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十三

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

刑赏表

葢闻有功不赏有罪不刑虽唐虞不能以化天下故虞书有天命天讨之文戴记爵人于朝与士共之刑人于市与众弃之葢自天子之统壹宇内与列侯之抚驭一国莫不由赏罸之得其道不僭不滥斯称上理焉余观春秋二百四十年知天子之所以失其柄而旁落于诸俟诸侯之所以失其柄而僭窃于大夫陪臣者皆由刑赏之失政为之征诸经传可攷而知也葢当春秋之初犹能爵命仪父为诸侯而伐郑伐曲沃犹能诛叛讨簒刑赏未尽失也乃伐郑而射王中肩伐曲沃而荀贾寻为晋所灭其罪当灭国絶世而天子不闻赫然震怒列侯不闻敌王所忾从此姑息养痈驯至溃烂此岂一朝一夕之故哉当时以无罪杀母弟而子頺子带侵犯王室则避位而出奔爵命至于奬簒弑而求车求金使命交驰列侯视之若弁髦葢赏不足以劝善罸不足以惩奸徒拥空名于其上而已鲁为诸侯之望国而陵夷更甚庆父弑二君再世负大罪而累代贵位公孙归父欲张公室而衰绖出奔葢文公之世刑赏出于仲遂文公以后刑赏出于三家其国命倒置宜也唯齐桓任管仲而挞荆楚用以创伯晋文举郤縠而刑三罪民情大服庶防得命讨之义迨其衰也抑又甚焉列国风靡荡无纲纪夫君之所以威其臣者大则诛杀小则窜逐乃当其始也诸侯犹以専杀为罪其后大夫自相杀若齐之杀国佐晋之杀栾盈或出于闱闼或出于权臣诸侯并不得过而问矣其始犹以专放为罪其后大夫不待谴逐自出奔以抗国君若孙林父之奔晋宋鱼石之奔楚借援大国为国生患兵连祸结易世不解上不得以威其下下反得以要其上矣究其祸乱安有底止惟明天子振兴于上诸侯佐天子以大明黜陟天下正则一国莫敢不出于正大夫佐诸侯以振饬纪纲一国正则家臣陪无有敢逾越犯分者呜呼此孔子春秋之所为作也

张氏洽曰春秋之义非天子不得専杀是故二百四十二年无天王杀大夫文书诸侯杀大夫者四十七古者诸侯之大夫皆命于天子诸侯不得専命也大夫有罪则请于天子诸侯不得専杀也大夫犹不得专杀况世子母弟乎春秋之世国无大小其卿大夫士皆専命之有罪无罪皆专杀之无王甚矣称君称

汪氏克寛曰春秋书杀大夫四十七或称国或称人惟晋侯杀申生宋公杀痤天王杀佞夫不称国不称人而直称君以为独其君之罪也僖十六年郑伯杀其世子华文十八年宋公杀其母弟须杀得其罪不书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三

此春秋之变文以贼讨贼不辨曲直故书楚子防蔡侯般同斥其名比不称君比不得为君也弃疾不称人弃疾非讨贼不得称人也所谓轻重之权衡曲直之绳墨也庆封见执例然亦弑君之贼与泛执他国大夫有别故从春秋讨乱贼之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三

吕氏大圭曰杀之或称公子或称大夫公子或称大夫称公子者公子而非大夫也称大夫者大夫而非公子也称大夫公子者公子而为大夫也又有以官举者以官之重而着之也观圣人所书而褒贬寓乎

赵氏汸曰两下相杀不书其书讥不在相杀也王孙苏与召毛争政使王札子杀召戴公及毛伯卫王室复乱陈哀公属其嬖子干司徒招公子过而杀世子偃师国防亡则讥不在相杀矣

内讳杀曰刺

霞峯华氏曰谷梁云先名后刺杀有罪也先刺后名杀无罪也按公实惧晋而杀买以不卒戍解于楚安得谓买有罪乎或又云刺不言罪言罪非其罪也不言罪者刺得其罪也公之将行穆姜指偃与鉏曰是皆君也以激公使逐季孟而偃未尝与知姜亦非真欲立偃安得谓偃有罪乎经两书刺皆杀无罪也方氏苞曰经书刺大夫二或言其故或不言其故皆旧史之文葢杀大夫必録其得罪之由史之常法也然公子买见杀之故可言也而公子偃见杀之故不可言也故书辞异焉孔手不革而一因之何也偃之不言其故者不可増也于买而削其故则刑之不中与当日之邦交皆不可得而见矣

案春秋书刺杀所不当杀也书肆大赦所不当赦也寛严俱失之矣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三

此执而书用者

李氏防曰胡氏执诸侯例执虽有罪而不归京师则称人宋执婴齐是也成九年晋人执郑伯襄十六年晋人执莒子邾子十九年晋人执邾子可入此例归于京师而执非其罪则称人僖二十八年晋人执卫侯归之于京师是也若邾人执鄫子晋侯执曹伯畀宋人执戎蛮子归于楚宋人执小邾子则暴恶之甚不特以专与滥罪之矣其楚子执宋公【见伐例】楚人执徐子戎狄肆威天下大变又非可与此例论也内大夫见执

他国执他国大夫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三

已上执称行人

啖子曰凡称行人而执以其事执也不称行人而执以已执也

孔氏頴达曰放之与奔俱是去国而情小异释例曰奔者廹窘而去逃死四邻不以礼出也放者受罪黜免宥之以逺也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三

赵氏汸曰以上书王卿士出奔者一庄十六年周公忌父出奔虢惠王立而复之不书宣十六年王孙苏奔晋晋人复之亦不书以王命为重也至尊制命为纪法之宗茍以王命复之则奔者之有罪无罪与复之之有援无援皆不足深辨矣周公楚以王命复之而不反故书之也书王子奔者二桓十八年周公欲弑庄王而立王子克王杀周公黒肩王子克奔燕不书盖主谋者黒肩既以天子讨有罪不书则子克出奔不书以非其罪也儋括欲立王子佞夫佞夫弗知景王杀佞夫括瑕廖奔晋瑕廖葢与括同谋者杀佞夫既以非其罪书则瑕书奔者以佚贼也僖十二年王以戍难故讨王子带王子带奔齐其后又以狄师伐周襄王复辟卒讨之则其奔齐不书者以能讨也王子朝之乱王猛敬王相继播越五年敬王反正而不能讨其罪则其奔楚亦以佚贼书也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三

不书是也然书奔者未必皆有罪如蔡公子燮陈公子黄皆非有罪而书者陈蔡之人安于事楚其臣有欲从中国者虽公子公弟不能保其身然不奔他国而皆奔楚者以其国终于事楚犹冀可借以归耳故悉书之以见二国之习于夷上无天子下无方伯莫能正也楚公子围弑其君右尹子干奔晋亦非有罪而书者围弑君而以疟疾赴诸侯特书比奔以明变也卫鱄以下皆以罪书事见于传惟卫讨齐豹之乱公子朝奔晋有罪而不书者卫人以朝故杀宣姜讳不告也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三

赵氏汸曰以上外大夫书出奔者三十有三非以罪出则彊家之相倾者也葢自元咺而后大夫益专其出入必有闗于一国之故惟郑厉公反国讨与于雍纠之乱者杀公子阏而公父定叔出奔卫不书春秋不与郑突削其复归之文故见杀与出奔者皆不复书郑文公恶髙克使宿师河上久而不召师溃而克奔陈春秋特书郑弃其师讥文公不君而髙克之奔不足书矣故自僖以前外大夫无以出奔书者政不在大夫也

赵氏汸曰以上书簒弑出奔者二书叛臣出奔者一虽卒讨之不书虽讨以诸侯之师不书宋请南宫万于陈醢之定五年春王人杀子朝于楚皆不书者蔽罪于所奔之国也乱臣贼子无所逃罪天地之间其谁可受凡诸侯为逋逃渊薮者皆有所利焉而罪莫甚于党恶逆故经于簒弑者出奔虽卒杀之不书蔽罪于受之之国也昭二十一年传公子城以晋师至曹翰胡防晋荀呉齐苑何忌卫公子朝救宋大败华氏围诸南里春秋削之不书者以四国之师救宋而惧楚不能一战乃出叛者以説之其事不足书也

赵氏汸曰以上外大夫书奔不名者二宋人将弑昭公而杀其司马故司城与髙哀皆来奔非见出于君故一书其官一书其字而不名

案以上书锡命三皆志天王之僭赏也最失礼者莫如虢公命曲沃武公为晋侯纲纪从此大壊其余如成简公追命卫襄公刘定公之赐齐灵公命皆僭赏之尢者然春秋例皆不书他如赐齐桓公晋文公其有功者亦不书所以详内而畧外也

春秋大事表卷十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二 裴邃兄子之高 之平 之横 夏侯亶弟夔 鱼弘附 韦放·姚思廉
  ●靖康稗史序·确庵耐庵
  东都事略卷二十三·王称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七十二·乾隆
  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佚名
  第二六六呈同治九年闰十月十三日一一七○一--五·佚名
  卷之六十五·祁韵士
  中州人物考卷五·孙奇逢
  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司马迁
  卷五十五 卫青霍去病传 第二十五·班固
  孝武帝纪·房玄龄
  ●皇朝通典卷九十六·佚名
  卷四十四·雍正
  第二节 开、天边事(一)·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四十六·彭定求

        卷546_1 【题山院】权审   万叶风声利,一山秋气寒。晓霜浮碧瓦,落日度朱栏。   卷546_2 【绝句】权审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悲多恨谩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卷546_3 【郡中有怀

  • 王义山·唐圭璋

      义山字元高,丰城人。嘉定七年(1214)生。景定三年(1262)进士。主管尚书刑工部架阁文字、权主管官告院,通判瑞安。入元官提举江西学事。至元二十四年(1287)卒。有稼村类稿三十卷。   千年调   游葛岭归有感   胜地独

  • 舒邦佐·唐圭璋

      邦佐字辅国,后更字平叔,隆兴府靖安县人。绍兴七年(1137)生。淳熙八年(1181)进士,授鄂州蒲圻簿,改潭州善化簿,迁衡州录事参军。嘉定七年(1214)卒,享年七十有八。有双峰猥稿。   水调歌头   寿衡守季国正   问讯金华伯,自

  • 子虚赋原文·司马相如

    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田。田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在焉。坐定,乌有先生问曰:&ldquo;今日田乐乎?&rdquo;子虚曰:&ldquo;乐。&rdquo;&ldquo;获多乎?&rdquo;曰:&ldquo;少。&rdquo;&ldquo;然则何乐?&rdquo;对曰:&l

  • 卷二十·本纪第二十·脱脱

        徽宗二   四年春正月庚午朔,改熙河兰会路为熙河兰湟路。丙戌,筑溪哥城。壬辰,诏察诸路监司贪虐者论其罪。丙申,诏京畿路改置转运使、提点刑狱官。蔡卞罢。立武学法。丁酉,秦凤蕃落献邦、潘、叠三州。以内

  • 卷二百九·毕沅

      ◎元纪二十七 ∷起柔兆掩茂二月,尽上章摄提格十二月,凡五年。   ○顺帝   至正六年年   春,二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辛未,兴国雨雹,大者如马尾首。   是月,山东地震,七日乃止。   司天监奏:“天狗星坠地,血食

  • 卷十四·毕沅

      ◎宋纪十四 ∷起著雍困敦正月,尽屠维赤奋若三月,凡一年有奇。   ○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广孝皇帝   端拱元年辽统和六年   春,正月,己未朔,不受朝,群臣诣閤拜表称贺。   庚申,辽主如华林天柱。   丙寅

  • 卷第一百五十九·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梁纪十五〔起旃蒙赤奋若(乙丑),尽柔兆摄提格(丙

  • 卷之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二十四·长孙无忌

    钦定四库全书唐律疏义卷二十四唐 长孙无忌等 撰鬬讼四【凢一十六条】告期亲尊长【问答一】诸告期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虽得实徒二年其告事重者减所告罪一等【所告虽不合论告之者犹坐】即诬告重者加所诬罪三等

  • ●卷之二·吕坤

    按察事宜(二十款) 宪纲十要(须知附) 报政实单 优恤八条 关防八条 仓犯 驿犯 辨盗附(盗狱情之大者也故附于狱政) 审失单式(此条当入风宪约) ○按察事宜(二十款) 夫洁己爱民修政立事有司之职也按问不法察举失职本司之职也今府州县

  • 論衡校釋卷第二十六·黄晖

      實知篇   盼遂案:論語為政篇:「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此篇實即發揮其義。末引見說用不能解不可解之結,尤為善譬。   儒者論聖人,以為前知千歲,後知萬世,有獨見之明,獨聽之聰,事來則名,不

  • 善与恶·钱穆

    天地间只是一动,此动无终无始,不已不息。试问何以能然?而且此一动既是无终无始,不已不息,在如此长时期里,一往直前,日新又新,他将何所成就,叫人又如何去认识他?在中国传统思想里,似认为此动并非一往直前,而系循环往复。惟其是循环

  • 卷之二十一·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二十一义夫妇之义万章问曰:《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孟子曰: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惹父母,是以不告也。万章曰:舜之不告而娶,则吾既得

  • 卷第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十五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差别品第二之七如是已辩不相应行前言生相生所生时。非离所余因缘和合。此中何法。说为因缘。且因六种何等为六。颂曰。能作及俱有  同类与相应遍行并异熟

  • 黑麦奇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黑麦奇案》【A Pocket Full of Rye】,是英国推理作者是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马普尔小姐系列的代表作品。作者通过案件中天才般的杀人手法和意想不到的凶手,深深吸引读者。黑麦奇案,这个案件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

  • 指头画说·高秉

    画论。清代高秉。一卷。约1750年。论述指头画作法, 以笔记形式,详述高其佩指头画之运指、 用墨、蘸色、渲染等法,并记其用纸、钤印、题款诸特点,亦载高其佩生平轶事及梦中得指运法等传闻。认为绘画美的最高境界,是具有“静

  • 西山许真君八十五化录·佚名

    三卷。托名施岑(晋代道士, 许逊弟子)撰。实为南宋净明派道士扶乩宣教劝善之作。全书八十五化, 前五十化记许真君(逊)之生平、灵迹,每化记一事,后附七言律诗一首颂之。第五十一至六十九化记宋代崇奉许逊及许真君托梦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