两部分,凡二百五十字左右。首论钟繇书法十二意,为:“平,谓横也。直,谓纵也。均,谓间也。密,谓际也。锋,谓端也。力,谓体也。轻,谓屈也。决,谓牵掣也。补,谓不足也。捐赠,谓有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