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放逸品第十

昔佛在世时。有五百贾客从海中出。大持七宝还归本国。经历深山为恶鬼所迷不能得出。粮食乏尽穷顿困厄遂皆饿死。所赍宝货散在山间。时有沙门在山中学。见其如此便起想念。吾勤苦学道积已七年不能得道又复贫穷无以自济。此宝物无主取之。持归用立门户。於是下山拾取宝物。藏著一处讫便出山。求呼兄弟负驰持归。方到道半。佛念比丘应当得度。佛便化作一比丘尼。剃头法服庄面画眉金银婴珞。随谷入山道逢沙门。头面作礼问讯起居。道人呵比丘尼曰:为道之法应得尔不。剃头著法衣。云何复庄面画眉婴珞身体也。比丘尼答曰:沙门之法为应尔不。辞亲学道山居静志。云何复取非其财物。贪欲忘道快心放意。不计无常。生世如寄罪报延长。於是比丘尼为说偈言:

比丘谨慎戒,放逸多忧愆。变诤小致大,积恶入火焚。守戒福致喜,犯戒有惧心。能断三界漏,此乃近涅槃。

是时比丘尼说此偈已,为现佛身相好光明。沙门见之悚然毛竖。稽首佛足悔过自陈。愚痴迷谬违犯正教往而不返。其将奈何。於是世尊即说偈言:若前放逸,後能自禁,是照世间。

念定其宜,过失为恶,追覆以善。是照世间,念善其宜,少壮舍家。盛修佛教,是照世间,如月雲消。人前为恶,後止不犯,是照世间。

如月雲消。

於是比丘重闻此偈结解贪止。稽首佛足还到树下。数息相随止观还净。获道果证成阿罗汉。

猜你喜欢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五·佚名
  复俞慧郁陈慧昶书·印光
  卷二·佚名
  分别业报略经全文·佚名
  卷四十二·性音
  卷二百四十七·佚名
  十住断结经卷第四·佚名
  向重庆记者谈话·太虚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第一·智圆
  大明高僧传卷第四·如惺
  第二 罗陀相应·佚名
  无所有菩萨经卷第二·佚名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一·慧立
  卷四·佚名
  大雲初分电光转健度第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九十七·彭定求

        卷497_1 【寄贾岛】姚合   漫向城中住,儿童不识钱。瓮头寒绝酒,灶额晓无烟。   狂发吟如哭,愁来坐似禅。新诗有几首,旋被世人传。   卷497_2 【寄王度居士】姚合   憔悴王居士,颠狂不称时。天公与贫病,

  • 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陈寿

    王凌字彦云,太原祁人也。叔父允,为汉司徒,诛董卓。卓将李傕、郭汜等为卓报仇,入长安,杀允,尽害其家。凌及兄晨,时年皆少,逾城得脱,亡命归乡里。凌举孝廉,为发干长,魏略曰:凌为长,遇事,髡刑五岁,当道扫除。时太祖车过,问此何徒,左右以状

  •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 西域·欧阳修

    泥婆罗,直吐蕃之西乐陵川。土多赤铜、牦牛。俗翦发逮眉,穿耳,楦以筒若角,缓至肩者为姣好。无匕箸,攫而食。其器皆用铜,其居版屋画壁。俗不知牛耕,故少田作,习商贾。一幅布蔽身,日数盥浴。重博戏,通推步历术。祀天神,镌石为象,日浴

  • 卷之三百五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七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三章 与西洋的早期接触·林语堂

    我母亲有两张墙上挂的画,挂在一个大客厅里。那个客厅是由一个旧教堂的房子改为牧师住宅的。一张画上画的是一个西洋少女,很俊很甜的脸,手里拿着一个无边的女人帽子,里面装着几个鸡蛋。母亲一定是从很好的西洋杂志上剪下来

  • 康茂才传·张廷玉

    康茂才,字寿卿,蕲州人。他精通经书史籍,孝顺母亲。元朝末年,寇贼乱党攻陷蕲州,康茂才召集义兵保卫家乡。因此而立功,由长官晋升为淮西宣慰司、都元帅。太祖渡江以后,将士的家属留在和州。当时,康茂才戍守采石,扼守长江渡口。太

  • ●皇朝通典卷八十三·佚名

    刑四 ○刑四 詳讞一 △詳讞一 (臣)等謹按我朝紀綱整肅刑讞最詳律法例條既己屢經修定至內外刑官審擬各案俱於年終覆奏時恭候睿裁無非矜慎用刑惟平惟允所謂辟以止辟而刑期無刑者至詳且盡矣然猶慮有司奉行未當弗克深體聖懷

  • 刘子遗书卷二·刘宗周

    (明)刘宗周撰○学言一只此一心自然能方能员能平能直员者中规方者中矩平者中衡直者中绳四者立而天下之道冒是矣际而为天蟠而为地运而不已是为四气处而不坏是为四方生而不穷是为万类建而有常是为五常革而不悖是为三统治而

  • 卷十·张尔岐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郑注句读卷十济阳张尔岐撰觐礼第十【郑目録云觐见也诸侯秋见天子之礼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朝宗礼备觐遇礼省是以享献不见焉三时礼亡唯此存尔觐礼于五礼属賔大戴第十六小戴十七别录第十○

  • 卷四·许谦

    钦定四库全书诗集传名物钞卷四    元 许谦 撰秦一之十一【变九】传○郑谱及疏秦者陇西谷名汉地理志陇西秦亭秦谷是也鸟鼠与秦谷俱在陇西故云近尔雅鸟鼠同穴其鸟为鵌其鼠为鼵鵌大吾反鼵徒忽反○伯翳佐禹治水土舜

  • 卷一百九十八·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十七善现,士夫清净故布施波罗蜜多清净。布施波罗蜜多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士夫清净。若布施波罗蜜多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士夫清净故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

  • 佛说檀特罗麻油述经·佚名

        东晋竺昙无兰译  佛在摩竭国因沙夺山中。时佛子罗云随佛在山中。罗云夜卧为鬼神所娆惊起。明日至佛所为佛作礼。却在一面树下坐。罗云以手扶颊。低头不乐默然不语。佛即问罗云。何以低头如畏怖状。罗云言我

  • 明觉禅师祖英集卷第六·重显

    参学小师文政编三宝赞(并序)予天禧中。寓迹灵隐。与宝真禅者为友。或游或处。固以道义相揖。投报相袭。冷冷然自乐天常之性也。一日真公谓予曰。愚近偶作三宝赞三十韵。宜请赓唱。因披阅加叹。率尔而继之。类蚀木也。

  • 卷之四·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四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十六世 龙门远禅师法嗣 衢州府乌巨雪堂道行禅师 处州叶氏子。依泗州普照英得度。参佛眼。闻举玄沙筑着脚指话。遂大悟。出世住南明。迁荐福。末领乌

  • 释迦如来成道记注卷之下·王勃

    唐 太原 王勃 撰钱唐月轮山居慧悟大师赐紫道诚 注本事本生之别讽颂重颂之殊。此十二分教之四名。类扬论云。本事者。谓如来说圣弟子前世等事。本生者。谓如来说菩萨本所修行相应等事。梵云伽佗。此云讽诵。谓以朦

  • 七元召魔伏六天神咒经·佚名

    七元召魔伏六天神咒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乃道君与七元真人所说,言招真伏魔之法。经文分三品:其一为〈七真招天真伏魔品〉。内言建立北斗七元坛场,燃灯行道,召天君神兵杀鬼

  • 湖上的悲剧·田汉

    独幕话剧。田汉著。原载《南国半月刊》第5期(1928年)。上海现代书局1931年4月出版。主要内容是一个叫杨梦梅的诗人与一个叫素萍的小姐自由相爱,却遭到素萍父亲的反对。素萍为了反抗封建包办婚姻,逃出家门跳湖自尽。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