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簡介

  權衡,字以制,號葛溪。元末明初江西吉安人。據宋濂為《庚申外史》所作之跋,權衡與他邂逅於「洪武辛亥」,即洪武四年(1371),時衡已「年六十餘」,故生當於元成宗大德末年間。曾流落河南、山東一帶,中年以後隱居彰德黃華山(今河南林縣境內)達二十八年,中書右丞相太不花、察罕帖木兒等曾以禮聘之,均拒不仕。元亡後,其子北尋請歸,始返鄉里。明洪武四年後,寓居臨江(今江西樟樹西南)以終。

  《庚申外史》,又名《庚申帝史外聞見錄》或《庚申大事記》,元權衡撰,二卷。是書記述元順帝即位(元統元年,1333)至元亡(至正二十八年,1368)三十六年間史事,因順帝生於庚申年(1320),時稱庚申帝,故名。著成於明洪武初年,洪武三年(1370)續修《元史》,史館徵得此書,取其材以撰寫順帝本紀及部分列傳。是書所記,為作者長時間居於中原之耳聞目見,其中有關元廷宮闈軼事,多為它書所不載;但也有不足之處,一是時間舛誤,二是事件考核不精。前者如順帝即位於權臣燕帖木兒死後,《外史》卻說成是他生前;後者如順帝以疾殂於應昌,《外史》卻說他攜后妃遁入和林等等。版本較多,主要有明抄本、《寶顏堂秘笈》、《學海類編》、《學津討源》、《海山仙館叢書》、《叢書集成初編》以及《豫章叢書》本等。(以上按《中國歷史大辭典˙遼金元史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年、蔣力生之《庚申外史》點校說明及任崇岳之《庚申外史箋証》前言)

  是次錄文,主要據蔣力生點校、姚品文審訂之《庚申外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並參任崇岳所著之《庚申外史箋証》(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前書以《豫章叢書》本為底本,以明抄本、《學津討源》本(《學津》本)為主校,以《寶顏堂秘笈》本(《寶顏》本)、《海山仙館叢書》本(《海山》本)、《學海類編》本(《學海》本)為參校,並用《元史》、《明史》作他校;有校記。後書亦以《豫章叢書》本為底本,校以《學津》本,以諸書作詳盡箋校。網絡版主從前書校記,並取後書部分作[任箋];間出己意者作[增校]。

猜你喜欢
  卷十一·本纪第十一·景帝·张廷玉
  卷三十一·表第五·柯劭忞
  卷九十六 志七十一·赵尔巽
  第二十四回 两亲王因败为功 诸藩镇束手听命·蔡东藩
  卷之八·佚名
  一百四十八 曹寅奏请圣安并进呈晴雨录摺·佚名
  第三五四谕道光二十三年九月十五日一二二○三--一五·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纪昀
  卷四十四·佚名
  七五 四百年前·周作人
  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第三·陈寿
  杨宽传·李延寿
  ●礼部祠祭司主事易斋袁公墓志铭·袁守定
  云南买马记·佚名
  152.张说不做伪证·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佚名

    (外扮经略官引卒子上,诗云)少年锦带佩吴钩,铁马西风塞草秋。一片雄心扶社稷,功名不为觅封侯。老夫姓种名师道。方今大宋钦宗皇帝即位,改元靖康,老夫官拜征西马步禁军都元帅,正授延安府等处招讨经略使。为西凉土番作乱,朝廷命

  • 第二出·徐渭

    (〔外扮月明和尚,负搭连上。内盛一纱帽、一女面具、一僧帽、一褊衫〕百尺竿头且慢逞强,一交跌下笑街坊。可怜一口儿西湖水,流出桃花赚阮郎。老僧且不说俺的来由,且说几句法门大意。俺法门象什么?象荷叶上露水珠儿,又要沾着,又

  • 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赵尔巽

      荣全喜昌 升泰 善庆柏梁 恩泽 铭安 恭钅堂 庆裕 长庚 文海 凤全 增祺 贻穀信勤   荣全,关佳氏,满洲正黄旗人,一等威勇侯那铭嗣子。咸丰元年,袭爵,授二等侍卫。从征山东,以功迁头等,还直乾清门。十一年,出为塔尔巴哈台领

  • 卷二十八·韩三·佚名

    或谓韩公仲或谓韩公仲曰:“夫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知之而已;利害之相似者,唯智者知之而已。今公国,其利害之相似,正如孪子之相似也。得以其道为之,则主尊而身安;不得其道,则主卑而身危。今秦、魏之和成,而非公适束之,则韩必谋矣。

  • ◎蕃夷(上)·徐天麟

    ○匈奴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自淳维以至头曼,千有余岁,时大时小,别散分离尚矣,单于头曼有太子曰冒顿,冒顿杀父自立,是时汉初定,徙韩王信于代,都马邑,匈奴大攻围马邑,韩信降匈奴,匈奴得信,因引兵南逾句注,攻太原,至晋阳下,高帝自

  • 卷之一千三百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五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崔颢、王昌龄、孟浩然传·刘昫

    开元、天宝年间,文士中知名的,汴州的崔颢、京兆(今陕西西安)的王昌龄、高适,襄阳的孟浩然,名声地位都不振,惟有高适仕途显达,另外有传。崔颢,进士及第,有卓越的才智,却没有士大夫的操行,喜欢赌博饮酒。到客游京城时,娶妻要选择貌

  • 第四章 立公政府以统各国为大同之中·梁启超

      若能立公议政府,行各法,不及数十年,各国联邦必成矣。各国联邦法必固,各国损人利己之心必减,各国凌夺人以自利之事必少。以公地既立,公民日多,投归公政府之自治地必无数。各大国势力必日分日弱,各国民权团体必更炽,各国政

  • 卷二十二【起宣公五年尽十一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二十二【起宣公五年尽十一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逹疏经五年春公如齐夏公至自齐秋九月齐高固来逆叔姬注高固齐大夫不书女归降于

  • 论语纂疏卷六·赵顺孙

    <经部,四书类,四书纂疏__论语纂疏钦定四库全书论语纂疏卷六      宋 赵顺孙 撰朱子集注先进第十一此篇多评弟子贤否【愚谓评其贤则能者劝评其否则不能者勉无非教也然此篇所及其称贤者盖三倍于否亦足以见贤之

  • 仪礼识误卷一·张淳

    宋 张淳 撰士冠礼误字眂 注曰天子与其臣冕以视朔皮弁以日视朝诸侯与其臣皮弁以视朔朝服以日视朝按释文云眂音视本或作视下同陆既音视正文非视字明矣其后篹音纂而今文作纂遁音巡而今文作巡妃音配而今文作配防音策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宋刻]·惟白

    东京法云禅寺住持传法佛国禅师(臣)惟白集对机门庐陵清原山行思禅师第八世韶州云门山文偃匡真禅师法嗣成都府香林澄远禅师姓上官氏。汉州绵竹人也。投成都真相院出家。十六岁圆具。后离蜀入秦。登青峰。蹑子陵。旋之荆

  • 梵网经与千钵经抉隐·太虚

    梵网经是佛教中一部奇特的经或一部奇特的大乘律,虽中国千数百年来已久为七众共受的菩萨戒本,公认为鸠摩罗什所译,持诵讲解,毫无疑义。但时至今日,仍不免有以此经非出鸠摩罗什译,而入之疑伪类的。然据冠此经首的僧肇序:故弘始

  • 卷第三(附)·智旭

    灵峰大师选定净土十要卷第三(附) 述曰。净要一书。皆历代善知识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摧邪显正之大闲也。灵峰铨衡一字不滥。成时何物敢浪参耶。窃以十六观经净土胜典。以非凡夫境界属想。无从论者。非妄劝修持。便概杜

  • 卷第九(从第三十二经尽第三十七经)·澄观

    寿昌元年乙亥岁高丽国大兴王寺奉宣雕造 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卷第九(从第三十二经尽第三十七经)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述 (有七善知识半。第一贤胜优婆夷。第二坚固解脱长者。第三妙月长者。第四无胜军长者。第五最

  • 彭城集·刘攽

    诗文别集。北宋刘攽撰。四十卷。攽字贡父,号非公,临江新喻(今属江西)人。与兄敞于庆历同登进士,知曹州、襄州,官至中书舍人。与修《资治通鉴》。著作有《文选类林》、《中山诗话》、《公非先生集》。有集六十卷,然仅

  • 死心悟新禅师语录·死心悟新

    全一卷。宋代僧死心悟新(1044~1115)撰,绍兴十一年(1141)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黄龙四家录第三。内容编录师初住云岩之开堂语录、住翠岩之广化法语、再住云岩之语录,及住黄龙之语录、小参示众、偈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