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爱欲品法句经第三十二(三十有二章)

爱欲品者,贱淫恩爱世人为此盛生灾害。心放在淫行,欲爱增枝条。

分布生炽盛,超跃贪果猴。以为爱忍苦,贪欲著世间。忧患日夜长,莚如蔓草生。人为恩爱惑,不能舍情欲。

如是忧爱多,潺潺盈于池。夫所以忧悲,世间苦非一。但为缘爱有离爱则无忧。己意安弃忧,无爱何有世。

不忧不染求,不爱焉得安。有忧以死时,为致亲属多。涉忧之长涂,爱苦常堕危。为道行者,不与欲会,先诛爱本。

无所植根,勿如刈苇,令心复生。如树根深固,虽截犹复生。爱意不尽除,辄当还受苦。猿猴得离树,得脱复趣树。

众人亦如是,出狱复入狱。贪意为常流,习与憍慢并。思想猗淫欲,自覆无所见。一切意流衍,爱结如葛藤。

唯慧分别见,能断意根原。夫从爱润泽,思想为滋蔓。爱欲深无底,老死是用增。所生枝不绝,但用食贪欲。

养怨益丘冢,愚人常汲汲。虽狱有钩鍱,慧人不谓牢。愚见妻子息,染著爱甚牢。慧说爱为狱,深固难得出。

是故当断弃,不视欲能安。见色心迷惑,不惟观无常。愚以为美善,安知其非真。以淫乐自裹,譬如蚕作茧。

智者能断弃,不盻除众苦。心念放逸者,见淫以为净。恩爱意盛增,从是造狱牢。觉意灭淫者,常念欲不净。

从是出邪狱,能断老死患。以欲网自蔽,以爱盖自覆。自恣缚於狱,如鱼入笱口。为老死所伺,若犊求母乳。

离欲灭爱迹,出网无所弊。尽道除狱缚,一切此彼解。已得度边行,是为大智士。勿亲远法人,亦勿为爱染。

不断三世者,会复堕边行。若觉一切法,能不著诸法。一切爱意解,是为通圣意。众施经施胜,众味道味胜。

众乐法乐胜,爱尽胜众苦。愚以贪自缚,不求度彼岸。贪为败处故,害人亦自害。爱欲意为田,淫怨痴为种。

故施度世者,得福无有量。伴少而货多,商人怵惕惧。嗜欲贼害命,故慧不贪欲。心可则为欲,何必独五欲。

违可绝五欲,是乃为勇士。无欲无有畏,恬惔无忧患。欲除使结解,是为长出渊。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

我不思想汝,则汝而不有。伐树忽休,树生诸恶,断树尽株。比丘灭度,夫不伐树,少多馀亲。心系於此,如犊求母。

猜你喜欢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六·佚名
  灵峰藕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重刻序·智旭
  卷第五十二·佚名
  卷三十·赜藏主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八·佚名
  南天竺国菩提达摩禅师观门·佚名
  启真禅师语录序·佚名
  卷之二十一·纪荫
  法海观澜卷第五(目录)·智旭
  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十五·唐慧琳
  众经目录卷第二·法经
  卷十六·彭绍升
  宗镜录卷第五十二·延寿
  卷第七·居顶
  卷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幕·老舍

    第一场时间 一九五○年夏,某一夜的后半夜,天尚未明。地 点 龙须沟地势较高处的一家小茶馆——三元茶馆。布 景 三元茶馆是两间西房,互相通连,冬天在屋里卖茶,夏季在屋外用木棍支着旧席棚,棚下有土台,作为茶桌。旁边放着

  • 楚辞辩证下·朱熹

    天问隅隈之数,注引淮南子言「天有九野,九千九百九十九隅」,此其无稽亦甚矣哉!论衡云:「日昼行千里,夜行千里。」如此,则天地之间狭亦甚矣。此王充之陋也。「顾菟在腹」,此言兔在月中,则顾菟伹为兔之名号耳。而上官桀曰:「逐麋之

  • 卷十三·万树

    <集部,词曲类,词谱词韵之属,词律  钦定四库全书词律卷十三宜兴万树撰簇水【八十五字】        赵长卿长忆当初是他见我心先有一鈎才下便引得鱼儿开口好事重门深院寂寞黄昏後厮觑着一面

  • 二集卷三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三十七古今体九十九首【壬申?】山庄启跸木兰行围之作山庄行庆揽衢歌宝月团圞节并过蒐狩九秋应在即栖迟廿日觉无何轻岚别岫云封户细雨遥源水涨波更有予心欣慰

  • 卷四十三·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四十三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齿会集【尽甲午一年】甲午春杪座主大宗伯许公邀杨晩研宫赞陈梅溪侍御为娱老会仆以门下士忝充四人之数周而复始迭为主宾其秋同宗兄弟年六十以上者凡五人复有合醵之饮

  • 卷七十九·国朝·蒋一葵

    【刘三吾】 〔名如利、,三吾,其字也,别号坦坦斋,以字行,系出宋楚国公之裔。世为茶陵人。元末,为永平教谕。洪武初,以文学应辟。〕 刘井孙,三吾伯兄也。元至顺,历建、徽、瑞三路推官,转宁国路,贼攻宁国,

  • 明名臣琬琰録卷十六·徐紘

    (明)徐纮 撰镇逺侯夏国武毅顾公神道碑铭  杨士奇永乐十二年五月二十五日镇逺侯顾公薨于贵州讣闻上震悼遣官赐祭追封夏国公赐谥武毅赙赠如制命有司治丧塟遂命其嫡孙兴祖袭封兴祖奉柩归塟于扬州之(阙)原頋之先居湘潭公之

  • 第九卷 帝王·缪荃孙

    楚项 籍项籍,字羽,下相人。梁兄子。长八尺二寸,力能扛鼎,才器过人。与季父梁避仇吴中。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奇之。梁起兵,籍为裨将,击斩会稽殷通。徇下县,时年二十四。从梁渡江,别攻襄城、城

  • 学史卷八·邵宝

    (明)邵寳 撰○酉【凡三十章】母在长安病笃太宗命驰驿召还承问忧悸不能食道病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孝王珪驳曰无逸入蜀不能与母俱留卒京师子道未足称不可谓孝乃更谥良【唐书皇甫无逸传】日格子曰蜀道远且难矣母能行与俱可也

  • 程思廉传·宋濂

    程思廉,字介甫,其祖先系洛阳人,元魏时迁云中,安家于东胜州。思廉因太保刘秉忠的荐举,在裕宗王府内供职,以谨慎老实称著。后命为枢密院监印。平章政事哈丹巡视河南,任命他为都事。丞相史天泽尤其器重他。此时,正规划攻取襄樊,任

  • 卷三十一·佚名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御选明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三十一请保护圣躬疏【万历十七年】   赵志皋臣谨奏为披沥悃诚恳祈明圣慎保圣躬以介万年以衍灵长事臣荷蒙皇上恩宠叨居侍从寻历卿贰爵位之荣禄养

  • 李斐英·周诒春

    李斐英 字倬章。年二十九岁。生于福州。本籍住址。福建闽侯县仓前山对湖琴泉山馆。已婚。初学于兴化哲理中学堂。光緖三十三年。自费游美。入罗彻斯特东高等学校。光緖三十四年。入罗彻斯特大学。习普通文科。宣统二

  • 一本第一凡十四章·湛若水

      邓生问:&ldquo;忠信也,礼也,敬也,孰先?&rdquo;甘泉子曰:&ldquo;曷或先焉?曷或后焉?其一本乎!忠信、其心也,礼、其事也。莫非敬也。故敬而后有忠信,有忠信而后有礼容。&rdquo;   陈公赞问:&ldquo;三年学不至于谷。&rdquo;曰:&

  • 卷二十·佚名

    △车匿等还品下时净饭王。复作是言:我今心愿所有四方护世神王。护诸众生。今为我子。成利益故。恒相佐助。天上帝释。千眼天主。舍脂之夫。大力天王。及诸天众。左右围绕。愿为我子。所有心求。愿作佐助。又世诸神。风

  • 释氏稽古略卷四·觉岸

        乌程职里宝相比丘释 觉岸 宝洲(编集再治)  宋  赵姓。以土德王。都汴。今汴梁路。  &middot;太祖  &middot;太宗  &middot;真宗  &middot;仁宗  &middot;英宗  &middot;神宗  &middot;哲

  • 催官篇·赖文俊

    二卷。宋赖文俊 (生卒年不详)撰。赖文俊.字太素,处州 (今属浙江省)人,曾官于建阳,好相地之术,后弃职浪游,号布衣子,世称赖布衣,撰有 《绍兴大地八钤》、《三十六钤》、《催官篇》等。《催官篇》一书,分 《评龙》、《

  • 台湾郑氏始末·沈云

    清沈云撰,沈垚注,凡六卷。该书根据清江日昇《台湾纪事本末》49篇,并参考他书,删订而成。该书叙述郑芝龙自明天启初年起兵,至其子郑成功攻克台湾,以及曾孙郑克塽降清期间的史实。其中有些史事的年月与实际不符。

  •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知礼

    凡六卷。宋代知礼于天圣元年(1023)撰述。又作金光明玄义拾遗记、光明玄义拾遗记、光明玄拾遗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本书 系随文解释智顗之金光明玄义,并破斥广本观心释伪造说,抨击孤山智圆之金光明玄义表微记有词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