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启真禅师语录序

嘉兴大藏经 荆南内护国寺启真诚禅师语录

启真禅师语录序

真佛无口不解说法。真法无言若为宣说。所以

迦文世尊于拈花会上示涅槃妙心。

饮光尊者破颜微笑。何待语言文字。借事显理。离即蕴默。见闻觉知都为拈却。鸡足首陈而来少林传芳以后。彼德山临济棒喝机锋。不属有无中边。稍一眨眼即被人瞒却。如世之良骥。见鞭影而行。可为不涉理路。不落言诠者也。余以公务得寓荆南圆应禅庵。与主师宗子开士。坐谭浮屠内。典于师案头。拣阅语录二册。展历首尾。见其规范。謦欬仿佛。

大慧诸师询其源派。属

磬山千老人苗裔。护国启真禅师节主法席数坐名蓝可。为溯流浚源。源远而流长也。不越月余即报升

江浙。师持语录索序兼饯余程。余援手笑曰。彼以三叠阳关正打旁敲。余以五日京兆何暇饶舌。师随应云。

仁和凫飞早 燕都凤诏忙。余即唯唯。夫明月之光。非照乘同色。旭日之升。然爝火难并。正如海蚌禅。开口便见五脏肺腑。真取心肝刽子手也。所谓于一佛乘。分别说三道殊。半满曲。譬多方。既云万法归一。请参一归何处是为序。

大清康熙二十八年己巳孟春月谷旦浙江杭州府仁和县知县楚黄王庶善衡麓甫题于黄鹄矶头

猜你喜欢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第一·智圆
  佛教正信会缘起·太虚
  中四下·元照
  六门陀罗尼经论广释·佚名
  戒持·李叔同
  如何去除不如法之境界·印光
  宗门尊祖议·善月
  神僧传卷第九·朱棣
  目次·佚名
  卷之二十四·即非如一
  无异禅师语录序·元来
  卷上·佚名
  卷第五十八·李通玄
  四 义品·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一·玄奘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吴文正公澄 【亦作澄。】·顾嗣立

    澄字幼清,晚称伯清,抚州崇仁人。生三岁,授诗成诵。五岁,日记千余言。弱冠领乡荐,避地布水谷,纂次诸经,修正大、小《戴记》。至元二十三年,侍御史程巨夫奉诏求贤江南。征至京师,以母老辞归。大德初,起应奉翰林文字,除江西儒学副提

  • 初集卷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十八古今体六十九首【癸亥七】兴京姬室于豳日炎刘起沛时一人方缔造四海遂为基皇?犹然在臯门尚可思屏藩堪示固宫室不言卑往者争?际同归出衆姿秋风经故国膏雨遍新陂父老迎鸾驭材官卫羽旗初来尤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九十五·杨仲良

      哲宗皇帝   用旧臣上   元丰八年三月庚申[1],诏以登位,赐致仕前宰相守太师潞国公文彦博、前执政宣徽南院使太子少师张方平、观文殿学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孙固、资政殿大学士知扬州吕公著、资政殿学士知太原府

  • ●后叙·张楚金

      叙曰余以大唐显庆五年三月十二日癸丑昼寝于并州太原县之廉平里焉梦先圣孔丘被服坐于堂皇之上余伏于座前而问之曰夫子胡为而制春秋乎余兄越石在侧曰夫子感麟而作耳余曰夫子徒以感麟为名耳其深旨何必在麟耶子曰然于

  • 提要·王称

      【臣】等谨案东都事畧一百三十卷宋王称撰称字季平眉州人父赏绍兴中为实録修撰称承其家学旁捜九朝事迹采辑成编洪迈修四朝国史奏进其书以承议郎知龙州授直秘阁其书为本纪十二世家五列传一百五附録八叙事约而该议论

  • 第十五回 从范增访立楚王孙 信赵高冤杀李丞相·蔡东藩

      却说项梁带领部众,杀奔彭城,仗着一股锐气,冲入秦嘉营垒,杀的杀,砍的砍,利害得很。嘉自起兵以来,从未经过大敌,骤然遇了项家兵队,勇悍异常,叫他如何抵挡?没奈何弃营逃去。项梁驱兵追赶,直至胡陵,逼得秦嘉无路可奔,只好收集败兵,

  • 卷之三百三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十七·徐一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十七 嘉礼一 朝会 总叙 周天子之朝有四一曰外朝以听讼二曰中朝以见羣臣三曰内朝以听政四曰询事之朝国有大事致万民而询之於是後世有常朝与大朝会之礼焉汉高祖用

  • 卷三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三十二国用考赈恤宋宁宗庆元元年正月诏两浙淮南江东路荒歉诸州收养遗弃小儿初闽人生子多不举高宗绍兴中朱子请立举子仓孝宗乾道五年三月诏福建路贫

  • 三年·佚名

    (癸亥)三年清嘉慶八年春正月1月1日○丁卯朔,《璿源譜略》增修成。宗簿提調以下,施賞有差,正鄭晩錫加通政。○頒賜老人別歲饌,仍命存問,年例也○行護軍李漢豐卒。漢豐,德水人,忠武公舜臣後也。位至元戎,淸儉奉法,蕭然如韋布,帥臣中

  • 卷十一 泰誓中第二·孔颖达

    惟戊午,王次于河朔。次,止也。戊午渡河而誓,既誓而止于河之北。[疏]传“次止”至“之北”○正义曰:“次”是止舍之名,《穀梁传》亦云:“次,止也。”序云“一月戊午,师渡孟津”,则师以戊午日渡也。此戊午日次于河朔,则是师渡之日

  • 书传卷十六·苏轼

    宋 苏轼 撰周书立政第二十一周公作立政周公若曰拜手稽首告嗣天子王矣用咸戒于王曰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周公曰呜呼休兹知恤鲜哉周公率羣臣进戒于王赞曰羣臣皆再拜稽首告天子今王矣不可以幼冲自待则进戒曰王左

  • 我自己的长短·梁漱溟

    我的长处,归结言之,可有两点:一点为好学深思,思想深刻;一点则为不肯苟同于人。至于短处,不能用一句话说出来,大概说来就是自己不会调理自己、运用自己。头脑好像一条长的绳索,发挥放射出去,就收不回来,如我之好犯失眠症即其显证

  • 序·念常

      佛祖历代通载序浮图氏之论世。动以大劫小劫为言。中国文字未通。盖不可知也。摩腾竺法兰至汉而后。释迦佛之生灭。可以逆推其岁年。自是中国之人。得以华言记之。自天竺及旁近诸国东来者。莫盛于西晋。至于姚秦石

  •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第九·明佺

    大唐天后敕佛授记寺沙门明佺等撰小乘重译经目卷之二(二百七十九部三百八十一卷)&middot;出曜经一部十九卷右秦代凉州沙门竺佛念译。出长房录。&middot;承事胜已经一卷(出第十四卷)右后汉代安世高译。出长房录。&middo

  • 卷第六·佚名

    历朝释氏资鉴卷第六闽扆峰沙门 熙仲 集唐上唐高祖李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人也。其祖虎。与李弼等八人。佐周伐魏有功。皆为柱国。号八柱国。追封唐公。帝袭唐公。事隋。以功进封唐王。义宁二年岁戊寅。五月戊午。受

  • 占察善恶业报经·佚名

    隋外国沙门菩提登译,婆伽婆住耆阇崛山,示广博严净无碍道场,说甚深根聚法门。坚净信菩萨,为末世众生请问方便,佛令转问地藏菩萨。地藏为示三种轮相,占察三世善恶业报,兼示忏悔之法,次示一实境界。二种观道,及示善巧说法,安慰怯弱

  • 两卷无量寿经宗要·元晓

    佛典注疏。唐新罗僧元晓撰。一卷。是三国魏康僧铠译《无量寿经》的注释书。开四门:(1)“初述教之大意”;(2)“次简经文之宗致”;(3)“举人分别”;(4)“就文解释”(缺文)。第三门又分为二:“初约三聚众生分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