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三出 妓饮

【海棠春】〔净上〕五陵豪贵知名早,遍柳陌,行辘俱到。呼酒挟佳宾,共向花前倒。少年心事欲拿云,气概风流众所尊。指点银瓶频索酒,倒翻金版共论文。自家陈仲游是也。生在豪门,长于贵族,结交才彦,素擅英声;识纳名姬,颇邀俊誉。男则与申厚卿为友,女则和丁怜怜为伴。诗酒唱酬,往来不倦。如今屡次拉申厚卿到丁怜怜家饮酒,他只推故不去,未知为何?丁怜怜也屡催俺拉他同去,昨掩自往相约,方才许诺,这早晚敢来也。〔下〕〔生上〕

【前腔】相携红袖花间饮,行步懒,不知因甚。为念玉楼人,泪滴胭脂渗。昨遣媒婆到舅家求婚,未知成否如何,好生牵挂。今日陈仲游约我同访丁怜怜,本待不去,吃他再三相央,只得勉强走一遭也。〔下〕〔贴、丑同上〕

【念奴娇引】〔贴〕妓家门径,常则把财相贵重,钱为亲戚。一任你风流才俊子,钱尽也都须回避。俗客相随,可人不至,淘尽虚脾气。〔丑〕姐姐,你虽是千伶千俐,怎跳出这腌赞的生计?〔贴〕烟花为姊妹,〔丑〕露水作夫妻。〔贴〕老大无人至,〔丑〕门前车马稀。〔贴〕奴乃角妓丁怜怜,这是妹子伴姐。奴家夙具姿容,兼通音律。一切豪家贵胄,虽皆有心恋我,我却无情对他。只有申厚卿是此间才子,长到俺门行踏,我亦尽情延纳。半载以来,不知为甚,足迹杳然。昨央陈仲游再四拉他,约于今日到来。我已备下酒肴相待,怎这时还未见到他?〔生、净同上〕〔见介〕〔生〕间别相将半载余,〔净〕桃花人面忆当初。〔贴〕可怜老大容颜改,〔丑〕屡次招郎空寄书。〔生〕呀,怜娘怎出此语?〔贴〕且请坐了讲。〔众坐介〕〔贴〕申相公见弃奴家,今日甚风儿吹到也?请先饮三大杯。〔净〕这该得。〔生〕领怜娘尊命。〔饮介〕

【念奴娇序】佳人意美,见殷勤翠袖,几番高捧金杯。〔丑〕申相公请干了再斟。〔生〕小生醉也。〔净〕你刚刚坐下,怎便说醉了?〔生背介〕回首兰房凝望处,想灯下蹙损蛾眉。我在此饮酒,不知我小姐在那里做甚?堪惜身在红楼,魂飞香ト,停樽未饮已先醉。〔合〕空辜负,今番好景,花月相辉。〔净〕怜娘吹弹一曲,侑申相公酒。〔贴〕使得。〔吹弹介〕〔净〕

【前腔】相对,红偎翠倚,畅高歌狂咏,开怀拚饮千石。〔生睡介〕〔净〕拨尽檀槽,为什么司马青衫偏湿。任你银烛高烧,金杯低劝。恹恹昏倒玉山颓。〔合〕空辜负,今宵好景,花月相辉。〔贴〕我想申相公呵,

【前腔】当日,旖旎千般,风流万种,常来花下快衔杯。今日因甚的,因甚的,醉倒筵前如泥。〔净推生介〕厚卿史,醒来饮酒。〔生睡中呻吟介〕〔贴〕堪惑,看他冷语三分,热心一寸,吞花眠柳少滋味。〔合〕空辜负,今宵好景,花月相辉。〔丑〕申相公睡著了,陈相公畅饮数杯。〔净〕使得,杯子不当事,敢大碗来。〔连饮介〕〔丑〕陈相公好量。

【前腔】欢会,一个锦绣胸怀,一个江淮襟量,筵前双劝缕金杯。〔贴〕夜沉了。〔丑〕猛听得,猛听得斗转银虬声催。〔净〕我也醉了,伴姐同我睡罢。〔丑〕恁的,一个醉眼眯斜,一个神魂飞悄。〔净翻酒介〕〔丑〕翻了酒也,袖翻宫锦湿淋漓。〔合〕空辜负,今宵好景,花月相辉。〔贴〕既陈相公醉了,伴姐你扶他去睡,我在此等申相公醒来。〔丑扶净介〕青玉案前双劝酒,销锦帐里醉扶归。〔同下〕〔贴唤生介〕申相公,〔生惊搂贴介〕我的姐姐。〔贴〕什么姐姐?〔生〕呀,我猛然惊觉,元来却在这里。怜娘,夜几时了?〔贴〕夜漏过半了。〔生〕陈相公呢?〔贴〕陈相公睡了。〔生〕我别怜娘去罢。〔贴〕夜恁深了,那里去?〔生〕归去不妨。〔贴〕申相公,我几次招你不来,如今只说要去。奴身虽为贱妓,夙昔蒙你相爱,为甚今日佯亻秋不睬,将人恁般奚落也?

【柳摇金】情怀如醉,知伊为谁?忆昔与君期,永远同欢契,岂料你今朝顷刻时。甜桃酸李,对面两参差。是了,你才子身奇,怎搭上风尘贱妓。要去就去,如今以后,再休向柳陌花蹊,柳陌花蹊,闲停车骑。〔生〕怜娘休怒,是小生得罪了。但我情绪万千,实难相告。〔贴〕有甚难说处,只是丢了我又寻别个。〔生〕成都内外,再有谁似怜娘的,我去寻那个?〔贴〕要知心上,但听口中。适才你梦中唤谁?〔生〕怜娘既知道了,我亦不敢相瞒。但我今所遇非复风尘中人也。

【前腔】牡丹花下,相逢异姿。〔贴〕毕竟是谁?〔生〕姓王名娇娘,乃眉州王通判的小姐。我与他心眼两相期,暗里成佳会。〔贴〕生的如何?〔生〕我看世上没这样人,便梨花带雪,海堂著雨,也比不的他。他较名花风韵奇,休道身儿上诸余堪喜。只那新月映修眉,西子杨妃,应难并美。〔贴想介〕既名娇娘,又美丽如此,岂非小字莹卿者乎?〔生〕怜娘怎晓得?〔贴〕向帅府公子,求婚慕色,遍地访画真容,共得九人,此其一也。色莹肌白,眼长而媚,爱作合蝉鬓,时有忧怨不足之状。我至帅府内室见之,因记其姓氏,可果是此人么?〔生〕怜娘如亲见其人,我所遇的正是他。〔贴〕怪你视我犹如土壤,那人真天上人也。论娇娘,人间罕有。要觅芳姿,要觅芳姿,则除在蕊珠宫里。〔生〕俺那娇娘,辞能咏絮,貌足欺花,真乃世外之佳人,不愧女中之才子。怜娘称为天上人,也不枉了。教我怎不爱他,怎不念他?

【侥侥令】春花娇旖旎,春月影熹微,路入桃源相逢处,脉脉两情迷。怎忍离?〔贴〕休道你男子们,我看了图儿也注目不能去,但恨不一见其面。闻他脚儿极小,你去时幸将他旧鞋丐我。〔生〕他那双小脚儿,果然值千镒之金。我去时,便持他鞋儿来送你。〔贴叹介〕

【尾声】怪的将人看做闲花比,你果然是逢神女巫山那壁。〔合〕可知道雨云深处梦相随。

〔生〕西施娇艳欲倾吴,千种风流绝代无。

〔贴〕画里犹能动世人,几番对影自踌蹰。

猜你喜欢
  刘沆·唐圭璋
  严蕊·唐圭璋
  第二十章 夫人得信·屠隆
  元诗选三集庚集·顾嗣立
  第四折·石君宝
  布袋和尚忍字记·臧懋循
  东海渔歌卷二·顾太清
  卷356 ·佚名
  卷三十四·查慎行
  卷二百五十一·陈思
  卷一百四·陈元龙
  卷三十三·陈廷敬
  卷三百七十九·佚名
  追昔游集巻中·李绅
  《悼亡诗》其一·潘岳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香溪集钞·吴之振

    范浚杂兴五首雉骄有擅泽,鸡雄亦专栖。乘人肆桀傲,未异雉与鸡。虚张尽客气,不知堕危机。雉骄或登俎,鸡雄亦为牺。嗟尔桀傲子,不戒将安之?荆枭昔见恶,去楚将巢吴。妖音不知革,吴岂荆人殊。枭能戒颊舌,勿复轻鸣呼。虽荆亦容尔,何必

  • 晞发近藁钞【《天地间集》附。】·吴之振

    福唐黄坤五语余,《晞发集》近世行本多遗漏,曾抄畜二十馀首,皆刻板所无。余闻之心往,恨其不携行笈,得一见也。从子愚忠,自苕上潘氏抄得《晞发近藁》一帙,为发狂喜。原集古诗大半,此多作近体。屈蟠沉郁,吐茹奇艳,皆世所未睹,岂即黄

  • 卷五百一·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一姚合和东都令狐留守相公【一作奉寄东都留守令狐相公】除官【一作书】东守洛阳宫恩比藩方任更雄拜表出时传七刻排班衙日有三公旌旗严重【一作动】临关外庭宇【

  • 卷四·温庭筠

    钦定四库全书 温飞卿诗集笺注卷四   明 曾益 撰 长洲顾【予咸 嗣立】补 送李亿【一作忆】东归【六言】 黄山远隔秦树【嗣立案西京赋绕黄山而欵牛首注汉书右扶风槐里县有黄山宫杜甫诗两行秦树直】紫禁斜通渭城

  • 列传第四十 刘瓛明 僧绍 庾易 刘虬·李延寿

    瓛笃志好学,博通训义。年五岁,闻舅孔熙先读管宁传,欣然欲读,舅更爲说之,精意听受,曰:“此可及也。”宋大明四年,举秀才,兄璲亦有名,先应州举,至是别驾东海王元曾与瓛父惠书曰:“比岁贤子充秀,州闾可谓得人。”除奉朝请不就,兄弟三人

  • 雍正上谕 二、曾静痛心疾首地说:“我这过去的禽兽,·雍正

      【原文】  上谕:曾静悖乱凶顽,张为幻,从束狡恶狂肆之徒,未有其比。宜若性与人殊,不可化诲。乃今悔悟,从前为邪说流言所蛊惑,痛心疾首,历历吐供,自称“向为禽兽,今转人胎”等语。可见天地之大,无所不有,亦无物不可化诲。圣人

  • 提要·孔传

    东家杂记二卷,宋孔传撰。传字世文,至圣四十七代孙,建炎初随孔端友南渡,遂流寓衢州。绍兴中官至右朝议大夫知抚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封仙源县开国男。是编成于绍兴甲辰。上卷分九类,曰姓谱,曰先圣诞辰讳日,曰母颜氏,曰娶亓官氏

  • 黄庭坚传·脱脱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年即机警聪明,读书数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李常非常惊奇,以为他是一日千里之才。后黄庭坚考中了进士,任叶县县尉。熙宁初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

  • 耶律图鲁窘传·脱脱

    耶律图鲁窘,字阿鲁隐,肃祖之子洽礝之孙,勇敢而有谋略。太宗扶立晋的战役中,图鲁窘之父敌鲁古为五院夷离堇,战死,皇上便将其官职授给图鲁窘。会同元年(938),改任为北院大王,皇上曾经屏退左右而与他商议军国大事,应对合于皇上之

  • 卷五·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五圣学康熙九年庚戌十月丁酉上谕礼部帝王勤求治理必稽古典学以资啓沃之功朕於政务余闲惟日研精经史念经筵日讲允属大典宜即举行尔部其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六·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六 洪武十二年八月甲子朔。 丁卯,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 上御华盖殿,与侍臣论治身之道。上曰:“人之害莫大于欲,欲非止于男女、宫室、饮食、服御而己,凡求私便于已者皆是也。然惟礼可以制之,

  • 十五年·佚名

    (甲寅)十五年清康熙十三年春正月1月1日○朔日丙寅,正言韓泰東啓曰:「金徽之陰邪縱恣,而罪止罷職,好惡不明,不可謂是非已定也。緣臣無狀,以損聖朝,待臺閣之體,臣亦何心,自比聖世臺閣上人物哉?請遞。」持平朴元度、掌令李彙晋啓曰:「

  • 卷三十六·佚名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二十六善现,汝复观何义言: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若有为若无为增语非菩萨摩诃萨耶。世尊,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有为无为。尚毕竟不可得。性非有故。况有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有为无为增语。此增语既非有。如何

  • 卷下·印光

    挽回世道人心标本同治录序挽回世道人心标本同治录序(民国己卯冬作时年七十九)世出世间之理,不外心性二字。世出世间之事,不外因果二字。心性之理微,虽圣人犹有所不知。因果之事显,纵愚夫亦可以略晓。圣人欲天下永太平,人民常

  • 学古绪言·娄坚

    诗文集。 明人娄坚撰。二十五卷。娄坚字子柔,嘉定(今属上海)人,一说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隆庆、万历间贡生。少从归有光游。工书法。与唐时升、程嘉燧、李流芳号“嘉定四先生”。诗颇清新。是集近二十万字。其文颇

  • 杜甫传·还珠楼主

    《杜甫传》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的绝笔之作。全书11回,讲述了“诗圣”杜甫曲折潦倒的一生。由于作者善写武侠,尤其擅长讲故事,而杜甫的生平又与作者自身的身世很有相似的地方,因而《杜甫传》写得相当引人入胜和富有感染

  •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佚名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记录了光绪二十一年(1895)春,因甲午战败,清政府派遣大臣李鸿章与日本全权大臣伊藤博文在马关议和时的五次往复辩难。《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记述了甲午战败后条约的辩难。

  • 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卷卷大意略叙·李通玄

    简称《华严经大意》。佛教著述。唐李通玄造。一卷。介绍“八十华严”各卷的主要内容或大意。文字极为简略,每卷只用约二十字左右。见载于日本《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