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心理学之研究
─十四年春初在武昌佛学院讲─
佛法广博幽深、无乎不备,无乎不精;经论组织亦尽善美,无待后人弄斧。但应时世要求,以科学之方法为分类之研究,亦吾人之责!心理学者,为近世科学之要部,以后进之故,未至大成。佛法虽广,要归一心,故于心理阐之特详。以此特详补彼未成,佛教徒之义务有在,今略研究以立斯学张本。
世俗心理学,就生物及常人心理作用观察,但为叙列述明之记录而已。过此以往,则为溢出常人经验范围,非本科所应有事。佛教心理学不然,集类推论而外,又必决择善恶,指示修证,而后此学有所应用,不至空谈学理。兹分三类研究:一、情的心理学 随生系爱之为情,谓随所生异熟报之生命,系缚爱著,以末那我痴、我执、我慢、我爱四惑为中心。楞严以想轻情重分众生之升沉,故鬼、畜、人、天、一分菩萨皆未离情,但有多少分别而已。瑜伽四真实中此为世间真实,即是世俗常识。此类心理,既须究明末那四惑,同时必显末那内执之赖耶,与外依之六识,由之以及相应心所、相分色法、分位假法等;彻底究竟,即此已非世俗心理学家所能望其项背,况后二类心理学耶。
二、想的心理学 慕胜求真之为想,或不满意于现前之生活而别慕高远,或不信任于幻众之境界而推求真实,如希生天,愿生净土,及修世出世之定慧等。此种心理以第六识之作用为最强,人天菩萨皆有而优降不同。四真实中为道理真实,由观行起,专为研求真理之哲学、科学亦属之,乃情的转为智的之枢纽也。
三、智的心理学 如实现知之为智,谓现证诸法实相之无分别智,即净分之八识与五遍行、五别境、十一善心所为体。菩萨、如来同具而惟佛为证极,四真实中为净智真实,由智证得。
如是三类心理,亦可合为二类:情的心理与想一分,为凡庸心理学,四惑所染杂故。智的心理与想一分,为增上心理学,四智所清净故。如是三类二类,皆前染后净,如欲修证,当舍前趋后。其方法如经论明,兹不详述。综上所说,结成左表,作嗢柁南。
世间真实─常识 鬼畜┐ ├ 情的心理学............随生系爱曰情┐ │ │ 人天┤ 道理真实─观行 ├凡庸心理学─四惑所杂染心 ├ 想的心理学............慕胜求真曰想┤ │ 增上心理学 │ 菩萨┤ 净智真实─智证 ├增上心理学─四智所清净心 ├ 智的心理学............如实现知曰智┘ 如来┘
(显教记) (见海刊六卷三期)
猜你喜欢 卷之七·佚名 卷四十·道世 论佛法普及当设平易近人情之方便·太虚 答傅汶明问(二则)·太虚 序·唐慧琳 阿毗昙甘露味论 卷上·佚名 重姓缘品第二十一·佚名 序·其白德富 坐禅三昧经卷上·佚名 迦叶仙人说医女人经·佚名 卷第三·佚名 等品第四十五·佚名 卷八·彭绍升 佛说佛名经卷第二十四·佚名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八·宗喀巴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