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六

居士传十六

颜清臣韦城武传

颜清臣

名真卿。琅邪临河人也。举开元中进士。擢制科。天宝末年为平原太守。安禄山反。举兵为诸郡倡。扼其冲。大破贼。肃宗即位。赴行在。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立朝严重。直道而行。不畏疆御。以是不容於朝。屡外转。乾元初拜浙江节度使。清臣故信乐佛法。甞受戒於湖州慧明。问道於江西严峻。时肃宗诏天下立放生池。清臣为立碑。歌诵主德。助宣佛化。其文曰。皇唐七叶。我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皇帝陛下。以至圣之姿。属艰难之运。无少康一旅之众。当禄山强暴之初。乾巩劳谦。厉精为理。推诚而万方胥悦。克己而天下归仁。恩信侔於四时。英威达於八表。功庸格天地。孝感通神明。故得回纥奚霫契丹大食盾蛮之属。扶服万里决命而争先。朔方河东平卢河西陇右安西黔中岭南河南之师。虓[谷*阚]五年椎锋而効死。摧元恶如拉朽。举两京若拾遗。庆绪遁逃已蒙赤族之戮。思明跧伏行就沸汤之诛。拯已坠之皇纲。据再安之宗社。迎上皇於西蜀。申子道於中京。一日三朝。大明天子之孝。问安视膳。不改家人之礼。蒸蒸然。翼翼然。真帝皇之上仪。诰誓所不及。已而妪煦万类。勤劳四生。乃以乾元二年春三月己丑端命左骁卫右郎将史元琮。中使张廷玉。奉明诏布德音。始於洋州之兴道。洎山南剑南黔中荆南岭南江西浙江诸道。讫於昇州之江宁。秦淮太平桥临江带郭上下五里各置放生池。凡八十一所。盖所以宣皇明而广慈爱也。易不云乎。信及豚鱼。书不云乎。鸟兽鱼鼈咸若。古之聪明睿智神武而不杀者。非陛下而谁。昔殷汤克仁犹存一面之网。汉武垂惠才致[衔-金+缶]珠之答。虽流水救涸宝胜称名。盖事止於当时。尚介祉於终古。岂如今者动者植者水居陆居。举天下以为池。罄域中而蒙福。乘陀罗尼加持之力。竭烦恼海生死之津。揆之前古。曾何彷佛。微臣职忝方面。生丁盛美。受恩寖深。无以上报。谨缘皐陶.奚斯歌虞颂鲁之义。述天下放生池碑铭一章。虽不足雍容明圣万分之一。亦臣之情恳也。敢刻金石着其辞曰。明明皇帝。临下有赫。至德光大。乾元启赜。纬武勘乱。经文御历。孝感神明。义形金石。仁覆华夏。恩加蛮貊。道冠巍巍。威深虩虩。遘兹多难。克广丕绩。庆绪致诛。史明辟易。人道助顺。天道恶逆。扑灭之期。非朝伊夕。乘此宝祚。永康宗佑。业盛君亲。功崇列辟。交禅之际。粲然明白。回映来今。孤高往策。去杀流惠。好生立辟。率土之滨。临江是宅。遂其生性。庇尔鳞翮。环海为池。周天布泽。致兹忠厚。罔弗怡怿。动植依仁。飞沉受获。流水长者。从称往昔。宝胜如来。畴庸允格。德力无竞。慈悲孔硕。相时传闻。尚赖弘益。矧在遭遇。其忘敷锡。真卿勒铭敢告。凡百文成。复上表肃宗乞御书其碑额。肃宗诏曰。朕以中孚及物。亭育为心。凡在覆载之中。毕登仁寿之域。四灵是畜。一气同依。江汉为池。鱼鼈咸若。卿慎徽盛典。润色大文。能以懿文。用刊乐石。体含飞动。韵合铿锵。成不朽之立言。结好生之上德。倡而必和。自古有之。情发於衷。予嘉乃意。所请者依。德宗朝官太子太师。为宰相卢杞所嫉。李希烈反请遣清臣往宣诏旨。希烈欲降之万方。终不屈。卒为贼所杀。年七十七。淮泗平子頵硕以其丧归。将易棺以葬。发之。颜色如生(唐书.鲁公文集.镡津集)。

韦城武

名臯。京兆万年人也。生弥月。父饭僧祈福。一胡僧不召而至。坐之庭中。既食。乳母抱儿出。胡僧忽升阶谓儿曰别久无恙乎。儿目僧而笑。众诘其故。胡僧曰。此儿诸葛武侯後身也。夙有惠於蜀。他日当为蜀帅。受蜀人之福。吾与之有旧。故来相视。父因以武字之。已而起家帅府。为监察御史。德宗朝知陇州行营留事。朱泚反。署为御史。城武斩其使。遣兄平乃弇赴行在授陇州刺史。置奉义军。拜节度使。贞元初移劒南西川节度使。治蜀二十有一年。数出师破吐蕃。服南诏。府库既实。三年一复其民赋。蜀人安之。封南康郡王。雅信乐佛法。请清凉国师着法界观元镜一卷。甞作鹦鹉舍利记曰。元精以五气授万类。虽鳞介羽毛必有感清英淳粹者矣。或炳耀离火。或禀奇苍精。皆应乎人文以奉若时政。则有革彼禽类习乎能言。了空相於一念。留真骨於已毙。殆由元圣示现。感於人心。同夫异缘。用一真化。前岁有献鹦鹉鸟者。河东裴氏以此鸟名载梵经。智殊常类。常狎而敬之。始告以六斋之禁。比及辰後非时之食。终夕不视。或教以持佛名号者。当由有念以至无念。则仰首奋翼若承若听。其後或俾之念佛。则默然而不答。或谓之不念即唱言阿弥陀佛。历试如一。曾无爽异。予谓其以有念为缘生。以无念为真际。缘生不答为缘起也。真际离言言本空也。每虗室或曙发和雅音。穆如笙竽。念念相续。闻之者莫不洗然而嘉善矣。以今年七月悴而不怿。已而日甚。驯养者知其将尽。乃鸣磬告曰。将西归乎。为尔击磬。尔其存念。每一击磬。一称阿弥陀佛。暨十击磬而十念成。敛羽委足不震不仆。奄然而绝。按释典十念成往生西方。又云得佛慧者殁有舍利。遂命火以闍维之法。余烬之末果得舍利十余粒。炯尔耀目。莹然在掌。识者惊视。闻者骇听。时有高僧慧观常诣五台山巡礼圣迹。闻说此鸟。涕泪悲泣。请以舍利於灵山用陶甓建塔。旌其异也。予谓。古之所以通圣神。阶至化者。女娲蛇躯以嗣帝。中衍鸟身而建侯。纪乎策书。其谁曰语恠。而况此鸟有宏於道。圣证昭昭。胡可默也。是用不愧。直书於辞。顺宗朝王叔文等乱政。城武上表请太子监国。暴叔文等之奸。已而太子遂受禅。叔文等皆罢黜。是岁卒於西川。赠太师。諡忠武。蜀民思其德。立庙祀之(唐书.宣室志.佛祖通载)。

知归子曰。记称颜公少遇道士陶八。八得链神之术。期以他日待公於罗浮。公既死。有人至罗浮见二客围棋。一客顾之曰。烦寄一书於北山颜氏。乃受书而还。其子得书大惊曰。此先太师手笔也。公之得仙。无足异者。然予读公书。其於佛法信向久矣。若韦公者。其亦颜公之亚也。故合而论之。

汪大绅云。如此大人物。却以两篇文字作对合而传之。抑何妙远不测。曰慈悲心所发故。宏法深心所成故。

猜你喜欢
  卷第七·佚名
  刊行法眼禅师十规论叙·文益
  卷第三十九(第六诵之四)·佚名
  新华严经论 第十一卷·李通玄
  释摩诃衍论 第五卷·龙树
  普曜经卷第七·佚名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七·佚名
  佛说太子刷护经·佚名
  合聚品第二十五·佚名
  先觉宗乘卷三·圆信
  第十七品·佚名
  卷第五·佚名
  卷第三十·佚名
  攝大乘論本卷第三·欧阳竟无
  卷之二·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七出 仇玉·李渔

    〖清平乐〗(小旦上)春来意绪,正在无聊处。一种闲愁天付与,无故收来情具。〔阮郎归〕蛾眉细小未知愁,凝妆独倚楼。无心人坠玉搔头,浑如有意丢。才戴却,又还抽,关心看不休。阿谁相赠阿谁收,此情深可仇。奴家范氏,小字淑芳。自从爹

  • 九、元剧之时地·王国维

    元杂剧之体,创自何人,不见于纪载。钟嗣成《录鬼簿》所著录,以关汉卿为首。宁献王《太和正音谱》以马致远为首。然《正音谱》之评曲也,于关汉卿则云:“观其词语,乃可上可下之才;盖所以取者,初为杂剧之始,故卓以前列。&rdqu

  • 五集 三卷·钱德苍

    牡丹亭劝农(杂扮小军,贴扮门子引外上)【引】何处行春开五马?采邠风物候浓华。竹宇闻鸠,朱旛引鹿,且留憩甘棠之下。时节时节,过了春三二月,乍晴膏雨烟浓,太守春深劝农。农重农重,缓理征徭词讼。下官南安府杜宝是也。向在江广之间

  • 郑史编年辑录三·佚名

    前546年,周灵王26年,郑简公20年夏,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屈建、蔡公孙归生、卫石恶、陈孔奂、郑良霄、许人、曹人于宋。—《春秋 襄公二十七年》郑伯享赵孟于垂陇,子展、伯有、子西、子产、子大叔、二子石从。—《

  • 卷十九子一·何良俊

    自《六经》之外,世之学者,各以其道术名家。虽语孟、学、庸皆子也,但孔子之学最正。而其言与六经相参,当与六经并行矣。若曾子、子思、孟子,亲得孔氏之传。而《大学》、《中庸》、《孟子》三书,则《论语》之翼也,故今世亦与《

  • 英宗睿皇帝实录序·佚名

    据广方言馆本补用葛思德东方书库本校朕惟尧舜禹汤文武诸君去世远矣其功德之盛心术之微后世犹得以考见者以典谟训诰誓命之书存也是故君天下者必立史官以专纪东方书库本纪作记载历代承传目为盛典有由然矣顾我祖宗列圣创

  • 卷之一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百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之三百五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钦定金史语解卷九·佚名

    <史部,正史类,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__钦定金史语解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金史语解卷九人名多罗约索 【礼仪也卷三作特列遥设】雅里 【肉也从史卷三原文】博【尔】苏 【蒙古语饽饽也卷三作勃剌速卷七十一作勃剌淑并改】

  • 南唐书卷二十七·马令

    宋 马令 撰叛臣第二十四呜呼诸侯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又岂违道以亡其国乎五代之际忧起萧墙祸生天属而大夫不能死邱墓者无国无之且为人臣者身非我有死君之难而已职非我有任君之事而已富贵非我有享君之禄爵而已又况

  •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佚名

    【提要】 乐羊食子,这无疑是古代发生的人间的悲剧。但是同是此事,却引来截然不同的看法。目的与手段的辩证关系,是谋略学的永恒主题。这个主题在此篇中得以表现。 【原文】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

  • 仪礼小疏卷三·沈彤

    呉江沈彤撰士昏礼昏礼下达疏云下记昏辞云吾子有惠贶室某也称有惠明前此已通辞相许按士冠礼首云士冠礼筮于庙门士相见礼云士相见之礼贽冬用雉夏用腒乡饮酒礼云乡饮酒之礼主人就先生而谋宾介乡射礼云乡射之礼主人戒宾燕

  • 礼记要义卷第十·魏了翁

    礼器一礼器名篇郑目録云名为礼器所以记礼使人成器之义此于别録属制度二礼有本有文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正义曰忠者内尽于心也信者外不欺于物也由尽于心故与物无怨外不欺物故

  •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九·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录五止观者。此被十信初心之中品也。止中疏先由等者。此明未修行已前。今以下正明修止。谓以始觉觉知诸尘境界。唯识所现无外境相。尘境既寂分别不生。心境俱止也。即破尘相为止境。无分别为止心。心境两

  • 佛说菩萨内戒经·佚名

    宋北印度三藏求那跋摩译佛以十五日说戒时。文殊师利正衣服。以头脑著佛足。起长跪白佛言。若有初发意菩萨。于道于俗当用何等功德。以开化一切众生。使各得成其功德。唯佛当以沤和拘舍罗。为我曹分别说之。佛言。善哉

  • 红楼梦考证·胡适

    研究著作。胡适著。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旧红学批评总结,第二部分为关于《红楼梦》的考证。本书是五四运动后崛起的“新红学派”的早期代表作之一,开一代之风气,其观点对此后的“红学”研究影响较大。作者对旧红学“索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