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又序(光绪七年张守恩重刻序)

  曩者予未学佛,客有以周安士先生《全书》示予者,予翻阅数篇,即愤形于色,有不欲观之者矣。客惊询曰:“子何为其然也?”予曰:“安士先生所言,与某先生大相龃龉。子以安士先生所言为是,然则某先生所言非欤?”客笑曰:“子气太盛,此岂斗诤法哉?某先生与安士先生,其造诣均非我辈所及。我不敢以蜉蝣撼大树,子乃欲以萤火烧须弥耶?是非姑不具论。今设有人于此,不知有后世,不信有因果,而炽然为恶。又设有人于此,亦知有后世,亦信有因果,而炽然为善。此二人者,孰优孰劣?”予亦笑应之曰:“子何视予之卑也?此而不辨优劣,殆有鼻而不知香臭者欤!”客曰:“然则子亦何惑于安士先生之《全书》也?”予曰:“子虽善辨,然惠迪之吉,从逆之凶;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若是者吾儒亦言之屡矣,何必广引佛经乎?”客曰:“子殆未之深思也。盖因果报应之理,非合三世则不圆。而三世因果之详,惟佛一人乃能说。故安士先生不避讥嫌,大声疾呼,警寐者而使觉。亦犹某先生著书传后之心也。”予意稍平,因复笑曰:“子姑竟其说,奚复藏头露尾为?”客乃正色而告曰:“某先生所言,世间法也。安士先生所言,世间法而通于出世间法者也。言言血泪,字字金錍。其苦口丁宁,诚心教诫,虽贤父兄之训其子弟,殆有过之,无弗及也。《全书》具在,子归而求之,有余师矣。奚必予之喋喋不休耶?”客遂留以授予。予因再拜受而读之,初紬绎其文辞,继会归其旨趣,忽觉豁然贯通,悲喜交集,如迷途值导师,如重病服良药,如昏衢得宝炬,如苦海遇慈航。不禁喟然而叹曰:“若不获观是书,几于一生虚度矣!”然非善友如曩客者,则予亦终其身,不知有后世、不信有因果而已矣。嗟乎!人身难得,妙法难闻。受苦三途,是谁招报?昔人云:“曾为浪子偏怜客。”因书获观是书之缘起,以告后之读是书者。

猜你喜欢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二卷·佚名
  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一卷·佚名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第四分之九)·佚名
  弘明集卷第四·僧祐
  卷第二十一(声闻现行恶行僧部第十)·宝唱
  佛说鹦鹉经·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佚名
  卷三百一十二·佚名
  说无垢称经赞卷第六(本)·窥基
  致汉院员生书·太虚
  释摩诃衍论 第四卷·龙树
  八正道经正文·佚名
   第九則  趙州東西南北·胡兰成
  卷第十九·佚名
  序·纪荫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三出 妓饮·孟称舜

    【海棠春】〔净上〕五陵豪贵知名早,遍柳陌,行辘俱到。呼酒挟佳宾,共向花前倒。少年心事欲拿云,气概风流众所尊。指点银瓶频索酒,倒翻金版共论文。自家陈仲游是也。生在豪门,长于贵族,结交才彦,素擅英声;识纳名姬,颇邀俊誉。男则

  • 甲集前编第四·钱谦益

    席帽山人王逢古今诗一百七十五首【天门行】天门高高俯四极,寸田尺地登版籍。泽梁无禁渔者多,瀚海干戈恣充斥。去年官饷私敓攘,今年私醝官价偿。屠烧县邑诚细事,大将不死鲸鲵乡。烹羊椎牛醉以酒,腰缠白

  • 卷三百四十·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四十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古梅吟藳【四】过淮南湖黄尘茫茫北风起黄芦萧萧日色死百万征夫血怒流防汚淮南一湖水向来失着图中原一朝此地化为边养兵百年不用力将军金印慙空悬南湖

  • 列传第一百一十五 三刘成杜钟张王·欧阳修

    刘建锋,字锐端,蔡州朗山人。为忠武军部将,与孙儒、马殷同事秦宗权。儒之败,建锋、殷收散卒,转寇江西,有众七千,推建锋为主,殷为前锋,张佶为谋主,略洪、虔数州,众遂十余万。乾宁元年,取潭州,杀武安节度使邓处讷,自称节度留后,奉表京师

  • 卷一百九·列传第六·柯劭忞

      ○太祖诸子四 拖雷中   △阿鲁浑盖喀图 合赞合儿班答 不赛因   阿鲁浑,阿八哈长子也。母曰海迷失亦可敦,由宫人得幸。   台古塔儿被弑,诸将乃迎阿鲁浑立之,以布哈为相,累黄金等其身,酬其翼戴之功。使长子合赞

  • 卷十八 本纪十八·赵尔巽

      ◎宣宗本纪二   十一年春正月辛酉,紥隆阿免,以哈哴阿、杨芳护理喀什噶尔参赞大臣。乙丑,容安论斩。丙子,以魏元烺为福建巡抚。朝鲜国王李钖请封其孙奂为世孙,贡方物。是月,给江苏沛县、安徽芜湖等八州县卫、浙江富阳

  • 卷十三·浦起龙

    钦定四库全书史通通释卷十三     无锡浦起龙撰外篇疑古【第三○旧注十一条或作十二条今刋去】盖古之史氏区分有二焉一曰记言二曰记事而古人所学以言为首释【以记事托记言发端起议】至若虞夏之典商周之诰仲虺周任

  • 安维峻劾李文忠疏·佚名

    安维峻既以抗疏请归政,革职,遣戍张家口。朝命既下,安直声震天下。大侠王五身护之往,车驮资皆其所赠,则当时安为国人推重可知。然余肄业北京大学分科时,见安先生人极谨愿,已无复有昔日刚劲之气。至观安劾李文忠一疏,语多牵强附

  • 卷之二百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序·缪荃孙

    苏有兵事,托始周初。淮徐之戎,其最著者。迨于春秋,淮夷来同,周颂歌之。齐桓创伯,亦征徐舒。寿梦而後,迄于句践,战争最夥,见《大事志》。兹为区别,军任为首,军职附之,军制军数,可详书者,均不敢省。前清之初,极重旗营。郑氏之人,绿营亦

  • 一二四 三沈二马上·周作人

    平常讲起北大的人物,总说有三沈二马,这是与事实有点不很符合的。事实上北大里后来是有三个姓沈的和两个姓马的人,但在我们所说的“五四”前后却不能那么说,因为那时只有一位姓沈的即是沈尹默,一位姓马的即是马幼渔,别的几位

  • 刘峻传·姚思廉

    刘峻字孝标,是平原郡平原县人。父亲名王廷,是宋始兴王内史。刘峻生下来刚一个月,母亲就把他带回乡下。宋泰始初年,青州落入北魏手中。刘峻八岁时,被人抢到中山去了,中山的有钱人刘实很可怜刘峻,用五匹丝帛把他赎了出来,并教他

  • 第四篇 政变正记·梁启超

    第一章 推翻新政八月十一日,复置皇上所裁汰之詹事府等衙门及各省冗员。【按】詹事府等衙门及各省冗员,皆无事可办。任其职者,皆养尊处优,素餐尸位,朘民之脂膏。以养此无谓之闲人,正如久患痈疽,全体皆含脓血。皇上必汰除之者,

  • 佛说宝雨经卷第一·佚名

    (显[禾*(ㄆ/用)]不退转菩萨记)唐天竺三藏达摩流支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伽耶城伽耶山顶。与大苾刍众七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得真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调慧马亦如大象。已作所作已办所

  • 百年钻故纸·佚名

    唐朝古灵神赞禅师,本来在福州大中寺受业,后来出外行脚,因受百丈禅师的指点而开悟,但之后又回到大中寺。曾经教导他的师父问他:“你离开我这,在外头学了些什么?”   神赞回答:“没有什么特别的

  • 一切秘密最上名义大教王仪轨卷上·佚名

      此于瑜伽大部中略出。    西天译经三藏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奉 诏译  归命一切佛。  五身作者如是生  不见众生决定身  亦复不见决定心  观想诸佛亦如是  若欲顶礼佛大士  应当顶礼自实智 

  • 昭覺丈雪醉禪師語錄卷第四·丈雪通醉

    嗣法门人彻岩等编住成都府昭觉寺癸卯中元日,為圓悟佛果大和尚設供,上堂。「乾坤作殿,碧落為門。星辰似陛,日月如燈。沒量漢子,於中開單展缽;無位真人,向此轉大法輪。一味斬釘截鐵,弗事簸土揚塵。纖細不容渾圇,拈出法王法令。覿

  • 诸佛集会陀罗尼经·佚名

    梵名Sarva -buddha^n%gavati^-dha^ran!i^ 。全一卷。又称诸佛集会经。唐代提云般若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记述佛陀怜悯众生怖惧生死,而于恒伽河畔集十方诸佛,共说息灾延命之咒及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