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成淹传

成淹,字季父,上谷居庸人。喜好文学,有气慨。在南宋任员外郎,兼领军主,曾领军救援过东阳、历城。皇兴年间,向慕容白曜投降。到京城,被北魏朝廷授予著作佐郎的职务。这年,献文帝想在十一月去漠北巡视,朝臣以气候十分寒冷劝阻,不被采纳。成淹呈上《接舆释游论》一文,献文帝看了,对尚书李讠斤说“:你们说的都不如成淹的这篇文章,他很理解我。”便下令停止北巡。

  太和年间,文明太后去世,南齐派散骑常侍裴昭明、散骑侍郎谢竣等人前来吊唁,想穿着朝服参加丧礼,负责接待他们的主客官不同意,而裴韶明等人又固执己见,不愿改变。孝文帝命尚书李冲挑选一名有学识的人与南朝使者论争。李冲奏请派遣成淹。裴韶明问“:不让穿朝服参加丧礼,是出自什么典章?”成淹答道“:戴着上朝时戴的帽子,不能参加祭吊,这是小孩们都知道的礼节。过去季孙将要去参加丧礼,先请教吊丧的有关礼节。千百年来,人们还都在称颂他。你问出自什么典章,是多么令人奇怪啊!”裴韶明接道:“齐高帝驾崩,北魏派李彪吊唁,没有穿素净的丧服,齐朝也没有提出什么疑问。”成淹说“:李彪吊丧的时候,朝廷命他穿丧服参加。他不遵照高崇文成帝追慕远方亡者的感情,过了一个月才到达。齐国的君臣都已经穿着佩带玉石的朝服站满了朝堂,李彪一行怎么能穿着丧服夹在色彩斑斓的朝服中间?我们的皇太后去世以来,朝廷所有的官员都听命于吏部尚书的安排,您怎么能用今天的事和过去的事相比呢?”裴韶明便摇晃着头说:“三皇五帝时,礼仪不尽相同,怎么知道谁对谁错呢?”成淹听了反问道:“如果照这种说法,你认为虞舜和文成帝都不对了”裴韶明笑着看他,说:“对于那不尽孝礼的,孔老夫子有制定好的制度,我没有什么好说的。我们只有自己带的衣服,无法穿着参加吊唁。希望借给我们丧服丧帽,以完成我们前来参加丧礼的使命。现在被你们魏朝逼迫,回到齐朝时,一定会因为我们违犯本朝的规定而受到惩罚。”成淹说“:齐朝如果有懂得礼仪的君主,会因你将朝廷的命令折中变通,而给你很高的奖赏。如果没有这样的君主,但却让你光大了国家的荣誉,虽遭到无理的惩罚,又有什么怨言?南史、董狐这类正直的史官自然会秉笔直书。”不大一会儿,就给裴韶明等人送来丧服丧帽,第二天一早领他入宫祭奠。同时,令文武大臣陪着南朝使者极尽哀悼之情。

  后来,齐派散骑常侍庾荜、散骑侍郎何宪、圣书邢宗庆等出使魏,孝文帝命成淹在外馆接待。邢宗庆对成淹说“:南北通好已经很长时间了,而你们背信弃义,断绝友好的交往,为了一国的利益攻打我们,这是一个大国友善地对待邻国的态度吗?”成淹回答“:做天子的不拘泥于细枝末节,怎能像尾生高那样为儿女私情而坚守信约!况且齐的先主原来是刘宋时的大臣,怎么能找机会夺取人家的政权?”邢宗庆、庾荜以及随从来的人都互相看着,脸上改变了颜色。何宪知道成淹是过去从南朝归附北魏的,便用手捂着眼问“:你为什么不做背魏降汉的于禁,而要做忠于东吴的鲁肃?”成淹说:“我舍弃违背天意的南朝,归降顺乎天意的北魏,想效法陈平、韩信,去做什么于禁?”何宪等人无言以对。

  王肃从南齐入魏,孝文帝外出巡游,大多让他跟从,又命成淹为他当引导,如果遇上古迹,都要让成淹讲解。走到朝歌,王肃问:“这座城是什么地方?”成淹答“:殷纣王的行都朝歌城。”王肃说“:这里该有殷的遗民。”成淹说“:过去武王打败纣王以后,将他们迁居河洛一带。中间因刘渊、石勒祸乱中华,殷的遗民便随司马氏政权东渡长江。”王肃知道成淹家住青州,便开玩笑地说:“青州未必没有殷纣王的遗种。”成淹因王肃家本来隶属徐州,便反唇讥讽:“要说青州,原来不是殷朝管辖的地方。徐州那里今日来的这个人,不知道是不是纣王的后代?”王肃被逗得趴在马鞍上捂着嘴大笑,对侍御史张思宁说:“我前面不过开个玩笑,便被弄得无言以对。”张思宁将这件事报告给孝文帝,孝文帝非常高兴,对彭城王元勰说“:成淹这段话足可以胜过对方。”孝文帝回到洛阳,王肃因奉命参加宴会,孝文帝笑着问他:“最近到朝歌,听说成淹和你有一段对话,你试着再重复一遍。”王肃说“:我在朝歌失言,一次已经够了,哪能再重复呢?”说罢又大笑起来。王肃说成淹有才干,善于言辞,应提拔重用。孝文帝说:“如果因此提拔他,恐怕对你羞辱得更厉害。”王肃说“:我委屈自己而使别人显达,正可以显出我的美德。”孝文帝说“:你被人屈辱,却想求得屈己达人的名声,这对你大有好处。”王肃说:“成淹既被提拔,我又能得到屈己达人的美名,陛下真可以说惠而不费。”说完又大笑不止。孝文帝便赐给成淹御马一匹,并佩有鞍鞯笼头;朝服一套。不久,成淹被任命为仆射。

  当时,迁都洛阳,孝文帝因成淹家里贫穷,下令拨给他力役帮忙。到了洛阳,让他与家人住在一起。孝文帝准备渡淮南征,下令召请成淹。他在路旁求见孝文帝,劝说道:“对敌人不可小视,希望圣上要有保证万全的方略。听说从洛阳出发以来,不少劝谏的大臣都被解除官职,这恐怕不是圣明的英主采纳臣下建议所应该做的。”孝文帝赞扬他的话,并同意了他的意见。孝文帝率大军到达徐州,命成淹与闾龙驹二人专门负责筹集船只,准备由泗水渡入黄河,再西上返回洛阳,军队到了..郂,成淹认为黄河水流湍急,怕出危险,便上疏劝谏。孝文帝对他说“:我认为原来的国都在恒、代一带没有水上运粮的道路,所以,京城的百姓才贫穷。现在迁都到伊河和洛河旁边的洛阳,是想沟通与四面八方的运输。黄河水大流急,人们都认为难以渡过,我借此机会乘船西上,就是消除人们对黄河的畏惧之心。我知道你的奏章是出于至诚,但不能采纳。”赐给他骅骝马一匹,衣服、帽子一套,授予羽林监和主客令的官职。

  当时,宫殿刚刚建筑,每天运来的木材等物资数以万计,伊河和洛河的流水干涸,运夫们苦于跋涉。成淹便启奏朝廷,命都水衙门负责建造浮桥。孝文帝接受他的建议,想在众人面前表彰他,第二天早晨上朝,文武百官都在旁边,便赐给他一百匹帛,任他为左右二都水事的官职。

  景明三年(502),他出任平阳太守。回到朝中,因病去世。朝廷赠给他光州刺史的官衔,谥号为定。

猜你喜欢
  志第七 州郡下·萧子显
  帝纪第三 孝闵帝·令狐德棻
  卷三百九十·列传第一百四十九·脱脱
  ●三朝聖諭錄中·杨士奇
  第五十九回 谢安石应征变节 张天锡乘乱弑君·蔡东藩
  卷四十·佚名
  卷之四十八·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五·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六·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七·佚名
  李叔同年谱(3)·李叔同
  魏征传·刘昫
  太宗纪·脱脱
  卷三十 职官二·龙文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一十四·彭定求

        卷814_1 【奉和裴舍人春日杜城旧事】无可   早晚辞纶綍,观农下杜西。草新池似镜,麦暖土如泥。   鹓鹭依川宿,骅骝向野嘶。春来诗更苦,松韵亦含凄。   卷814_2 【酬厉侍御秋中思归树石所居见寄】无可   

  • 卷二百八十六·彭定求

        卷286_1 【赠郭驸马(郭令公子暧尚升平公主令于席上成此诗)】李端   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金距斗鸡过上苑,   玉鞭骑马出长楸。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

  • 第四折·李寿卿

    (外扮郑子产引卒子上,云)小官覆姓公孙,名侨,字子产。佐于郑简公麾下,为上卿之职。当日伍子胥为父兄之仇,背弃楚国,私出樊城,携了公子芈胜投于俺国,要待借兵破楚。小官想来,各霸其主,难以结怨,因设一计,将伍员留于驿亭中,安排筵

  • 巻八·童轩

    ●钦定四库全书清风亭稿卷八(明)童轩 撰○七言絶句读史晏婴慎守封疆欲覇齐故于宣圣惜尼溪从来为国求贤意笑杀当年拥盖妻仪秦游说当时最得名从横朝暮善谈兵自家不学全身计却与诸侯致太平蔺相如事大从来贵息争区区何用胜

  • ●卷三·佚名

    息壤在江陵子城南门外,旧记以为不可犯,畚锸所及辄如故,又能致雷雨。唐元和中,裴宙为牧,掘之六尺得石城,如江陵城楼状。是岁霖雨为灾,用方士说,复埋之,一夕如故。旧传如此。近世遇旱,则郡守设祭掘之,畚其土于傍,以俟报应。往往掘至

  • 卷四十八·佚名

    十二月十六日(己酉),上谕内阁曰:恒瑞在盐水港一味株守,毫无寸进,实属无能,难胜将军之任,着即来京候旨。至福州将军员缺,前曾有旨欲将鄂辉调补。因现在保宁已补授伊犁将军,李世杰仍调补四川总督;该省地方紧要,且毗连西藏,统辖番夷,俱

  • 卷之一百二十八·佚名

    洪武十二年十二月癸亥朔赠虎贲左卫指挥佥事李实奉国将军大都督府佥事初实从西平侯沐英征西番遇虏骑于土门峡战数十合虏少却乘胜蹂以精骑虏遂大败实跃马深入中流矢里创力战创甚遂卒至是褒赠之敕礼部尚书朱梦炎志其墓以

  • 卷之四十五·佚名

    洪武二年九月壬辰朔 上谓廷臣曰知人固难今朕屡敕百司访求贤才然至者往往名实不副岂非举者之滥乎廷臣对曰请自今令有司荐举必具其人已行之善庶无冒滥之失 上曰观人之法即其小可以知其大察其微可以见其著视其所不为可

  • 卷十一·高士奇

    <史部,纪事本末类,左传纪事本末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十一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鲁与邾莒搆怨【鲁伐灭小国附小国来伐并附】隐公元年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五年邾人郑人伐宋七年伐邾为宋讨也 桓公二年秋七月杞侯

  • 卷一百四十·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四十宋 赵汝愚 编边防门辽夏十二上哲宗论弃地非便     上官均臣切闻春秋传曰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是知先王之治天下其待中国与四夷其道固异

  •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十四·高晋

    吁俊【臣】等谨按观民设教王者省方之举其义莫偹于易盖必有久于其道之圣人而后能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斯吁俊之典隆焉礼记王制详廵狩之典首云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盖徳教之纯风俗之盛棫朴薪槱之化吉人吉士之材胥于玊辂所经

  • 卷一百四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四十四刑部十九囚人罪名二【弘治十年定】凌迟处死谋反及大逆但共谋者不分首从谋杀祖父母父母及期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已杀者奴婢及雇工人谋杀家长及家长之期亲外祖父母已杀者罪与

  • 卷三·张大亨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通训卷三     宋 张大亨 撰庄公三月夫人孙于齐【元】父母之爱一也父在则为母期君父之敬一也君前则名其父有至尊者不敢贰之也所谓爱以礼敬以义者也夫人小君也?以君道事之者也夫人君母也?人以母

  • 卷八十·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八十       婺源江永撰臣禮    曲禮六補事君有犯而無隱【既諫人有問其國政者可以語其得失若齊晏子為晉叔向言之】左右就養有方【不可侵官】服勤至死方喪三年【方喪資于事父凡此以義

  • 卷二百三·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三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七十六体国经野书禹贡荆河惟豫州锥指传曰西南至荆山北距河水曽氏曰临沮之荆山其隂为豫州其阳为荆州渭案河南河也其不言南者蒙上至于南

  • 王阳明格竹衍论·太虚

    ──五年在普陀作──明儒陈献章、王守仁,皆尝有得于增上心学者也。论功行则陈优乎王,论见地则王超乎陈;其发端不同,其造极亦异。陈氏之发端者,近于通明禅,其屡称我大而天地小,盖已能越过欲界住未到定;其所发或是色界初二禅之

  • 序·道宣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唐 道宣撰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序(作者非无标名显别)京兆崇义寺沙门释道宣撰述夫戒德难思。冠超众象。为五乘之轨导寔三宝之舟航。依教建修定慧之功莫等。住持佛法群籍于兹息唱。自大师在世偏弘

  • 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张爵

    明张爵编写。张爵,为嘉靖时人。他“见公署所载五城坊巷必录之,遇时俗相传京师胡同亦书元”,而采辑成篇,于嘉靖三十九年 (1560) 后刊行。书分五城: 正阳门内皇城两边为中城,崇文门内街东往北至城墙及东城外为东城,宣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