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庄子解故

消摇游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释文》:抟,徒端反;一音搏。崔云:拊翼徘徊而上也。

字当从搏,崔説得之。《考工记》注:搏之言拍也。作抟者形误,风不可抟。

而后乃今培风。

王念孙读培爲冯,之、蒸对转也。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説文》:福,备也。《祭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之谓备。此福即谓无所不顺,御风者当得顺风乃可行。

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狂借爲诳。吾以是诳者,吾以是爲诳也。古言以爲,多省爲字。

将旁礴万物以爲一世蕲乎乱。

乱,治也。

大浸稽天而不溺。《释文》:稽,司马云:至也。

稽借爲诣,同从旨声也。《説文》:诣,候至也,故司马训至。

越人断髪文身。《释文》:断,司马本作敦,云:敦,断也。

作敦者是故书,敦、断一声之转。作断者,后人以训诂改之。

何不虑以爲大樽。《释文》:虑,犹结缀也。

结缀字当爲落,《説文》正作

猜你喜欢
  寒温篇第四十一·王充
  論語全解卷九·陈祥道
  卷十九·陈士元
  不要搞“血统论”·孔子
  第十六章 7·辜鸿铭
  礼记析疑卷四十三·方苞
  卷三十九·鄂尔泰
  卷十·王天与
  序·董鼎
  卷十九·王质
  想象的孔老会谈·林语堂
  十种力品第六·佚名
  目录·佚名
  成佛救世与革命救国·太虚
  卷第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吕左丞思诚(仲实集)·顾嗣立

    思诚,字仲实,平定州人。母冯氏,梦一丈夫乌巾白襕衫红鞓束带,趋而揖曰:我文昌星也。及悟,思诚生,目有神光,见者异之。及长,从萧■〈奭斗〉学治经,擢泰定元年进士第。授景州县尹,累擢翰林国史院编修,进国子司业,拜监察御史,出佥广西

  • 第三折·贾仲明

    (铁拐上,诗云)一足刚跷一足轻,数茎头发乱鬅鬙。世人不识苍苍拐,搅的黄河彻底清。贫道点化金安寿,未得回头,今番第三遭也。若再不省呵,贫道自有道理。(下)(正末同旦、梅香上,云)小姐,那先生缠定咱,把前后门重重闭上,咱去卧房坐下

  • 卷二百七十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七十四菱芡类五言古采菱曲         【梁】简文帝菱花落复含桑女罢新蚕桂棹浮星艇徘徊莲叶南采菱曲         【梁】陆 罩参差杂荇枝田田竞荷宻转叶任香风舒花

  • 95.唐女诗人·施蜇存

    诗出于歌,歌起于民间。民歌的开始,很可能属于妇女的劳动歌谣。从独唱而至于互唱,由互唱而至于对唱,再由对唱而至于问答,于是男女诗人都有了。《诗经》中如《王风·伯兮》,《郑风》中的《山有扶苏》、《狡童》、《将仲

  • 卷四十九·志第二·天文二·脱脱

        ◎天文二   ○紫微垣 太微垣 天市垣   紫微垣   紫微垣东蕃八星,西蕃七星,在北斗北,左右环列,翊卫之象也。一曰大帝之坐,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东蕃近阊阖门第一星为左枢,第二星为上宰,三星曰少宰

  • 第三十六册 天命七年二月·佚名

    第三十六册 天命七年二月初十日,遣孟坦率八旗每牛录甲士一人,往收沿海遗留之户。又令每牛录各制一梯。二月初十日,都堂书谕镇安堡参将曰称:“著尔率兵往蒙古边界驻守,有白土厂、清河、石河之人移户口来者,令携豕鸡等

  • ·由省对渡添调丁勇迅筹剿办摺·丁曰健

    奏为出师放洋,由省对渡淡水沪口登岸,现拟添调丁勇,迅筹剿办大概情形,恭摺驰陈;仰祈圣监事。窃臣于本年八月十八日具摺叩谢天恩,谨呈抚臣徐宗干附驿恭递在案。旋奉抚臣札饬督办全台军务,调度各路官兵;任惧弗胜,而

  • 卷47·陈邦瞻

    哲宗元祐七年夏四月己未,立皇后孟氏。后,洛州人,马军都虞候元之孙。帝年益壮,太皇太后历选世家女百馀人入宫。后年十六,太皇太后、皇太后皆爱之,教以女仪。至是,太皇太后谕执政曰:“孟氏女能执妇道,宜正位中宫。”命学士草制。

  • 第十四章 刑措·梁启超

      孔子曰:“必也使无讼乎!”太平之世,治至刑措,乃为至治。伤哉乱世也!人民之生,恶质愚性,触刑犯网,刻削肌骨,断绝躯体,殃被亲族;若其损害廉耻,败坏风俗,浸薰天性,尤其大者矣。夫原人之犯罪致刑,皆有其由。夫人之生而有

  • 帝学卷六·范祖禹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徳神文圣武濬哲明孝皇帝下皇祐四年三月丙辰讲尚书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帝曰此君所以戒臣下也杨安国对曰臣闻古者君臣相接面称不为谄廷諌不为谤臣能以嘉言进君君能舍己从人故帝曰俞允若兹又复

  • 势胜学原文·薛居正

    不知势,无以为人也。势易而未觉,必败焉。察其智,莫如观其势。信其言,莫如审其心。人无识,难明也。君子之势,滞而不坠。小人之势,强而必衰。心不生恶,道未绝也。未明之势,不可臆也。彰显之势,不可逆耳。无势不尊,无智非达。迫人匪

  • 卷五·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或问卷五     元 程端学 撰文公元年或问曰我君僖公先儒谓凡崩薨卒人道始终之大变不以得礼为常事而不书其或失礼而害于王法之甚者圣人则有削而不存以示义然乎曰其曰崩薨卒不以得礼为常事

  • 刘子遗书卷四·刘宗周

    (明)刘宗周撰○学言三君子之所谓道者率性而已矣盈天地间皆性也性一命也命一天也天即心即理即事即物而浑然一致无有乎精粗上下之岐此所以谓中庸之道也故学以尽性为极则尽性者道中庸者也疗饥者取资于菽粟御寒者取适于布帛

  • 卷三·顾镇

    <经部,诗类,虞东学诗  钦定四库全书虞东学诗卷三宗人府主事顾镇撰王先儒以王风系平王犹以周南召南系二公其失同也周为周之南召为召之南王则涧水东瀍水西之王城皆以地言不应从人立説曲言黍离降风也通志云王为王城东

  • 续高僧传卷第十四·道宣

      义解篇十 本纪十四 附见五。   唐苏州武丘山释智琰传一。   唐益州福成寺释道基传二(慧景 宝暹)   唐蒲州仁寿寺释道愻传三(道谦)   唐京师崇义寺释慧頵传四。   唐同州大兴国寺释道宗传五。   唐

  • 大乘佛法的真义·太虚

      一切佛法,可分二类:一者大乘,二者小乘。中国所传多属大乘教理。但未能普及于社会,故向来中国习惯,佛法专为出家者所负担。亦未能实现于人之行为。故向来出家者多深山修道以求个人解脱,致佛法成为消极。今欲救此弊端,使大

  •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卷上·法藏

    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 三宝章 流转章三宝章三宝义略作八门。一明建立。二释得名。三出体性。四显融摄。五明种类。六拣所归。七辨业用八明次第。初明立意者有七种。一为翻邪故。即翻外道尊师。谓自在天等。故立佛宝。

  • 卷第二十九·昙噩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九 淛东沙门 昙噩 述 定学 神化科 晋竺僧朗 京兆人。少游方。往来关中。以讲演自任。尝与同辈赴请。至中途忽曰。君等衣物留寺中今被窃矣。急归逐之可免也。众如其言果免。居太山与隐士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