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晁错第八

【题解】

本篇就上篇尚论秦国商鞅,引出对当代晁错的评价。晁错(公元前200——公元前154年),颍川(今河南省禹县)人,学申、商刑名之学。汉文帝时为太子家令,深得太子刘启的信任,号称“智囊”。刘启(即汉景帝)即位后,晁错先被任命为内史,后又升迁为御史大夫,是汉景帝的主要策划人物。晁错曾多次上疏,先后向文帝和景帝提出一系列重要建议。他主张削平藩国,奖励农耕,抗击匈奴,坚持了一条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分裂割据的政治路线,晁错的政治主张,遭到了反动势力的强烈反对。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封建割据势力,打着杀晁错以“清君侧”的旗号,发动叛乱,勾结匈奴,妄图推翻汉家中央政权。由于景帝的软弱,再加上大将军窦婴和太常袁盎等人的阴谋陷害,晁错被景帝斩于长安东市。本篇大夫明确指出晁错之死,是由于搞分裂活动的“吴、楚积怨”;文学则把汉王朝与汉之诸侯等量齐观,妄图贬低晁错巩固中央政权的贡献,为吴、楚阴谋集团张目,胡说什么“人臣各死其主,为其国用”。

大夫曰:《春秋》之法,“君亲无将,将而必诛。”故臣罪莫重于弑君,子罪莫重于弑父。日者,淮南、衡山修文学,招四方游士,山东儒、墨咸聚于江、淮之间,讲议集论,著书数十篇。然卒于背义不臣,使谋叛逆,诛及宗族。晁错变法易常,不用制度,迫蹙宗室,侵削诸侯,蕃臣不附,骨肉不亲,吴、楚积怨,斩错东市,以慰三军之士而谢诸侯。斯亦谁杀之乎?

【注释】

原文见《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及《昭公元年》。将:伤害。

弑:封建时代称臣杀君、子杀父为“弑”。

日者:从前。

淮南、衡山:指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二人因叛乱被汉武帝镇压。儒:指儒家人士。墨:指墨家人士。《褒贤篇》又作“齐、鲁儒墨”,《淮南子·氾论篇》:“总邹、鲁之儒墨。”墨子也是鲁人,齐、鲁、邹都在山东,故称:“山东儒墨。”著书数十篇:指《淮南子》。书中大旨以道德为标榜,而纵横曼衍,多所旁涉。《汉书·艺文志》列之杂家。

“使”字原在下“晁错变法易常”句上,今据张敦仁说移正,是说游士使淮南、衡山谋反。“室”原作“族”,今据张敦仁说校改。迫蹙:强迫威胁。

东市:古时杀人必于市,以其在长安东,故称东市。

【译文】

大夫说:《春秋》上规定:“对于国君和父亲,为臣子的不能起杀害之心。起了这样的心,就要处以死刑。”因之,臣子犯罪没有比杀国君再重的,儿子犯罪,没有比杀父亲还重的。从前,淮南王、衡山王,研究儒家经典,招揽四方游说之士,山东的儒家、墨家人士,都聚集到长江、淮河一带,讲学议论,著书数十篇。然而终于背叛大义,目无君主,谋划叛乱,结果连他们的家族都遭到了杀戮。皇上令晁错变法,改革常规,废除旧制度,威胁皇族,削灭封地,诸侯离心,骨肉不亲,以吴、楚为首的七国诸侯,恨之入骨,要求“清君侧”,迫使皇上把晁错斩首于长安东市,来安慰三军将士,辞谢七国诸侯,这又是谁杀的晁错呢?

文学曰:孔子不饮盗泉之流(1),曾子不入胜母之闾(2)。名且恶之,而况为不臣不子乎?是以孔子沐浴而朝,告之哀公(3)。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4)。《传》曰:“君子可贵可贱,可刑可杀,而不可使为乱(5)。”若夫外饰其貌而内无其实,口诵其文而行不犹其道(6),是盗,固与盗而不容于君子之域。《春秋》不以寡犯众,诛绝之义有所止,不兼怨恶也。故舜之诛,诛鲧(7);其举(8),举禹。夫以玙璠之玼而弃其璞(9),以一人之罪而兼其众,则天下无美宝信士也。晁生言诸侯之地大,富则骄奢,急则合从(10)。故因吴之过而削之会稽,因楚之罪而夺之东海(11),所以均轻重,分其权,而为万世虑也。弦高诞于秦而信于郑(12),晁生忠于汉而仇于诸侯。人臣各死其主,为其国用。此解杨之所以厚于晋而薄于荆也(13)。

【注释】

(1)盗泉:古泉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北。流:指泉水。孔子不饮盗泉之流,见《说苑·谈从篇》。

(2)曾子:名参,字子舆,孔丘弟子。胜母:邑里名。闾:巷口的大门,常做里、巷的代称。曾子不入胜母之闾,见《淮南子·说山篇》。

(3)孔子沐浴而朝,告之哀公:沐浴,指洗澡斋戒。朝,朝见国君。告之哀公,指齐国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丘马上去朝见鲁哀公,要鲁哀公出兵讨伐。见《论语·宪问》。(4)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陈文子,春秋时齐国大夫。乘,每车四匹马为一乘。据记载,齐国大夫崔杼杀死齐庄公后,陈文子有四十匹马,舍弃不要,离开齐国。见《论语·公冶长》。(5)语出《礼记·表记》。

(6)犹:通“由”,按照、奉行的意思。

(7)鲧:古人名,相传是大禹的父亲。

(8)举:推举、任用。

(9)玙璠:两种美玉。玼:通“疵”,玉中的斑点。璞:没有雕过的玉石。

(10)合从:即合纵,互相勾结。西汉初期,山东诸侯,勾结叛乱,形势和战国之六国合从以抗强秦相似,故当时一般都以吴、楚七国之倡乱,比作合从。

(11)汉景帝时,晁错为御史大夫,建议削灭吴、楚等国地。结果,削去楚王东海郡,又削去吴王豫章郡及会稽郡。事见《汉书·吴王劓传》。会稽郡,今江苏省东南部及浙江省东部、南部地区。东海郡,今山东省兖州到江苏邳县以东至海边一带。

(12)诞:欺骗,说假话。

(13)解杨:一作“解扬”,字子虎,春秋时晋人。春秋末期,楚军包围了宋国国都,宋国派人向晋国告急,晋国派解杨为使者,去告诉宋国:晋国的救兵马上就要到了,不要投降。解杨路过郑国时,郑人把他捕送给楚国。楚王给了他大量东西贿赂他,叫他说假话诱骗宋国投降。他假装答应,结果还是把晋国的真正命令传达给宋国了。楚王无奈,释放了解杨,解除了对宋国的包围。事见《左传·宣公十五年》。荆:春秋时楚国的别称。

【译文】

文学说:孔子不喝盗泉水,曾子不进胜母巷。名字不好尚且厌恶,更何况是叛臣逆子呢?所以,孔子沐浴斋戒然后上朝,呼吁鲁哀公,出兵讨伐杀了齐简公的陈成子,崔杼杀了齐庄公,陈文子有十乘马的家业,抛弃不要,离开齐国。《礼记》上说:“一个君子,可以富贵,也可以贫贱,可以受刑,也可以被杀,但不能叫他犯上作乱。”如果外表装饰得很漂亮,内心却一塌糊涂,满口仁义道德,而行为却背道而驰,这种人就算是强盗,应该和强盗一样,而不能停留在君子之邦的国度里。《春秋》大义:不允许以少数人去侵犯多数人;诛戮的施行应有范围,不能夹杂一些怨仇恶意。所以,虞舜杀了鲧,却又任用鲧的儿子禹。如果因为美玉有点瑕疵,就抛弃了含玉的璞石,因为一个人有罪而牵连其他的人,那天下就不会有宝玉和忠诚的人了。晁错说诸侯的封地大、财富多就会骄横奢侈,形势紧急就会合纵起来背叛朝廷。因此,由于吴王刘濞犯了错误,就削去他的会稽封地,楚王刘赐有了罪过,就夺去了他的东海领土,所以平衡诸侯的势要,分割他们的权力,这是为了万代子孙的深谋远虑。商人弦高对秦国欺骗而对郑国忠诚,晁错对汉朝是忠臣,对诸侯是仇人。人臣各为他的主子卖命,各为他的国家效力,这就是解杨为什么对待晋国厚些而对待楚国薄些的缘故了。

猜你喜欢
  榕村语録卷六·李光地
  第一篇 道的性质 第六章 谷神·林语堂
  卷七十九·沈廷芳
  卷三·王元杰
  第八部分·毛公
  卷八·鄂尔泰
  卷二十八·高闶
  卷四十二·王与之
  哀公·哀公二十七年·左丘明
  佛說義足經卷下·欧阳竟无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五·唐慧琳
  卷第十九·智旭
  菩萨璎珞经卷第十一·佚名
  阿吒薄俱元帅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修行仪轨卷上·佚名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八卷·一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品藻六·冯金伯

    吴伟业诗馀二卷吴伟业诗馀二卷,韵协宫商,感均顽艳,允足接迹屯田,嗣音淮海。王士祯诗称“白发填词吴祭酒”,亦非虚美。[四库全书提要]吴伟业词驱使南北史娄东祭酒长短句,能驱使南北史,为是体中独创,且流丽稳贴,不徒直逼

  • 宋褧·隋树森

    宋褧(一二九四———一三四六),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一三二四)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一三三七)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

  • 卷264 ·佚名

    欧阳修 贺九龙庙祈雪有应 真宰调神化,幽灵应不言。 朝云九渊闇,暮霰六花繁。 朔吹萦归旆,宾裾载後轩。 睢园有客赋,郢曲几人翻。 槐座方虚位,锋车伫改辕。 愿移盈尺瑞,为雨遍群元。 欧阳修 

  • 卷八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八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无为子小集杨杰字次公无为人也少有名于时举进士元丰中官太常者连数任一时礼文之事杰与讨论尝奏请四后升袝以为孝惠贺后淑德尹后章懐潘后皆祖宗首纳之后

  • 卷四百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六驴类【附骡】七言古雪中骑驴访某道人于观追忆曩日栖霞之约【眀】徐 渭昨日雪深驴没蹄今日雪深驴可骑此时去访杨道士青天犹压杨花垂太平门外虽多景莫妙梅花水清冷栖霞有约不得

  • 卷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八七言古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古今乐録王僧防技録平调七曲一曰长歌行二曰短歌行旧注王司直时为蜀中御史甫赠友诗官有王司直即其人唐书百官志司直掌纠劾官僚】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世説天

  • ●戏曲考源·王国维

    楚词之作沧浪凤兮二歌先之诗余之兴齐梁小乐府先之独戏曲一体崛起于金元之间于是有疑其出自异域而与前此之文学无闗系者此又不然尝考其变迁之迹皆在有宋一代不过因金元人音乐上之嗜好而日益发达耳 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

  • ●簡介·权衡

      權衡,字以制,號葛溪。元末明初江西吉安人。據宋濂為《庚申外史》所作之跋,權衡與他邂逅於「洪武辛亥」,即洪武四年(1371),時衡已「年六十餘」,故生當於元成宗大德末年間。曾流落河南、山東一帶,中年以後隱居彰德黃華山(今河

  • 援江西篇第十·王闿运

    直省分疆,同于一统,而其私财力也甚于列国,利害不相及故也。自张芾、蒋文庆委祸江南,而寇难踵至,或死或困。智者鉴之,则曾国藩治水陆军,以应江忠源,胡林翼竭湖北以事九江、安庆,肫肫乎其忠乎,燀々乎其威也,不求功名,功名固成。然自

  • 阅史郄视卷四·李塨

    蠡县李塨着辽太祖选三万骑以攻幽州,后述律氏指帐前树曰:无皮可以生乎?太祖曰:不可。述律氏曰:幽州之有土有民,亦犹是耳。吾以三千骑掠其四野,不过数年困而归我矣。夫三代之师诛暴而安民,即汉唐宋之兴,亦争城争野兵相杀戮耳,断不

  • 刘邵传·沈约

    元凶刘邵字休远,是宋文帝刘义隆的长子。文帝即位后生下刘邵,当时仍在守孝期间,所以没有向外公布。三年(426)闰正月,才说刘邵出生。从历代以来,从未有皇帝或国王即位后皇后生太子的,只有殷朝皇帝乙登位之后,他的正妃生纣,到这

  • 卷八五·邱濬

    △備規製 ▲都邑之建(上) 《書禹貢》曰:冀州。 蔡沈曰:“冀州,帝都之地。八州皆言疆界而冀不言者,以餘州所至可見,亦所以尊京師,示王者無外之意。” 臣按:朱熹《語錄》:“冀都正是天地中間,好風水。山脈從雲

  • 礼记训义择言引·江永

    礼记一书裁自小戴马融附益之凡四十九篇虽精粗兼载纯驳不一先王遗制圣贤格言往往赖之而存而读者病其剿取残编断简杂乱无次临川吴氏别为删定大学中庸不厕礼篇投壶奔丧列为礼之正经冠昏饮射燕聘六义别辑为传以附经此外存

  • 叔于田·佚名

    ——骑马射箭的男子汉【原文】叔于田①,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②。叔于狩③,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叔适野④,巷无服马⑤。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注释】①田:田猎。②

  • 修行四无量三昧第十四·佚名

    修行者,若欲广修慈心。先当系心所缘渐习令无量。灭除过恶心不诤竞亦无怨结。无恚清净。谓於亲中怨三种九品众生无量无数。安处十方尽三分际淳一乐行。唯除国土世界。於众生世界周普总缘成就游。行者修慈方便。先等心思

  • 卷五百四·佚名

    △第三分福聚品第八之二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一有情住预流果所获福聚。尚胜教化一赡部洲诸有情类皆令安住十善业道。所以者何。诸有安住十善业道。不免地狱傍生鬼界。若诸有情住预流果。便得永脱诸险恶趣

  • 隱元禪師語錄卷第十二·隐元

    嗣法門人廣徹編啟請本師和尚啟伏以獅王弗吼,祖佛困於稿灰;野干亂鳴,生靈陷乎鬼窟。客路猶然悲愴,婆心寧不怔營?恭聞和尚法戰諸方,翻卻千年骨董,機投密室,贏得一味平嘗,㲯毿破袈娑搭著,通身是眼現成鐵,楖栗拈來,活潑如龍。何妨帶水

  • 海上花魅影·绿意轩主人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上海书局石印本《花柳深情传》扉页书影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上海书局石印本《花柳深情传》正文书影清代白话长篇劝戒小说。原名《醒世新编》,又名《海上花柳游戏传》、《海上花魅影》、《海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