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分别业报略经全文

大勇菩萨撰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译最胜无上尊,知见悉具足。是故稽首礼,及法应真僧。我今撰安住,知见具足说。

五趣所缘起,由净不净业。普为诸世间,开示契经义。随智力所及,分别业果报。佛以法自觉,诸天咸劝请。

即至波罗奈,演畅真谛义。谓苦及苦因,苦集究竟灭。八正悉具足,尽苦清净道。无上人中尊,说苦业果报。

从是转相生,烦恼及诸业。种种相烦恼,无量诸业行。次第略分别,随顺大仙说。契经所显示,不违诸法相。

真实决定义,慧者当受持。非自在所作,果报非无因。亦非自性起,亦不从时生。自在天无因,自性及与时。

以果有胜劣,当知彼非因。无知生烦恼,从是起诸业。因业开众趣,今当说差别。造诸不善业,随业入恶道。

彼诸罪众生,阎王慈哀说。生老病死苦,王法所拘执。汝见彼天使,何不生胜觉。惠施清净戒,能调身口意。

汝为何所求,而不发上愿。不幸遇恶友,唯闻非法事。增我贪恚痴,何由起净业。汝曾不修善,但作诸恶行。

不觉罪报至,今来入地狱。尔时诸狱卒,即执罪众生。驱向地狱门,恐怖身毛竖。等活若黑绳,众合二叫呼。

无择大地狱,烧热及大热。土海及粪池,锋利剑叶林。刀道剑枝树,灰河铁镬狱。造诸恶业者,生此泥黎中。

今当说彼业,苦报差别相。等活死复生,经历亿千劫。今闻结怨憎,互相伤害故。陷人以非道,两舌离亲友。

谗谤及妄语,死堕黑绳狱。屠捕及馀杀,死入众合狱。诸山所磨切,身碎血髓流。为政无慈恻,峻法多因缘。

广设诸方便,种种加楚毒。亦入众合狱,随业受苦报。轮转崩山芒,铁石所磨捣。随贪恚痴怖,听讼违抂直。

亦入众合狱,铁轮断其身。自恃强力势,崄暴陵孤弱。亦入众合狱,黑象竞来践。逼迫多人众,令彼大呼泣。

死堕叫呼狱,举身常洞燃。斗秤欺诳人,心恶而口善。言行无诚实,入大叫呼狱。呼哉大呼狱,见者身毛竖。

於中受剧苦,寄付不还故。非法言是法,见法言非法。邪见无因果,悔傲谤贤圣。如是诸人等,死入无择狱。

父母贤善人,沙门婆罗门。犯忤令忧恼,死入热地狱。父母贤善人,沙门婆罗门。恶心加苦痛,死入大热狱。

出家修净行,亏犯律仪戒。展转相形毁,死入热土狱。越禁舍正命,邪谄营秽生。死入热粪池,毒虫贯骨髓。

田猎焚林泽,烧害陆众生。死入火剑狱,烧剥断支节。诱取诸众生,诈亲害其命。乌鸱群饿狗,竞来食其肉。

毁坏正法桥,导人非法行。死经利刀道,截足断肌骨。长身百足虫,貌像端正女。缠身唼髓脑,由彼邪氵㸒故。

於他妇女身,摩触深染著。驱上剑枝树,往还贯身体。种种设方便,杀诸水虫类。死入沸灰河,举身悉糜烂。

吞食热铁丸,融铜灌其口。铁钉钉其身,盗窃他财故。增上十不善,神逝入地狱。次罪堕畜生,馀则入饿鬼。

恚憎不善行,心常乐恶法。见他苦随喜,死作阎罗卒。已说诸业行,重者入地狱。今当说畜生,饿鬼业果报。

身三口四过,及意三不善。此业若非增,死堕畜生趣。多欲生鹅鸽,孔雀鸳鸯鸟。愚痴业所生,蛆蚁飞蛾等。

无智好打缚,报生象马中。或复作牛羊,獐鹿诸野兽。瞋恨作蚖蛇,蜂蝎毒虫类。憍慢自矜高,恶心密怀害。

报生合罗婆(八脚兽)。及作虎师子,虚傲疏崄报。猪狗驴狐狼,慳吝不惠施。疾忌多憎恶,轻躁心不祝

死堕猿猴中,强颜少羞耻。无节多言说,随业获果报。後受乌鸟身,邪贪无厌足。两舌离亲友,後受猫狸身。

或作熊罴身,修行大布施。急性多瞋怒,不依正忆念。後作大力龙,能修大布施。高心陵蔑人,由斯业行生。

大力金翅鸟,劫盗贤善人。饮食诸餚膳,堕富单那鬼。食粪及死尸,欺怖愚尫劣。疾病诸贫乞,後作富提鬼。

常食诸胎网,颦蹙鄙陋行。慳惜多贪求,死作贱饿鬼。形体甚黑瘦,慳贪不布施。或施还自毁,死堕食吐鬼。

唯膳脓涕唾,自不修福慧。毁他行布施,慳惜甘粗涩。乐习鄙秽行,居伏窦下流。恒食诸不净,常希他人物。

有财不食用,宁弃不行施。死堕瞋饿鬼,好发他阴私。害人取财物,馀罪堕饿鬼。常食人精气,粗言触恼人。

好发他阴私,刚强难调伏。生焰口饿鬼,炽然他斗讼。积财常恐尽,无慈性刚强。後作食虫鬼,常啖诸蛾蚁。

举身皆火然,抑止他人施。有财不肯舍,生作巨身鬼。腹大咽如针,不施不自食。积聚为子孙,以此业缘故。

後生轻饿鬼,子孙为修福。因是得信食,若为聚落主。逼取他财施,死作鸠槃茶。饮食常随意,若多杀众生。

以肉为施惠,馀罪作罗刹。常得众美食,微恚少忧慼。常作修布施,香华自严身。好作诸伎乐,後作乾闼婆。

为天执乐神,为利而行施。多瞋好两舌,後作毗舍阇。其身甚鬼陋,■发而赤眼。利爪长牙齿,逼他取财物。

而以广行施,性乐心轻躁。生为负多鬼,多瞋性难满。好乐修布施,嗜酒喜歌舞。後生作地神,舆乘献父母。

给施亲善人,禀性多慳吝。生作游空神,宅舍乘饮食。以此修惠施,生作虚空神。常与宫殿俱,我已略分别。

畜生饿鬼趣,今当次第说。善道人天果,修种种净行。後生善趣中,随业受果报。今当如实说,天人阿修罗。

欲求长寿者,不害生为本。慧者应当知,慈愍不害生。乐修诸功德,坚固不倾动。所生离诸难,於诸群生类。

不捶打系缚,由斯不恼业。所生常无病,未曾修布施。亦不盗他财,所生常短乏。多求而少获,能广行布施。

而复夺他物,所生常得财。随得寻复失,常不盗他物。时复行少施,方便获财利。所得恒不失,常不盗他物。

兼复广行施,所生辄大富。得财常不失,决定修斋戒。所生遇正法,众见悉爱乐。名闻普流布,身心常安乐。

易满知止足,夷泰无忧恼。质直修正行,欲报所生恩。信心修福业,随其所生处。常得父馀财,若以饮食施。

长寿好色力,辩慧多财宝。无病心安乐,施衣得惭愧。神仪高胜尊,人相悉具足。睹者莫不欣,其身常安隐。

心適恒喜欢。施屋得舍宅,宫殿极严丽。宝藏悉盈满,众具随所欲。若施井浴池,及与净水浆。

生生无渴乏,所欲常随意。桥船济未渡,履屣施徒跣。常得象马车,是则人中天。若以园林施,常获胜妙果。

一切所依荫,心安无热恼。众人所爱乐,眷属悉具足。若人施医药,後生得无玻长寿常安乐,具足色力财。

无量百千世,不经疫疾劫。终遇法医王,永拔生死根。造厕除众秽,後无便利患。身心常清净,见者莫不欢。

缘是离诸垢,究竟获大安。若为生天上,或复求名闻。酬恩及望报,恐怖故行施。获果不清净,所受多粗涩。

祖先建立施,子孙续不绝。所生蒙遗庆,无量馀财宝。常叹施功德,有财而不舍。所生恒贫匮,欲施无财物。

常叹布施德,愍念常周恤。所生得大富,不乐修福业。常乐修智慧,而不行布施。所生常聪哲,贫窭无财产。

唯乐行布施,而不修智慧。所生得大财,愚闇无知见。施慧二俱修,所生具财智。二俱不修者,长夜处贫闇。

布施无正信,後得饶财物。所受悉粗涩,其心常乐著。深信行施惠,生得上财宝。所受皆庄严,其心常爱乐。

善知良福田,恭敬欢喜施。所生眷属和,俱受安乐报。心常轻布施,慢意供福田。後生多财物,虽得不能用。

凡品无异闻,众所不敬慕。心不轻布施,恭敬修福慧。生得殊胜财,亲族悉宗敬。随所应惠施,其心常欢喜。

生得如意财,以道而受用。乘理获财物,智慧修布施。财宝自然至,所得皆不失。时施无留难,明解修福惠。

少求多所获,常得应时物。若人修净行,远离他所爱。生得贤良妻,容德悉具足。慧者常远离,非处非时行。

心安身无过,具足丈夫法。清净修梵行,贤圣所称赞。受身常鲜洁,令闻远流布。众人所瞻仰,诸天咸供养。

若人於此世,远酒离迷乱。强志不忘误,义辩得无异。若人不妄语,至诚不虚欺。受身悉具足,不染恶名称。

若人不两舌,方便善和诤。生为人中尊,眷属常不坏。若人不恶口,美言悦众听。恒闻清净音,宣扬胜妙法。

若人於此世,远离无义语。诚实及应时,知量饶益说。後生言常正,闻者乐信行。若不贪他物,未曾起求想。

所生心安乐,常得天胜财。若不起瞋恚,打缚恼逼心。常好修慈忍,後生昇梵天。若人於今世,深信具正见。

有无真实说,习近善知识。後生天中天,慧光逾日月。如上所宣说,无量清净业。随行各受生,世间种种报。

若欲求大利,名称生天乐。无常求坚固,当勤修德本。作净不净业,庄严种种果。若生人道中,杂受黑白报。

童子及盛壮,中年衰老时。斯各随本缘,迭受苦乐报。诸业作已增,是则次第受。虽作不增长,久乃获果报。

若人施不恒,中间致贫匮。若常修惠施,富乐无穷已,若人多瞋恚,後生恒鬼陋。慈忍无忿怒,受身常端正。

若人不修慧,所生痴闇冥。好智习多闻,明哲遇贤圣。若能伏憍慢,转身生胜族。愚惑自矜高,常生卑贱中。

谄谀致身曲,讹言形矬陋。见圣心不喜。所生常愚憃,瘖哑不能言:目盲无所见,尊长师善友。

慈心安慰说,厌舍不听受。所生当聋聩,洗浴诸有德。供养妙香花,斯人所受生。身相悉端严,肌体极柔软。

净如炼真金,污所不应污。邪行犯非处,害形毁众生。由斯受阉身,若人於今世。爱欲心炽然,身口及诸根。

尽习妇人法,後常受女身。多欲不聪慧,若人施灯烛。演说清净道,迷者示正路。等爱视众生,後得清净眼。

明彻无障碍,子爱视众生。哀愍诸贫病,所生多子孙。如月在众星,慈母乳婴儿。奉斋修净行,怀妊他所爱。

一切悉不犯,由斯净业故。生得多采女,围绕自娱乐。犹如天帝释,爱敬礼父母。恭肃诸所尊,後生常高贵。

身体极柔软,若人於今世。坚固持律行,後得不动财。犹如雪山王,若人於今世。常不越仪法,若彼求不求。

等施令满足,後生得妙相。师子方颊车,具足无尽财。如海珍宝渚,身口意清净。兼复行布施,於他无嫉心。

己财不守护,由斯业行报。後生郁单越。若人慕名闻,及求生天乐。依凭善师学,身口意清净。

所有诸财物,爱乐加守护。由斯业缘故,後生四王家。若人於今世,志强不随人。所行多幻伪,亦修诸善法。

乐观他斗讼,兼行好布施。由斯业缘故,後作阿修罗。孝顺净供养,父母诸尊长。忍辱少瞋恨,不乐观斗讼。

由斯业缘故,後生忉利天。若人自不斗,亦不观他诤。精勤修善法,得作夜摩天。於身善观察,好学集多闻。

专精思惟义,乐修净功德。由斯业缘故,後生兜率天。修习胜布施,乐诵诸经典。方便行善法,自力不由他。

殷勤精进故,後生化乐天。修行胜布施,善摄护诸根。精勤不退转,欣乐他功德。由斯业缘故,後生他化天。

舍离炽然欲,修习四梵行。离生欣乐俱,转身生梵宫。又离觉观心,亦度离生喜。定生喜乐俱,上生光音天。

离定生喜乐,一向与乐俱。舍念三摩提,生彼遍净天。悉已度苦乐,不苦不乐俱。舍及清净念,得生广果天。

觉知离想过,及厌五种有。深爱著无想,生彼无想天。世俗及无漏,修习诸熏禅。熏禅正受力,生五净居天。

修习软中品,无烦无热天。修习上三品,次生三净天。如是次第上,乃至色究竟。依色无常想,超修无量空。

次观无量识,舍至无所有。又离无所有,乃至非非想。我已说生死,有有果报等。於彼业果报,慧者当观察。

应修清净业,离苦疾受乐。已说诸生死,种种业差别。非自在天生,亦非自然有。非时非无因,唯从烦恼起。

观彼有无常,慧者不染著。出离诸系缚,永到安隐处。

猜你喜欢
  卷三十七·佚名
  卷第七十三·佚名
  佛祖心灯·佚名
  佛说法王经·佚名
  普慈闿士品第二十八·佚名
  无异禅师语录序·元来
  持诵准提真言法要·弘赞
  卷第十八·昙噩
  五母子经之二·佚名
  万法归心录自叙·佚名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十一·欧阳竟无
  序·铁壁慧机
  卷九·性音
  第十五 莫伽罗阇学童所问之义释·佚名
  上一下·元照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佚名

    (萧相领祗候上,云)小官萧何。自从与樊哙商议那韩信之事,不想差一使去,果然赚的韩信回朝,将他斩了。只是他手下有一蒯彻,闻知他屡劝韩信,不要灭楚,与俺家三分天下。近日又劝韩信不要入朝,好生无礼。本待拿将此人,一并杀坏。争奈

  • 卷232 ·佚名

    陆游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後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当平

  • 卷十一·钱子正

    钦定四库全书三华集卷十一明 钱仲益 撰锦树集一翰林修撰无锡钱先生仲益余尝忆往年谒先生于京师之官舎见求先生之诗者户外之屦恒满及窥其稿则连编累牍盖莫计其篇章何许也予曰先生之作富矣哉先生曰吾非务此以为名家第

  • 卷七百八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八十一赵铎【一作驿诗一首】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圣主今司契神功格上玄岂唯求傅野更有叶钧天审梦西【一作南】山下焚香北阙前道光尊圣日福应集灵年咫尺真容近巍峩大象悬觞从百寮献形为

  • 李益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益( 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八岁时,逢安史之乱,西北地区常受到外族侵扰,李益离开家乡。唐代宗大历四年( 769)中进士,历任象郑县尉等职位低下的小官。其后弃官而去,游燕、赵间,在藩镇帐下任幕僚十八

  • ●崇禎長編卷之二十三·汪楫

      崇禎二年六月   ○崇禎二年六月   崇禎二年六月甲寅朔免朝   遣戶科給事中杜三策行人司副楊掄冊封琉球   帝偶疾大學士韓爌等投揭問安得旨朕偶感暑熱今已痊愈但精神尚欠調攝目前緊要章奏照常省覽可緩

  • 一三一四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为办理《南巡盛典》等书咨取誊录折·佚名

    一三一四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为办理《南巡盛典》等书咨取誊录折乾隆五十三年十月二十日臣和珅等谨奏,为办理《南巡盛典》及《平定台湾纪略》等书,咨取誊录事。窃臣等奉旨纂办《南巡盛典》,业经派员将副本陆续纂出,所有进呈

  • 第63章 有时也像傀儡似的蒋介石·冯玉祥

    在一九四六年一月,国防最高委员会中,蒋介石交下去年年底陈诚提出来的大赦政治犯的案子,请大家讨论。头一个就是居觉生,说:“很多很好的青年关在监狱里不能做事反来吃饭,把他们放出去,又省得国家给饭吃,他们又可以为国家生产。

  • 朱异传·姚思廉

    朱异字彦和,是吴郡钱塘人。父亲名巽,由于为人忠义节烈而著名,官职做到南齐江夏王参军、吴平县令。朱异刚几岁的时候,外祖父顾欢拍着朱异对他的祖父朱昭之说:“这个孩子不是一般人物,将来要光大你家的门庭。”朱异十岁时,喜好

  • 范晔传·李延寿

    范晔字蔚宗,母亲到厕所去产了他,额头被砖碰伤,所以就以砖为小字。出门过继给了堂伯范弘之,后来世袭封爵为武兴县五等侯。少年时候爱学习,善于作文章,能写隶书,通晓音律。担任秘书丞,遇到父亲的丧事离职。服丧期满,担任征南大将

  • 食货三二·徐松

    茶盐杂录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三二 杂录 杂录政和三年正月四日,户部员外郎、提举荆湖南北路茶盐事范之才奏:「契勘崇宁二年八月九日敕节文:川茶除入熙河、秦凤两路外,有鄜延、环庆、泾原、永兴四路,并许客人般贩东南茶货

  • 二、姜之地望·傅斯年

    在西周封建的事迹中,有一件事很当注意者,就是诸侯的民族不必和他所治的民族是一件事。譬如勾吴,那地方的人民是断发文身的,而公室是姬姓;晋,那地方的人民是唐国之遗,而公室是姬姓;虞,那地方是有虞,而公室又是姬姓。齐之民族必是

  • 十三年·佚名

    (丁巳)十三年清乾隆二年春正月1月1日○朔庚寅,上下敎勸農,諭八道、兩都。仍命蠲免貢人舊逋。1月2日○辛卯,以鄭亨益爲左參贊,趙明澤爲副應敎,鄭亨復爲副修撰,李玄輔爲承旨,李衡佐陞嘉善,尹敬龍爲義州府尹,申致謹爲執義,李宇夏爲正

  • 春秋辨义卷二十四·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昭公二辛未○景王十五年十有二年○晋昭二齐景十八卫灵五蔡灭郑简三十六卒曹武二十五陈灭杞平六宋元二秦哀七楚灵十一呉夷昧十四春齐髙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阳即唐燕别邑中山有唐县苏子繇曰三年燕伯奔齐六

  • 卷四·范处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补传卷四      宋 范处义 撰 鄘 柏舟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絶之 卫世子共伯之死史记以爲其弟和以赂袭攻共伯自杀今诗序第云蚤死不言被簒之事和

  • 儒佛异同论之三·梁漱溟

    儒佛异同既一再为之析论如上矣,忽又省觉其有所遗漏,宜更补充言之。何言乎有所遗漏?人类实具有其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之两面,不可忽忘。儒佛两家同为吾人个体生命一种反躬修养的学问,是固然矣;顾又同时流行世界各地,为中国、

  •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卷第四·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四子摄颂曰。烟筒坏色衣  鼻筒饮水器针筒非宝物  眼药合并椎尔时佛在室罗伐城。具寿邬波离白世尊言。如世尊说。开诸苾刍畜歙烟筒。不知何物是所应作。佛言。唯除宝物余皆得畜。如

  • 搔首问·王夫之

    《搔首问》写成于清康熙二十七年即1688年船山70岁之后,即船山年71或72所作。民国四年,湖南船山学社社长刘人熙从衡阳刘氏借得康熙间抄本《搔首问》,首次石印行世。刘人熙尚作一小序冠于前,言“《搔首问》者,即屈子之《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