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第一凡十四章
邓生问:“忠信也,礼也,敬也,孰先?”甘泉子曰:“曷或先焉?曷或后焉?其一本乎!忠信、其心也,礼、其事也。莫非敬也。故敬而后有忠信,有忠信而后有礼容。”
陈公赞问:“三年学不至于谷。”曰:“其志笃矣。颜、闵其人矣。开也,其庶矣乎!”
陈公赞问:“禹无间,然其无举也欤?”曰:“无举,非以语圣也。禹之圣也,其犹诸百炼之金矣乎!浑合无间,是之谓盛德。”
仕鸣问:“诚自成。”曰:“诚自我立也。”问:“道自道。”曰。“道自诚行也。”又问。曰:“有其诚则有其人,无其诚则无其人。无其人则生理息,生理息则物我丧。哀哉!是故,诚也者,成也。一人已,合内外而性之者也。故时措之宜,惟尽性者能之。”
甘泉子曰:“大其心,然后能全体天地之性。故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心之广大也,物或蔽之,物或偏之,乌乎尽?尽也者,复其大者也,而性之全体焉见矣。今之小其心者,如掩鉴焉,一隙之明,照者几希矣。故尽心、知性、知天。明乎此,然后存养有所措,学之能事毕矣。”
杨生曰:“心何为而可尽?”甘泉子曰:“其敬乎!至敬无累,明鉴无蔽。”问:“予欲无言。”曰:“四时行,百物生,其言之至乎!”“何谓至言?”曰:“其示之道体尔矣。其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乎!”
甘泉子语仕鸣曰:“佛老之学,阴dao也;故尚鬼,其学也主静。圣贤之学,阳道也;故尚人,其学也主动。主动者,其执事敬之谓乎!是故大易之道,贵阳而贱阴。君子慎动。”
书曰:“小德大德。”小大惟一,小德者,其川流乎!大德者,其敦化乎!其德惟一,实一无二。
登山观海,学者其知圣道矣乎!大道之用●●●●●一以贯之耳。成章后达,溥博渊泉而时出之,●●●●学之至矣。
陈生问“文质”。曰:“质也者,其贞干乎!其于心也,为忠信。文也者,其华采乎!其于道也,为仪文。忠信而无文者,有之矣,以其陋也,故野。仪文而不忠实者,有之矣,以其诞也,故史。夫惟实德积于中,畅于四肢,内外合德,谓之有德,其彬彬之君子乎!是故性与天道,夫子之文章,其致一也。”
甘泉子曰:“吾观于大易,而知道器之不可以二二也。爻之阴阳刚柔,器也;得其中焉,道也。器譬则气也,道譬则性也。气得其中正焉,理也,性也。是故性气一体。或者以互言之,二之也夫。故孟氏曰:‘形色天性也。’又曰:‘有物有则。’则也者,其中正也。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其阴阳合德也乎!”
甘泉子曰:“先以目者,利攸往;先以知者,利于行。”或问焉。曰:“不惑。惑焉,不中矣;中,不惑也。世之冥行而不求之知,惑矣。是故中道者鲜矣。故曰:‘其中,非尔力也。’学者如射,射者审的而后发,发无不中矣。易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
甘泉子曰:“智也者,其天道之贞,以终始万事[乎!是故智]者,显于始,藏于终。显以生之,藏以成之。生之[者效发于]天;成之者效存于地。故智者可以知来,可以藏往,智[之]功用大矣哉!”
善学者如悬鉴焉,明其体矣,物至而照焉,不迁以就之。如迁就焉,本体亡矣。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迁也夫。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不要对牛谈琴·孔子 卷四十一·陈经 培育一颗清透心·李叔同 卷五十七·山井鼎 卷二十一·山井鼎 卷十一·鄂尔泰 第1章·老子 卷二十一·朱熹 第10章 礼器·戴圣 大人先生传赏析·阮籍 卷九·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六·玄奘 卷一·佚名 商主天子所问经·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五·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