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应注意蒙藏文化和国防

──二十三年十月在上海某某学院讲──

说到蒙、藏,本来是五族之两族,不过因交通不便,遂由疏远至于隔阂。现在如外蒙之求自治,西藏之趋附于英,这都是不好的现象。如果要使国基巩固,必首先谋民族团结,时刻都要与他们亲近才行。在政府方面,如蒙藏委员会,首都蒙藏学校,关于边疆上之杂志等,都极其要使他们要有很明了的民族观念,并需要拿知识去灌输他们。当知蒙藏在今日国防上,是很紧要的。我是一个佛教徒,略将蒙藏的文化──佛教──并近年来国内佛教徒所成立预备到西北去的团体,很简单的叙说一下:民国十三年,释大勇在北平成立藏文学院,它们是预备去研究经典的,有三十余人,于十四年率众相将赴西康,欲由康转藏。抵打箭炉,因战事阻隔,不获前进;随行者只六七人,余均遣散。当时名称为康藏学法团。后大勇病死康地,其徒如超一、法尊,现已学成归来。今仍留学于拉萨者,尚有能海法师一人。十九年、余因事赴川,特于嘉陵江温泉公园之缙云寺创设一汉藏教理院,专以研究藏方教理,经费系由省教育厅月拨洋六百元,学生有六十余人,僧徒占多数。当招生时,亦曾布告青年有志者都可就学,但来学者很少,可见人民对于边疆问题还很少注意。今贵院规模宏大,各位都是以全副精神贯注到蒙藏,这是很令人赞喜的。但蒙藏的风俗及其他一切,皆与各处不同,西藏人民约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出家喇嘛,另一种是在家信徒。蒙古亦如此,因蒙古之佛教,全接受于西藏者,故相传上无他异。我们知道佛教的三大系:第一是小乘佛教,传布于南洋群岛,如暹罗、缅甸、锡兰、爪哇等处。第二是中国、日本的大乘佛教。及至唐末、宋初,印度佛教入于式微时期,全部精粹,皆传于西藏,犹以密宗为甚。当时主持印度文化为婆罗门教,后于宋、元时,又被回教势力所征服,故终至于灭迹。再后数百年,至近世纪,又被英国灭并。佛教发祥地,竟陵夷如此,深令人感喟!如此,则可知西藏的佛教为印度第三系最醇美之佛教。诸位是预备将来到蒙、藏去开发的,而开发的初步,端赖佛教,愿各位于佛教要特别注意研究并加以修习,并将三民主义和其他一切文化尽量地去灌输他们,再把它由印度传来第三系的最醇美之佛教,带回国内供献国人研究,以便作沟通文化团结民族的发轫,全盘的责任,都在诸君身上!(法周记)(见海刊十五卷十二期)  (附注)本文自“上海通讯”中录出。


猜你喜欢
  四念处卷第四·智顗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十四卷·安慧
  費隱禪師語錄卷第七·费隐通容
  佛说海龙王经卷第二·佚名
  第四 弥多求学童所问之义释·佚名
  卷二十五(下)·佚名
  卷二·正觉
  往生安乐土法门略说·太虚
  第一 蕴相应·佚名
  复希声居士书·太虚
  入密严微妙身生品之馀·佚名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一卷·佚名
  卷第二十七·佚名
  信力入印法门经卷第二·佚名
  提纲录凡例·呆翁行悦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这年头活着不易·徐志摩

    昨天我冒着大雨到烟霞岭下访桂; 南高峰在烟霞中不见, 在一家松茅铺的屋檐前 我停步,问一个村姑今年翁家山的桂花有没有去年开的媚,那村姑先对着我身上细细的端详; 活象只羽毛浸瘪了的鸟, 我心想,她定觉得蹊跷, 在这大雨

  • 卷一百七·徐世昌

    阮元阮元,字伯元,号云台,仪徵人。乾隆己酉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重宴鹿鸣,加太傅。谥文达。有《研经室集》。曲阜城东库门东去意苍茫,泗水西流向夕阳。陵上白云留少皞,地中黄土认空桑。策书字

  • 宛陵羣英集巻三·汪泽民

    元汪泽民张师愚同编古体【七言】宋林宗放【案宗放字问礼淳熙丁未举进士授广州通判乞祠致仕自号拙庵老人】题韩任道寓轩坤作基天作宇架以虹霓鼇作柱入窻秦云连楚雨六合为邻谁障堵试问绳床供仰俯是处江山子作主云梦胸中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二·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元年二月戊辰朔广东经略司言贼李冬至二犯英连韶郴等州冬至二者宜章人以军兴赋重不能保遂与其徒作乱自号平天大王诏湖广宪臣招捕 是日祝友以其军降于刘光世初友在新店欲侵宣州阻水不克渡会光世遣人招

  • 卷十四·连横

    外交志连横曰:鸿蒙之世,各君其国,各子其民,闭关自守。固无所谓外交也。然当春秋之际,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齐楚秦晋迭为盟主,而郑以一小国介立其间,聘问往来,不失其宜。孔子曰:『子产有辞,诸侯赖之』。信乎贤者之有益人国也。台湾当

  • 卷之四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耶律贤适传·脱脱

    耶律贤适,字阿古真,于越鲁不古之子。酷爱读书,心存大志,圆转顺俗,玩世不恭,不为人所了解。只有于越屋质器重他,曾经对人说:“此人若能当政,天下就太幸运了。”应历年间,朝臣大多因为上言遭贬谪,耶律贤适甘于默默地隐退,游玩打猎,想

  • 唐纪四十六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五兴元元年(甲子、784)·司马光

    唐纪四十六 唐德宗兴元元年(甲子公元784年) [1]二月,戊申,诏赠段秀实太尉,谥曰忠烈,厚恤其家。时贾隐林已卒,赠左仆射,赏其能直言也。 [1]二月,戊申(初七),德宗颁诏追赠段秀实为太尉,谥号称为忠烈,以优厚的待遇抚恤段秀实的家人。当

  • 卷四·王溥

    梁开平三年九月,诏曰:“国之大事,唯祀与戎,须委元臣,以专重务。今后在京大小祀及诸色祠祭,并委宰臣薛贻矩专判。”后唐同光二年三月十日,祠部奏:“本朝旧仪,太微宫每年五荐献,其南郊坛每年四祠祭,吏部申奏,请差中书门下摄太尉行事

  • 系辞下卷八·孔颖达

    周易系辞下第八。[疏]正义曰:此篇章数,诸儒不同,刘瓛为十二章,以对上《系》十二章也。周氏、庄氏并为九章,今从九章为说也。第一起“八卦成列”至“非曰义”,第二起“古者包牺”至“盖取诸夬”,第三起“易者象也”至“德之盛

  • 卷十九 君牙第二十七·孔颖达

    穆王命君牙为周大司徒,穆王,康王孙,昭王子。○穆王,名满。君牙,或作君雅。作《君牙》。君牙,臣名。君牙命以其名,遂以名篇。王若曰:“呜呼!君牙,顺其事而叹,称其名而命之。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贞,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常。言汝父祖

  • 卷十六·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十六     宋 卫湜 撰鲁人有朝祥而莫歌者子路笑之夫子曰由尔责於人终无已夫三年之丧亦已久矣夫子路出夫子曰又多乎哉踰月则其善也郑氏曰子路笑其为乐

  • 原学·章太炎

    世之言学,有仪刑他国者,有因仍旧贯得之者。细征乎一人,其巨征乎邦域。荷兰人善行水,日本人善候地震,因也。山东多平原大坛,故驺鲁善颂礼;关中四塞便骑射,故秦陇多兵家;海上蜃气象城阙楼橹,恍皋变眩,故九州五胜怪迂之变在齐稷下;因

  • 卷五百九十八·佚名

    △第十六般若波罗蜜多分之六复次善勇猛。若诸菩萨能如是行则不缘色清净而行。亦不缘受想行识清净而行。何以故?善勇猛。是诸菩萨已能遍知色乃至识所缘本性清净故。若诸菩萨能如是行为行般若波罗蜜多。善勇猛。若诸菩萨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五·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五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种姓品第一如是已说独觉地。云何菩萨地。嗢拖南曰初持次相分增上意乐住生摄受地行建立最为后 有十法具摄大乘菩萨道及果。何等为十。一者持。二

  • 养老慈幼之意义·太虚

    ──十九年一月在泉州妇人养老院讲──一般社会的人们,不是将佛教看做不足道,就是看作太高深了。其实、佛教的出发点,是叫人日常行为上,身体的活动,口头的活动,和意志的活动,都应本著自己有利益、于人有利益而去活动的;所以做

  • 游维耶离品第二十三·佚名

    世智一切敏,所愿无不成。慈哀加众生,如人有一子。犹如转轮王,放教靡不从。患厌世五欲,欲入法慧窟。世尊亦如是,开建为佛事。勤劳行广化,事无不究竟。随生死恶世,顺见其起灭。欲入大无为,灭意寂然定。时维耶离城,吸人精魄鬼。入

  • 摄大乘论释 第九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 第九卷世亲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增上慧学分第九之余论曰。此中加行无分别智有三种。谓因缘引发数习生差别故释曰。此中加行无分别智三种差别。谓或由种姓力。或由前生引发力。或由现在数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