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十九·国朝

【刘三吾】  〔名如利、,三吾,其字也,别号坦坦斋,以字行,系出宋楚国公之裔。世为茶陵人。元末,为永平教谕。洪武初,以文学应辟。〕

刘井孙,三吾伯兄也。元至顺,历建、徽、瑞三路推官,转宁国路,贼攻宁国,井孙题高城门曰:“身随士卒同甘苦,誓与高城共死生。”城陷死之。三吾哭以诗曰:“黄甲题名前进土,白头死节古宣州。高城留得苌弘血,故友应同李黼游。”季兄与孙为南丰州同知,亦仗节死于台城。三吾哭以诗曰:“桂岭使还犹有信,杉关路断竟无书。生前有恨台城死,身后无家故国虚。”(井孙,字长吾。与孙,字存吾。)

太祖命刘三吾作《大诰三编》成,大喜,御笔批曰:“理道周详,始终无疵,畅然哉!”未几,三吾请告归,至省城,时本省有将复命官员,询“近日京中何事?”三吾曰:“上新作《大诰三编》,甚妙。”已而复命,见太祖,问曰:“会刘三吾否?”曰:“会?”曰:“云何”?曰:“上新作大诰三编,真经世之文也。”上不怿,即遣人逮三吾,时三吾行至衡山,将抵家,即随逮者至京,赐自尽。后数日,太祖问:“三吾有像否?”曰“有”。即令取看,题其上曰:“此老已八十,何不七十九?白骨埋青山,千古名不朽。”盖《大诰三编》既成,太祖欲从容颁示,以为出自己也。三吾泄之,故不免于祸。(一说,太祖平伪周,见周伯琦伏张士诚后,问为谁,对曰:“前元参政周某。”帝曰:“先生年若干?”曰:“七十五矣。”因赠诗:“先生七十五,何不六十九?白骨葬青山,万古名不朽。”按《三朝野史》载:淮西阃夏贵归元,四载乃卒,人吊之云云。不应相同至此。)

【张以宁】  〔字志道,号翠屏,闽之古田人。洪武初,官学士。〕

峡山僧慧愚溪邀张以宁观壁间旧题,因诵宋廖知县一律,有云:“猿弃玉环归后洞,犀拖金锁占前湾。”以宁谓其切实,类唐许浑,赋以继之云:“瘴岭风烟势渐开,喜寻筇竹步毒苔。江环列嶂天中起,峡岸流泉地底回。灵鹫飞来苍磴老,怪猿啼去白云哀。轩辕帝子应犹在,为奠南华茗一杯。”

张以宁过严陵钓台,留诗云:“故人已乘赤龙去,君独羊裘钓月明。鲁国大名垂宇宙,汉家小吏待公卿。天回御榻星辰动,人去空台山水清。我欲长竿数千尺,坐来东海看潮生。”

张以宁《送乡友》长篇云:“君家重峰下,我家大溪头。君家门前水,我家门前流。我行久别家,思忆故乡水。况乃故乡人,相见六千里。十年在扬州,五年在京城。不见故乡人,见君难为情。见君情尚尔,别君奈何许。送君遽不堪,忆君良独苦。君归过江上,为问水中鱼:别时鱼尾赤,别后今何如?”

张以宁《题烂柯山图》诗云:“人说仙家日月迟,仙家日月转堪悲。谁将百岁人间事,只换山中一局棋。”

【花纶】  〔杭州人。洪武十八年乙丑会试,黄子澄第一,练子宁第二,纶第三,乃浙江新解首也。及殿试,读卷官奏纶第一,子宁次之,子澄又次之。是年童谣云:“黄练花,花练黄。”时人莫解。比会试及读卷所拟名数,正协童谣。先一夕,上梦殿前一巨钉缀白丝数缕,悠扬日下,及拆首卷,乃花纶,上兼其不叶梦。已而得了显卷,姓名与梦相符,遂擢为状元。然花之被选,一时无不知者,故同榜皆呼为花状元。后世遂谓国初有花状元。非也。〕

花纶初授修撰,年十八,诏许归娶。练子宁送以诗云:“三月都门莺乱啼,郎君春色上春衣。潘生况拟供调膳,张敞仍须学画眉。南陌酒香银瓮熟,西湖月朗尽船归。极知身负君思重,莫遣心随粉黛移。”

花有辞藻。其后改福建道监察御史,出按江西,坐罪谪戌云南。有题杨太真画图《水仙子》一阕云“海裳风,梧桐月,荔枝尘。霓棠舞,翠盘娇,绣岭春。锦棚嬉,金钗信,香囊恨。痴三郎,泥太真。马嵬坡,血污游魂。杨柳眉,青颦黛损。芙蓉面,零脂落粉。牡丹茅,剪草除根。”

丁显,建阳人,后谴归,德业文章无闻焉。尝得其《题兰窗》诗一首:“公子善居室,猗兰蔚东窗。素荣轻露,冷风振芬芳。流玩引日夕,恍若临沅湘。岂不艳桃李,懿兹王者香。况逢同心友,结佩森翱翔。嘉名既云锡,咏言列篇章。持谢二三子,德馨尚无忘。”(是科泰和萧子韵,木匠之子,高皇帝问其家世,对以一绝云“严亲曾习鲁班机,常年制下青云梯。腰间带得纯钢斧,要斫蟾宫第一枝。”)

【任亨泰】  〔襄阳人,洪武二十一年戊辰赴试前夕,问向卜木杓,指北行。闻有病内热者,覆医人曰:“昨服第一种,甚亨泰。”即回曰:“吾已得谶矣。”既而果状元及第,宠遇特隆,命有司建状元坊以旌之。圣旨建坊自此始。〕

任事泰十三岁时,尝题扇面云:“杲日初升万木低,画船撑出小楼西。先生正熟朝天梦,门外山禽莫乱啼。”其贵达也,人以是诗预占之。

【孙蕡】  〔字仲衍,号岭南才子。洪武中翰林典籍。〕

洪武庚戌,孙仲衍与客自五仙城泛舟游罗浮,道出合江,访东坡白鹤峰遗址,还舣舟西湖小苏堤下,夜登栖禅寺,留宿精舍,寺南有王氏朝云之墓,眉山长公妾也。仲衍徘徊有感,乃托朝云为诗十首,皆集古语而成者,其后书“罗浮王仙姑月夜过此。”其一曰:“家住钱塘东复东,偶来江外寄形踪。三湘愁鬓逢秋色,半壁残灯照病容。艳骨已成兰麝土,露华偏湿蕊珠宫。分明记得还家梦,一路寒山万木中。”其二曰:“妾本钱塘江上住,双垂别泪越江边。鹤归华表添新冢,燕蹴飞花落舞筵。野草怕霜霜怕日,月光如水水如天。人间俯仰成今古,只是当时已惘然。”其三曰:“三生石上旧精魂,化作阳台一段云。词客有灵应识我,碧山如画又逢君。花边古寺翔金雀,竹里春愁冷翠裙。莫向西湖歌此曲,清明时节雨纷纷。”其四曰:“东望望春春可怜,江篱漠漠荇田田。绕篱野菜飞黄蝶,糁径杨花铺白毡。云延蓬莱长五色,鹤归华表已多年。梦回明月生南浦,泪血染成红杜鹃。”其五曰:“浮云漠漠草离离,泪湿春衫鬓脚垂。秋水为神玉为骨,芙蓉如面柳如眉。钟随野艇回孤棹,蝉曳残声过别枝。青冢路边南雁尽,问君何事到天涯。”其六曰:“身前身后事茫茫,恼断苏州刺史肠。猿带玉环归后洞,君骑白马傍垂杨。鹤群长绕三珠树,花气浑如百和香。惭愧情人远相访,为郎憔悴羞郎。”其七曰:“孤月无情挂翠峦,金炉香炉漏声残。云收雨散知何处,鬓乱钅义横特地寒。去日渐多来日少,别时容易见时难。明朝有约谁先到,青鸟殷勤为探看。”其八曰:“杏花疏雨立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短鬓欲星愁有效,此身虽异性常存。关门不锁寒溪水,环佩空归月夜魂。倚柱寻思倍惆怅,夜寒<刍>玉倩谁温?”其九曰:“万紫千红总是春,登临一度一思君。舞低杨柳楼心月,香沁梨花梦里云。风景苍苍多少恨,阴虫切切不堪闻。思君今夜肠应断,书破羊欣白练裙,”其十曰:“零落残魂倍黯然,一身憔悴对花眠。南园绿草飞蝴蝶,落日深山哭杜鹃。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此声肠断非今日,风景依稀似往年。”(仲衍工于集句,又绝句十二首:“舞衫歌扇旧因绿,万事伤心在目前。云物不殊乡国异,夭桃窗下背花眠。”“烟笼寒水月笼沙,谁信流年鬓有华。燕子衔将春色去,梦中犹记咏梅花。”“青山隐隐水迢迢,客梦都随岁月消。惟有别时今不忘,水边杨柳赤阑桥。”“杜陵寒食草青青,长涌《金刚般若经》。雨冷云香吊书客,梦中同蹑凤凰翎。”“远上寒山石径斜,宫前杨柳寺前花。红颜未老恩先断,莫怨东风当自嗟。”“与君略约说杭州,山外青山楼外楼。屈指别来经几载?愁心一倍长离忧。”“旅馆寒灯夜不眠,湘波冷浸一枝莲。何时最是思君处?月落乌啼霜满天。”“欲写愁肠愧不才,依稀犹记妙高台。问予别恨知多少?巴蜀雪消春水来。”“紫烟衣上绣春云,一树繁花对古坟。辛苦无欢容不理,半缘修道半缘君。”“春愁冉冉带余醒,珍箪银床梦不成。知子远来深有意,酷怜风月为多情。”“光阴卒卒一飞梭,怨入东风芳草多。旧枕未容春梦断,秦云楚雨暗相和。”“身前身后思茫茫,秋菊春兰各吐芳。惭愧情人远相访,为郎憔悴却羞郎。”又拗体三首:“白袷玉郎寄桃叶,金鞍骏马换小妾。翠眉蝉鬓生别离,南园绿草飞胡蝶。”“野棠开尽飘香玉,细柳新蒲为谁绿?忽忽穷愁泥杀人,逢人更唱相思曲。”“瞿塘嘈嘈十二滩,绕船明月江水寒。欲随郎船看明月,游丝落絮春漫漫。”皆托云朝云,盖传奇体以资谈谑耳。)

铁冠道人张景和结庐钟山下,蓝凉公玉携酒访之,道人野服出迎,玉以其轻己,不悦,酒行,戏曰:“吾有一语,请先生属对。云‘脚穿芒履迎宾,足下无礼’。”道人指玉所持柳杯复之曰:“手执椰瓢作盏,尊前不忠。”玉,武人,不喻其旨,相与一笑,而后玉竟以谋逆伏诛。太祖命搜其家,凡有片纸只字往来者皆坐死。蕡尝为玉题一画,遂被杀。临刑口占云:“鼍鼓三声毕,西山日又斜。黄泉无旅店,今夜宿谁家?”人皆悲之。

【凌云翰】  〔字彦,号柘轩,仁和人。领前元至正十九年乡荐,尝作梅词《霜天晓角》一百首,柳词《柳梢青》一百首,号“梅柳争春”。〕

洪武庚申冬,凌彦为人《题钟馗图》云:“朔风吹沙目欲眯,官柳摇金梅绽蕊。终南进士倔然起,带束蓝袍靴露趾。手掣硬黄书一纸,若曰上帝锡尔祉。胃磔于思含老齿,颐指守门荼与垒肯放妖狐摇九尾?一声爆竹人尽靡,明日春光万余里。”题罢,掀髯自得。不数日,辟书临门,迫胁上路。到京,授成都府学教授,遂成诗谶。

凌彦见人家昆季析房者,作《沁园春》词以嘲之云:“树上凌霄,堂前紫荆,秋来尚芳。奈牝鸡晨语,憔悴,妖狐昼啸,鸿雁分行。仁智非周,喜忧非舜,一旦天伦忍遂忘。如何好望,松楸感泣,桑梓悲伤。古今祸起专房。总一国犹然况一乡?家有妇人,岂无长舌?世无男子,谁有刚肠?树大枝分,瓜熟蒂落,此语应非是义方。聊书此,要惩鉴戒,不在文章。”

【胡虚白】  〔海宁人,洪武间教授。〕

洪武间,胡虚白归自江西,泊舟番君之望湖亭,见亭上石刻东坡诗一绝云:“黑云堆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亭下水连天。”虚白赓其韵曰:“鸥外清波雁外山,望湖亭下系归船。夜深起坐占风信,人在珠宫月在天。”书毕,忽有老者来诵其诗,曰:“子非斗南老人邪?”乃为长揖,举首不知所往。虚白因自号斗南老人。

胡斗南《题杨妃教鹦鹉念心经》云:“春寒卯酒睡初醒,笑倚东窗小玉屏。早佰眼前空是色,不教鹦鹉念《心经》。”又题绿珠坠楼云:“花飞金谷彩云空,玉笛吹残步障风。枉费明珠三百斛,荆钗那及嫁梁鸿。”

胡斗南《双孔笛》云:“混沌难分浊与清,凿开空翠太分明。有声本自无声出,二气还从一气生。碧海夜寒龙并语,瑶台月白凤谐鸣。依稀黄鹤楼中听,吹落梅花雪满城。”

胡斗南《北上行》云:“食密不知苦,衣葛不知寒。今晨出门去,始知行路难。惊飚吹断蓬,沙碛何漫漫。羸马缩如猬,霜花大如钱。夜步黄河冻,舟行不得前。君肠辘轳转,我肠车轮盘。王事有严程,去去勿惮烦。弯弧落旄头,飞箭定天山。会赋饶歌曲,论功万里还。”

胡斗南《送徐千户之甘州》云:“春寒初试越罗袍,不惜千金买宝刀。马援橐中无薏苡,张骞槎上有葡萄。昆仑西去黄河远,亟谷东来紫气高。何事相逢又相别,陇云边月夜劳劳。”

【张尚礼】  〔金华人。〕

洪武间,张尚礼拜监察御史。一日,作《宫怨》诗云:“庭院沉沉昼漏清,闲门春草共愁生。梦中正得君王宠,却被黄鹂叫一声。”圣祖以其能摹写宫阃心事,下蚕室死。

【张琬】  〔字宗琰,鄱阳人。〕

洪武初,张琬以贡入太学试高等,拜给事中,调户部主事。庚申,谨身殿灾,上不朝者阅七日,群臣方以严见惮,俱莫敢言,惟琬言之,诏可,赐文绮,寻升户部侍郎。高庙谓公曰:“朕以草昧之初,行经鄱阳,人物风土未遑周,诹可赋诗以对。”公应制曰:“门倚东湖小浦滨,春来景物益精神。百花洲接新桥路,五老峰连荐福云。风度鼓钟孤寺晓,烟横杨柳万家春。风光尚想还依旧,上苑题诗得具陈。”上为称赏。寻放归田里,俄遣中使斩公于永平市,死之年甫二十七。鄱儒竹居杨甫哭公诗云:“年少曾闻事上皇,朱衣咸羡好文章。才名既已闻中外,天命何须较短长?鹤入华亭悲夜月,凤回阿阁泣朝阳。至今台上青云士,犹向金门说侍郎。”寻赐葬祭,江右之人不许任户部官。或谓惩于琬而然。

【彭友信】。〕

洪武中,彭友信以贡至京师,遇圣祖徵行,口占《虹霓》诗二句,云:“谁把青红线两条,和云和雨系天腰。”久而未续,友信应声曰:“玉皇昨夜銮舆出,万里长空驾玉桥。”上大悦,问其籍,翌辰入朝,召友信上殿,曰:“此秀才有学有行。”遂命为北平布政使,(时有临海赵某卒业大学,为中贵《题蚕妇图》云:“蚕未成丝叶已无,鬓云撩乱粉痕枯。宫中罗绮轻如布,争得王孙见此图。”大祖幸中贵宅见之,诘问,中贵以赵对,即召除肇庆知府。在郡有廉声,及归,叹曰:“昔赵清献持一砚,今吾倍之。”遂持二砚以归,时号赵双砚。)

【顾禄】  〔字谨中,洪武间太常博士。〕

顾禄善诗歌,有《过鄱阳湖》诗一联云:“放歌今日容豪客,破敌当年想至尊。”闻入禁中,太祖命尽进其作。一日,近臣入便殿见上所常御处有禄诗数帙。盖深喜之也。

陈焕文扁其屋曰云巢,索顾谨中赋之,谨中为作歌曰:“我本云间人,夙契云山缘。闻公巢云处,爱作云巢篇。公家云巢在何许?会觇秀出云海边。山头日月白云起,云峰万朵浮青莲。山人结屋入云去,置身直上云松巅。云萝千尺覆户外,槛下百道来云泉。云翁住其下,日与云周旋。或携云鹤游,或伴云龙眠。餐云英兮漱云液,被云衣兮驾云。有时看云发高咏,落笔往往凌云烟。浮云世事岂能绊?萧散自是云中仙。我欲乘云走相觅,云路峻绝难夤缘,尔来山人弃云出,我今亦是青云客。云骑桥南古汴津,一笑相逢云水白。问公别云今几年?侧身东望云茫然。又挂云帆拂沧海,归去自种云中田。”

【邓伯言】  〔新淦人。〕

邓伯言有《游玉笥山》诗一联曰:“洞天明月一双鹤,涧水碧桃千树花。”宋潜溪见而爱之,乃以诗人荐入京,廷试《钟山晓寒》诗,高庙爱其中二句曰:“鳌足立四极,钟山蟠一龙。”以御手拍案诵之,伯言俯伏墀下,误疑天怒,遂惊死,扶出东华门始苏,次日,授翰苑清秩,以老疾辞,放归山。

【钱宰】  〔临安人。〕

洪武间,钱宰被徵至京,同诸儒修纂《尚书》,会选《孟子节文》。暇日,微吟曰:“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志,睡到人间饭熟时。”察者以闻。明日,文华燕毕,帝进诸儒谕之曰:“昨日好诗。然曷尝‘嫌’汝?何不用‘忧’字。”宰等惊悚谢罪,未几皆遣还。

钱宰《赋得梧桐树》云:“梧桐树,一叶堕秋风,一叶委秋露。明年二月新叶生,还在今年叶飞处。汉宫飞燕近承恩,零落班姬不如故。君不见,梧桐树。”

【应履平】  〔奉化人。官至方伯。〕

应履平初授福建德化知县,三年赴吏部考满,试论云:“篇文颇优。”以貌近侏儒,不获取。乃题诗部门前云:“为官不用好文章,只要胡须及胖长。更有一般堪笑处,衣裳糨得硬绷绷。”末不书姓名。阍者以呈冢宰,冢宰曰:“此必应知县也。”取其文览之,果优。次日奏升考功司郎中。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二十七 元豐五年(壬戌,1082)·李焘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十九·李心传
  ●卷下·张唐英
  卷三·汉·蒋一葵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六·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十二·佚名
  卷之七百七十一·佚名
  ●弁言·佚名
  卷七十中·郝经
  卷二十三·萧常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纪昀
  别集下卷五·宋名臣言行录
  尉迟迥传·李延寿
  裴矩传·欧阳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洪适·唐圭璋

      适字景伯,鄱阳人,皓之长子。政和七年(1117)生。绍兴十二年(1142),与弟遵同举博学宏词科。历官司农少卿,权直学士院,进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罢为观文殿大学士。乞休归,家居十六年,以著述吟咏自娱。淳熙十一年

  • 第四出 遣訉·许自昌

    【生查子】〔副净扮戴宗上〕瞬息绕天涯。信步腾云驾。意气欲横秋。侠烈闻天下。身轻一鸟过。铁马汗长趋。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自家戴宗的便是。捷足堪夸。神行无比。勇能挟荆轲之剑。义堪提朱亥之椎。向往贤豪

  • 人境庐诗草·卷二·黄遵宪

    ○寄四弟雏雁毛羽成,各各南北飞。与君为兄弟,义兼友与师。师严或伤和,肝鬲君所知。阶前百尺桐,浓绿侵须眉。树根两坐石,一平一嵚崎,我坐拾落叶,君立攀高枝。此读彼吟哦,形影常相随。有时隔屋语,亦复穴壁窥。当时忘此乐,亦已乐不

  • 载记第二十四 慕容宝 慕容盛 慕容熙 慕容云·房玄龄

    慕容宝,字道祐,垂之第四子也。少轻果无志操,好人佞己。苻坚时为太子洗马、万年令。坚淮肥之役,以宝为陵江将军。及为太子,砥砺自修,敦崇儒学,工谈论,善属文,曲事垂左右小臣,以求美誉。垂之朝士翕然称之,垂亦以为克保家业,甚贤之。

  • 卷一百二十五 志一百·赵尔巽

      ◎食货六   △征榷会计   征榷清兴,首除烦苛,设关处所,多仍明制。自海禁开,常关外始建洋关,而釐局之设,洋药之徵,亦相继而起。三者皆前代所无,兹列着于篇。至印花税、烟酒加徵,均试行旋罢,不具载。   常关。顺治初,定

  • 卷二十九·连横

    列传一颜、郑列传宁靖王列传诸臣列传诸老列传陈永华列传林圯、林凤列传刘国轩列传颜、郑列传连横曰:台湾固海上荒岛,我先民入而拓之,以长育子姓,至于今是赖。故自开辟以来,我族我宗之衣食于兹者,不知其几何年。而史文零落,硕

  • 第七十七回 平叛逆因骄致祸 好盘游拒谏饰非·蔡东藩

      却说刘悟见魏氏等楚楚可怜,不忍加诛,仍令返入内室,复遣妻李氏入慰。原来悟是前平卢节度使刘正臣孙,正臣为国殉难,叔父全谅,节度宣武,置悟为牙将,悟得罪他去,辗转奔徙,仍入平卢。李师古见悟状貌,尝语左右道:“此人必贵,但恐败

  • 史纠卷二·朱明镐

    (明)朱明镐 撰○南齐书纪志萧书诸志礼乐为优纪叙简核无支无蔓州郡沿立条贯昭晰亦称善制良史之才兹其尤也顾祥瑞一书路卉衜萼同入皂囊野鹿山鸡并形简牍隠侯作俑恨未免焉荆州襄阳之鞠旅悉目为义顺帝和帝之受戕书法从同谋

  • 张齐贤传·脱脱

    张齐贤,曹州冤句人。出生才三岁,遭遇后晋之乱,迁家到洛阳。孤贫用功学习,有远大志向,敬慕唐朝李大亮的为人,因此取字为师亮。太祖到西都,齐贤以布衣身份到太祖马前献策,被召到行宫,齐贤以手画地,逐条陈述十件事,分别是:下并汾;富民

  • 中日天津会议专条·佚名

    大清国特派全权大臣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直隶总督一等肃毅伯爵李;大日本国特派全权大使参议兼宫内卿勋一等伯爵伊藤;各遵所奉谕旨,公同会议,订立专条,以敦和谊。所有约款胪列于左:一、议定中国撤驻扎朝

  • 卷109·陈邦瞻

    帝昺祥兴二年二月,厓山破,张弘范等置酒大会,谓文天祥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馀罪,况敢逃其死而贰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赴燕。道经吉

  • 三十五年(上)·佚名

    (壬寅)三十五年大明萬曆三十年春正月1月1日○朔甲午,上在貞陵洞行宮。○卯初,上親臨率百官,行正朝賀禮。○大臣〈判中樞府事李德馨爲班首。〉及二品以上問安,答曰:「知道。」○獻納金光燁啓曰:「大司憲奇自獻、持平尹義立、掌

  • 卷五百六十三·佚名

    △第五分贪行品第十七之二佛告善现,若诸菩萨能如是行为行何处。善现白言:若诸菩萨能如是行都无行处。所以者何。诸现行法皆不转故。佛告善现,若诸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为行何义谛。善现白言:若诸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 唯识之名义·太虚

    ──十五年六月在北京弥勒院讲──唯识之理,广博无量,非略谈所能尽;今但就唯识二字之名义一谈:云何名识?即今日俗语所云知识。如何名唯?乃单独义。连合唯识二字,可云独有知识而无他物。但知识有能、所之两方:能知识者有八种识

  • 底牌·阿加莎·克里斯蒂

    《底牌》,又译作《牌中牌》,是英国推理小说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著的长篇小说。故事简述的是四位侦探——赫尔克里·波洛、亚瑞妮·奥利弗太太、巴特尔警监、强尼·雷斯上校,在四名嫌疑人找出凶手,而每一位“侦探”都有自

  • 睡庵稿·汤宾尹

    明代诗文别集。汤宾尹(字嘉宾)著。嘉宾所著述,刻本颇多,比如:明万历间戴谷刻本《睡庵诗稿》1卷、文稿2卷;明博古堂刻本《睡庵诗稿》1卷、文稿1卷;明万历间刻本《睡庵诗稿》4卷、文稿11卷;明万历间李曙寰等刻本《睡庵文稿

  • 清献集·赵抃

    北宋赵抃(1008—1084)撰。十卷。抃字阅道,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景祐进士。曾官殿中侍御史、益州路转运史,参知政事。因刚直敢言,不避权贵,被称为“铁面御史”。后加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

  • 春秋公羊传·公羊高

    儒家经典之一。又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旧题战国公羊高撰。开始只是口耳相传,汉初成书,据称由汉景帝时公羊寿和胡母生(子都)写成文字。是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