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昭覺丈雪醉禪師語錄卷第八

嗣法门人彻岩等编

书翰

復茆坡燕居兄

古宿云:「凡接東山師兄書,未嘗言世諦事。」今接茆坡師兄書,未嘗言佛法事,似出古人一頭地也。敬復。

與破一禪人

竹笻飛過關嶺,幾被雁陣所羈,偶聞上座有結制解制之言,不知為誰之活計耶?適居易薛居士云:「臭口一張,橫開面上,係萬峰之子。」老僧道:「時萬峰老漢妄談般若,生身墮拔舌泥犁地獄,伏乞垂手一救,不致師資兩相辜負。」

復咸若佟護法(諱師聖)

八千里路附以鴻來,欲貧道掣轉蘆頭帆臨涇岸,起渭水無絲之調,速女媧煉石之風,日拊髀思,彌增顏汗。翰云「未了公案」,憶甲午冬貧道至漢城,初未識面,將謂有多少奇特。既晤之後,原來鼻直眼橫,此便是第一則公案也。又節日營齋,貧道領大眾及戒超、玄素二上座茶次,公指柑子云:「者箇要下手。」貧道預拈一枚,分作二分,一分奉公,一分自喫,此便是第二則公案也。又觀梅次,公云:「此園甚小,容和尚不下。」貧道指松竹云:「他二位聻?」公默然,予呵呵大笑而出,此第三則公案也。稽此數則,公當時當面放過,經今四載,復又從新提起,欲貧道歸來了卻,公將謂別有道理也耶?又謂巴護法發心修補,恨貧道材同散木,黐於越土,弗疾縮地來前,俟潮翻錦浪、綠卷吳風,徑上十八灘頭揩星洗月,一日缽盂兩度溼如何。

復念祖高居士(諱佑釲)

接手教,知居士善識其病,第未審有病不病者存乎其中,苟識不病,焉用醫為?設或扯艸湊籃,似多了一番手腳。且盡大地人以病攻病,惟釋迦老子一人,餘悉錯認湯頭、誤加引子,長年濫在病窠裏吐故納新,弗及㘞然一瘥。稽此病毒,非聖不親,非凡不近,若作病觀,翻成病肺。今居士欲瘳此疾,實以告之,慎勿外援,莫於內討,任運逍遙,隨方體認。倘服此劑,必聽其效,不假功勛忌口而自然成一片大光明藏矣。到此始信我醫家之不謬,以顯吾國中亦有病此病者。謹復。

復漢中靜明懶石首座

來稿閱畢,悔當時不曾與子道箇末後句,直使滹沱一脈流入秦川,令終南山中大小峰巒討腳跟不著,一等恁麼時候,毋教點滴滲漏為珍。

復潼川永伯刺史(諱錫胤)

來翰謂不復究性命之源,知居士日應萬機不肯空度,於浣花洗柳處欲見薄書。為事之人,識其人、近其源,則性命之塗不遠矣,與麼究去,似多了一番手腳。不若忘其源,而造未始之地,如潼之漢,秖隔一兩道溪山耳,第致君澤民之心,乃忠恕無用之用,若此謹慎做官,即是做佛,任他千重百匝,默運於一毛孔中,九結十使,照歸於半微塵許,故回得之如愚。參悟之日唯到與麼境界,那許餘習起種種紛飛之想,而判作兩橛哉。恰好就公私日用處,與張無盡、李遵勗手眼共轍,囊橐古今,佛法世法一稿招定,始信吾宗沒一點奇事也。

復非眼劉居士(諱道開)

接《楞嚴直講》一書,知居士善收忠恕之風,會使融通之舸,帆懸識海、浪泊中流,法門幸也。然《楞嚴》玅旨,原為爾我血氣男兒入路捷徑,向一切事究竟堅固,庶潛符密證,關捩全輸,不列旁門,一超直入,云「汝暫舉心,塵勞先起」,道箇直,早曲了也。貧道既秉教外之旨,務以本分接人,萬不以陳湯餿飯濫膺奉上,恐居士向擊鐘驗常、綰巾示結處,親證淨極玅圓紫金光聚,看破靈山一會引蔓牽枝,處處絆人腳跟,使尋香逐氣之流,鑽山透海、背覺合塵,不肯矍然一證,受用自家境界,務以寸木架層樓、浮漚撐巨艇。今不慧不懼諸方檢責,直以狼虎丸一劑,用瘳陳年固積,打翻漆桶子底,回觀語言文字悉為遊戲之場。到與麼時,橫講豎講一任安排,豈獨直講者哉!山緇淺見若此,不知高鑑如何?

復明珠院主

一箬東來,比擬走賀,奈緣草履一雙耳鼻盡脫,惟恐赤腳兩板,唐突大方也已。適讀手翰,不覺霜花結草,月吐新條,漢水凍無邊之聲,秦雲避廣莫之野。末問拄杖子與鱉鼻蛇是同是別?貧道道:「上座性命也不顧。」然此業畜,毒氣甚重,自古迄今,不知害卻多少人來。上自拈花,下至今日三千餘年,無人舉著。公今一見,切忌保愛,勿使螫人,俟春風轉腦,百艸揚眉,親來與伊斷卻命根,不致趁風雲為殃作祟,抱守明珠也。

上萬峰老和尚啟

磨煙寫竹,疏通雲外之風,屈指焚檀,曲盡窮兒之醜。十年敗闕,一枕烽煙,秖可自怡,不堪呈於座右,恭惟和尚身安盤石、兀坐棘林,捏聚打開,翻成狼藉,弄峨眉月於三峽,錦水西流;劑不死藥以全川,魂芒再復。幸天星有在,雨露重霑,隴外霜花,競先鬥麗。通醉根株丘壑,質本樗材,媿智識以無多,褻宗風之運季,謹具土儀數色,用佐膳需。歸期在邇,餘容面稟。不既,謹啟。

甲午三月十八日,命上天童代掃,逾秦歷魏,泛泗來吳,三周寒暑,始近塔前,其荊蓁塞道,白日亙天,雲駛吟風,鐵蛇臥水,山色如退乳之牛,泉石似離群之雁,焦寥貫日,滿目烽煙,撥轉蘆頭,纜繫檇李,值起伯孫居士,請就家菴清白師處,重刻全錄,越明年丁酉夏,畢工別集,俟和尚錫臨再梓。稽江南禪席古風,盡忘濟洞二門情同函矢,凡唐宋諸祖庭悉被一代主席者遺為子孫,有破沙盆拋向搕

猜你喜欢
  佛说诸法本无经卷下·佚名
  卷第二·呆翁行悦
  第六十五卷·佚名
  佛说三摩竭经·智旭
  卷第五·函昰
  卷第八·白岩净符
  卷第五·佚名
  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卷第三·佚名
  说无垢称经赞卷第二(本)·窥基
  摄大乘论释 第八卷·世亲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三·佚名
  止观义例纂要卷第三·从义
  卷第二·志磐
  致王森甫居士等书·太虚
  大乘广百论释论 第二卷·护法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四出 说偈·姚茂良

    【临江仙】〔末上〕尘世纷纷何日了。那堪岁月匆匆。番云覆雨本无踪。人生如一梦。方晓到头空。明心不用昙花照。见性何消贝叶传。出水水消元是水。回光月落不离天。贫僧乃金山寺中住持道月和尙是也。能通三教。习麻

  • 别后·闻一多

    哪!那不速的香吻,没关心的柔词……啊!热情献来的一切的贽礼,当时都大意地抛弃了,于今却变化记忆的干粮,来充这旅途的饥饿。可是,有时同样的馈仪,当时珍重地接待了,抚宠了;反在记忆之领土里,刻下了生憎惹厌的痕迹。啊!谁道不是变幻

  • 外篇 杂说上第七·刘知几

      ○《春秋》(二条)   案《春秋》之书弑也,称君,君无道;称臣,臣之罪。如齐之简公,未闻失德,陈恒构逆,罪莫大焉。而哀公十四年,书"齐人弑其君壬于舒州。"斯则贤君见抑,而贼臣是党,求诸旧例,理独有违。但此是绝笔获麟之后,弟子

  • 卷五十六·谷应泰

      ○李福达之狱   世宗嘉靖五年秋七月,妖人李福达坐死。福达,山西代州崞县人,一名午。初以妖贼王良谋反,事发,戍山丹卫。逃还,改名五,窜居陕西洛川县。与季父越同倡白社妖   术,为弥勒佛教,诱愚民。啸聚数千人,大掠州、

  • 元史续编卷十六·胡粹中

    【甲辰】二十四年春正月大明灭伪汉陈理出降【湖南北江西相继归于大明】三月诏削博啰特穆尔官爵【坐匿娄达实等削官爵罢兵权路通许归四川乡里初娄达实以帝母舅故上数为太子寝其事而太子不従丞相吹斯戬宦者保布哈皆附

  • ◎帐房先生大手笔·吴虞公

    上海四马路某旅馆近为优待顾客起见,在客厅旁另辟一阅报室。其内各报俱全,以供旅客之消遣。讵有一般外路客阅报时,每喜摇头摆脑高声朗诵,旁人虽厌恶其烦,卒无法奈何。乃共诉之帐房。该旅馆主人以同是主客,觉左右为难,因筹得一

  • 二十一 苏州织造李煦奏前奉谕旨已钦遵妥办摺·佚名

    康熙四十一年八月 管理苏州织造臣李煦谨奏:恭请皇上万安。 切惟御驾远幸,臣煦不能亲随左右,执鞭坠凳,以效犬马,依恋日深。兹闻圣驾回銮,遥叩北阙,特具奏摺,恭请圣安,伏乞睿鉴。 前奉谕旨:串客回南去了,其中若有纳监者,尔著量与他

  • 卷三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三十 【起戊午汉明帝永平元年○止戊子汉章帝章和二年】凡三十一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年表一书取资於纲目居多间有事关劝戒而纲目未大书者则博采考异正误以补之如汉明帝遣使之天

  • 许亨传·姚思廉

    许亨字亨道,高陽新城人,晋征士许询的六世孙。曾祖父许皀,任给事中、桂陽太守,志操高尚,居住在永兴的究山,即许询隐居之所。祖父许勇慧,齐太子家令、冗从仆射。父亲许懋,梁始平、天门二郡守、太子中庶子、散骑常侍,以博学多艺著

  • 弇山堂别集卷七十一·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谥法二二字谥文正(文臣)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师李东阳(正徳)少傅太子太傅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赠大傅谢迁(嘉靖)右俱勤学好问内外宾服文贞(文臣)少师兵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师杨士奇(正统)右勤

  • 卷八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八十六食货略【六】蠲赈【上】【臣】等谨按我国家列圣相承泽周四海念左藏之充盈嘉民生之悦豫蠲赋免漕迭周寰宇间遇直省偏灾莫不先事周谘蠲赈备举截漕发帑动辄数千百万奏报严其限展赈寛其期深仁

  • 礼五八·徐松

    谥【宋会要】王公及职事官三品以上薨,本家录行状上尚书省考功,移太常礼院议定,博士撰议,考功审覆,判都省集合省官参议,具上中书门下,宰臣判准,始录奏闻,敕付所司,即考功录牒,以未葬前赐其家。省官有异议者,听具议以闻。蕴德丘园,声

  • 卷七十六·程川

    <经部,五经总义类,朱子五经语类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七十六钱塘程川撰礼十七小戴礼记七九年知类通达横渠説得好学者至于能立则教者无遗恨矣此处方谓大成盖学者既到立处则教者亦不消得管他自住不得故横渠又

  • 第六次研究会·太虚

    ──七月十六日──一 峨眉山之佛光与偶像王兴周  前星期开佛学研究会时,陈居士面谈:朝报载有两事,与佛法不无关系。一、峨嵋佛光,谓系空中云气密布经日光反射而来,确非佛光。二、佛菩萨像,谓系佛像,僧徒多藉之惑众敛钱,应

  • 卷十七·佚名

    △空性品第十八尔时尊者须菩提复白佛言:希有世尊,彼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乃能成就如是功德。又复世尊能善宣说诸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不退转相。佛告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何以故?彼不退转菩萨摩诃萨。已能成就无边智故。须菩提白佛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三卷·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三卷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五法品第六之三 ◎五能忍功德者。一者不暴恶。二者不忧悔。三者众生爱乐。四者十方善名流布。五者身坏命终当生善趣天上。云何不暴恶。答诸有能

  •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佚名

    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南朝。《真诰》卷五称:「道有九真中经老君之秘言也」;《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九真中经黄老秘言一卷」,皆指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二卷,收入正一部。又《无上秘要》等书亦常引此经。经

  • 如意宝总持王经·佚名

    全一卷。宋代施护译于太平兴国五年(980)之后。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经题‘如意宝总持’为神咒之名。全经系阐明如意宝总持章句之受持法及其功德,并谓若受持此神咒而信心不清净或未能坚定专注,则不能见闻诸佛。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