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道行经本无品第十四

须菩提,白佛言:诸法随次无所著。诸法无有想如空。是经无所从生。诸法索无所得。爱欲天子梵天子白佛言:弟子须菩提所说如是,怛萨阿竭教但说空慧。佛言:如是诸天子。随怛萨阿竭教。诸天子问佛。何谓怛萨阿竭教。如法无所从生。为随怛萨阿竭教乎。佛言:如是诸天子。诸法无所从生。为随怛萨阿竭教。随怛萨阿竭教是为本无。本无亦无所从来。亦无所从去。怛萨阿竭本无。诸法亦本无。诸法亦本无。怛萨阿竭亦本无。无异本无。如是须菩提随本无是为怛萨阿竭本无。怛萨阿竭本无祝如是须菩提,住随怛萨阿竭教。怛萨阿竭本无无异。本无无异也。诸法是无异。无异怛萨阿竭本无无所罣碍。诸法本无无所罣碍。怛萨阿竭本无。诸法本无碍。一本无等无异本无。无有作者,一切皆本无。亦复无本无。如是怛萨阿竭本无不坏亦不腐。诸法不可得。须菩提,随诸法教怛萨阿竭本无。诸法本无。等无异於真法中本无须菩提,随怛萨阿竭教。怛萨阿竭本无。无有过去当来今现在。诸法本无过去当来今现在。须菩提,随怛萨阿竭教。怛萨阿竭本无。过去本无。当来本无。今现在怛萨阿竭本无等无异。是等无异为真本无。菩萨得是真本无如来名。地为六反震动。怛萨阿竭说本无。须菩提,随怛萨阿竭教。须菩提,不受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不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如是须菩提,为随怛萨阿竭教。舍利弗言:是本无甚深。天中天。佛言:是本无甚深甚深。当说本无时。二百比丘僧皆得阿罗汉。五百比丘尼皆得须陀洹道。五百诸天人皆逮无所从生法乐。於中立六十新学菩萨。皆得阿罗汉道。佛言:是六十菩萨过去世时。各各供养五百佛。布施求色。持戒忍辱精进求色。禅不知空离空。不得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今皆取阿罗汉道。菩萨有道得空得无色得无愿。是菩萨不得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便中道得阿罗汉道不复还。譬若有大鸟。其身长八千里若二万里复无有翅。欲从忉利天上自投来下至阎浮利地上。未至是鸟悔。欲中道还上忉利天上。宁能复还不耶。舍利弗言:不能复还。佛言:是鸟来下至阎浮利地上。欲使其身不痛。宁能使不痛不耶。舍利弗言:不能也。是鸟来其身不得不痛。若当闷极若死。何以故?其身长大及无有翅。佛言:正使是菩萨如恒中沙劫。布施求色。持戒忍辱精进求色。禅亦不入空。不得深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起心欲索佛道。一切欲作佛。中道得阿罗汉辟支佛道。是菩萨於过去当来今现在佛所。持戒精神三昧智慧。闻佛萨芸若。皆念求色是为不持怛萨阿竭戒精进三昧智慧。不晓知萨芸若。但想如闻声耳。便欲从是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会不能得。便中道得阿罗汉辟支佛道。何以故?不得深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故。舍利弗言:如佛所说,念中慧菩萨离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故。便得阿罗汉辟支佛道。若有菩萨庄严事。欲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者,当黠学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爱欲天子梵天子白佛言:般若波罗蜜难晓难了难知。欲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难得也。须菩提白佛言:般若波罗蜜甚深难晓难了难知。如我念是中慧。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易得耳。何以故?无所有当何从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诸法皆空索之了不可得。当作阿惟三佛。索法无所得。无有作阿惟三佛。亦无有得阿惟三佛者,若有闻诸法空。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易得耳。舍利弗谓须菩提。如须菩提所说者,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难得也。何以故?空不念我当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是法空设易得者何以故?如恒沙菩萨悉皆逮。须菩提言:云何舍利弗。用色逮乎不也离色法逮乎。不也。痛痒思想生死识逮乎。不也。色本无宁逮不。不也。色本无有法逮不。不也。痛痒思想生死识本无宁逮不。不也。离识本无有法逮不。不也是本无使逮不。不也。离本无有法使逮不。不也。设是法不可得。何所法使逮者,舍利弗言:如须菩提所说法。无有菩萨逮者,佛所说三有德之人。求阿罗汉辟支佛佛。是三不计三。如须菩提所说为一道耳。分漫陀尼弗谓舍利弗。须菩提,说一道当问。舍利弗谓须菩提,须菩提所说一道。我用是故问。须菩提言:云何於本无中见三道不。舍利弗言:不见也。何以故?从本无中不可得三事。须菩提言:本无一事得乎。不也。云何於本无中可得一道不。不也。设是谛不可得者,故复说阿罗汉辟支佛佛。为如是说。道本无无有异。若菩萨闻本无心不懈担是菩萨会当得佛也。佛言:如须菩提所说,皆持佛威神。使若说是耳。菩萨闻本无等无异心不懈怠会当得佛。舍利弗言:何等为菩萨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须菩提白佛言:何等为成就於菩萨。佛言:一切人皆等视中与共语言:当善心不得有害意向。常当慈心与语不得瞋恚。皆当好心中心。菩萨当作是祝

猜你喜欢
  丛林公论·佚名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一之二·子璇
  皇明名僧辑略·袾宏
  荆州天王水鉴海和尚语录序·水鉴慧海
  黄龙南禅师·惠洪
  维摩经玄疏卷第五·智顗
  卷第三十六·佚名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第一·佚名
  卷上·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三·澄观
  四阿鋡暮抄序·佚名
  净名经集解关中疏卷上·道液
  释大方广佛华严经论主李长者事迹·李通玄
  剩录序·元来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一百兵部主事陈焯编衲子十二人中峰本【法名明本讲席之盛为东南第一住天目山中峰赵孟頫归依甚?以师礼事之】咏葫芦秀结团圞带晩秋偏从根本易绸缪墙头恍忽悬明月架上依稀缀

  • 卷九·佚名

    台湾诗钞卷九梁成枬黄遵宪梁成枬成枬,字子嘉,号钝庵;清广东三水人。光绪割台前后,尝两度游台。连横辑有「梁钝庵诗稿」(未刊),「序」及「书后」见「雅堂文集」(「文丛」第二○八种)。其中有「隘丁行」、「耕山行」二诗,已见连氏

  •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第五)·赵晔

      夫差内传第五   十一年,夫差北伐齐。齐使大夫高氏谢吴师,曰:"齐孤立于国,仓库空虚,民人离散。齐以吴为强辅,今未往告急而吴见伐,请伏国人于郊,不敢陈战争之辞,惟吴哀齐之不滥也。"吴师即还。   十二年,夫差复北伐齐。越

  • 卷之九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皇王大纪卷六十四·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敬王十五年王人杀子朝于楚鲁以粟济蔡人越人乗虚入吴申包胥以秦师五百乗大败夫槩王于沂公子申收散亡败吴师于军祥夫槩王曰秦军逺鬬楚众日集而越入吴都大王留楚不去此危道也吴王不听夫槩王亡归击走之

  • 提要·汪藻

    【臣】等谨案靖康要録十二卷不着撰人名氏陈振孙书录解题曰靖康要録五卷不知作者记钦宗在储时及靖康一年之事按日编次凡政事制度及诏诰之类皆详载焉其与金国和战诸事编载尤详云云是振孙之时已莫知出谁手矣今观其书记事

  • 七二六 谕着韦谦恒等以原衔充文渊阁校理等事·佚名

    七二六 谕着韦谦恒等以原衔充文渊阁校理等事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十五日翰林院奏补文渊阁校理并带领引见,奉谕旨:韦谦恒着以原衔充文渊阁校理,德昌着以原衔署文渊阁校理。瑞保、汪如藻、五泰、陈崇本、刘谨之、彭元珫、邹

  • 卷四十一·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四十一宁古塔地方宁古塔氏伊住       尼喀礼?机       僧额拜色       叶柱丰匹讷      图赫讷翁嘉达      瑚克特克以上俱有传阿图纳    

  • ●续吴先贤赞卷之三·刘凤

    刘凤 韩雍 练纲 吴惠 盛昶 刘昌 刘珏 吴凯 孙琼张和 祝颢 陆昶顾昌 徐瑄 顾目??夏玑 陆容 ○韩雍 韩雍者长洲人甫弱冠?御史果敢善击断气直陵诸御史出其上数疏发奸利事在廷股栗出按郊甸有掌故为其下所持急雍一讯遂缚得

  • 六十六、青州归来·包天笑

      在我到青州府中学的第二年深秋,从府衙门里得到一个消息:山东巡抚周馥,将升任两江总督,山东巡抚却调了一位杨士骧来了(号莲府,安徽泗县人,光绪十二年翰林),那时政府对于督抚,时常调动,原不足异,可是这一调动,与曹耕翁却大有关系

  • 卷三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三十一征榷考【六】杂征歛【山泽津渡】顺治二年以寺臣条奏芦政传旨训饬太常寺典簿王文言条奏江南长江一带荻芦数千余里中多膄地乞遣台臣部臣以次清查立为芦政以充国用得旨江南初经归附治平

  • 十六年·佚名

    (辛酉)十六年大明嘉靖四十年春正月1月1日○壬戌朔,百官以權停例,陳賀于仁政殿庭。1月2日○癸亥,諫院啓曰:「政院,掌出納,詳察奏逆,俾無後弊,乃其責也,而頃日匿名書,旣不能依律燒毁,具由啓達,而奉承上敎,如恐或緩,使父子間不得傳說之言

  • 左传折诸卷首上·张尚瑗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首上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先正评説刘子骏曰春秋左氏丘明所修皆古文旧书多者二十余通藏于秘府伏而未发孝成帝愍学残文缺稍离其真乃陈发秘藏校理旧文得此三事以考学官所传经或脱简传或间编博问

  • 卷十二·佚名

    △游戏观瞩品第十二尔时太子生长王宫。孩童之时,游戏未学。年满八岁。出閤诣师。入於学堂。从毗奢蜜及忍天所。二大尊边。受读诸书。并一切论。兵戎杂术。经历四年。至十二时。种种技能。遍皆涉猎。既通达已,随顺世间。

  • 卷第一百九·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一百九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二十二 【论】第七佛会中开敷一切树华夜神主远行地。 【经】尔时善财童

  • 万法归心录卷上·佚名

      清燕京小杨山沙门祖源 超溟 着  侍者 明贯 谨 录  古吴后学比丘乘戒 定慧校阅重梓警省俗迷俗问某。欲常素。可有功德否。师曰。鳞甲羽毛。诸类体殊。知觉痛痒。与人无二。皆因生前念差。今世形骸故异。

  •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手钞·薛致玄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手钞。元薛致玄撰。二卷(上卷原缺)。陈景元《 道德真经藏室慕微篇》广引古籍,是妙则示其引文出处,着出篇名,略疏其义。底本出处:《正统道藏》 洞神部玉诀类。

  • 华严经妄尽还源观疏钞补解·净源

    简称《华严妄尽还源观疏钞补解》、《妄尽还源观疏钞补解》。佛典注疏。宋元丰二年(1079)净源述。一卷。依据澄观的《华严经疏》和《演义钞》,解释法藏的《华严还源观》,以便“补其遍善之功,成其具美之绩”。书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