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乘佛法的真义

  一切佛法,可分二类:一者大乘,二者小乘。中国所传多属大乘教理。但未能普及于社会,故向来中国习惯,佛法专为出家者所负担。亦未能实现于人之行为。故向来出家者多深山修道以求个人解脱,致佛法成为消极。今欲救此弊端,使大乘佛法真义普及社会而实现于人之行为,故揭题二义:曰现实,曰精进。  大小乘者,从喻立名。乘、谓车乘,用以运重致远。运量大者为大车,如今之火车等是。运量小者为小车,如人力车等是。故佛法谓能自度度人者为大乘;独善其身者为小乘。中国一般人向来信佛情形:下焉者、多至寺院,对于佛像烧香礼拜,或求现在安乐或求未来福报;上焉者、则求个人解脱。此等皆非佛法真义,然则佛法真义者何?乃现实主义的;精进主义的。  现实主义的,即就现在事实上说明人生世界,使彻底明白人生世界真相,然后改造而臻于完善者是也。世之种种学说,其目的亦在说明及改造人生世界,特未能彻底耳。惟我释迦文佛亲证无上正遍知觉,对此方为彻底。吾人亦应明白宇宙人生之真相,彻底改造而归于完善,使五浊恶世成为清净国土,人人离诸苦恼而得安乐,方为大乘佛法真义。  依现实主义言:佛与菩萨实非神秘,惟于人生世界能彻底觉者便谓之佛;能自觉悟、更能觉他者,便谓之菩萨。其他宗教说有天国可升,就佛法言,乐国即在吾人自心,离自心外无别乐国;以种种苦恼境界,乃吾人自心中烦恼业惑所感,若欲改造苦恼境界,即就个人自心改造。若人各改造其心,为善去恶,便能转此苦恼世界而成清净乐邦也。是以佛法,非特深山修道者可学,亦乃人人可学。世之政治家及教育家等,目的亦在改造社会、国家,增进人群幸福,其用心既与佛无异,吾谓尤非研究现实主义的大乘佛法不为功。  再述精进主义的佛法:一般人或视佛家生活为苦,而不愿学佛,亦有多经世故饱受痛苦而学佛者,或有慕清净而学佛者,即此可见其心之懈怠,此佛法之所以为消极也。然此非佛法真义,佛法真义者,是精进非懈怠,是积极非消极;必也自度度人使皆离苦得乐,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如是方不背佛旨。岂彼懈怠者所可同日而语哉!由斯观之,于大乘佛法真义,能自觉了,然后从而觉他;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方为精进主义的佛法。现时举国战争,疾疫流行,天灾人祸,人民痛苦难堪!而社会、帝国种种主义,主张杀伐,既不能救其痛苦,更从而增加杀因,若舍大乘佛法其谁能救度哉!  是以佛法,不特僧人当研究,即凡有心知血气者无不当学。诸政治、教育家等,欲达其改造社会、国家、增进人类幸福之目的,若能本此大乘佛法真义之旨而行,更可增其勇气而得良好方法也。(一澄记)(见佛化策进会会刊二辑)

 


猜你喜欢
  碧岩录卷第五·圆悟克勤
  佛说十地经卷第二·佚名
  评郭沫若论文化·太虚
  隱元禪師全錄序·隐元
  四分律卷第四十(三分之四)·佚名
  集大乘相论卷上·佚名
  摩诃吠室啰末那野提婆喝啰阇陀罗尼仪轨(一卷)·佚名
  观音慈林集卷中·弘赞
  一切经音义卷第八·唐慧琳
  苏曼女十子缘品第四十六·佚名
  卷之二十·别庵性统
  卷三百五十·佚名
  贤护分见佛品第三·佚名
  卷之四·即非如一
  卷第十二·通云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青年杂咏·徐志摩

    一 青年!你为什么沉湎于悲哀?你为什么耽乐于悲哀?你不幸为今世的青年,你的天是沉碧奈何天;你筑起一座水晶宫殿,在“眸冷骨累”(melancholy)的河水边;河流流不尽骨累眸冷,还夹着些些残枝断梗,一声声失群雁的悲鸣,水晶宫

  • 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孝友·刘昫

    ○李知本 张志宽 刘君良  宋兴贵 张公艺附王君操  周智寿智爽许坦 王少玄附 赵弘智 陈集原 元让 裴敬彝 裴守真  子子余 李日知 崔沔 陆南金  弟赵璧 张琇 兄瑝 梁文贞李处恭 张义贞 吕元简附 崔

  • 春秋战国异辞卷九·陈厚耀

    晋文公文公重耳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自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固已成人矣献公即位重耳年二十一献公二十一年杀太子申生骊姬防之恐不辞献公而守蒲城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

  • 张景仁传·脱脱

    张景仁,字寿甫,辽西人。做官到翰林待制。贞元二年(1154),与翟永固一同参加礼部进士考试,以《尊祖配天》为题做赋,与海陵王的旨意相抵触,他的话记在《永固传》。大定二年(1162),仆散忠义攻伐宋国,景仁掌管他的文章之事。宋人商

  • 卷一百五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五十明 杨士奇等 撰用人宋理宗亲政即以考功员外郎洪咨夔为礼部员外郎召入见乞养英明之气及论君子小人之分帝问今日急务对以进君子而退小人

  • 一五四、再论鲁谱歧点·钱穆

    余论鲁悼公以下列君年数,均据《世家》驳《年表》,俱详《考辨》第四七,第一〇六,一二二,一五三诸篇。既检《魏世家索隐》引《纪年》:&ldquo;梁惠成王十四年,鲁共侯、宋桓侯、卫成侯、郑釐侯来朝&rdquo;,是鲁共公至梁惠王十四年

  • 卷十九·叶隆礼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十九列传马保忠马保忠营州人也疏眉目丰下谨重寡慾斤斤自修州人贤其行自力读书不谒州县节用以给亲里大穰则振其余於乡党太平年间授洗马改着作郎殿中丞兴宗朝为枢密使尚父守太师兼政事

  • 卷三十五·纳兰性德

    钦定四库全书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三十五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深衣续衽钩边集说引杨氏曰郑氏云续犹属也衽在裳旁者也属连之不殊裳前後也郑意盖言凡裳前三幅後四幅既分前後则其旁两幅分开而不相属惟深衣裳十二幅交裂裁之皆

  • 卷五十七·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五十七    宋 卫湜 撰五行之动迭相竭也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也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郑氏曰竭犹负戴也言五行运转更相为始也五声

  • 提要·蔡沈

    【臣】等谨案书集传六卷宋蔡沈撰沈字仲黙号九峯建阳人元定之子也事迹附载宋史元定传庆元己未朱子属沈作书传至嘉定己巳书成【案此据自序年月眞徳秀作沈墓志称数十年然后克成盖误衍一数字】淳祐中其子杭表进于朝称集传

  • 朋友与社会信用·梁漱溟

    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或在社会上所取得的信用资望,与朋友很有关系。差不多真是可以以朋友作标准,而决定其在社会上之地位信用。仿佛一个人他自己不能有一个显着的颜色&mdash;&mdash;自己固然有颜色给人看,可是朋友帮助他

  • 維摩詰所說經卷上·欧阳竟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一]佛國品第一〈缘起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毗耶離菴羅樹園。與大比丘衆八千人俱。菩薩三萬二千。衆所知   識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諸佛威神之所[二]建立.爲護法城受持正法.能

  • 圣观自在菩萨功德赞·佚名

        西方贤圣集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  归命最圣观自在  满月妙相莲华生  能以无畏施有情  我今称赞彼功德  一切善法悉具足  顶戴诸佛大智冠  福慧庄严最上

  • 劝善经一卷·佚名

    敕左丞相贾。恍颁下诸州善之众生。每日念阿弥陀佛一千。口断恶行善。今年大热无人收刈。有数众病死。第一虐病。第二天行病死。第三赤白痢病死。第四赤眼病死。第五人产病死。第六水痢病死。第七风病死。今劝众生写此

  • 皇朝经世文新编·麦仲华

    清末麦仲华辑。二十一卷。麦氏为宣传变法,倡开新政,乃辑中外人士有关变法言论成此编。分通论、君德、官制、法律、学校、国用、农政、矿政、工艺、商政、币制、税则、邮运、兵政、交涉、外史、会党、民政、教宗、学术、

  • 词学集成·江顺诒

    清江顺诒辑。八卷。卷首有铁岭宗山序和自撰“凡例”九则。序称此辑“寻源竟委,审律考音,取诸说之异同得失,旁通曲证,折衷一是。所以存前人之正轨,示后进之准则”。是书经宗山参订,条分缕析,分列子目,卷一曰源、卷二曰体、卷三

  • 明诗综·朱彝尊

    明诗总集。一百卷。清朱彝尊编纂。此书辑录从明初到明末(包括明遗民)三千四百馀人的作品。明代诗歌创作凡三变:永乐前后的台阁体;正德、嘉靖、隆庆之间的前后七子;此后的公安、竟陵二派。明末清初明诗选本往往出入三

  • 近思录·朱熹

    理学著作。宋朱熹、吕祖谦编。十四卷。是书辑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主要言论而成,取《论语》中子张记子夏“切问而近思”之义为书名。二程、周、张之书,精深博大,初学者不知所择,入门无从。作者从《二程遗书》、《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