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御制序

盖闻摩罗山顶,既最崇而最严;楞伽城中,实难往而难入。先佛弘宣之地,曩圣修行之所,爰有城主,号罗婆那。乘宫殿以谒尊颜,奏乐音而祈妙法。因鬘峰以表兴,指藏海以明宗。所言入楞伽经者,斯乃诸佛心量之玄枢。群经理窟之妙键。广喻幽旨。洞明深义。不生不灭。非有非无。绝去来之二途。离断常之双执。以第一义谛。得最上妙珍。体诸法之皆虚。知前境之如幻。混假名之分别。等生死与涅槃。大慧之问初陈。法王之旨斯发。一百八义。应实相而离世间。三十九门。破邪见而宣政法。晓名相之并假。袪妄想之迷衿。依正智以会真如。悟缘起而归妙理。境风既息。识浪方澄。三自性皆空。二无我俱泯。入如来之藏。游解脱之门。原此经文。来自西国。至若。元嘉建号。跋陀之译未弘。延昌纪年。流支之义多舛。朕虔思付嘱。情切绍拢以久视元年岁次庚子。林钟纪律炎帝司辰。于时避暑箕峰。观风颍水。三阳宫内。重出斯经。讨三本之要诠。成七卷之了教。三藏沙门于阗国僧实叉难陀大德。大福先寺僧复礼等,并名追安远。德契腾兰。袭龙树之芳猷。探马鸣之秘府。戒香与觉花齐馥。意珠共性月同圆。故能了达冲微。发挥奥赜。以长安四年正月十五日。缮写云毕。自惟菲薄言谢珪璋。顾四辩而多惭。瞻一乘而罔测。难违缁俗之请。强申翰墨之文。词拙理乖。弥增愧恧。伏以此经微妙。最为希有。所冀破重昏之暗。传灯之句不穷。演流注之功。涌泉之义无荆题目品次列於後云。

猜你喜欢
  法华经传记卷第二·佚名
  序·佚名
  卷第十·佚名
  玉耶经·佚名
  卷第九·道原
  六门教授习定论一卷·无著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卷上·佚名
  菩萨戒羯磨文释·智旭
  起世因本经卷第五·佚名
  四分律卷第五十一(第四分之二)·佚名
  卷二·佚名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全文·佚名
  萨昙分陀利经·佚名
  书释大勇告全国佛教徒文后·太虚
  瑜伽论记卷第十四(之上)(论本第五十三至五十四)·遁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邴·唐圭璋

      邴字汉老,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人。生于元丰八年(1085)。崇宁五年(1106)进士。累官翰林学士。绍兴初,拜参知政事、资政殿学士,寓泉州。绍兴十六年(1146)卒,年六十二,谥文敏。有云龛草堂集,不传。   汉宫春   潇洒江梅,向竹梢

  • 第三十三出 死忠·梁辰鱼

    【挂眞儿】〔净上〕眼见年华眞一瞬。只图快乐朝昏。近国皆投。遐方未顺。须自领三军前进。我夫差收楚服越。声振四方。只有齐晋二国未顺。必要伐他。昨遣太宰先领一枝军去。与齐战于艾陵之上。杀得他片甲不存。好笑

  • 提要·吕夏卿

    提要(臣)等谨案唐书直笔宋吕夏卿撰夏卿字缙叔泉州晋江人举进士为江宁尉歴官宣徳郎守秘书丞以预修唐书告成擢直秘阁同知礼院后出知颍州卒于官事迹具宋史夲传考曽公亮进唐书表所列预纂修者七人夏卿居其第六本传称夏卿学长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七十八·徐乾学

    宋纪七十八【起上章淹茂正月尽九月凡九月】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徳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熈寜三年春正月癸丑録唐李氏周柴氏后 乙卯诏诸路常平广恵仓给散青苗钱本为恵恤贫乏今虑官吏不体此意均配抑勒翻成骚扰其

  • 卷之六百八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靖康要录卷九·汪藻

    十月一日臣僚上言窃闻臣僚论列李纲章疏甚多欲望尽数行出庶四海咸知其罪奉圣防并令行出 臣僚上言伏见李纲除观文殿学士知扬州按纲轻脱寡谋强执自任专主用兵之议而元无成算奇画及陛下命以宣抚之任日兾其有功而前后败军

  • 第九三付乾隆五十四年七月十九日一一三○一-一·佚名

    淡水同知准台湾府关移:奉巡抚杨牌,饬查厅蠹拘禁酷勒一案,饬粮总书张升等赶办□。(注一)毋轻信地保查覆,毋滥授佐杂(注二)讯供,随到案之后〔先〕,(注三)权事理之轻重,以次〔赶办〕,〔定限文到〕□□内一月,扫数完

  • 一二 寿先生二·周作人

    凡是品行恶劣的人,必定要装出一副道学面孔,而公正规矩,真正可以称得道学家的,却反是平易近人,一点都不摆什么架子。我有一个本家长辈,是前清举人,平日服膺程朱,不以词色假人,每早又必朗诵《阴骘文》若干遍,可是晚年渔色,演出种种

  • 七七 祭祀值年·周作人

    无名的《鲁迅的家世》中第三节云,“会稽周家是一个大家族,大家族的维持依靠一种经济的关系。各房的祖宗常留有田产,叫做祭田,由派下的各房轮流收租,轮流办理上坟祭扫及做忌辰等事情。比方覆盆房公共的祖宗忌日这一天,由值年

  • 卷六·平台药言·丁曰健

    曰健由乙未科举人于道光二十三年拣发来闽;二十七年受知于前升任山东巡抚陈方伯,委署凤山县。适逢楠梓坑树旗滋事,当即督勇扑灭。今升任大中丞前台湾道,以健莅任未及三月,保荐不遗余力。嗣而任嘉义,有格杀王涌

  • 一零零、秦始称王考·钱穆

    《志疑》云:“秦惠称王,《秦纪》《秦表》均不书。而《楚世家》怀王四年,《田完世家》宣王十八年,附书之。(今按:是年实齐威王三十三年,《史记》误。)《张仪传》亦云:仪相秦四岁,立惠王为王。《周本纪》显王四十四年,秦惠王

  • 八年·佚名

    (乙亥)八年大明萬曆三年春正月1月2日○初二日壬寅,懿聖王大妃薨。上謚曰仁順王后。后方嚴守禮,閫範甚飭,輔導今上,正始之助弘多。上誠孝尊奉,未嘗違忤。及薨,哀毁盡禮,中外感動焉。○王子鎭國生,淑儀金氏出也。後名珒,卽臨海君。

  • 卷二·袁俊翁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疑节卷二元 袁俊翁 撰论语二夫子一贯之防何以独语参赐二子曾子平日所学盖已随事精察但未知其体之一耳夫子知其真积力久将有所得故一呼其名而直语之以此子贡平日所见盖已能识多学但未知所本之一耳

  • 双桥随笔卷四·周召

    鳯县知县周召撰俗忌正五九三月不可赴任王勉夫曰张敞为山阳太守奏曰臣以地节三年五月视事其言如此则知前汉之俗未尝忌五月也然敞在山阳其责甚难卒以无事其后徴为胶东相亦不闻有凶横之说又汉朔方太守碑云延嘉四年九月乙

  • 第二 反应 4·王诩

    【原文】古善反听者,乃变鬼神①以得其情②。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还听之。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③。欲开情④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

  • 卷第二十三·道原

    景德传灯录卷第二十三吉州青原山行思禅师第七世下韶州云门山文偃禅师法嗣下三十六人南岳般若启柔禅师 筠州黄檗法济禅师襄州洞山守初大师信州康国耀和尚潭州谷山丰禅师颖州罗汉匡果禅师朗州沧溪

  • 谒太虚上人记·太虚

    ──十九年十月在重庆佛学社──太虚上人愿力宏伟,著作等身,锡杖西来,四众欢忭。余夙依佛陀,信仰最坚,冀乞智光用袪狂悲。乃以简牍致上人,约期会晤。十月十三日之夕前往访谒,至佛学社登楼,有斗室二,即上人居也。上人貌丰瘦,气象

  •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二·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南无大威德佛 南无月光佛 南无旃檀香佛 南无须弥劫佛 南无山积佛 南无无垢色佛 南无无染佛 南无龙胜佛 南无金色佛 南无山吼自在王佛 南无金藏佛 南无火光佛 南无火自在佛 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