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權衡,字以制,號葛溪。元末明初江西吉安人。據宋濂為《庚申外史》所作之跋,權衡與他邂逅於「洪武辛亥」,即洪武四年(1371),時衡已「年六十餘」,故生當於元成宗大德末年間。曾流落河南、山東一帶,中年以後隱居彰德黃華山(今河南林縣境內)達二十八年,中書右丞相太不花、察罕帖木兒等曾以禮聘之,均拒不仕。元亡後,其子北尋請歸,始返鄉里。明洪武四年後,寓居臨江(今江西樟樹西南)以終。
《庚申外史》,又名《庚申帝史外聞見錄》或《庚申大事記》,元權衡撰,二卷。是書記述元順帝即位(元統元年,1333)至元亡(至正二十八年,1368)三十六年間史事,因順帝生於庚申年(1320),時稱庚申帝,故名。著成於明洪武初年,洪武三年(1370)續修《元史》,史館徵得此書,取其材以撰寫順帝本紀及部分列傳。是書所記,為作者長時間居於中原之耳聞目見,其中有關元廷宮闈軼事,多為它書所不載;但也有不足之處,一是時間舛誤,二是事件考核不精。前者如順帝即位於權臣燕帖木兒死後,《外史》卻說成是他生前;後者如順帝以疾殂於應昌,《外史》卻說他攜后妃遁入和林等等。版本較多,主要有明抄本、《寶顏堂秘笈》、《學海類編》、《學津討源》、《海山仙館叢書》、《叢書集成初編》以及《豫章叢書》本等。(以上按《中國歷史大辭典˙遼金元史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年、蔣力生之《庚申外史》點校說明及任崇岳之《庚申外史箋証》前言)
是次錄文,主要據蔣力生點校、姚品文審訂之《庚申外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並參任崇岳所著之《庚申外史箋証》(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前書以《豫章叢書》本為底本,以明抄本、《學津討源》本(《學津》本)為主校,以《寶顏堂秘笈》本(《寶顏》本)、《海山仙館叢書》本(《海山》本)、《學海類編》本(《學海》本)為參校,並用《元史》、《明史》作他校;有校記。後書亦以《豫章叢書》本為底本,校以《學津》本,以諸書作詳盡箋校。網絡版主從前書校記,並取後書部分作[任箋];間出己意者作[增校]。
猜你喜欢 卷十一·本纪第十一·景帝·张廷玉 卷三十一·表第五·柯劭忞 卷九十六 志七十一·赵尔巽 第二十四回 两亲王因败为功 诸藩镇束手听命·蔡东藩 卷之八·佚名 一百四十八 曹寅奏请圣安并进呈晴雨录摺·佚名 第三五四谕道光二十三年九月十五日一二二○三--一五·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纪昀 卷四十四·佚名 七五 四百年前·周作人 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第三·陈寿 杨宽传·李延寿 ●礼部祠祭司主事易斋袁公墓志铭·袁守定 云南买马记·佚名 152.张说不做伪证·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