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注意蒙藏文化和国防
──二十三年十月在上海某某学院讲──
说到蒙、藏,本来是五族之两族,不过因交通不便,遂由疏远至于隔阂。现在如外蒙之求自治,西藏之趋附于英,这都是不好的现象。如果要使国基巩固,必首先谋民族团结,时刻都要与他们亲近才行。在政府方面,如蒙藏委员会,首都蒙藏学校,关于边疆上之杂志等,都极其要使他们要有很明了的民族观念,并需要拿知识去灌输他们。当知蒙藏在今日国防上,是很紧要的。我是一个佛教徒,略将蒙藏的文化──佛教──并近年来国内佛教徒所成立预备到西北去的团体,很简单的叙说一下:民国十三年,释大勇在北平成立藏文学院,它们是预备去研究经典的,有三十余人,于十四年率众相将赴西康,欲由康转藏。抵打箭炉,因战事阻隔,不获前进;随行者只六七人,余均遣散。当时名称为康藏学法团。后大勇病死康地,其徒如超一、法尊,现已学成归来。今仍留学于拉萨者,尚有能海法师一人。十九年、余因事赴川,特于嘉陵江温泉公园之缙云寺创设一汉藏教理院,专以研究藏方教理,经费系由省教育厅月拨洋六百元,学生有六十余人,僧徒占多数。当招生时,亦曾布告青年有志者都可就学,但来学者很少,可见人民对于边疆问题还很少注意。今贵院规模宏大,各位都是以全副精神贯注到蒙藏,这是很令人赞喜的。但蒙藏的风俗及其他一切,皆与各处不同,西藏人民约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出家喇嘛,另一种是在家信徒。蒙古亦如此,因蒙古之佛教,全接受于西藏者,故相传上无他异。我们知道佛教的三大系:第一是小乘佛教,传布于南洋群岛,如暹罗、缅甸、锡兰、爪哇等处。第二是中国、日本的大乘佛教。及至唐末、宋初,印度佛教入于式微时期,全部精粹,皆传于西藏,犹以密宗为甚。当时主持印度文化为婆罗门教,后于宋、元时,又被回教势力所征服,故终至于灭迹。再后数百年,至近世纪,又被英国灭并。佛教发祥地,竟陵夷如此,深令人感喟!如此,则可知西藏的佛教为印度第三系最醇美之佛教。诸位是预备将来到蒙、藏去开发的,而开发的初步,端赖佛教,愿各位于佛教要特别注意研究并加以修习,并将三民主义和其他一切文化尽量地去灌输他们,再把它由印度传来第三系的最醇美之佛教,带回国内供献国人研究,以便作沟通文化团结民族的发轫,全盘的责任,都在诸君身上!(法周记)(见海刊十五卷十二期) (附注)本文自“上海通讯”中录出。
猜你喜欢 四念处卷第四·智顗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十四卷·安慧 費隱禪師語錄卷第七·费隐通容 佛说海龙王经卷第二·佚名 第四 弥多求学童所问之义释·佚名 卷二十五(下)·佚名 卷二·正觉 往生安乐土法门略说·太虚 第一 蕴相应·佚名 复希声居士书·太虚 入密严微妙身生品之馀·佚名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一卷·佚名 卷第二十七·佚名 信力入印法门经卷第二·佚名 提纲录凡例·呆翁行悦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