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法句譬喻经爱欲品第三十二

昔佛在罗阅祇国耆阇崛山精舍之中。为天人龙鬼转大法轮。时有一人舍家妻子来至佛所。为佛作礼求为沙门。佛即受之令作沙门。命令树下坐思惟道德。比丘受教便入深山。去精舍百馀里。独坐树间思道三年。心不坚固意欲退还。自念舍家求道勤苦不如早归见我妻子。作此念已便起出山。佛以圣达见此比丘。应当得道愚故还归。佛以神足化作沙门。便往逆之道路相见。化人即问所从来也。此地平坦可共坐语。於是二人便坐息语。即答化人吾舍家妻子求作沙门处此深山不能得道。与妻子别不如本愿。唐丧我命劳而无获。今欲悔还见我妻子。快相娱乐後更作计。须臾之间有老猕猴。久已远离树木之间。在无树之处於中生活。化沙门问此比丘。是猕猴何故独在平地。无有树木云何乐此。比丘答化人言:我久见此猕猴以二事故来住此耳。何等为二。一以妻子眷属群多不得饮食快乐恣口。二常昼夜上下树木脚底穿坏不得宁息。以此二事故舍树木来住是间。二人语顷复见猕猴走还上树。化沙门语比丘言:汝见猕猴还趣树木不也。答曰:见之此虫愚痴得离树木。群从愦闹不厌劳烦而还入中。化人复言:卿亦如是,与此猕猴复何异矣。卿本以二事故来入此山中何等为二。一以妻妇舍宅为牢狱故。二以儿子眷属为桎梏。故卿以是故来索求道断生死苦。方欲归家还著桎梏。入牢狱中恩爱恋慕径趣地狱。化沙门即现相好丈六金色光明。普照感动一山。飞鸟走兽寻光而来。皆识宿命心内悔过。於是世尊即说偈言:

如树根深固,虽截犹复生。爱意不尽除,辄当还受苦。猕猴如离树,得脱复趣树。众人亦如是,出狱复入狱。

贪意为常流。习与憍慢并,思想猗淫欲。自覆无所见,一切意流衍。爱结如葛藤,唯慧分别见。

能断意根源,夫从爱润泽。思想为滋蔓,爱欲深无底。老死是用增。

比丘见佛光相炳著。又闻偈言悚然战栗。五体投地忏悔谢过。内自改责即便卻息数。随止观在於佛前逮得应真。诸天来听闻皆欢喜。散华供养称善无量。

法句譬喻经卷第三。

昔罗阅祇南四千里有国。奉事梵志数千人。时国大旱三年不雨。祷祠诸神无所不遍。王问梵志问其所由。诸梵志言:吾等当斋戒讫竟。当遣人与梵天相闻问其灾异。王言大善。斋戒所乏愿见告示。诸梵志言:当得二十车薪酥蜜膏油华香幡盖金银祭器尽用须之。王即办送。出至城外。去城七里平广之地积薪如山。共相推奖其有不惜身者终生梵天。选得七人。当就火烧遣至梵天。七人受祭咒愿讫。踧使上薪。从下放火当烧杀之。烟焰烔然热气直至。七人惶惧左右求救无有救者,举声曰:三界之中宁有大慈愍念我厄者,愿受自归。佛遥知之寻声往救。在虚空中显现相好。七人见佛。悲喜跳踊。唯愿自归救我痛热。於是世尊即说偈言:

或多自归,山川树神,厝立图像。祷祠求福,自归如是,非吉非上。彼不能来,度汝众苦,如有自归。佛法僧众,道德四谛,必见正慧。

生死极苦,从谛得度,度世八难。斯除众苦,自归三尊,最吉最上。唯独有是,度一切苦。

佛说渴讫火声寻灭。七人获安心喜无量。梵志国人莫不惊悚仰瞻。世尊光相赫奕分身散体。东没西现存亡自由。身出水火五色晃昱。众人见之五体归命。於是七人从薪下出。悲喜交集而说偈言:

见圣人快,得依附快,得离愚人。为善独快,守正见快,互说法快。与世无诤,戒具常快,使贤居快。如亲亲会,近仁智者,多闻高远。

於是七人说此偈已,及诸梵志愿为弟子。佛即受之。皆为沙门得罗汉道。国王臣民咸各修道。天寻大雨国丰民宁。道化兴隆莫不乐闻。

猜你喜欢
  卷三·佚名
  因明正理门论一卷·佚名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 第七卷·宗泐
  法幢远禅师语录·佚名
  阿育王传卷第七·佚名
  第五回·胡兰成
  摩利支天一印法·佚名
  佛说睒子经·佚名
  华严经金师子章注·法藏
  妙法莲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七·佚名
  卷二十·佚名
  北方毗沙门多闻宝藏天王神妙陀罗尼别行仪轨·佚名
  大悲经帝释品第三·佚名
  香王菩萨陀罗尼咒经一卷·佚名
  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德武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陈德武(生平不详)三山(今福建福州)人。有《白雪遗音》一卷。其《望海潮》词云:“之官路远,篙师又促旧航。”又同调云:“三分春色,十分官事。”盖尝出仕,道经钱塘、桂林、睢宁、浔阳等地。余皆不详。 ●水龙吟·西湖怀

  • 卷二百四十六 列传三十三·赵尔巽

      谭泰何洛会锡图库博尔辉冷僧机   谭泰,舒穆禄氏,满洲正黄旗人,扬古利从弟也。初授牛录额真。天聪八年,擢巴牙喇章京,与固山额真图尔格分统左右翼兵,略锦州。还从太宗伐明,自上方堡毁边墙以入,败明兵,克保安州。擢巴牙喇

  • 名山藏卷之四十三·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选天因记◆天因记郭子兴韩林儿○郭子兴郭子兴故曹州人父曰郭公善星历壮无妻自曹望见帝星烛临濠遂入濠伏观□□定远之定远邑有富翁女瞽翁就郭公筭命惊巳□女也翁曰恨瞽耳莫适聘郭公曰不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一·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八十一·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谋财害命之黑幕·李定夷

    五年十二月十日,即阴历十一月十六日,南翔镇出有富商周晋笙之八龄独子永暄被人暗杀之奇案。兹详志之。 周晋笙,名廷翼,南翔东市发茂酱园及鼎茂槽坊主人。现年六十一岁,席有先世家业,拥资数万。发妻陆氏,生一女,前卒。其后琴瑟

  • 第七三红禀光绪十二年八月七日一一二一二-二·佚名

    皂、快总头役倪源、许来,保举萧嘉为三皂头役具禀台下皂、快总头役倪源、许来,为遴选举充,恳恩给发谕戳,悬牌示知,以便奉公,而专责成事。缘本衙门额设六班,各有应收公项,及办缉命盗等案,责成关重。第查三皂

  • 八八○ 谕内阁程明諲毋庸照大逆凌迟定拟着改为应斩立决·佚名

    八八○ 谕内阁程明諲毋庸照大逆凌迟定拟着改为应斩立决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初七日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初七日内阁奉上谕:据三法司核奏河南生员程明諲为郑友清妄作寿文,内有「绍芳声于湖北,创大业于河南」,语言悖逆,照大逆律凌迟

  • ·檄施恩陈祥谕抚杜君英·丁曰健

    杜君英久处山中,昼伏夜走,终无了期。寂寂深林,餱粮莫继;茫茫大海,插翼难飞,不旬日间将为蒿下枯骨矣!本镇哀其愚懵,仰体朝廷好生之德,欲为网开一面,该弁賫斯檄往谕之。自古君臣大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以作乱之贼咸

  • 崔亮传·李延寿

    崔亮,字敬儒,清河东武成人,魏中尉崔琰的后代。父亲崔元孙任尚书郎。青州刺史沈文秀反叛,宋明帝派崔元孙讨伐,被沈文秀杀害。  崔亮的母亲房氏带着他到历城投奔叔祖、冀州刺史崔道固。十岁时又依靠叔父崔幼孙。家境贫困,他

  • 卷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九圣治四康熙五十六年丁酉四月丁酉上谕大学士等曰从前工部及光禄寺每年动用钱粮数十余万近俱节省减至数万但节用之事有益於此即无益於

  • 孟子纂笺卷十三·詹道传

    元 詹道传 撰尽心章句上凡四十六章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以出者也人有是心莫非全体然不穷理则有所蔽而无以尽乎此心之量【去声】

  • 孟子音义卷下·孙奭

    宋 孙奭 撰离娄章句下凡三十二章畎夷【始犬切或音犬】书曰太子发上祭于毕下至盟【音孟】津【丁云案古文尚书无此文先儒以为此文是伪泰誓也】酆【音丰】镐【音浩】度量【音杜亮】不比【毗志切近也】乘舆【音剰注同】

  • 卷四十一·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四十一    宋 卫湜 撰乃为麦祈实郑氏曰於含秀求其成也不言所祈承寝庙可知严陵方氏曰乃为麦祈实者以孟夏农将登麦故也祈其实则虑稼穑之卒痒故也是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不

  • 卷七十二·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七十二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二十文公十六年考异足利本传楚子乘驿防师于临品驿作驲宋板永懐堂同注放此 夫人助之施作乃助之施宋板永懐堂同 公曰不能具大夫正误具当作其 

  • 虞书·大禹谟·佚名

    皋陶矢厥谟,禹成厥功,帝舜申之。作《大禹》、《皋陶谟》、《益稷》。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帝曰:「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稽于众,舍己从人,不虐

  • 孝养第二十五·桓宽

    【题解】封建统治阶级为维护其宗法等级制度,防止“臣弑君”、“子弑父”等犯上作乱的事情发生,把孝道作为要求人民身体力行的道德规范。西汉王朝宣扬“以孝治天下”,上而最高统治者,除开国

  • 新物理学与唯识学·太虚

    一近年最进步的科学与哲学之逼近于佛学,实为一种不可思议的奇迹。前岁尝略论大数学家怀特海近年在英国所讲哲学之逼似华严法界十玄六相义,与英国倍克莱新哲学之切近离言说分别而趣实证禅宗义,已不胜其惊喜。乃顷阅东方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