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三

卷十三

意志篇

心如鼎镇,志如磐石。《论语》曰:空手与猛虎搏斗,徒步而涉深水,表面是勇气,内在是意志。曾国藩说,危难时可以验证平素之道力。祁门帅营,四面临敌,曾国藩帐悬长刀,言退一步即入地狱,弈围棋如故。梁启超说,功成业定后,人说苍天独厚曾国藩,实皮相之论,使其意志稍有摇动,他一定是一位大失败者。《抱朴子》将“坚志”称为“功名之主”,《呻吟语》说,“志不坚确,必无所成”。陶渊明园中自耕,史可法梅花伴骨,皆以意志为天下传诵。

意志篇(上)

【原文】

神明则如日之升,身体则如鼎之镇,此二语可守者也。惟心到静极时,所谓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毕竟未体验出真境来,意者,只是闭藏之极,逗出一点生意来,如冬至一陽初动时乎。贞之固也,乃所以为元也;蛰之坏也,乃所以为启也;谷之坚实也,乃所以为始播之种子也;然则不可以为种子者,不可谓之坚实之谷也。此中无满腔生意,若万物皆资始于我心者,不可谓之至静之境也。然则静极生陽,盖一点生物之仁心也,息息静极,仁心之不息,其参天两地之至诚乎。颜子三月不违,亦可谓洗心退藏,极静中之真乐者矣。

【译解】

神明好比太陽的升起,人的身体则如同鼎立地不动。这两句话应当遵循。只是心到静极时,毫无喜怒哀乐,身体寂然不动,但还毕竟没体验出真正的意境,只有封闭潜藏到了极点,才曲曲折折地逗引出来一点生气,如同冬至时节的一陽初动。坚贞不移,是为了有始有终,等春雷一响再开启出土,谷类的坚实,是为了作始播的种子,不能为种子的谷,不能说是坚实的谷。此中并无满腔的生意,如果万物的循环终始都放在心中,就不可以说到至静的境界。然而,静极生。陽,似乎是生物的一点仁心吧。气息静极,天地生物之心不息,这难道不是可与天地相比的至诚吗?颜子三个月不违仁,则可以说是洗心退藏到静极的境界中真正快乐的人了。

意志篇 (中)

【原文】

日慎一日,以求事之济,一怀焦愤之念,则恐无成。千万忍耐千万忍耐,“久而敬之”四字,不特处朋友为然,即凡事亦莫不然。语云:“登山耐侧路,踏雪耐危桥。”一耐字极有意味。如倾险之人情,坷坎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撑持过去,几何不堕入榛莽坑堑哉?

【译解】

一日比一日谨慎,以求办事成功。如果只是忧心如焚,恐怕一事无成。总之,即使有不顺意的事,也要逆来顺受,千万忍耐。常常存着敬重的心,不仅仅是对朋友这样,无论什么事都应该这样。俗语说:“爬山要耐得住斜坡上的险径,走雪路要耐得起过桥梁的危险。”可见这一个“耐”具有极深长的意义,正像是险诈奸邪的人世情,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假如没有这一个“耐”字苦撑下去,有几个人会不堕落到杂草丛生的险恶深沟里呢?

意志篇(下)

【原文】

凡事当有远谋,有深识。坚忍于一时,则保全必多;一渐之不忍,而终身渐乎!为小将须立功以争胜,为大将戒一胜之功而误大局。盖侥幸而图一胜之功,不如坚忍以规远大之谋。人情耽于逸乐,当无事之时,觉眼前无可复虑,耳目口体之欲日盛,而德慧术智日即消亡,冥然顽然。遇不如意事,见不如意人,斯可以验平素之道力。至成败利钝,在我者不能不明辨深思,在天者不敢参也。

【译解】

所有事情都应该有长远考虑,有深刻认识。如果坚忍一时,那么就会保全很多;如果有一不顺就不能忍耐,那么一生都不会顺畅。作为下级军官必须争胜立功,但作为统筹全局的将帅应该力戒争一胜之功而贻误大局。因为侥幸而谋一胜之功,不如按兵不动,以坚忍而规划全局的胜利。人的习惯总是沉溺于安乐,当事情未发生之前,觉得没有可以忧虑的,耳目口体的欲求日益旺盛,而德存在术智却日渐消失,但入还没有感觉,麻木不仁。遇不如意事,见不如意人,这正是检验人平常的约制能力的时候。至于成败利害,对于我们而言必须明辨深思,因为上天不会给我们办法。

猜你喜欢
  卷二十九 玉藻第十三·郑玄
  尚贤中第九·墨子
  东溪日谈録卷十一·周琦
  法外有情·孔子
  循循善诱的艺术·孔子
  经济文衡前集卷五·佚名
  目录·钱时
  卷六十五·程川
  卷十三·吴澄
  卷十三·顺治
  御制序·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八·玄奘
  致中国佛学会书·太虚
  央掘魔罗经卷第二·佚名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卷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484 ·佚名

    曾协 拟古六首 日月无时停,飘忽成隆冬。 烟云惨不舒,暮雪陵飚风。 永怀皲瘃忧,藉此衣褐重。 蛰虫逐微煖,地底度岁穷。 饮啄却外物,一气常自充。 人貌肖天地,不能保微躬。 曾协 拟结客少年场

  • 卷二百五十五·列传第一百四十三·张廷玉

        刘宗周 黄道周   刘宗周,字起东,山阴人。父坡,为诸生。母章氏妊五月而坡亡。既生宗周,家酷贫,携之育外家。后以宗周大父老疾,归事之,析薪汲水,持药糜。然体孱甚,母尝忧念之不置,遂成疾。又以贫故,忍而不治。万

  • 卷二十六 志一·赵尔巽

      ◎天文一   历代天文志,自史记天官书后,唯晋、隋两志,备述天体、仪象、星占,唐、宋加详,皆未尽也。至元,景测益精明,占候较密,然疆宇所囿,声教未宏,齐政窥玑,尚多略焉。有清统一区夏,圣圣相承。圣祖亲釐象数,究极精微,前后制

  • 卷之四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二百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列传卷第二十五 高丽史一百十二·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李公遂。○李公遂益州人 部典书行俭之孙。 以监察* {纠}正擢魁科授典仪注簿累迁典校副令。 忠穆朝历知申事监察大夫。 有金用谦者性暴戾因

  • 卷七十八·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卷七十八<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卷七十八<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卷七十八<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卷

  • 卷六十九·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六十九天子之孝正纪纲【臣】按君臣父子夫妇谓之三纲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谓之六纪纪纲者人道之所以立也洪范之言彞伦攸叙是纪纲正也彞伦攸斁是纪纲坏也孝治之主惟此为慎通其义于万事万

  • 卷一百一十二(失译附秦录勘同编入)·佚名

    △普明菩萨会第四十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万六千人。皆是阿惟越致。从诸佛土而来集会。悉皆一生当成无上正真大道。尔时世尊,告大迦叶。菩萨有四法退失智慧。何谓为四。

  • 卷九十六·佚名

    △勤授长者会第二十八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荆无复烦恼得上调伏,犹如大龙。所作已办。弃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解脱心得自在。最上应供。众所

  • 题普庵祖师书金刚经·太虚

    初见禅门日诵普庵咒,并闻禅和传说其神异事,辄中心慕之!后闻老修行盛称江西普庵祖师道场之伟大,益令神往!今得杨尧羽圆通居士携示普祖加颂手书金刚及验记,并宜春县志永乐加封制语录序,邹元标南泉山志序,乃知普祖为南宋政和间人

  • 因缘品第一·佚名

    今粗颁宣法,慈心专听受。佛众经要义,圣师之言辞。传佛之典籍,最利益於世。受者蒙大庆,润及一切生。普一切诸佛,仙圣明王智。慈心称名者,获福不可量。今故演吉祥,忧苦永灭亡。所至之方域,莫不得安隐。捡情专守心,各各静意听。其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二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二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揵度无义品第七下◎地神作如是唱。世尊转圣法轮。乃至广说。问曰。时会亦有余天唱言佛转法轮。何以独言地神唱耶。答曰。或有

  • 卷第三·佚名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三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问分阴品第三问曰。几阴。答曰五阴。何等五。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云何色阴。若色法是名色阴。云何色阴。十色入若法入色。是名色阴。云何色阴。四大若四大

  • 文恭集·胡宿

    五十卷。《补遗》一卷。宋胡宿撰。胡宿,字武平,江苏常州人。天圣二年(1024)进士,为真州扬子尉,调合肥主簿,荐为馆阁校勘,累官枢密副使。治平三年(1066)以尚书礼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次年迁左丞,卒谥文恭。著有《

  • 招捕总录·佚名

    边疆地理著作。元佚名撰。一卷。约成书于泰定年间,记事止至治三年(1323)。一万一千余字。卷后有跋。正文以地区分云南、大理、金齿、罗罗斯、车里、乌撒、乌蒙、东川、芒部、八百媳妇、八番、顺元诸蛮、宋隆济、 广西

  • 柳边纪略·杨宾

    又名《全辽备考》。地理杂志。清杨宾(1650—1740、9)撰,五卷。宾字可师,号大瓢,一号山阴耕夫,浙江山阴人。著有《金石源流》、《晞发堂稿》。柳边,即清代柳条边。指清初为防止内地人入山采参而设置的,由开原至今吉林市北的

  • 哈弥野史·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五卷五回。题“东岳道人编演”。东岳道人生平不详。成书于清中后期。现仅存清抄本,藏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风陵文库。在渤海之东九千七百余里有个人皮国,国王哈弥大王,令文武众臣选取一个品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