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四

<经部,五经总义类,朱子五经语类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五经语类卷十四

钱塘程川撰

易十四

上经七

屯利建侯此占恐与乾卦利见大人同例亦是占者与爻相为主宾也曰然但此亦大槩如此到占得时又看如何若是自卜为君者得之则所谓建侯者乃已也若是卜立君者得之则所谓建侯者乃君也此又看其所遇如何缘易本不是个绷定底文字所以曰不可为典要问占者固如此恐作易者须有定论曰也只是看一时间见得个意思如何耳

【黄榦録屯彖辞】

问屯彖云利建侯而本义取初九阳居隂下为成卦之主何也曰此彖辞一句盖取初九一爻之义初九一爻盖成卦之主也一阳居二隂之下有以贤下人之象有为民归往之象故宜立君故象曰以贵下贱大得民也此意甚好因问程传只言宜建侯辅助如何曰易只有三处言利建侯屯两言之豫一言之皆言立君左氏分明有立君之説卫公子元遇屯则可见矣但它又説名元是有元之象或问元者善之长曰公子元梦康叔谓已曰元康叔名之可谓长矣云云又问彖传言宜建侯而不寜岂以有动而遇险之象耶曰圣人见有此象故又因以为戒曰宜立君而又不可遽谓安寜也然此是押韵

【董铢录屯彖辞彖传】

问刚柔始交而难生程传以云雷之象为始交谓震始交于下坎始交于中如何曰刚柔始交只指震言所谓震一索而得男也此三句各有所指刚柔始交而难生是以二体释卦名义动乎险中大亨贞是以二体之德释卦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是以二体之象释卦辞只如此看甚明缘后来説者交杂混了故觉语意重复

【董铢录屯彖传】

刚柔始交而难生龟山解云刚柔始交是震难生是坎【黄防録屯彖传】

问本义云此以下释元亨利贞用文王本意何也曰文王本意説乾元亨利贞只是説乾道大通而至正故筮得者其占当得大通而利于正固至孔子方作四德説后人不知将谓文王作易便作四德説即非也如屯卦所谓元亨利贞者以其能动即可以亨而在险则宜守正故筮得之者其占为大亨而利于正初非谓四德也故孔子释此彖辞只曰动乎险中大亨贞是用文王本意释之也

【董铢録屯彖传本义】

雷雨之动满盈亦是那郁塞底意思

【防渊録屯彖传】

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孔子又是别出一道理説当此扰攘之时不可无君故须立君

【刘砺録屯彖传】

宜建侯而不宁不可道建侯便了须更自以为不安宁方可

【防渊録屯彖传】

问初九以阳在下而居动体上应六四隂柔险陷之爻固为盘桓之象然六二屯如邅如乗马班如亦似有盘桓意曰盘桓只是欲进而难进貌若六二则有险难矣盖乗初九之刚下为阳逼故为所难而邅回不进又问匪冦婚媾程传谓匪逼于冦难则往求于婚媾此説如何曰某旧二十许岁时读至此便疑此语有病只是别无它説可据只得且随它説然毎不满后来方见得不然盖此四字文义不应必如此费力解也六二乗初九之刚下为阳所逼然非为冦也乃来求己为婚媾耳此婚媾与已皆正指六四也又问六四求婚媾此婚媾疑指初九之阳婚媾是隂何得阳亦可言曰婚媾通指隂阳但程传谓六二往求初九之婚媾恐未然也又问十年乃字十年只是指数穷理极而言耶曰易中此等取象不可晓如説十年三年七日八月等处皆必有所指但今不可穿凿姑阙之可也

【董铢録屯初九六二爻辞六二爻辞程传六四爻辞】

问初九利建侯注云占者如是则利建以为侯此爻之占与卦辞异未知其指盘桓难进者处隂之下欲进不能耶将所居得正不肯轻进耶曰卦辞通论一卦所谓侯者乃属他人即爻之初九也爻辞专言一爻所谓侯者乃其自己故不同也

【黄榦録屯初九爻辞本义】

耿氏解易女子贞不字作嫁笄而字贞不字者谓未许嫁也却与婚媾之义相通亦説得有理伊川説作字育之字

【不知何氏録屯六二爻辞】

十年乃字耿南仲亦如此説

【防渊録屯六二爻辞】

问即鹿无虞曰虞只是虞人六三隂柔在下而居阳位隂不安于隂则贪求阳欲乗隂即妄行故不中不正又上无正应妄行取困所以为即鹿无虞陷入林中之象沙随盛称唐人郭京易好近寄得来説鹿当作麓象辞当作即麓无虞何以从禽也问郭据何书曰渠云曽得王辅嗣亲手与韩康伯注底易本鹿作麓以从禽上有何字然难考据恐是乱説

【董铢録屯六三爻辞】

伊川説防亨髣髴是指九二一爻説所以云刚中也【防渊録蒙彖辞】

山下有险是卦象险而止是卦德防有二义险而止险在内止在外自家这里先自不安稳了外面更去不得便是防昧之象若见险而能止则为蹇却是险在外自家这里见得去不得所以不去故曰知矣哉尝説八卦着这几个字形容最好看如险止徤顺丽入説动都包括得尽唤做卦之情

【防渊録防彖传】

山下有险防之地也山下已是险峻处又遇险前后去不得故于此防昧也防之意也只是心下鹘突【吕焘録防彖传】

卦中説刚中处最好看刚故能包防不刚则方且为物所防安能包防刚而不中亦不能包防如上九过刚而不中所以为击防六三説勿用取女者大率隂爻又不中不正合是那一般无主宰底女人金夫不必解做刚夫此一卦要是九二一爻为主所以治防者只在两个阳爻而上九过刚故只在此九二为主而二与五应亦助得那五去治防大扺防卦除了初爻统説治防底道理其余三四五皆是防者所以唯九二一爻为治蒙之主

【防渊録蒙彖传】

蒙以养正圣功也盖言蒙昧之时先自养敎正当了到那开发时便有作圣之功若蒙昧之中已自不正他日何由得防有圣功

【防渊録蒙彖传】

问本义云九二以可亨之道人之蒙而又得其时之中如下文所指之事皆以亨行而当其可何以见其当其可曰下文所谓二五以志相应而初筮则告之再三渎则不告皆时中也初筮告以刚中者亦指九二有刚中之德故能告而有节夫能告而有节即所谓以刚而中也问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我指二童蒙指五五柔暗而二刚明五来求二二不求五也但占者若是九二之明则为人求我而亨在人占者若是九五之暗则为我求人而亨在我与干九二九五利见大人之占同例否曰某作如此説却仅胜近世人硬装一件事説得来窒碍费气力但亦恐是如此耳因问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若作占者説则如何曰人来求我我则当视其可否而告之盖视其来求我蒙者有初筮之诚则告之再三烦渎则不告之也我求人则当致其精一以叩之盖我而求人以蒙则当尽初筮之诚而不可有再三之渎也铢曰此一例即所谓稽实待虚曰然

【董铢録蒙彖传本义】

问山下出泉曰古人取象也只是看大意略如此髣髴不皆端的若解要到亲切便都没去处了如天在山中山中岂有天如地中有山便只是平地了

【陈淳録蒙象传】

果行育德又是别説一个道理山下出泉却是个流行底物事暂时被他碍住在这里观这意思却是説自家当恁地做工夫卦中如此者多

【防渊録蒙象传】

以象言之果者泉之必通育者静之时也季通云育德是艮止也

【程端蒙録蒙象传】

或自家是蒙得他人或他人是蒙得自家

  【甘节録蒙初六爻辞】

卦辞有平易底有难晓底利用刑人用説桎梏粗説时如今人打人棒也须与他脱了那枷方可一向枷他不得若一向枷他便是以往吝这只是説治蒙者当寛慢盖法当如此

【防渊録蒙初六爻辞】

问击蒙不利为冦如本义只是就自身克治上説是如何曰事之大小都然治身也恁地若治人做得太甚亦反成为冦占得此爻凡事不可过当如伊川作用兵説亦是但只做得一事用不如且就浅处説去却事事上有用若便説深了则一事用得别事用不得【林学履録蒙上九爻辞】

不利为冦冦只是要去害他故戒之如此

【防淜録蒙上九爻辞】

问利用御冦上下顺也曰上九一阳而众隂随之如人皆从顺于我故能御冦便如适来説孔子告陈恒之事须是得自家屋里人从我方能去理防外头人若自家屋里人不从时如何去御得冦便做不得所以象曰上下顺也

【吕焘録蒙上九象传】

问需卦大指曰需者宁耐之意以刚遇险时节如此只当寜耐以待之且如涉川者多以不能宁耐致覆溺之祸故需卦首言利涉大川铢问干阳上进之物前遇坎险不可遽进以陷于险故为需曰过此时节当随逺随近寜耐以待之直至需于泥已甚狼当矣然能敬慎亦不至败至于九五需得好只是又难得这般时节当此时只要定以待之耳至上六居险之极又有三阳并进六不当位又处隂柔亦只得敬以待之则吉又问不当位如何曰凡初上二爻皆无位二士三卿大夫四大臣五君位上六之不当位如父老不任家事而退问僧家之有西堂之类

【董铢録需】

需主事孚主心需其事而心能信实则光亨以位乎尊位而中正故所为如此利渉大川而能需则往必有功利涉大川亦蒙上文有孚光亨贞吉

【防渊録需彖传】

以正中以中正也则一般这只是要恊韵

【防渊録需彖传】

利涉大川利涉是干也大川是坎也往有功是干有功也或云以干去涉大川

【吕焘録需彖传】

需待也以饮食宴乐谓更无所为待之而已待之须有至时学道者亦犹是也

【万人杰録需象传】

后世防士之言只説出奇应变圣人不恁地合当需时便需

【防渊録需象传】

问敬慎曰敬字大慎字细小如人行路一直恁地去便是敬前面险处防有吃跌便是慎慎是惟恐有失之之意如思虑两字思是恁地思去虑是怕不恁地底意思

【林防孙録需九三象传】

问敬慎不败本义以为明占外之意何也曰言象中本无此意占者不可无此意所谓占外意也

【董铢録需九三象传本义】

穴是陷处唤做所安处不得分明有个坎陷也一句柔得正了需而不进故能出于坎陷四又是坎体之初有出底道理到那上六则索性陷了

【防渊録需六四爻辞】

伯丰问需于酒食贞吉曰需只是待当此之时别无作为只有个待底道理然又须是正方吉

【黄防録需九五爻辞】

问讼卦大指因言大凡卦辞取义不一如讼有孚窒惕中吉盖取九二中实坎为加忧之象中实为有孚坎险为窒坎为加忧为惕九二居下卦之中故曰有信而见窒能惧而得中也终凶盖取上九终极于讼之象利见大人盖取九五刚健中正居尊之象不利涉大川又取以刚乗险以实履陷之象此取义不一也然亦有不必如此取者此特其一例也曰卦辞如此辞极齐整盖所取诸爻义皆与爻中本辞协亦有虽取爻义而与爻本辞不同者此为不齐整处也又问卦变之义曰此讼卦变自遯而来为刚来居二此是卦变中二爻变者盖四阳二隂自遯来者十四卦讼即初变之卦刚来居二柔进居三故曰刚来而得中又问细读本义所释卦辞若看得分明则彖辞之义亦自明只须略提破此是卦义此是卦象卦体卦变不必更下注脚矣曰某当初作此文字时正欲如此盖彖辞本是释经之卦解若看卦辞分明则彖辞亦已可见但后来要重整顿过未及不知而今所解能如此本意否又问观讼一卦之体只是讼不可成初只不永所事九二不克讼六三守旧居正非能讼者九四不克讼而能复就正理渝变心志安处于正九五听讼元吉上九虽有鞶带之锡而不免终朝之褫首尾皆是不可讼之意故彖曰终凶讼不可成此句岂即本义所指卦体耶曰然因问易最难点如讼九四不克讼【句】复即命【句】渝【句】安贞【句】吉六三食旧德【句】贞【句】厉终吉【句】曰厉自是一句终吉又是一句易辞只是元排此几句在此伊川作变其不安者为安贞作一句读恐不甚自然又曰如讼上刚下险是属上句险而健讼是属下句

【董铢録讼】

讼攻责也而今讼人攻责其短而讼之自讼则反之于身亦如此

【沈僴録讼】

不利涉大川是上面四画阳载不起压了这船重【防渊録讼彖辞】

问讼彖云刚来而得中也大抵上体是刚下体是柔刚下而变柔则为刚来今讼之上体既是纯刚安得谓之刚来耶曰此等要须画个图子看便好讼卦本是遯卦变来遯之六二上为讼之六三其九三下为九二乃为讼卦此类如柔来而文刚分刚上而文柔与夫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皆是如此若画图子起便极好看更不待説若如先儒説则多牵强矣

【潘时举録讼彖传】

天自向上去水自向下来必是有讼

【防渊録讼象传】

作事谋始言观此等象便当毎事谋之于其始

【防渊録讼象传】

王弼言有德司契是借这个契字説言自家执这个契在此人来合得我便与他自家先定了这是谋始司底意思

【不知何氏录讼象传王弼注】

问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曰此爻是隂柔之人也不防十分与人讼那人也无十分伤犯底事但只略去讼之才辨得明便止所以终吉也

【吕焘録讼初九爻辞】

九二正应在五五亦阳故为窒塞之象

【防渊録讼九二爻辞】

问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戸无眚解者牵强曰如此解时只得説小邑常以为易有象数者以此何故不言二百户以其有定数也圣人之象便依様子又不似数之类只曰不克讼归逋窜也

【吴振録讼九二爻辞】

三百户必须有此象今不可考王辅嗣説得意忘象是要防了这象伊川又説假象是只要假借此象今看得不解得恁地全无那象只是不可知只得且从理上説干为马却説龙坤为牛却説马离为龟却説牛做得个例来括他方得见説已做了例又却不曽见得

【防渊録讼九二爻辞】

问食旧德从上吉也曰是自做不得若随人做方得吉之道

【不知何氏録讼六三象传】

复即命渝言复就命而变其不顺之命

【防渊録讼九四爻辞】

讼元吉便似干之利见大人有占无象者爻便是象讼元吉九五便是

【防渊録讼九五爻辞】

朱子五经语类卷十四

猜你喜欢
  近思録集注卷十·茅星来
  第二章 关于人类的观念·林语堂
  卷五·冯复京
  附録卷上·江永
  春秋説卷六·洪咨夔
  卷十一·苏辙
  周书·蔡仲之命·佚名
  第3章&nbsp;檀弓上·戴圣
  ·人即天地之心··王守仁
  仲子闕里誌·冯云鹓
  卷二十·佚名
  卷四十五·佚名
  重刻古尊宿语录序·赜藏主
  正法华经卷第三·佚名
  卷二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一·陈廷敬

    目  录 二十六调五十六体,起八十四字至八十九字秋夜月二体 祭天神二体 鹤冲天三体 少年游慢一体 兀 令一体 踏青游四体 梦玉人引五体 蕙兰芳引一体又名蕙兰芳 倾杯近一体 清波引二体 簇 水一

  • 卷四十九·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四十九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叶梦得建康集钞叶梦得字少蕴吴县人绍圣四年进士自婺州敎授召为编修官历祠部郎起居郎翰林学士出知汝州提举洞霄宫政和五年起知蔡州移帅颖昌府?提举南京鸿庆宫绍兴初起

  • 提要·邓忠臣

    臣等谨按同文馆唱和诗十巻宋邓忠臣等撰同文馆以待髙丽使人时方考校即其地为试院因録同舍唱和之作彚为一编按宋史艺文志有苏易简禁林宴会集欧阳修礼部唱和诗集此书盖用其例而宋志独未着録其相与酧答者忠臣而外为张耒晁

  • 故山樵王先生行状·王冕

    故山樵王先生行状山樵讳周字师文其先关西人系出猛之後十世祖德元仕宋官至清远军节度使靖康播迁留守建康移镇浙东未几仍守建康策勲追赠太师威定公威定之子讳琪阆州观察使庙赐忠节偕武节大夫第三子也第八子某诸军统制教

  • 东都事略卷八十一·王称

    列传六十四  邵亢字兴宗润州丹阳人也举茂才异等除建康军节度推官召为国子监直讲改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张贵妃崩议筑园陵禁京师乐一月大臣主其事礼官莫敢言亢上疏论其不可为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契丹遣使来至徳清

  • 第十二回 组政党笑评新总理 嗾军人胁迫众议员·蔡东藩

      却说唐绍仪既赴天津,方具呈辞职,呈文中亦不说甚么,但说:“因感风寒,牵动旧疾,所以赴津调治,请即开职另任”云云。袁总统当发电慰留,并给假休养,暂命外交总长陆征祥代任总理,一面遣秘书长梁士诒,赴津劝驾。  唐决意辞职,再

  • ●卷二十八·赵翼

    ○辽金之祖皆能先知《史记》称黄帝生而神炅,弱而能言。盖开天立极之君天聪明,自有不可思议者。即后世草昧开创之主亦必有异禀,与神为谋。如北齐文宣帝,虽淫酗颠昏,而呓语谵言,辄预知来事,已属神奇。(见《北齐文宣预知》条内

  • 卷之三百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七十四·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七十四 唐 张守节 撰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史记七十四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自天子

  • 自序·施景琛

    余自束发受书以来,即慕宗悫之为人,乘风破浪,未尝一日忘也。戊戌政变后,都人士多负笈出洋,采彼之长,补我之短,于大局不无所裨。余以牵于社会事业,蜷伏里闾,读万卷书,既有未逞,行万里路,又有未逮,吾心滋戚焉!岁癸卯,日本大阪适有内国博

  • 管子补注卷十七·刘绩

      七臣七主第五十二      杂篇三  或以平虚请论七主之过【谓平意虚心也七主据下唯有六者皆过主能无此六者过则为一是主也过主六是主一故曰七主也】得六过一是以还自镜以知得失【得六过则为一是以自鉴得失可

  • 卷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三 中庸【下】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 此一章书是子思引孔子论政以明中庸之道也通章以人存政举为主而其大要不外乎

  • 知五阴慧章第二·佚名

    从若干经得明坚不老不死甘露。声名闻以行如明月。事者净者慧明者,若守度者更明,并家中行亦尔。恶意不可{艹只}不可牵如意。是故施得道者,礼得道者,稽首从得甘露故。贪为种。多故为生。菰爱欢喜为忧支。佛说五阴。譬如箜篌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九·欧阳竟无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七   佛子.云何爲菩薩摩訶薩[一]等隨順一切衆生迴向。佛子此菩薩摩訶薩隨所積集一切   善根.所[二]謂小善根大善根.廣善根.多善根.無量善根.種種善根.微塵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

    该书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选举与考试制度、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制等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式的概观与对照,叙述因革演变,指明利害得失。论述精辟,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书中钱穆先

  • 古今名医方论·罗美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

  • 文昌杂录·庞元英

    北宋庞元英撰。庞元英于宋元丰五年(1082)入尚书省为主客郎中,元丰八年罢职,本书即是这3年多时间的日记随笔。尚书省旧有“文昌天府”之称,故名。六卷,补遗一卷。主要记载有关宋代朝章、典故材料。于元丰年间初行之新

  • 解深密经·佚名

    梵名Sam!dhinirmocana -su^tra 。凡五卷。略称深密经。唐朝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同本异译尚有南朝陈代真谛所译之佛说解节经(一卷)、北魏菩提流支所译之深密解脱经(五卷),西藏亦有译本。别生经有刘宋求那跋陀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