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本第一凡十四章

  邓生问:“忠信也,礼也,敬也,孰先?”甘泉子曰:“曷或先焉?曷或后焉?其一本乎!忠信、其心也,礼、其事也。莫非敬也。故敬而后有忠信,有忠信而后有礼容。” 

  陈公赞问:“三年学不至于谷。”曰:“其志笃矣。颜、闵其人矣。开也,其庶矣乎!” 

  陈公赞问:“禹无间,然其无举也欤?”曰:“无举,非以语圣也。禹之圣也,其犹诸百炼之金矣乎!浑合无间,是之谓盛德。” 

  仕鸣问:“诚自成。”曰:“诚自我立也。”问:“道自道。”曰。“道自诚行也。”又问。曰:“有其诚则有其人,无其诚则无其人。无其人则生理息,生理息则物我丧。哀哉!是故,诚也者,成也。一人已,合内外而性之者也。故时措之宜,惟尽性者能之。” 

  甘泉子曰:“大其心,然后能全体天地之性。故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心之广大也,物或蔽之,物或偏之,乌乎尽?尽也者,复其大者也,而性之全体焉见矣。今之小其心者,如掩鉴焉,一隙之明,照者几希矣。故尽心、知性、知天。明乎此,然后存养有所措,学之能事毕矣。” 

  杨生曰:“心何为而可尽?”甘泉子曰:“其敬乎!至敬无累,明鉴无蔽。”问:“予欲无言。”曰:“四时行,百物生,其言之至乎!”“何谓至言?”曰:“其示之道体尔矣。其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乎!” 

  甘泉子语仕鸣曰:“佛老之学,阴dao也;故尚鬼,其学也主静。圣贤之学,阳道也;故尚人,其学也主动。主动者,其执事敬之谓乎!是故大易之道,贵阳而贱阴。君子慎动。” 

  书曰:“小德大德。”小大惟一,小德者,其川流乎!大德者,其敦化乎!其德惟一,实一无二。 

  登山观海,学者其知圣道矣乎!大道之用●●●●●一以贯之耳。成章后达,溥博渊泉而时出之,●●●●学之至矣。 

  陈生问“文质”。曰:“质也者,其贞干乎!其于心也,为忠信。文也者,其华采乎!其于道也,为仪文。忠信而无文者,有之矣,以其陋也,故野。仪文而不忠实者,有之矣,以其诞也,故史。夫惟实德积于中,畅于四肢,内外合德,谓之有德,其彬彬之君子乎!是故性与天道,夫子之文章,其致一也。” 

  甘泉子曰:“吾观于大易,而知道器之不可以二二也。爻之阴阳刚柔,器也;得其中焉,道也。器譬则气也,道譬则性也。气得其中正焉,理也,性也。是故性气一体。或者以互言之,二之也夫。故孟氏曰:‘形色天性也。’又曰:‘有物有则。’则也者,其中正也。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其阴阳合德也乎!” 

  甘泉子曰:“先以目者,利攸往;先以知者,利于行。”或问焉。曰:“不惑。惑焉,不中矣;中,不惑也。世之冥行而不求之知,惑矣。是故中道者鲜矣。故曰:‘其中,非尔力也。’学者如射,射者审的而后发,发无不中矣。易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 

  甘泉子曰:“智也者,其天道之贞,以终始万事[乎!是故智]者,显于始,藏于终。显以生之,藏以成之。生之[者效发于]天;成之者效存于地。故智者可以知来,可以藏往,智[之]功用大矣哉!” 

  善学者如悬鉴焉,明其体矣,物至而照焉,不迁以就之。如迁就焉,本体亡矣。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迁也夫。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不要对牛谈琴·孔子
  卷四十一·陈经
  培育一颗清透心·李叔同
  卷五十七·山井鼎
  卷二十一·山井鼎
  卷十一·鄂尔泰
  第1章·老子
  卷二十一·朱熹
  第10章 礼器·戴圣
  大人先生传赏析·阮籍
  卷九·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六·玄奘
  卷一·佚名
  商主天子所问经·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五·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王十朋

    钦定四库全书 东坡诗集注卷九 宋 王十朋 撰 贻赠 再过超然台赠太守霍翔【倬超然台在密州】 昔饮雩泉别常山天寒岁在龙蛇间【演後汉郑玄传玄梦见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岁在辰来年岁在已既悟以?合之知命当终注引北齐刘书

  • 卷五·吕诚

    ●钦定四库全书来鹤亭集卷五(明)吕诚 撰寓言苦瓠若悬瘿宜瓢亦宜笙笙将用含雅瓢以供酌烹吾为苦瓠谋任力不任声荐劳鉶鼎间自足资养生物贱终反贵吹万岂其情其二少学老无成所守但糟粕譬如福与市涉海求灵药岂不望三山风至辄

  • ●卷九  附记第九·王克昌

         殷梦高曰:记者,记其实,以示不忘也。附者,二而一之。如日星之附乎天,岳渎之附乎地,可合而不可离者也。保德之有所、有营,殆古诸侯之有附庸例与。明初设所,不募兵,不储饷,而屹若金汤。积久废弛,所变为营。今营兵渐减,势亦

  • 己酉被水纪闻·姚济

    姚济本年自前四月初,至闰四月底,晴少雨多,或连五六日不止,或连昼达夜大雨如注。西北低洼之田,已尽没水中,荒象已见。乡民赴县报荒,不期而至者约有四、五处。以后景象,当有不止于此者。因就所见闻,按日记之,以便稽考。五月 初一

  • 重修太师殷比干祠墓碑记·林献堂

    裴骞曰:『自古拒谏之君,莫甚于纣;自古死忠之臣,莫惨于比干者也』。夫比干以王子宗亲、少师重位,叹沈冒之乱德,伤商祚之沦丧,是故不得不言、不当不死者也。夫纣不听其言则亦已矣,而必欲杀其身;知其为圣人矣,而复

  • 郑世家第十二·司马迁

    安砚方译注【说明】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是为郑桓公。周幽王时,身为周王室司徒的郑桓公,看到西周行将灭亡,就在太史伯的建议下,将财产、部族、宗族连同商人迁移到东虢(guó,国)和郐之间(今河南嵩山以东地

  • 圣宗本纪·脱脱

    (一)圣宗文武大孝宣皇帝,名隆绪,乳名文殊奴。景宗皇帝长子,母为睿智皇后萧氏。圣宗幼年喜好书法,十岁即能赋诗。成年以后擅长射艺,通晓音律,爱好绘画。乾亨二年(980),被封为梁王。四年(982)秋九月二十四日,景宗驾崩。二十五日

  • 焦竑传·张廷玉

    焦竑,字弱侯,江宁人。为生员时就颇有名气。先是从督学御史耿定向为师,后又向罗汝芳求教。嘉靖四十三年(1564)乡试中举,但后来会试落第。定向遴选十四郡名士入崇正书院读书, 竑为第一人。定向告老还乡,竑追随于他。万历

  • 二三 一种有趣味的工作·邹韬奋

    我因为做过七八年的英文教员,便噜噜苏苏地讲了一大堆关于英文的教授法或研究法,但这不是什么英文教授法的书,我就把这件事告一结束吧。倘若这里有些意思可供给诸君研究外国文的参考,那就算是没有白说的了。我这七八年的英

  • 卷六十五·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六十五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帅臣上仁宗乞韩琦兼领大帅镇秦州余 靖臣准五月七日诏勑节文令後三馆臣僚如有边防要切机宜及朝廷大事并令具实封奏臣窃闻已

  • 卷八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八十七内务府总管无定员於满洲文武大臣或王公内简用掌内府一切事务奉宸苑武备院上驷院并隶焉所属广储会计掌仪都虞慎刑营造庆丰七司广储司管理六库郎中二人郎中四人员外郎十有二人主事一人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十六·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六 洪武十年十一月乙亥朔,上以大内宫殿新成,制度不侈,甚喜,因谓侍臣曰:“人主嗜好,所系甚重,躬行节俭,足以餋性,崇尚侈靡,必至丧德。朕常念昔居淮右,频年饥馑,艰于衣食,鲜能如意,今富有四海,何求不遂,何

  • 周书·君陈·佚名

    周公既没,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作《君陈》。王若曰:「君陈,惟尔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命汝尹兹东郊,敬哉!昔周公师保万民,民怀其德。往慎乃司,兹率厥常,懋昭周公之训,惟民其乂。我闻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

  • 卷二十三·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要义卷二十三宋 魏了翁 撰宣公四年至十一年【一】越椒射楚子汰輈及鼓跗着丁宁及鼓跗着於丁宁正义曰车上不得置簨?以县鼔故为作跗若殷之楹鼔也言着於丁宁则丁宁是器晋语云伐备钟鼓声其罪也战以

  •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第三·陈梦雷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勅僧尼改属祠部。泉州沙门智宣。往西竺求经。回诣阙。进辟支佛骨。贝叶梵经 按五代史梁太祖本纪。不载 按佛祖统纪云云。开平三年。大明节。勅百官。诣寺行香祝寿 按五代史梁太祖本纪。不载 按

  • 三峰藏和尚语录卷第九·三峰法藏

    吴虎丘山云岩寺嗣法门人弘储编颂古明州天童应庵昙华禅师虎丘嗣上堂云九年面壁坏却东土儿孙只履西归钝置黄面老子以拄杖画一画云石牛拦古路一马生三寅又有颂云蜻蜓许是好蜻蜓飞来飞去不曾停被我捉来摘去两边翼恰是一枚

  • 岭南逸史·黄岩

    此为涉及岭南少数民族的一部白话长篇小说, 《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归之于“英雄儿女”类。二十八回,黄耐庵撰。耐庵名岩,号花溪逸士,参见附录小传。书叙明万历年间,嘉应州秀才黄逢玉,才貌双绝,于赴从化探望姑母途中,或因救

  • 小学·朱熹

    中国南宋朱熹(1130~1200)编著。这是一部古代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教本。1187年写成。全书共6卷,385章,分为内外篇。内篇4卷,以《立教》、《明伦》、《敬身》、《稽古》为题,分别阐明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五伦之教,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