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目录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二

融堂书解目録     书类

卷一

虞书【尧典 舜典】

卷二

虞书【大禹谟 臯陶谟 益稷】

卷三

夏书【禹贡】

卷四

夏书【甘誓 五子之歌 征】

卷五

商书【汤誓 仲虺之诰 伊训】

卷六

商书【太甲上 太甲中 太甲下 咸有一德】

卷七

商书【盘庚上 盘庚中 盘庚下】

卷八

商书【説命上 説命中 说命下 高宗肜日西伯戡黎 微子】

卷九

周书【泰誓上 泰誓中 泰誓下 牧誓 武成】

卷十

周书【洪范】

卷十一

周书【旅獒 金縢 大诰】

卷十二

周书【微子之命 康诰】

卷十三

周书【酒诰 梓材 召诰】

卷十四

周书【洛诰】

卷十五

周书【多士 无逸 君奭】

卷十六

周书【蔡仲之命 多方】

卷十七

周书【立政 周官】

卷十八

周书【君陈 顾命 康王之诰】

卷十九

周书【毕命 君牙 冏命】

卷二十

周书【吕刑 文侯之命 费誓 防誓】

【臣】等谨案融堂书解二十卷宋钱时撰时字子是淳安人受学于杨简熙寕中以丞相乔行简荐授秘阁校勘迁史馆检阅所着惟两汉笔记尚存于世而此书向尠传本故黄震日钞明胡广等书经大全俱未徴引其说朱彞尊经义考亦云未见今据永乐大典中散见各韵者依经文前后次第裒缀编辑中惟伊训梓材泰誓三篇全佚説命吕刑亦间有阙文余皆篇帙完善时之意主于表章书序每篇之首皆条其大指其逸书之序则参考史记核其时事以释篇题复采经典释文史记集解史记索隠所引马融郑康成诸説引伸其义其旁搜逺绍之意亦可谓勤且笃矣唐人解经多墨守注疏宋儒始好出新説每不免于穿凿支离时所解如羲和旷职则本诸蘓轼康叔封卫在成王时则仍用孔安国传康王之诰则兼采张九成书説信能择善而从不专主一家之学者至以泰誓为告西岐师旅牧誓为告逺方诸侯自抒心得未尝依傍前人又谓武成本无脱简中述武王告师之辞后为史臣纪事之体康诰首节以周公初基定为未营洛邑封康叔以抚顽民不当移置于洛诰尤为卓然有见不惑于同时诸儒之曲说其取材博而精其树义新而确葢宋人经解中仅见之书也叶盛水东日记载嘉熙二年知严州万一荐凖尚书省劄取进时所著书奏状一通首列尚书演义三十册而永乐大典所载实名融堂书解疑为晚年删削更定之本今从永乐大典所称书名题之而仍以原劄状二通録冠于前又经义考作八卷未知何据今考定篇第厘为二十卷诠次如左乾隆四十五年五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卷十四 十四之二·孔颖达
  读论语孟子法·胡广
  卷二十·刘因
  圣人穿不穿时装?·孔子
  读礼志疑巻六·陆陇其
  卷三十六·吴澄
  卷十二·黄伦
  卷十八·姚际恒
  价值观与仁慈心·钱穆
  墨子卷十三·墨子
  卷三百六十二·佚名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卷第二·道原
  日灾祈安道场说法·太虚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七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列传第三十·脱脱

        耶律棠古 萧得里底 萧酬斡 耶律章奴 耶律术者   耶律棠古,字蒲速宛,六院郎君葛剌之后。大康中,补本班郎君,累迁至大将军。性坦率,好别白黑,人有不善,必尽言无隐,时号“强棠古”。在朝数论宰相得失,由是久不得

  • 第三十五回 神宗误用王安石 种谔诱降嵬名山·蔡东藩

      却说神宗因廷臣乏才,特下诏临川,命有司往征名士。看官道名士为谁?原来就是沽名钓誉、厌故喜新的王安石。安石一生,只此八字。安石,临川人,字介甫,少好读书,过目不忘。每一下笔,辄洋洋千万言。友人曾巩曾携安石文示欧阳修,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纪昀

    都邑畧(臣)等谨案郑樵作都邑畧谓天地设险之大者莫如河其次莫如江中原无事则居河之南多事则居江之南河南之都惟长安与洛 阳江南之都惟建业此特郑氏一家之言其实尧舜禹之都当时固皆在河北也唐承隋都长安本周秦旧地议都邑

  • 钦定元史语解卷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元史语解卷八【按元以蒙古语为本语解内但释解义概不复注蒙古语其中姓氏地名官名人名无解义者俱以蒙古源流考今地名八旗姓氏通谱官名改字面订之】职官【按元太祖命刘秉忠许衡定内外之官而官名多从古制

  • 黄世清传·张廷玉

    黄世清,字澄海,山东滕县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任员外郎、右参议,分守商、雒,驻商州。商州城屡遭兵乱,四野萧条,百姓都迁入城中避难。客兵所过地方奸淫抢掠,民苦于兵。世清下令:兵不得擅自入城。不久,关中兵经过商

  • 卷四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四十九凶礼亲王以下宗室将军以上丧礼疾笃居正寝既终诸子号哭躃踊福晋侧室【贝勒以下夫人同】及诸子妇跪哭兄弟姻戚立哭皆男哭于左女哭于右丧主【以王公之长子无则长孙承重余仿此】及余子皆

  • 《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吴晗

    要知道《金瓶梅》这部书的社会背景,我们不能不先考定它的产生时代。同时,要考定它的产生时代,我们不能不把一切关于《金瓶梅》的附会传说肃清,还它一个本来面目。《金瓶梅》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所集中描写的是作者所处时代

  • 钦定南巡盛典卷二十六·高晋

    恩纶乾隆二十年三月二十日上命军机大臣传谕两江总督尹继善等曰尹继善奏南巡一切事宜现在立定章程预为筹备等语已扵折内批谕矣西北两路现有军务如成功迅速则于奏凯防勲后举行省方问俗之典实属应行之事总之南巡之迟早以

  • 记问第五·孔鲋

    夫子闲居、喟然而叹子思再拜、请曰意子孙不修。将忝祖乎。羡尧舜之道恨不及乎。夫子曰尔孺子安知吾志。子思对曰伋于进膳。亟闻夫子之教。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是谓不肖。伋每思之所以大恐而不解也。夫子忻然笑曰

  • 蒙斋中庸讲义卷四·袁甫

    宋 袁甫 撰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爲贵诚者非自成已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已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诚即道也非二物也自成自道岂有所爲哉循乎天则而未尝加毫末于

  • 卷四·杨甲

    <经部,五经总义类,六经图钦定四库全书六经图卷四      宋 杨 甲 撰毛邦翰 补周礼文物大全图天官冢宰冢宰大宰小宰宰夫宫正宫伯膳夫庖人内饔外饔亨人甸师兽人人鼈人腊人医师食医疾医痬医兽医酒正酒人浆人

  • 梵志计水净经全文·佚名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郁鞞罗(摩竭附边)水岸上。独在树下初成等觉。彼时有计水净婆罗门过中食後彷徉。行至世尊所。世尊遥见计水净婆罗门从远而来。世尊见计水净婆罗门已,为彼故便告诸比丘,若有二十一结著

  • 卷三十八·赜藏主

      ○襄州洞山第二代(守)初禅师语录师上堂云:“楚山北面。汉水南江。击法鼓而会禅徒。举宗风而明祖道。若以扬眉瞬目竖拳竖指謦口咳嗽。是厨中拭钵帛。‘道什么,会也无’,也是衲僧破草鞋。‘者瞎汉,者漆桶’,是个弄精魂鬼。

  • 菩萨念佛三昧经卷第四·佚名

    宋天竺三藏功德直译  赞三昧相品第九  尔时世尊告不空见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不空见。无劝汝者。乃能如是为诸众生请问三昧。欲以解脱利众生故。欲令众生具不思议净善根故。欲令众生获得三界最胜利故。为令众

  • 维摩诘所说经卷中·佚名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汝行诣维摩诘问疾。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难为酬对。深达实相善说法要。辩才无滞智慧无碍。一切菩萨法式悉知。诸佛秘藏无不得入降伏众魔游

  • 因明正理门论一卷·佚名

        大域龙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论曰。为欲简持能立能破义中真实故造斯论。颂曰。  宗等多言说能立  是中唯随自意乐  为所成立说名宗  非彼相违义能遣  论曰。能立过义印真实义

  • 大乘义章 第十六卷·慧远

    大乘义章 第十六卷远法师撰净法聚因法中此卷有四门(十六特胜义菩萨十八不共法义二十种法师德义三十七道品义)十六特胜七门分别(一释名辨相二约对四念分别三所求成差别四就位分别五约禅分别六就人分别七随义分别)就

  • 大乘开心显性顿悟真宗论·佚名

    沙门大照居士慧光集释夫大道融心显实一理。前后贤圣唯趣此门。悟者三界唯心。不悟随眠□□□乘宗定对相显。真了悟者知诸法寂然因缘立事假合成名。不了者著名住字取想奔耶。若欲摄妄归真染净平等者。要须注意观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