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哀公·哀公二十七年

【传】二十七年春,越子使后庸来聘,且言邾田,封于骀上。

二月,盟于平阳,三子皆从。康子病之,言及子赣,曰:「若在此,吾不及此夫!」武伯曰:「然。何不召?」曰:「固将召之。」文子曰:「他日请念。」

夏四月己亥,季康子卒。公吊焉,降礼。

晋荀瑶帅师伐郑,次于桐丘。郑驷弘请救于齐。齐师将兴,陈成子属孤子三日朝。设乘车两马,系五色焉。召颜涿聚之子晋,曰:「隰之役,而父死焉。以国之多难,未女恤也。今君命女以是邑也,服车而朝,毋废前劳。」乃救郑。及留舒,违谷七里,谷人不知。乃濮,雨,不涉。子思曰:「大国在敝邑之宇下,是以告急。今师不行,恐无及也。」成子衣制,杖戈,立于阪上,马不出者,助之鞭之。知伯闻之,乃还,曰:「我卜伐郑,不卜敌齐。」使谓成子曰:「大夫陈子,陈之自出。陈之不祀,郑之罪也。故寡君使瑶察陈衷焉。谓大夫其恤陈乎?若利本之颠,瑶何有焉?」成子怒曰:「多陵人者皆不在,知伯其能久乎?」中行文子告成子曰:「有自晋师告寅者,将为轻车千乘,以厌齐师之门,则可尽也。」成子曰:「寡君命恒曰:『无及寡,无畏众。』虽过千乘,敢辟之乎?将以子之命告寡君。」文子曰:「吾乃今知所以亡。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公患三桓之侈也,欲以诸侯去之。三桓亦患公之妄也,故君臣多间。公游于陵阪,遇孟武伯于孟氏之衢,曰:「请有问于子,余及死乎?」对曰:「臣无由知之。」三问,卒辞不对。公欲以越伐鲁,而去三桓。秋八月甲戌,公如公孙有陉氏,因孙于邾,乃遂如越。国人施公孙有山氏。

悼之四年,晋荀瑶帅师围郑。未至,郑驷弘曰:「知伯愎而好胜,早下之,则可行也。」乃先保南里以待之。知伯入南里,门于桔柣之门。郑人俘酅魁垒,赂之以知政,闭其口而死。将门,知伯谓赵孟:「入之。」对曰:「主在此。」知伯曰:「恶而无勇,何以为子?」对曰:「以能忍耻,庶无害赵宗乎!」知怕不悛,赵襄子由是惎知伯,遂丧之。知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


译文


二十七年春季,越王派后庸来鲁国聘问,并且商谈邾国土田的事,协议以骀上作为鲁、邾两国的边界。

二月,在平阳结盟,季康子等三位都跟随前去。季康子对结盟感到忧虑,谈到子赣,说:“如果他在这里,我不会到这地步的!”孟武伯说:“对。为什么不召他来?”季康子说:“本来是要召他的。”叔孙文子说:“过些时候请仍然记着他。”

夏季,四月二十五日,季康子死。哀公去吊丧,礼节降等。

晋国的知伯领兵进攻郑国,驻扎在桐丘。郑国的驷弘到齐国请求救援,齐军准备出发。陈成子集合为国战死者的儿子,通知他们三天内朝见国君。设置了一辆车两匹马,把册书放在五个口袋里。召见颜涿聚的儿子晋,说:“隰地那一役,你的父亲死在那里。由于国家多难,没有能抚恤你。现在国君命令把这个城邑给你,穿着朝服驾着车子去朝见,不要废弃你父亲的功劳。”于是就出兵救援郑国。到达留舒,离开穀地七里,縠地人竟没有发觉。到达濮地,天下雨军队不肯渡河。子思说:“大国的军队就在敝邑的屋檐底下,因此告急。现在军队不走,恐怕要来不及了。”陈成子披着雨衣拄着戈,站在山坡上,马不肯走出来的,就拉着它或者用鞭子抽打它。知伯听说,就收兵回去,说:“我占卜过进攻郑国,没有占卜和齐国作战。”派人对陈成子说:“大夫陈子,您这一族是从陈国分支出来的。陈国的断绝祭祀,是郑国的罪过,所以寡君派我来调查陈国被灭亡的实情,还要询问您是否为陈国忧虑。如果您对树干的倒置认为有利,那和我有什么关系?”陈成子发怒说:“经常欺压别人的人,都没有好结果,知伯难道能够长久吗?”

中行文子告诉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中来告诉我的人说,晋军准备出动轻车一千辆,迫击齐军的营门,就可以全部歼灭齐军。”陈成子说:“寡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少数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敌人。’敌军即使超过一千辆战车,岂敢避开他们呢?我将要把您的话报告寡君。”中行文了说:“我到今天才知道自己为什么逃亡在外了。君子谋划一件事,对开始、发展、结果都要考虑到,然后向上报告。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不也是很难了吗?”

哀公担忧三桓的威胁,想要利用诸侯除掉他们;三桓也担忧哀公的狂妄,所以君臣之间嫌隙很多。哀公在陵坂游玩,在孟氏之衢碰上孟武伯,说:“请问您:我能得到善终吗?”孟武伯回答说:“我没法知道。”问了三次,始终辞谢不回答。哀公想要利用越国攻打鲁国而除掉三桓。秋季,八月初一日,哀公到了公孙有陉氏那里,由此又避居于邾国,后来就乘机去了越国。国内的人们拘捕了公孙有山氏。

悼公四年,晋国的知伯领兵包围郑国,还没有到达,郑国的驷弘说:“知伯刚愎而好胜,我们及早向他表示软弱无能,他就可以退走了。”于是就先守在南里以等候晋军。知伯攻进南里,又攻打桔秩之门。郑国人俘虏了酅魁垒,用卿的地位来引诱他投降,不答应,就把他的嘴塞住而杀死了他。晋军将要攻打城门,知伯对赵孟说:“攻进去!”赵孟说:“主人在这里。”知伯说:“你貌丑而缺乏勇气,为什么成了太子?”赵孟回答说:“因为我能够忍受耻辱,也许对赵氏宗族没有害处吧!”知伯不肯改悔,赵孟因此而憎恨知伯,知伯就想要灭亡赵襄子。知伯贪婪而刚愎自用,所以韩、魏反过来与赵氏合谋灭亡了他。

猜你喜欢
  卷十九 曾子问第七·郑玄
  兵法第十七·管仲
  卷一百四十九·陈祥道
  卷四·姜宝
  卷一百十七·秦蕙田
  卷十二·吕本中
  卷十下·傅恒
  卷九十·顺治
  刑约第十六(原文佚)·商鞅
  卷二百九十五·佚名
  卷二十九·赞宁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七·欧阳竟无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四[宋铭]·惟白
  式海法师六旬寿序·太虚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零三·彭定求

        卷403_1 【酬东川李相公十六韵(次用本韵)】元稹   昔附赤霄羽,葳蕤游紫垣。斗班香案上,奏语玉晨尊。   戆直撩忌讳,科仪惩傲顽。自从真籍除,弃置勿复论。   前时共游者,日夕黄金轩。请帝下巫觋,八荒求我魂。

  • 词源卷下·张炎

    古之乐章、乐府、乐歌、乐曲,皆出于雅正。粤自隋、唐以来,声诗间为长短句。至唐人则有尊前、花间集。迄于崇宁,立大晟府,命周美成诸人讨论古音,审定古调,沦落之 后,少得存者。由此八十四调之声稍传。而美成诸人又复增演

  • 楔子·范康

    (冲末扮陈季卿上,诗云)惭愧微名落礼闱,飘零不异燕孤飞。连天大厦无栖处,来岁如今归未归。小生姓陈,双名季卿,武林余杭人氏。幼习儒业,颇有文名,只因时运未通,应举不第,流落不能归家。况值暮冬天道,雨雪虽霁,寒威转添,似小生这等举

  • 卷二十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二十一七言律白居易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宋敏求长安志仙逰宫在县南三十五里旧图经曰隋文皇帝避暑处盩厔县志仙逰寺即仙逰宫在仙逰潭上】曾于太白峯前住【水经注太乙山亦曰太白山俗云武功太

  • 卷四百七 列传一百九十四·赵尔巽

      江忠源弟忠济 族弟忠信 罗泽南   江忠源,字岷樵,湖南新宁人。道光十七年举人。究心经世之学,伉爽尚义。公车入京,初谒曾国藩,国藩曰:“吾生平未见如此人,当立名天下,然终以节烈死。”大挑教职,回籍。察教匪乱将作,阴以兵

  • 卷八十八 晉紀十·司马光

      起玄黓涒灘(壬申),盡昭陽作噩(癸酉),凡二年。   孝懷皇帝永嘉六年(壬申、三一二年)   春,正月,漢呼延后卒,諡曰武元。   漢鎮北將軍靳沖、平北將軍卜珝寇幷州;辛未,圍晉陽。   甲戌,漢主聰以司空王育、尚書令任顗女為

  • 第七十二回 谋刺未成秦后死节 失营被获毛氏捐躯·蔡东藩

      却说秦自博陵失守,燕兵四至,冀州牧苻定,镇东将军苻绍,幽州牧苻谟,镇北将军苻亮,自知不能御燕,复向燕请降,受封列侯,就是王统王广毛兴等,亦互相攻夺。广败奔秦州,为鲜卑人匹兰所执,解送后秦,兴亦为枹罕诸氐刺死,改推卫平为河州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一·佚名

    天顺元年八月壬辰朔衡山王贵□□火洵阳王禄埤各奏旧赐袍服年久敝坏 上命赐大红织金衮龙纻丝纱罗各一疋○达官指挥使哈三千户马黑麻百户亦不剌忻先因朝贡已授今官至是来归命锦衣卫带俸○户部奏先是奏准岁内出帑官绢折

  • 一二五五 谕内阁将四库馆纂校议叙各员着该部核议具奏·佚名

    一二五五 谕内阁将四库馆纂校议叙各员着该部核议具奏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十五日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十五日内阁奉上谕:据御史莫瞻菉所奏此次详校三阁书册,签出错谬甚多,请将四库馆纂校议叙应升各员,概行注销,其已经升用之员,分别

  • 绎史卷八十四·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郑灭许左传【成公三年】许恃楚而不事郑郑子良伐许 【四年】冬十一月郑公孙申帅师疆许田许人败诸展陂郑伯伐许取鉏任汵敦之田晋栾书将中军荀首佐之士燮佐上军以救许伐郑取泛祭楚子反救郑郑伯与许男讼

  • 张居翰传·欧阳修

    张居翰字德卿,旧唐掖廷令张从玫的养子。昭宗时,当范阳军监军,与节度使刘仁恭友善。天复中(901~903),大诛宦官,仁恭把居翰藏到大安山的北奚谷才得免死。后来,梁军攻仁恭,仁恭派居翰随晋王攻梁的潞州,牵制梁的兵力,晋攻取潞州,用居

  • 春秋左传谳卷四·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谳卷四    宋 叶梦得 撰宣公元年春公子遂如齐逆女元年春王正月公子遂如齐逆女尊君命也三命之大夫未有不氏者遂氏公子久矣何独于此为尊君命乎盖传不知一事再见卒名之例但见后书遂以夫人妇姜

  • 卷六·范家相

    钦定四库全书三家诗拾遗卷六栁州府知府范家相撰国风葛屦掺掺女手【掺韩作】韩诗内传女手之貌【文选注】 古诗纎纎出素手本此汾沮洳齐诗匡衡曰晋侯好俭而民畜聚【奏疏】俭为美德能畜聚则户有葢藏家给人足矣如匡

  • 卷十二·毛应龙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传卷十二    元 毛应龙 撰司仪掌九仪之賔客摈相之礼以诏仪容辞令揖让之节郑锷曰摈在门外主接賔也相在庙中辅行礼也人道之交贵乎有礼行礼之际贵乎有仪仪者俯仰揖逊周旋进退之容也保氏教国子以

  • 墨子卷十五·墨子

    墨子卷十五迎敌祠第六十八敌以东方来迎之东坛坛髙八尺堂宻八年八十者八人主祭青旗青神长八尺者八弩八八发而止将服必青其牲以鸡敌以南方来迎之南坛坛髙七尺堂宻七年七十者七人主祭赤旗赤神长七尺者七弩七七发而止将服

  • 卷四·晁迥

    证道歌云无罪福无损益寂寞性中莫问觅予尝独断此谓真性无物廓然虚明究极三空何有一法罪福损益皆属妄情若有横生疑惑谓其为善无福为恶无罪为学无日益为道无日损斯则悮矣逹理之士必无此疑古徳有言曰今人看古教不免心中闹

  • 虚堂和尚语录 第六卷·智愚

    虚堂和尚语录 第六卷代别举。世尊一日。见文殊在门外立。乃云。文殊文殊何不入门来。文殊云。我不见一法在门外。何以教我入门代云。启予者多举。世尊因。外道问。昨日说何法。云。说定法。又问。今日说何法。

  • 至正四明续志·王厚孙

    浙江地方志。元王元恭修,王厚孙纂。十二卷。元恭字居敬, 自号宁轩,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授正议大夫,转庆元路总管。厚孙字叔载,一字燕贻,自号遂初老人,浙江鄞县人。初官训导,授教谕。 《延祐志》后二十二年,元恭等修此志以补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