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七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七十四

菱芡类

五言古

采菱曲         【梁】简文帝

菱花落复含桑女罢新蚕桂棹浮星艇徘徊莲叶南

采菱曲         【梁】陆 罩

参差杂荇枝田田竞荷宻转叶任香风舒花影流日戏鸟波中荡游鱼菱下出不与文王嗜羞持比萍实

采菱词         【唐】储光羲

浊水菱叶肥清水菱叶鲜义不游浊水志士多苦言潮没具区薮潦深云梦田朝随北风去暮逐南风旋浦口多渔家相与邀我船饭稻以终日莼将永年方冬水物穷又欲休山樊尽室相随从所贵无忧患

七言古

采菱行         【唐】刘禹锡

白马湖平秋日光紫鳞如锦防鸳翔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长鬟弱袂披参差钗影钏文浮荡漾笑语哇咬顾晚晖蓼花缘岸扣舷归归来共到市桥歩野蔓系船萍满衣家家竹楼临广陌下有连樯多估客携觞荐芰夜经过醉踏大隄相应歌屈平祠下沅湘水月照寒波白烟起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

食鸡头         【宋】欧阳修

六月京师暑雨多夜夜南风吹芡觜凝祥池锁防灵园仆射荒陂安可拟争先园客采新苞剖蚌得珠从海底都城百物贵鲜新厥价难酬与珠比金盘磊落何所荐滑台泼醅如玉醴自惭窃食万钱厨满口飘浮嗟病齿却思年少在江湖野艇高歌菱荇里香新味美手自摘玉洁沙磨软还美一瓢固不羡五鼎万事适情为可喜何时遂买颍东田归去结茅临绿水

食鸡头         【宋】苏 辙

芡叶初生皱如縠南风吹开轮脱辐紫苞青刺攒猬毛水面放花波底熟森然出手初莫近谁料明珠藏满腹剖开膏液尚糢糊大盎磨声风雨速清泉活火曽未久满堂坐客分升掬纷然咀嚼惟恐后势若羣雏方脱粟东都毎忆防灵沼南国陂塘种尤足东游尘土未应嫌此物秋来日常食

采芡          【宋】文 同

芡盘团团开碧轮城东壕中如叠鳞汉南父老旧不识日日岸上多少人骈头鬅松露秋熟绿刺红针割寒玉提笼当筵破紫苞老蚌一开珠一掬吹台北下凝祥池圃田东边仆射陂如今两处尽湮没异日此地名应驰物贵新成味尤美可惜飘零还入水料得明年转更多一匝清波流珠子

采菱图         【明】杜 琼

苕谿秋高水初落菱花已老菱生角红裠绿髻谁家人小艇如梭不停泊三三两两共采菱纎纎十指寒如冰不怕指寒并刺损只恐归家无斗升湖州人家风俗美男解耕田女丝枲采菱即是采桑人又与家中助生理落日青山敛暮烟湖波十里镜中天清歌一曲循归路不似耶谿唱采莲

五言律

菱            【唐】李 峤

钜野韶光暮东平春澑通影揺江浦月香引棹歌风日色翻池上潭花发镜中五湖多赏乐千里望难穷

七言律

食鸡头子        【宋】杨万里

江妃有诀煮真珠菰饭牛酥软不如手擘鸡头金五色盘倾骊颔琲千余夜光明月供朝嚼水府灵宫恐夕虚好取蓝田餐玉法编归辟谷赤松书

食鸡头子         杨万里

三危瑞露冻成珠九转丹砂链久如鼻观温芳炊桂歇齿根熟软剥胎余半瓯鹰爪中秋近一炷龙涎丈室虚却忆吾庐野塘味满山柿叶正堪书

五言絶句

江行          【唐】钱 起

细竹渔家路斜阳看结罾喜来邀客坐分与折腰菱

菱           【宋】梅尧臣

紫角菱实肥青铜菱叶老孤根未能定不及寒塘草

采菱舟         【宋】朱 子

湖平秋水碧桂棹木兰舟一曲菱歌晚惊飞欲下鸥

过高邮射阳湖杂咏    【元】萨都拉

霜落大湖浅渔家悬破罾此时生计别小艇卖秋菱

题谿楼         【元】余 阙

谿水绿悠悠高楼在谿上日暮望江南舟中采菱唱

六言絶句

望亭饭僧作       【明】僧洪恩

隔岸长松疎柳双谿一片湖光夜听渔舟共语风吹菱芡时香

七言絶句

看采菱         【唐】白居易

菱池如镜净无波白防花稀青角多时唱一声新水调谩人道是采菱歌

菱荇沼         【唐】薛 涛

水荇斜牵绿藻浮柳丝和叶卧清流何时得向谿头赏旋摘菱花旋泛舟

菱渚          【宋】林 逋

含机绿锦翻新叶满箧青铜莹古花最爱晚来鸥与鹭宿烟翘雨便为家

秋思          【宋】陆 游

老子斋居罢击鲜木盘竹筯每随缘邻僧不用分香鉢莲芡犹堪过半年

菱沼          【宋】杨万里

柄似蟾蜍股様肥叶如蝴蝶翼相差蟾蜍翘立蝶飞起便是菱花着子时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七十四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一十四·彭定求
  卷二百二十·彭定求
  ●洪武佳话(秋人)·蒋箸超
  第七卷·佚名
  第三出 闺咏·叶宪祖
  叙·杜文澜
  卷八·徐世昌
  古诗镜卷二十六·陆时雍
  卷二·冯琦
  卷二百四十一·曹学佺
  卷二百三十九·曹学佺
  卷十·胡文学
  ●英雄成败·沈泰
  王梵志诗校注卷二·王梵志
  九集 三卷·钱德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尽管是……·刘半农

    她住在我对窗的小楼中, 我们间远隔着疏疏的一园树。 我虽然天天的看见她, 却还是至今不相识。 正好比东海的云, 关不着西山的雨。 只天天夜晚, 她窗子里漏出些琴声, 透过了冷冷清清的月, 或透过了屑屑濛濛的雨, 叫我听着了无

  • ●卷三十八·徐梦莘

      靖康中帙十三。   起靖康元年二月十五日辛亥,尽其日。   《书》曰:皇天眷命陛下即位之七日下诏求直言天下幸甚微臣居山邑距京师越万里乃得随士庶垂泪以伏读痛干戈风尘阻绝如此不谓国家遭阳九之戹也。女真(改作金

  • 春秋战国异辞卷五十五·陈厚耀

    摭遗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按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絶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

  • 一百七十六 曹(禺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禺页)谨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米价照常,八九钱不等,百姓安乐,太平无事。今将十月分晴雨录,恭呈御览,伏乞睿鉴。 朱批:知道了。

  • 太平公主传·欧阳修

    太平公主,为则天皇后所生,则天皇后喜爱她超过了别的公主。荣国夫人死后,武后将太平公主舍为女道士,以求冥福。仪凤年间,吐蕃请求将公主下嫁给其赞普,武后不欲将她弃于夷狄,便真的修筑宫观,如同方士薰沐斋戒,以拒绝和亲之事。过

  • 卷之七十六  菽園雜記四(明) 陸容 撰·邓士龙

    (菽園雜記,十一卷,明太倉陸容撰。容(一四三六──一四九四),字文量,號式齋。成化二年進士。陸容少有文名,學識淵博。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另著有式齋集三十八卷。傳見明史文苑傳。此書通行者為十五卷本,如明嘉靖間毛仲良刻本,清

  • 第十二章 22·辜鸿铭

    攀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

  • 第十章 1·辜鸿铭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辜讲孔子的一生中,在家的时候均显得特谦恭而腼腆,似乎根本不是什么能言善辩之人。然而在社会上,在官场及朝堂上,孔子言谈总是显得从容不迫,且经过深思熟虑。

  • 周官禄田考卷下·沈彤

    吴江沈彤撰禄田数周天子及内外诸侯官之禄虽其籍皆亡而未尝不散见经注及他传记今即官爵公田二篇复以所散见者参互考之以悉差其等而粗存其数周天子之官则公食四都孤卿食都中下大夫食县上士食甸中士食邱下士食邑其庶人在

  • 报本元禅师·惠洪

    禅师名慧元。生倪氏。潮阳人也。垂髫嶷然。群儿剧于前。袖手趺坐而已。父母商略曰。儿材地如此。宁堪世用。意事佛僧。可耳。元闻之。即前拜辞。依城南精舍。诵法华经。年十九。剃落受具。游方至京师。华严圆明法师者

  • 佛说佛名经卷第二·佚名

      南无栴檀香佛 南无无垢慧深声王佛 南无断一切障佛 南无无量光明佛 南无作功德佛 南无普香上佛 南无不可胜频迅声王佛 南无降伏憍慢佛 南无毗婆尸佛 南无尸弃佛 南无毗舍浮佛 南无拘留孙佛 南无拘那含

  • 第七卷·佚名

    大法炬陀罗尼经 第七卷隋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等译智成就品第十六忍成就品第十七证涅槃品第十八智成就品第十六佛告阿难。时彼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栴檀那。白放光如来应供正遍觉言。世尊。如佛所说三法藏门

  • 卧如来·佚名

    赵州从谂禅师,山东人,十八岁时到河南初参南泉普愿禅师时,因为年轻,南泉禅师正躺着休息,就没有起身,看见赵州时就仍睡着问道:“你从哪里里来?”赵州:“从瑞像院来。”南泉:“见到瑞相了吗

  • 五字陀罗尼颂·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百千瑜伽中  金刚大师说  圣曼殊童子  五字秘密法  修此三昧者  疾入诸佛慧  能以凡夫身

  • 卷第二十六·雷庵正受

    嘉泰普灯录卷第二十六 平江府报恩光孝禅寺(臣)僧 (正受) 编 拈古 蒋山佛慧泉禅师二则 举。巴陵示众。祖师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既不是风幡。向甚么处着。有人与祖师作主。出来与巴陵相见。雪窦道。风动。幡动

  • 白鹦鹉的森林·安房直子

    作者是安房直子。 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通过鹦鹉表达了对姐姐的思念之情。

  • 太上玉清谢罪登真宝忏·佚名

    太上玉清谢罪登真宝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唐宋道士所造。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忏文乃太上所说,用以谢罪消灾,以求登真。书中载五十位玉清天尊名号及忏悔文式。内称凡男女法身、清信弟子,「若不忏除

  • 大集譬喻王经·佚名

    复次说此法时。命者奢利弗。从座而起。一肩优多罗僧伽作已,右膝著地合掌白言:大德世尊,我欲少问。愿佛听许。如我所问。赐为解说。如是言已,佛告命者奢利弗言:奢利弗。随汝所欲当问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其所问者,我为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