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因明正理門論本〈不分品〉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爲學役.盬其腦而百體唯吾號令是爲學髓.役無超迹

  濟窮之望.髓有産生創立之能.學固不問其髓而甘心爲役乎。木之有本也.水之有

  源也.學之有理也.一也.因明之術又何獨不然。劫初足目標唱似真.爰暨世親咸陳

  軌式.幽致未分辨無利器.迨乎陳那匡正頹綱廣造八論.中唯集量與此理門詳詮

  正理精義絡繹.是則正理門論者.匡改正理之經豈依經而造論.大開正理之門雖

  稱論而實經也。文幽義博誦讀奇難.集量未來悼無將伯.蓋自唐後此術無匠久矣。

  晉用楚材禮失求野.丹珠藏中有集量因輪.取而對誦.並參基疏.斯不亦扣閽有路

  而理門可讀歟。

  文分立破二門.立分真立立具。且初真立者.樂成所立.不成能立。背此爲似.有五相

  違。現比世間自語自教.入論則同。然宗過有九.能別所別俱及相符.四不成過.入論

  則增.門論則無。此其所以異者.門論義攝而略.入論作法而詳也。如宗違因.門論旣

  ********************

  破.入論無文.非是師資故相矛盾。宗法彼此極成方生憶念.依此憶念方生了智.依

  此了智方能成宗。故背初相犯四不成.兩俱隨一猶預所依.有體無體與宗相順背

  亦有過。依後二相而製九輪.二八爲正因.翻彼立相違.餘皆爲不定。然四六翻因演

  四相違.共不共外演三分徧.與違決不定.入論則同.法稱獨缺。法稱所以獨缺者.根

  本剋實之談也.入論所以相同者.作法取詳之旨也。立敵有差別.因於初相增立四

  違.同品唯分有.因於後二備詳分徧.豈是師資故相矛盾。昔時由因而見邊.憶取助

  成故同品如昔而以因合宗.今日立宗而索證.設式簡濫故異品例今而宗先因後。

  翻此合離有顛倒過.若缺離合有無合不離過.若背宗因隨一或俱有不成及三不

  遣過.如是十過.入論無異.法稱有增.增三猶預不成三猶預不遣及缺合缺離。法稱

  所以有增者.蓋亦作法之求備也.豈亦師資故相矛盾。

  次談立具.爲現比量。現量有四義.一五識無分別.二五俱意識.三貪等自證分。四定

  中離教分別。比量有二義.一现比之作具遠因.二憶念之作者近因.悟自悟他咸歸

  ********************

  一致.清淨所趨非唯興諍。以是讀能立似立門。

  能破似破門者.能破有六類。一支缺.缺一有三缺二有三而無全闕.二宗過.三不成.

  四不定.五相違.六喻過。

  似破建類.足目正理凡二十四.如實所列爲二十二.方便心論亦列二十.天主入論

  攝入立中曾無一列。因明所需.若論剋實卽一能立已攝無餘.然立破迭爲賓主.卽

  方便必闢四門。臂如立支.唯一宗因已堪自悟.以故尼乾法稱廢喻有文.然必悟他.

  他非易了.故凡孤證未足暢情.旣不廢喻.以是對治相違及與不定喻又須二。此亦

  如是.立破旣開四門.似破須更列類.陳那理門酌古準情.刊以定類列爲十四。缺宗

  有一曰常住.缺因有三曰至不至無因第一無生.缺喻有二曰生過第三所作.不成

  有四曰無說第二無異第二可得第一所作.不定有九曰同法異法分別猶豫及與

  義准一三無異第一可得第二無生.相違有一曰第二所作.除其所複正符十四。以

  是讀能破似破門。

  ********************

  二門讀文旣已如是.理門奧博字字皆義.盡擧爲難.稽其大端撮立爲四.是爲四門

  探義。一唯一成宗義.二互不相離義.三但取適用義.四方便立破義。且初唯一成宗

  義者.繫有法於法者爲宗.成其所繫.非成其所依.更非成其所餘。是故一切須極成.

  所繫須不成.應以極成成其不成.成其相應之不成。非以法成有法.非以有法成有

  法.非以餘法成法.非以有法成法.非成宗法一分.又非已成更成。若極成不成.宗三

  不成.因所依不成.喻所立不成。若不成而成.宗相符極成。

  二互不相離義者.因之一分在宗有法中而與宗中法相連貫.又其一分在喻有法

  中而與喻中法相連貫。擧初一分之連貫或不生敵智.擧又一分之連貫敵智無不

  生。又以喻中幷無因一分幷無與宗作同類之連貫者簡喻類濫.而敵智更無不生。

  是故不相離者因明之體.而因三相者表而出其體也。因明之義.因三相盡之矣。依

  不相離義而因三相生.依因初相而不成之作法生.依因後二相而九輪生.依九輪

  而正因及不定相違之作法生。是故一切不相離.唯有法與法相離.而成其不相離.

  ********************

  知不相離義而因明術思過半矣。有不相離之體.要必有不相離之作法.若因喻別.

  卽犯三失。一有過.喻過中擧。二無能.終不能顯因與所立不相離性.但有類所立義.

  終不能顯宗因無性有所簡別能爲譬喻.但異品宗因別處。三無窮.旣不必所作無

  常相屬.聲何無常但云如瓶.瓶何無常又云如燈。

  三但取適用義者.一三支但取言陳不應言外增言.二因喻但取成宗不應分別差

  別.三一切但取成宗不應更成一切.四同品但取一分有不顧其他一分非有.五以

  喻合宗但取總相合說不論聲所作卽瓶所作.六異喻但取簡濫不論無體喻不順

  有體宗.七相違決定但取他過所破不卹自陷不定.八遮詞但詮非此不必反顯是

  彼.九立量但取敵對不必一切須通.十立量但取作法不必詳談學理。昧此十義.立

  固有過破亦有過.十四破類皆昧此義.過犯纍纍。昧第一義.於宗法無常外增生起

  言.有第二無異相似類.有猶預相似類.增實性言.有常住相似類.於三相外增因至

  宗因前宗.有至不至相似類.有無因相似類.增宗未生因未說有第一第二無生相

  ********************

  似類.有無說相似類。昧第二義.差別可見不可見.有分別相似類.差別咽嚌繩輪.有

  一二三所作相似類。昧第三義.徵證瓶之無常.有生過相似類。昧第四義.擧電非勤

  發.有義凖相似類.責因不徧宗有第一第二可得相似類。昧第五義.聲應可焼可見.

  有第一第三無異相似類。昧第七義.於立非不定而說不定.有同法相似類.異法相

  似類。總之狹義是因明義.不趨寬徑.思過半矣。

  四方便立破義者.藝不固常.式開方便。有以合宗爲因之方便者.如聲常無對.破彼

  不定須擧因言.今但擧其合宗詰責之言.聲非是常業等應常故常應可得故。有以

  合喻爲因之方便者.如聲常所作.順成自宗返破他宗皆須擧因.今但擧其合喻具

  二之言.聲是無常所作非常故常非所作故。此善方便.若惡方便.一分合喻例擧以

  顯.如說聲爲常一切皆是無常故.斯則不能顯因且更有過。凡此方便皆理門文.智

  巧日滋式增無已.應理門外曲盡其凡.然擧不勝擧.亦述方隅而已。一縱奪.設緣非

  所緣.設所緣非緣.見陳那觀所緣緣。二關並.汝言如來無一切智.爲一切而少有知

  ********************

  爲一不知.見般若燈。四幷量.有性非實非德非業.有一實故有德業故.見入正理。五

  性相爲文.許依藴立非卽離藴.應如瓶等非實我故.見成唯識。六寄言簡過.共簡寄

  勝義言.如真性有爲空.見掌珍。自簡寄自許言.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見奘師唯

  識量。他簡寄汝執言.執我常徧量同虚空.應不隨身受苦樂等.見成唯識。因明學.應

  祖陳那而宗法稱.此若提婆之續龍樹.無着之有世親.其於斯學抑何鄭重。然七論

  不來.正理方隅亦無譯籍.挈瓶觀井.曾何與滄海潏洋.應有何緣一濟飢渴歟。

  陳義如是.設有問因明何事.以第一義應之曰.唯一成宗而已。因明以何爲體.以第

  二義應之曰.互不相離而已。因明以何作業.以第三義應之曰.但取適用而已。因明

  有決定軌式歟.以第四義應之曰.方便立破而已。因明之學.如斯而已矣。

  ********************

猜你喜欢
  南明禅师语录序·佚名
  卷第十五·宗密
  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佚名
  法演禅师语录卷上·法演
  阅竟无居士近刊·太虚
  卷第六十二·佚名
  佛 教 偶 感·太虚
  说无垢称经赞卷第四(末)·窥基
  圆满一切愿金刚宝仪轨分第十九·佚名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六·佚名
  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佚名
  三宜盂禪師語錄卷九·明盂
  寸丝不挂·佚名
  慈宗的名义·太虚
  佛说须真天子经卷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山中白云词一·张炎

    南浦春水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新渌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馀情渺渺。茂

  • 卷六百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十八陆龟蒙读隂符经寄鹿门子清晨整冠坐朗咏三百言备识天地意献词犯乾坤何事不隐德降灵生轩辕口衔造化斧凿破机关门五贼忽迸逸万物争崩奔虚施神仙要莫救华池源但学战胜术相高甲兵屯龙蛇竞

  • 洪咨夔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洪咨夔(1176-1236)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浙江临安)人。嘉定二年(1209)进士。授如皋主簿,试饶州教授。嘉定间,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与之帅成都,又荐为籍田令、通判成都府。理宗即位,召除秘书郎。宝庆元年(1225),迁金部员外

  • 卷一百二十四·志第七十七·礼二十七等·脱脱

        ◎礼二十七   ○外国丧礼及入吊仪 诸臣丧葬等仪   凡外国丧,告哀使至,有司择日设次于内东门之北隅,命官摄太常卿及博士赞礼。俟太常卿奏请,即向其国而哭之,五举音而止。皇帝未释素服,人使朝见,不宣班,不舞

  • 卷九 前赵录九·崔鸿

    王弥 王弥字子固东莱人也家世二千石祖颀魏玄莵太守武帝时至汝南太守弥有才干博涉书记勇略善骑射膂力过人青州人谓之飞豹然少游侠京师处士陈留董养见而谓之曰君豺声豹视好乱乐祸若天下有事不作

  • 卷一·鹿洲文集蓝鼎元·平台纪略总论·丁曰健

    台湾治乱之局,迥出人情意计之外。其地方数千里,其民几千百万,其守土之官,则文有道、有府、有县令、大小佐贰杂职若干员;武有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守备、大小弁目若干员,其额兵七千有奇,粮储、器甲、舟车足备。又当国家全

  • 卷六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六十八明 俞汝楫 编视学备考视学释奠成化视学成化元年二月上视国子监是日上具皮弁服躬诣先师孔子行四拜礼命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李贤太子少保户部尚书马昂兵部尚书王竑工部尚书白圭吏

  • 卷八十六·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八十六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三十四襄公十九年考异足利本传穆叔曰齐犹未也穆叔下有归字永怀堂同释文圃希古反【三叶】正误希当作布 瞑一音亡千反【四叶】元文千作丁 娶子

  • 卷二十二·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二十二     婺源江永撰喪服義    凶禮五補凡禮之大體體天地法四時則隂陽順人情故謂之禮訾之者是不知禮之所由生也【禮之言體也故謂之禮言本有法則而生也口毀曰訾】夫禮吉凶異道不得相

  • 读墨子·墨子

    儒讥墨以上同兼爱上贤明鬼而孔子畏大人居是邦不非其大夫春秋讥专臣不上同哉孔子汎爱亲仁以博施济衆为圣不兼爱哉孔子贤贤以四科进襃弟子疾没世而名不称不上贤哉孔子祭如在讥祭如不祭者曰我祭则受福不明鬼哉儒墨同是尧

  • 保宁玑禅师·惠洪

    禅师名圆玑。福州林氏。子生方晬而孤。舅收毓之。年十六。视瞻精彩。福清应天僧传捧见之。异焉曰。若从我游乎。玑仰视欣然。为负杖笠去归。俄试所习得度。游东吴。依天衣怀。怀殁。师事黄檗南禅师。密授记莂。玑天姿

  • 卷九·佚名

    △初分转生品第四之三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引发六神通波罗蜜多。何等为六。一者神境智证通波罗蜜多。二者天耳智证通波罗蜜多。三者他心智证通波罗蜜多。四者宿住随念智证通波罗蜜多。五者天

  • 犍椎梵赞·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夜布里鑁(二合)冒地谟隶(引)啰尾誐摩曩波替(引)摩(引)啰誐(引)誐凌(二合)誐誐(引)誐凌(二合一)誐誐(引)誐凌(二合)誐(引)誐誐(引)誐里(二合)伽曩伽

  • 六门陀罗尼经·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净居天上依空而住众妙七宝庄严道场。与无央数菩萨众俱。尔时世尊告诸菩萨。善男子若欲利益安乐众生。汝当受此六门陀罗尼法。谓我流转于生死中诸所受苦。勿令众生同

  • 卷第三·宗密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卷第三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撰别行疏 圭峰草堂寺沙门宗密述随疏钞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别行一卷 △第四释经名题大方广佛至一卷於中二先解总题后明品目

  • 圣济总录纂要·程林

    二十六卷。宋徽宗敕编,清程林删定。程林,字云来,休宁 (今属安徽)人。原书 《圣济总录》卷帙浩繁,久而脱佚,程林购求得到三本残卷,加以整理补充,删汰繁冗,辑成此书。与原书相比,此书更为精要、科学。原书中有些关于烹

  • 沧海遗民剩稿·王松

    近代诗集。王松著。初版本约刻于民国初年。1959年6月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重新出版。卷首有刘承干《序》、吴曾祺《序》、施士洁《序》、邱菽园《序》、郑家珍《序》、陈槐庭《序》、作者《自序》及王瑶京等人题词。卷

  • 花草稡编·陈耀文

    《花草稡编》是明代著名学者陈耀文所编选的一部大型通代词选,选录词作的范围涉及唐、五代、宋、金、元、明等六个朝代626名词人,共计3702首,是有明一代规模最大的一部词总集,在词文献的整理和保存以及词学研究史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