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忿怒品法句经第二十五(二十有六章)

忿怒品者,见瞋恚害宽弘慈柔天祐人爱。忿怒不见法,忿怒不知道。

能除忿怒者,福喜常随身。贪淫不见法,愚痴意亦然。除淫去痴者,其福第一尊。恚能自制,如止奔车,是为善御。

弃冥入明,忍辱胜恚,善胜不善。胜者能施,至诚胜欺,不欺不怒。意不多求,如是三事,死则上天。常自摄身,慈心不杀,是生天上。

到彼无忧,意常觉寤,明慕勤学。漏尽意解,可致泥洹,人相谤毁。自古至今,既毁多言,又毁讷忍。亦毁中和,世无不毁,欲意非圣。

不能制中,一毁一誉,但为利名。明智所誉,唯称是贤,慧人守戒。无所讥谤,如罗汉净,莫而诬谤。诸人咨嗟,梵释所称,常守慎身。

以护瞋恚,除身恶行,进修德行。常守慎言,以护瞋恚除口恶言:诵习法言,常守慎心,以护瞋恚。除心恶念,思惟念道,节身慎言:

守摄其心,舍恚行道,忍辱最强。舍恚离慢,避诸爱会,不著名色。无为灭苦,起而解怒,淫生自禁。舍不明健,斯皆得安,瞋断卧安。

恚灭淫忧,怒为毒本,软意梵志。言善得誉,断为无患,同志相近。详为作恶,後别馀恚,火自烧恼。不知惭愧,无戒有怒,为怒所牵。

不厌有务,有力近兵,无力近软。夫忍为上,宜常忍羸,举众轻之。有力者忍,夫忍为上,宜常忍羸。自我与彼,大畏有三,如知彼作。

宜灭己中,俱两行义,我为彼教。如知彼作,宜灭己中,苦智胜愚。粗言恶说,欲常胜者,於言宜默。夫为恶者,怒有怒报,怒不报怒。

胜彼斗负。

猜你喜欢
  菩 萨·太虚
  卷三百五十九·佚名
  卷六·佚名
  卷第十三(弥沙塞)·佚名
  卷第二十一·祖琇
  中本起经卷上·佚名
  告全球的佛学同志·太虚
  卷第十一·祖琇
  卷第一百一·佚名
  相轮品第五·佚名
  文殊所说最胜名义经卷上·佚名
  卷第二十·佚名
  莲池大师法语·朱时恩
  因明正理門論本〈不分品〉·欧阳竟无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六·玄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窥园词·许南英

    台南许南英荆轲入秦(「洞仙歌」)感恩知已,白衣冠易水,风雪萧萧声变征。恨武阳不武,胆小如鼷!太辜负,市骏燕丹太子!图穷匕首见,走柱回环,■〈忄赫〉杀秦廷诸武士。翻悔樊于期,杀身成仁;还问儞,头颅有几?倘若是渐离与君来,又何致劫盟,荆

  • 拟儿歌·刘半农

    (用江阴方言)吾乡沙洲等地,尚多残杀婴儿之风;歌中所记,颇非虚构。“小猪落地三升糠”, 小人落地无抵扛! 东家小囝送进育婴堂, 养成干姜瘪枣黄鼠狼! 西家小囝黑心老子黑心娘, 落地就是一钉靴, 嗡喀页!一条小命见阎王! 蒲包一包甩勒

  • 卷一百二十三·志第七十六·礼二十六等·脱脱

        ◎礼二十六   ○园陵 濮安懿王园庙 秀安僖王园庙 庄文景献二太子欑所上陵 忌日   皇后园陵。太祖建隆二年六月二日,皇太后杜氏崩于滋德殿。三日,百官入临。明日大敛,欑于滋福宫,百官成服,中书、门下、

  • 國朝獻徵錄卷之九·焦竑

      伯一(世封伯)   ◆世封伯   誠意伯劉公基行狀(黃伯生)   興安伯徐祥世家(歸有光)   襄城伯李公隆墓誌銘(王直)   故應城伯追封翼城侯孫公巖神道碑銘(楊榮)   平江伯追封平江侯謚恭襄陳公瑄神道碑銘(楊士奇)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元年冬十月丁巳朔上登舟幸淮甸翌日发南京戊午隆祐太后至扬州初太后过高邮闻叛兵焚镇江乃遣兵扼瓜洲渡及是入城驻于州治名州之正衙曰车驾巡幸驻跸之门庚申诏诸路官司及寄居待次官或非王命备补之人以勤

  • 卷七先监遗事纪略·刘若愚

    先监陈公讳矩,字万化,号麟冈,北直安肃县人。生于嘉靖己亥六月二十九日,至丁未冬选入,派秉笔高太监忠名下任司礼监,万历十一年籍没冯太监保时已任典簿,后升监官,至十九年春代藩奉国将军延堂有罪革爵禁锢凤阳高墙。先监奉敕押发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二·佚名

    正统九年春正月辛亥朔 上诣 奉先殿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 皇太后皇后免命妇朝贺○雷电大雨○夜有流星大如杯色青白尾迹有光出霹雳西行至近浊○壬子文武群臣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给宁

  • 今献备遗卷二十六·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呉与弼呉与弼字子傅江西崇仁人国子司业溥之子也少读伊洛渊源録心慨慕之遂弃举业絶人事独处小楼日取诸经传语録玩味之不下楼者数年余其诗曰九仭始一篑千里方跬步又曰神当通鬼神志当贯金石久之名闻京师累荐

  • 四、桂王之割据·汪荣宝

    桂王之立及广州之降明自福王南渡,而黄河流域久非其所有。自南都瓦解,而长江流域复失太半;及鲁、唐继败,而后东海沿岸亦尽入于本朝之版图。三年之间,形见势绌,于时朝野人物死亡略尽;而尚有崎岖危难之中折而不挠、穷而益奋者,湖

  • 第八章 孔子之卒·钱穆

    一、孔子之卒与葬 《左传》哀公十六年: 夏四月己丑,孔丘卒。 是年,孔子年七十三。 疑辨二十五 《戴记 檀弓》篇:“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子贡闻之,趋而入。子曰:‘予畴昔之夜,

  • 卷七八·邱濬

    ▲一道德以同俗 《易》象曰: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程頤曰:“火與天同,故為同人之義。君子觀同人之象而以類族辨物,各以其類族辨物之同異也。若君子小人之黨、善惡是非之理、物情之離合、事理

  • 春秋纂言卷七·吴澄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纂言卷七      元 吳澄 撰宣公【名倭一名接文公妾敬贏之子在位十八年夫人穆姜】元年【癸丑匡王五年○晉霸靈十三年○蔡文四年○曹文十年○衛成二十七年○鄭穆二十年○陳靈六年○杞桓二十九年

  • 赵文子与叔誉观平九原①·戴圣

    ——为官清廉者有几多 【原文】 赵文子与叔誉观乎九原②。文子曰“死者如可作也③,吾谁与归?”叔誉日;“其阳处父乎⑤?”文子曰:“行并植于晋国,不没其身,其知不足称也(6)。”其舅犯乎?”文子曰:“见利不顾其君,其仁不足称也。

  • 成唯識論卷第九·欧阳竟无

      護法等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一]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說一切法皆無自性。頌曰.   [二]卽依此三性 立彼三無性. 故佛密意說 一切法無性。   [三]初卽相無性. 次無自然性. 後由遠離前 所執我

  • 应注意蒙藏文化和国防·太虚

    ──二十三年十月在上海某某学院讲──说到蒙、藏,本来是五族之两族,不过因交通不便,遂由疏远至于隔阂。现在如外蒙之求自治,西藏之趋附于英,这都是不好的现象。如果要使国基巩固,必首先谋民族团结,时刻都要与他们亲近才行。

  •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十·海明

    當陽玉泉嗣法門人印正等編法語三示秋水西堂老僧過忠南相值之後,經今數年又來高梁,雙桂相從,共守寂寥。一日呈卷,欲老僧法語,老僧只得向義虎弄爪牙,話墻壁邊影響耳。試問:「十方無壁落,四面亦無門」,且道何為墻壁?何為影響?若向者

  • 歙砚说·佚名

    一卷,辨歙石说 一卷。作者不详。《歙砚说》,主要记载歙砚石采掘之地,琢石之法,以及珍贵砚石的性质、声音、硬度、纹理、颜色等,并列举了“眉子”、“罗纹”、“金鈫”等珍贵砚石三十一种之多,也列举了砚石的十种病象。《辨

  • 春秋地名考略·高士奇

    十四卷。高士奇撰。高士奇字澹人,号江村,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清代着名史学家、经学家、诗人。康熙二十四年,高士奇奉敕撰《春秋讲义》,因考订地理,撰成此书奏进。然据阎若璩《潜丘札记》,则此书之实际作者乃徐善(字敬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