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

△不空见本事品之馀

复次不空见。彼精进王。以慈爱怜愍多好行檀。常为大会无碍施主。天下所有沙门婆罗门贫穷疾玻诸乞求者随须给与无有休厌。

复次不空见。彼精进王。凡所统领八万四千城邑聚落。皆是净业胜因所感七宝合成。於诸城上一一复造八万四千栴檀楼观。诸门左右亭传路次。悉有堂舍众宝庄严。门无昼夜常开不闭。以拟一切等获大安。又诸城内衢巷街陌。恒然灯烛有大光明。令彼人民各力为作。同共受斯安隐快乐。

复次不空见。彼精进王。时有二子。一名师子二名师子意。诸根明利身相圆满。有大威德具足神通。皆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次不空见。当尔之时有佛世尊,号曰宝聚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出现於世。常为天人梵魔沙门婆罗门诸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乃至一切人非人等。宣明正法初中後善。义味深奥其文亦善。纯备无杂清白梵行。复次不空见。时彼宝聚如来应供等正觉。常与七十二亿百千诸大声闻皆阿罗汉。具足神通有大威德。近善住城说法教化。复次不空见。尔时宝聚如来应供等正觉。即於食时著衣持钵。与彼七十二亿百千大声闻众前後围绕。威容详雅入善住城次第乞食。彼精进王。適与二子在高楼上。遥望见彼宝聚如来。大众围绕端严殊特威德巍危行人观睹莫不乐见。诸根清净心虑澹然。上下调伏胜奢摩陀。到於第一功德彼岸。具足圆满一切种地。王既见已生奇特心喜勇无量。即与二子取诸华鬘涂香末香及馀名香。俱出宫门。速疾持诣宝聚如来应供等正觉所。奉献供养佛及大众。顶礼佛足卻住一面。复次不空见。彼精进王及其二子。即便要请宝聚如来。与诸大众尽形供养。所谓衣服器具饮食医药。凡是所须悉皆奉给。庶事隆厚圣众获安。是精进王与其二子。宿植德本常求佛法。今既遭逢又蒙受请。心生欢喜庆幸特深。复次不空见。时彼宝聚如来应供等正觉。於天人中说法教化所应作已,便於中夜入无馀涅槃。不空见。时精进王。闻彼世尊般涅槃已,即与夫人及其二子。躬率群臣及诸民众。诣彼世尊般涅槃处。至已敬礼世尊足下。悲号啼哭椎胸大叫。举身投地如树中摧。躄地宛转而伤叹曰:世尊灭度一何驶哉。大圣涅槃遗弃我等。世间方盲导师长逝。众生贫困商主告终。世界将昏慧灯忽灭。不空见。彼精进王。如是追慕极悲叹已,方与二儿诣世尊所。以诸香水沐浴圣身。复用众香遍涂尊体。更以种种殊异华鬘微妙乐音。尽虔供养然後方用迦尸迦衣。妙叠缠裹安处金棺及以铁椁。其棺又以七宝杂厕。如是盛置彼佛身已,方聚清净赤妙栴檀。高一由旬纵广正方一拘卢舍。散诸种华及以华鬘。烧然殊胜涂末香等。灌以苏油然後起火阇维宝聚如来色身。

复次不空见。时彼王子师子既见如来般涅槃已,如是思惟。天人大师舍我灭度。我於今日何义苟存。今我若获随从如来应供等正觉。而取灭度岂不乐哉不空见。时彼王子如是念已,用诸名香自涂其身。复以诸香熏其衣服。以氎缠裹。然後周围放大猛火梵烧其身。火炽盛已师子方於猛焰之中。发大弘誓救诸众生。歌赞归依如来功德。以偈颂曰:

世间宝中最尊上,今日放舍入无馀。天人大师转法轮,我等从此不复睹。法王利益无量众,今已弃置入涅槃。吼宣如是大菩提,长不复见众围绕。

不可思议大导师,说法能令闻者喜。一切天人诸魔梵,从今永绝不闻声。能施贫穷法财宝,为众演说皆乐闻。诸天龙鬼人非人,自此长往无归趣。

世间从今无所依,偏悼我王何恃怙。并师子意失覆护,永不闻佛说法音。我宁捐躯及寿命,无用独住於世间。以是今灭所爱身,因兹更广弘誓愿。

我於佛所种善根,父王亦常尊三宝。先愿以此诸功德,令王及我证法身。於不思议诸佛所,供养修行众善业。普愿群生同斯福,亦令我誓无虚言:

世尊灭度我焚身,其有得闻或亲见。一切皆同等正觉,非彼现在身证者,若人觉悟及梦中,但令见我今所作。彼必成佛无有疑,非彼现在身证者,

我此爱身终败坏,事同水沫无坚牢。愿彼食我诸虫兽,皆得速成菩提道。今我誓行精进事,或有毁骂或轻诃。令我速得调御师,非彼现在身证者,

我求无上正觉时,其或慈心相观视。即於世间疾成佛,非彼现在身证人。我今所愿及未发,为是焚烧所爱身。若此诚誓必不虚,令我还见灭度佛。

如我暂得睹世尊,何异天师重出世。今我虽复盛焦然,犹冀身存得观佛。世尊智慧无障碍,常转三世清净轮。如昔广利诸众生,令我见佛从火起。

济世大师若暂起,如先威力普眼尊。佛知师子心精诚,为之暂起视神力。广与世间兴变事,令无量众厌患身。毕竟利益诸众生,还复焚身入寂处。

大众睹佛巨神变,以清净意赞妙音。诸佛妙法难思议,戒及禅定亦复然。智慧解脱不可量,神通变化亦难测。虽已灭度能净我,今故归命焰炽身。

世尊威德无有比,神通已达彼岸边。灭度能令生厌离,今我归依普眼观。慈悲一切最尊胜,能以自心知他心。悉治无边界众生,归命无等善逝者,

於诸医中第一尊,常以妙药施众生。能除无量众病苦,归命怜愍救护人。以我称赞诸善根,恭敬供养诸功德。

放舍爱身所获福,先愿利益诸众生不空见。时彼王子师子。发斯大愿以自庄严。然後增火卒舍身命。时诸世间天人梵魔沙门婆罗门乃至一切人非人等。见斯事已,咸於世间生重厌离。

复次不空见。时彼王子舍身命已,即生梵天作大梵王。於诸梵中最尊最胜。有大威德具大神通。不空见。时彼王子生梵宫已,即自思惟。我从何处作何善根而来生此。得有如是功德果报大神通力。作是念已,便自了了分明见知。我於人间为精进王子。我与父王众具供养恭敬歌赞宝聚世尊,世尊灭度。我即焚身於彼炽然猛火之中。发大誓愿叹佛功德。以此善根今生梵宫。然我今应还下人间。开慰我父答所生恩。复当供养宝聚如来入於涅槃烧身处也。复次不空见。时大梵王如是念已,与眷属天於彼宫没,犹如壮士屈伸臂顷。即至人间往诣宝聚如来应供等正觉阇毗身处。以天众香所谓天末旃檀。及天牛头沈水。多摩罗跋香等而为供养。复散种种天上妙华。华若车轮犹雲遍满而为供养。师子梵天供养佛已,方慰其父精进王言:大王当知。王子师子烧身丧命。今我是也。我时即生大梵天中。愿王勿复忧悲痛恼。惟应欢喜深自庆快。何以故?王今已获第一大利。所以者何。诸佛世尊难遭难遇。而王已得值遇世尊宝聚如来应供等正觉。尊重恭敬具足供养。是为希有第一大利。是故大王从今已後。惟当一心受持是法。弟师子意亦应如是,受持此法复应供养世尊舍利。处处流布广兴塔庙。我於梵宫亦常如是,持斯妙法尊奉舍利。如是言已忽然不现。

复次不空见。时彼精进王闻梵语故。即与其子师子意者,往诣宝聚如来应等正觉舍利之所。恭敬礼拜歌诵赞叹。持一切香一切华鬘并诸音乐。复持诸种幢幡宝盖。奉献供养。又少时间於彼八万四千诸城。纯以七宝兴起八万四千塔。高一由旬面各广长一拘卢舍。殊特端严光耀可爱。安止舍利咸令供奉。又於一一宝塔之所。常然八万四千灯明。各各复以一切名香一切妙华。及以华鬘一切幢幡。一切宝盖一切乐音。鼓蠃角贝锺铃磬铎。凡是众具莫不毕备。如是供养受持是法。彼精进王以斯善根。於八万四千劫不生恶道。及师子意亦同果报。王大夫人名曰善意。其最大臣多曰无瞋。亦於八万四千劫中受胜果报。彼王如是於诸劫中。次第供养六万诸佛。所生常受转轮王身。正法治化利益众生。

复次不空见。彼宝聚佛灭度之後。时节未几有一菩萨摩诃萨。名普密王现生世间。为世间故舍家出家示修苦行。诣菩提树坐於道常以一念慧断除无明烦恼习气。即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空见。时彼师子大梵天王,以天眼观见普密王如来应供等正觉出兴於世。即复还下住虚空中。持天众香及以妙华散於佛上。然後至地右绕三周。恭敬合掌头面礼拜。劝请世尊转大法轮。时彼师子梵王住於佛前。以偈请曰:

世尊今应阐妙法,我等众生堪听闻。智慧摧敌今適兴,一切世间莫能毁。如来无上调御者,具足至真十种号。利世大师今已起,自然正觉妙菩提。

功德圆满人中上,圣智久修非始然。世尊但为演妙音,今此大众乐闻受。弘誓本为度世间,无归依者作覆护。如昔所愿今既满,已到寂静无为处。

今当速开甘露门,能坏三缚出众恼。梵王陈请义已周,如来於是默然许。於须臾顷普密佛,遂令彼梵极欢喜。及无量亿天人众,以闻善逝转法轮。

时彼梵天蒙说已,广持众具奉报恩。於是复发弘誓愿,为求无上菩提处。今於普密世尊前,陈我所作诸功德。以此善根所生处,常奉十方诸世尊,

我昔道场供养佛,请听慈说利众生。因是微善凡所居,愿於佛前常歌赞。

尔时世尊复告不空见菩萨摩诃萨言:不空见。时彼精进王子师子梵天。以烧身善根得生梵宫。次第供养五千诸佛。听闻正法增长善根。常发广大不思议愿。不空见。汝今当知。尔时无边精进王者岂异人乎。即我身是。时彼不空见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彼王二子师子及师子意者,今何所在。为於现世供养诸佛。为已灭度在他世耶。佛言不空见。汝知。尔时王子师子意者,今此弥勒菩萨摩诃萨是。尔时王子师子者,即汝不空见菩萨是也。以汝於彼宝聚如来佛法之中。发大誓愿一舍身故。能令三万天人大众。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彼辈终必证大菩提无有疑也。尔时世尊为重宣此义。以偈颂曰:

我观过去久远劫,佛号宝聚无上尊。无师自觉现世间,能益天人群生类。具足百福金色相,慈心显发实义门。开示众生菩提路,吼唱能尽众苦源。

宝聚挺特人中胜,七十二亿众圣贤。三明六通具八解,随佛入城而分卫。我於今日为胜王,无边精进大威力。恒将二子从左右,因巡游观处高楼。

遥见调伏大仙神,比丘僧众悉围绕。我时及子趋疾下,驰诣无等尊胜前。既至大师善逝所,施设诸种妙供具。顶礼尊足口发言,启请如来及僧众。

衣食众具尽形奉,满足八万四千年。并是二子净信心,为求无上菩提故。人中极尊既涅槃,兴起八万四千塔。众宝间厕奇光耀,但为人宝遗馀身。

一一城中宝塔所,各然无量百千灯。香华音乐鼓锺铃,彼王为佛兴斯供。因种如是胜善根,次第遭遇六万佛。悉皆供养亲承事,为求无上大菩提。

汝不空见勿复疑,曩时统领大地主。彼深智王我身是,其号无边精进力。常以华香修供养,教化一切诸众生。具然无量百千灯,为世除闇作光明。

施与财宝未曾休,听闻正法亦无厌。精进苦行不暂舍,为证无上大涅槃。汝於宝聚如来所,以衣缠身火洞然。犹如灯炷涂膏油,须臾火至即?韱烬。

汝时身火炽焰盛,毛色无动神不惊。於彼人宝灭度日,尔躬如是为世间。猛火如斯煎迫时,汝犹方便而劝请。愿见世尊从火起,大悲护世现本形。

我今所愿成就者,方得如意舍身命。但能暂见如往昔,所获功德不思议。我凡所有诸誓言,冀其一切皆和会。若我当来必成佛,愿於猛焰见世尊,

佛智清净无障碍,於彼三世坦然平。照明师子淳净心,佛以精诚从火现。不空见此愿力持,护世须臾应念起。因兹更发庄严誓,不思议愿实难量。

世尊从彼火起时,一切皆得厌离心。又以净意发赞音,佛威希有难可测。无边相好火盛然,法王应念忽便起。以佛世尊现神变,千数众得解脱心。

汝不空见知师子,大慈应感忽还坐。由见世尊此神变,千数众发菩提心。大悲为世利益已,还复偃卧猛火中。师子於是放舍身,一念往生大梵处。

即从梵宫还佛所,具足供养人中尊。奉持微妙天华香,投散彼佛碎身地。彼宝聚尊涅槃後,其间时节无几何。复有普密天人师,为利世间故兴世。

坐於道树等至真,是天中天号大觉。大梵天王设供养,恭敬顶礼两足尊。请转法轮利世间,佛知心净默然许。梵王闻法大欢庆,身得安乐心怡然。

更发殊常大誓愿,植不思议众善根。一劫值遇五千佛,皆得亲承兴供养。智者不应更他疑,彼时师子汝即是。不空见时为吾息,汝後事佛经五千。

我皆明见汝烧身,求斯无上菩提道。汝复无量千佛所,於彼灭度舍利时。亦烧无量所爱躯,皆为他乐自受苦。我知汝今及异世,无量千生长时修。

或佛现在或涅槃,汝常建斯诚实语。经昔无量百千生,惟我神力能知汝。不空汝久发斯愿,果报今者皆明现。汝於诸佛大师前,不思议行悉圆满。

常业歌赞两足尊,苦行熏修诸大誓。今获偈叹大法王,斯由往积胜因缘。又於普密王佛前,摄取最上无边愿。汝今果获如斯报,蒙佛如来现威神。

时不空见於众所,恭敬合掌顶礼佛。请问天尊调御师,慈悲利益众生事。大仙我曾何誓愿,而能舍弃无量生。惟愿世尊开少分,我蒙圣说乃能了。

不空汝於往昔事,吾今为汝粗说之。汝於雲音如来所,已发如是广大愿。诸佛若证菩提时,当今我身常奉觐。又於帝幢普眼佛,彼时亦发大誓愿。

世间若有最导师,当令我即同斯道。汝於日灯如来所,亦发胜妙诸行愿。汝不空见惟我知,造作众宝经行处。或营壮丽佛精舍,若构殊异僧伽蓝。

彼皆微妙七宝成,一切资具奉诸佛。於不思议众所尊,人中师子善生佛。持七宝盖及众具,供奉超世天中天。於彼普眼如来所,尔时又起妙愿行。

广施灯明众供调,奉献世间天人师。汝於如是无量佛,过千万亿那由他。自受勤苦安众生,发彼庄严弘广誓。汝於普密王佛前,所发诚愿我今说。

如其修行成佛者,我所散华遍大地。汝於雲雷音佛所,为世间故发斯愿。若有众生闻我名,愿彼咸即成佛道。复於帝释幢佛前,广兴供养因誓愿。

凡我所处若见闻,彼彼皆得成佛道。汝於日灯如来所,奉施七宝经行处。无边威所大明佛,汝当尔时发愿言:常施胜处妙庄严,愿我佛刹亦如是,

汝於月上如来所,愿得第一最天宫。佛尊处中而游化,众生游者悉成佛。汝於澡浴善逝前,实作如是至诚愿。若於夏日盛暑时,众生身心离热恼。

汝於鸯祇罗佛所,亦发如是增上愿。恒於长夜黑闇时,愿施灯明除迷惑。若我舍施身命处,其有食肉诸众生。必皆成佛无有疑,非彼现在身证者,

或於觉悟及梦里,若有众生闻我名。一切成佛无有疑,非彼现在身证者,汝於勇猛精进时,其有爱憎尔所作。斯等皆当成法王,非彼现在得证者,

汝先无量世生处,於彼恒愿求菩提。我今说汝实功德,当来必获无上尊。若有禽兽及馀众,彼必成佛无复疑。诸是食汝身肉等,一切自然证法身。

我知汝有千数行,皆为利益诸众生。若有闻者或生疑,以时未至我不说。凡我所说汝诸事,其或众生愿乐闻。彼彼得佛必无疑,非馀现在身证者,

若人欲见救世尊,转此清净胜法轮。闻已能破诸苦恼,为证菩提故乐闻。若人欲见三世佛,恭敬供养上福田。具足积聚诸功德,必先受持此三昧。

为利世间天人故,世尊宣说是事已,

遂下法座而徐行,即还归寂於本室。

猜你喜欢
  卷七·佚名
  卷第二十五·雷庵正受
  大乘方广曼殊室利菩萨华严本教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佚名
  佛说疗痔病经·佚名
  卷第二十一·佚名
  生经卷第三·佚名
  序·吹万广真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八·海明
  卷之十五·别庵性统
  佛说圣最胜陀罗尼经·佚名
  卷二·印光
  补续高僧传序·佚名
  大爱道比丘尼经卷上·佚名
  卷第三十二·佚名
  卷第三十(诸国王夫人部)·宝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二·杨慎

      ○捣衣  《字林》云:“直舂曰捣。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舂米然。”今易作卧杵,对坐捣之,取其便也。尝见六朝人画《捣衣图》,其制如此。图後有行书魏瓘赋云:“夜如何其,秋兮已半。拽鲁缟,攘皓腕。

  • ●集序·徐陵

    (陈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傅东海徐陵字孝穆撰) 夫凌□概日,由余之所未窥;千门万户,张衡之所曾赋。周王璧台之上,汉帝金屋之中,玉树以珊瑚作枝,珠帘以玳瑁为押,其中有丽人焉。其人五陵豪族,充选掖庭;四姓良家,驰名永巷。亦有颍川、新

  • 卷118 ·佚名

    洪皓 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前后十六首 萸房觅得惜其陈,拟学宗王问鬼神。 不放黄花资献寿,故飞白雪恼留宾。 一身抱病蹒跚苦,万里思亲况味辛。 正是悲秋增感慨,诗翁摛藻与为春。 洪皓 次韵学士

  • 凡例·冯惟讷

    古诗纪凡例一是编原以古逸为前集汉魏以至陈隋为正集似觉牵合今取古逸与各代之名与数疏之於首而以诗纪卷数统之於下窃取刻史记国语之例一是编冯公攟摭有年几乎无遗矣然有未覩诸书如古今风谣等及金石中流传於世者间有未

  • 卷五十六·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五十六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罗万化【一首】万化字一甫防稽人隆庆戊辰赐进士第一厯官礼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諡文懿有世泽编【静志居诗话唐宋科目繁多至明而始终所重惟甲第志科名盛事者首述吉水莆阳而于

  • 卷二·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二嘉善曹庭栋编东观集魏野字仲先陜州人母梦引袂于月中承兔而生嗜吟咏不求闻达居州之东郊凿土屋方丈曰乐天洞弹琴其中歌啸自得性不喜巾帻见賔客惟纱帽白衣出则跨白驴真宗闻之累徴不起遣使图其

  • 第一出·徐渭

    【女冠子】〔旦上〕一尖巾帼,自送高堂风烛。僦居空谷,明珠交与侍儿,卖了归补茅屋。黄姑相伴宿,共几夜孤灯,逐年枿粥。瘦消肌玉翠袖,天寒暮倚修竹。【江城子】(依稀犹记妪和翁。珠在掌,您怜侬。一自双榆,零落五更风。撇下海棠谁

  • 卷一百八十九·毕沅

      ◎元纪七 ∷起屠维赤奋若正月,尽重光单阏三月,凡二年有奇。   ○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至元二十六年年   春,正月,丙戌,地震。   辛卯,锡布鼎上市舶司岁输珠四百斤,金三年四百两,诏贮之以待贪乏者。   哈坦入

  • 卷三十八·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三十八 唐 张守节 撰 宋微子世家第八      史记三十八 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纣之庶兄也纣既立不明淫乱於政微子数谏纣不听及祖伊以周西伯昌之修德灭??国惧祸至以告纣纣曰我生不有

  • 刘温叟传·脱脱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为人厚重方正,举动遵循礼法。是唐朝武德功臣刘政会的后代。其叔祖刘崇望,任唐昭宗的宰相。其父刘岳,任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书法。刘岳退居洛中时,对家人说:“我的儿子风

  • 郝杰传·张廷玉

    郝杰,字彦辅,蔚州人。父亲郝铭,任过御史。郝杰考取嘉靖三十五年(1556)的进士,授职为行人,升任御史。隆庆元年(1567),巡视京郊地区。冬天,敌寇大举侵入永平,他上奏请求减少被劫掠地区的徭役、赋税,并称:“连年的处罚对文臣施行却

  • 唐纪六十五 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下大中四年(庚午、850)·司马光

    唐纪六十五 唐宣宗大中四年(庚午,公元850年) [1]春,正月,庚辰朔,赦天下。 [1]春季,正月,庚辰朔(初一),唐宣宗宣告大赦天下。 [2]二月,以秦州隶凤翔。 [2]二月,唐朝廷将秦州隶属于凤翔。 [3]夏,四月,庚戌,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马植为

  • 卷十·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説觧頥正释卷十    明 季本 撰唐郑氏诗谱曰唐者帝尧旧都之地今曰太原晋阳是尧始居此后乃迁河东平阳成王封母弟叔虞于尧之故墟曰唐侯南有晋水至子爕改为晋侯其封域在禹贡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太原大岳

  • 阿阇贳王女阿术达菩萨全文·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摩诃比丘僧五百人。菩萨八千。一一尊复尊悉得陀怜尼法。在所闻知。如大海无所罣碍。悉得五旬深入微妙沤和拘舍罗。总持空法藏不舍志意行无色想。从法行无所

  • 西方子明堂灸经·佚名

    针灸著作。旧题西方子(姓名不详)撰。八卷。系参照《铜人经》、《千金方·明堂三人图》、《外台秘要》诸书编辑而成。约成书于北宋年间。主要论述全身腧穴的灸法主治。以图为题,分别载列正人头面、胸膺、腹肚、手足图,

  • 林外野言·郭翼

    元诗别集。2卷。郭翼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本集传本比较少见,除《四库全书》所收之外,尚有几种清抄善本。两卷所收的诗未按体裁类别,卷末附有郭翼撰《与顾仲瑛书》一文。没有序跋文字。郭翼

  •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佚名

    一卷,元魏吉迦夜译。说菩萨十地之治法。最胜王经净地陀罗尼品之别译也。

  • 学佛考训·净挺

    十卷,清净挺辑。读书难读佛书尤难不博通不旁览遂呶呶于是非得失之间盖鲜有合也俍亭和尚于学无不窥著书满家已卓卓自命矣虽然犹有虑今所称禅学者皆闇于绿字赤文者也经生之家守其师说又不习禅典奈何于是取三古以来百世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