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章 与西洋的早期接触

我母亲有两张墙上挂的画,挂在一个大客厅里。那个客厅是由一个旧教堂的房子改为牧师住宅的。一张画上画的是一个西洋少女,很俊很甜的脸,手里拿着一个无边的女人帽子,里面装着几个鸡蛋。母亲一定是从很好的西洋杂志上剪下来的,大概是《星期六晚报》(TheSaturdayEveningPost),她常用这本杂志夹针线和小的针线活计。另一张画上画的是清朝的光绪皇帝,他在光绪二十四年发动了维新运动,"百日维新"是人人知道的,圣旨一道一道的颁布,废科举,建铁路,开矿产,后来忽然被他的伯母西太后监禁于中南海瀛台,直到十年后不明不白的死去。他和西太后死在同一天,因为西太后知道自己死期已至,使人把光绪皇帝毒死,原因是她怕她死后光绪皇帝要在她的名声和政策上报仇,她认为那是不能容忍的。

家父,没有什么政治关系,但是一心赞成主张维新的光绪皇帝和他的新政,这和当时在日本的中国那些领导人物如孙中山先生他们一样。虽然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击败拳匪进入北京之时,已经仓皇狼狈的逃到西安,这时仍然算是在位当权。由于与列强议和,她才得以重握政权,但直到一九一一年(即宣统三年)清室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之前,她依然是顽固不改,作威作福。

本章的主题为西洋文明对中国的冲击,从思想方面到工业技术方面。牵扯到一连串的适应与整个问题的检讨。但是检讨这项繁难的重任是在中国方面,以后事实可以证明,在文化交流上,中国是负债方面。那种交流的进行至今尚未停止。

范礼文博士(Warnshius),后为伦敦纽约国际协会秘书。他为人胸襟开阔,眼光远大,通情达理,又多才多艺,实远超过当时一般的传教士。不知道由于什么好运气,西溪得以有这么个好牧师派来此地,这里离坂仔很近。范礼文博士大约六英尺高。使我们接受到西洋学问的,就是这位牧师。在"上海基督教文学会",在由林乐知(YoungJ.Allen)主持之下,当时发行一份一张纸的周报,叫《通问报》(ChristianIntelligence),油墨纸张甚劣。今日手下若还保存一份就太好了。范礼文博士不但把这份周报寄给我们,另外还寄上海基督教文学会出版的很多书和小册子。家父遇到了他,算是找到了知音,不久与他成了莫逆之交。

我们对西方最早的接触,是范礼文博士留下的一个领扣儿,因为他夫妇住在我家最上的一层楼,我们家也就是那个老教堂。孩子们对于那个光亮的领扣儿到底是什么东西,大家猜测了半天。他夫妇又留下了几个罐头筒儿,那一定是盛牛油的。我们中国人闻起来,简直全家里都是牛油味道。我记得他们走后,姐姐曾把所有的窗子敞开,好让屋里散掉那种气味。我相信家母用来夹针线的那本《星期六晚报》刊物,一定是来自范礼文太太之手的。

这些虽然是我对西方接触的一些不相干的事情,但是我认为对我很重要。家父知道圣约翰大学,就是在《通问报》上看到的,因此又梦想到牛津大学,柏林大学。家父的月薪是二十块,后来增为二十四块,收入虽极微薄,仍然不能打消他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上海基督教的高级学府去求学的愿望。

在坂仔建筑一个新教堂时,我大概是十二岁。那时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发生了。在三十或四十英尺宽的房顶的重压之下,教堂的墙壁,可以看得见被压得越来越歪。范礼文博士向美国购买钢筋。在钢筋渐渐束紧之下,把墙又拉正,大家可以看得见房顶的鹰架立起来。范礼文又在教堂进口处的钟楼上增加了一个钟。与基督教相竞争的佛教寺院里,也安装上一个大鼓。那个寺院也在那条街上,相距约六十英尺远近。

在礼拜天,教堂的钟鸣,寺院的鼓也响。

对于教会,有两个敌对者。一个是教徒的儿子,已然过了中年,大家叫他金老伯。他的房子坐落在河对面的木桥下面,那个桥通到当地唯一的一条有商店的街市。每数年之内,那座桥必然为洪水所毁,每毁一次,金老伯就发一次财。因为他又要募捐,再修造一座木桥。木板不平不直,过桥人可以看见脚下的流水。我们都知道,修桥就是他维生之计。那条有小商店的街道不断被洪水侵蚀,等我长大时,那些小商店只剩下一半了。

有一天,在清凉的月夜,家父一时兴起,从这座木板桥经过去布道。别人告诉我,我降生那一年,父亲是四十岁。有一次,外出之时,他染患了感冒,几乎丧命。讲道之时,他曾出大汗,回家之后又没换衣裳,得了很严重的肺炎。母亲非常焦虑。母亲那时正要生第五个儿子,她只好想办法自己接生。至于她怎么忍痛生产,就不得而知了。父亲则把他怎么样出去在房子后面那条小溪中去洗产后那些脏东西,对我不知说了多少次。

我第二次接触西方文明,是我第一次看见从Chioh-be和厦门之间汽船上蒸汽机的动作。我当时看得着了迷,呆呆的默然不语。后来在学校,看见一个活塞引擎图,自然充分了解。从那时起,兴趣始终是在科学上,很想以后做个物理教员。有人问我长大之后要入哪一种行业,我的回答是(1)做一个英文教员,(2)做一个物理教员,(3)开一个"辩论"商店。最后这一条是当地的一种说法,而不是指一个真正的行业。普通说你开一个商店,参加论战的一边,向对方挑战,你称一件白东西为黑,或称一件黑东西为白,这样向人挑战。我当时显然是以有此辩才而为人所知,因而兄弟姐妹们都叫我"论争顾客"。

我的中等教育是完全浪费时间。学校连个图书馆也没有。在厦门的寻源书院和非基督教学校之间的差别,就是非基督教学校看日报,而我们学校不看。我们有地理,算术,经典,一薄本的地质学。课后,我们只是玩耍游戏。踢毯子,玩由一个哑铃斫下来的两个木球,这就是我们最得意的游戏。我们都穿木屐,所以每逢踝子骨被一个木球打着,实在疼得很。

我们捉弄老师的鬼办法之中,有一件是背书的事,很好玩儿,每个学生都很得意。我们当年都站在走廊下等候,有的人被叫进屋去背书,通常是在两页到三页之内。他背完之后,就以开门为信号儿叫另一个人进去背,他做个信号儿,表明要背的那段文字是在前一半儿或后一半儿,由于把门开了三到四次,别人就知道要背的是哪一部分了。

我记得清楚的,只有校长的珠算盘。校长是一个贪婪无厌的人。当时鼓浪屿很繁荣,做房地产是好生意。我听见他那不停的打算盘声。他的办公室在第一层楼,正面对着楼梯口,因此他可以管理学生的出入。但是这并不能阻止我们出去买消夜食物,我们会用竹篮子把东西吊上楼去。

至于学校用的书,我既不喜爱,也不厌恶。太容易,太简单了。

我对西洋音乐着实着了迷。我是受了美国校长毕牧师夫人(Mrs.Pitcher)的影响。她是一位端庄淑雅的英国女士,她说话的温柔悦耳抑扬顿错,我两耳听来,不啻音乐之美。传教士女士们的女高音合唱,在我这个中国人的耳朵听来,真是印象深刻,毕生难忘。

我们也看见过法国美国的水手,普通大都是在鼓浪屿街上喝得醉醺醺,东倒西歪的。偶尔也有一个英国足球队在一个有围墙的球场赛足球,他们不喝茶,喝别的饮料,有时有军乐队演奏,由中国的仆役端送饮料。我夹杂在别的儿童之中,由围墙的缝隙中往里窥探,对他们洋人好不羡慕。

俱乐部若有舞会,我们寻源书院的学生常常立在窗外,看里面男男女女穿着晚礼服,在大庭广众之中互相拥抱,那种令人难以相信的人间奇观,真是使人瞠目吃惊。

在光绪三十三年,美国老罗斯福总统派美国舰队来到澳门,那时日俄战事刚刚结束不久。我们因为是教会学校的学生,应邀前往参观。那是伟大武力的最好的展览。这些都刺激我向西方学习的愿望。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一 王冲 王通弟劢 袁敬兄子枢·姚思廉
  卷第一百一十五·胡三省
  ●卷十一·陈康祺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七·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四·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七·佚名
  皇王大纪卷二十二·胡宏
  二百四十八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第五十八册 天命八年七月至八月·佚名
  一○六九 山东巡抚明兴奏覆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二十四·佚名
  卷十八·纪昀
  37.蔺相如完璧归赵·林汉达
  卷52·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南湖先生贡性之(南湖集)·顾嗣立

    性之,字友初,尚书师泰族子也。元季以冑子除簿尉,后补闽理官。明洪武初,征录师泰后,大臣以性之荐。性之避居越之山阴,更名悦。从兄弟同仕于朝,迎归金陵、宣城,俱不往,躬耕自给以终其身。门人私谥曰贞晦,以世家宣城之南湖,因号「南

  • 放翁词·陆游

    赤壁词(招韩无咎游金山)禁门钟晓,忆君来朝路,初翔鸾鹄。西府中台推独步,行对金莲宫烛。蹙绣华鞯,仙葩宝带,看即飞腾速。人生难料,一尊此地相属。 回首紫陌青门,西湖闲院,锁千梢修竹。素壁栖鸦应好在,残梦不堪重续,岁月惊心,功名看

  • 姜氏秘史 卷四·姜清

    辛巳三年正月辛卯朔,帝御奉天殿,始受亲王百官朝贺。是日,宴百官于奉天门,颁赏于四夷朝使,作凝命神宝成,诏诰天下。初元年,得青玉于雪山,为玺,方六寸九分,篆曰:“天命明德,表率万方,精一执中,宇宙永昌。”至是成,方孝孺有颂

  • 卷之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六百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百四十七·佚名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秋七月。壬申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记注  ○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翌日如之。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电寄延祉、延祉现已补授库伦办事大臣。所有达赖喇

  • 卷之四百七十二·佚名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九月。己巳朔。上诣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前问安。至戊戌。皆如之。  ○奉皇太后自华州启銮。  ○谕军机大臣等、现在驻跸长安。护<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及分防各

  • 大事记卷二·吕祖谦

    宋 吕祖谦 撰周威烈王二十三年【魏文侯斯二十二年韩景侯防六年赵烈侯籍六年楚声王五年燕闵公三十一年宋悼公购由元年】九鼎震【夲纪年表】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防为诸侯【通鉴】燕闵公薨子厘公立【以世家修】楚声王

  • 卷十六·曾巩

    钦定四库全书 隆平集卷十六 宋 曾巩 撰 武臣 药元福太原人有勇善射少为军职在後唐为裨将晋少帝即位契丹入宼亲征次澶渊登陴望敌衆不见其际元福与慕容邺各以二百骑奋击阵前敌遂大溃明年敌复内

  • 卷三十七·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七生徒三算学国子监算学生满洲十二名防古汉军各六名汉人十二名又钦天监附学肄业生二十四名共六十名凡满洲防古汉军算学生俱于八旗官学生中考取汉人算学生无论举人贡生生员童生由监防同

  • 第十章 英法联军之役·吕思勉

    鸦片战争,在中国历史上,为从古未有的奇变,然其实不过外人强迫通商的成功而已。在实际上,关系还不算很大。其种种丧权辱国的条约,实在又是五口通商以后,陆续所造成的,至一八五八年的《天津条约》,一八六〇年的《北京条约》,而作

  • 卷二·黄度

    <经部,书类,尚书说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説卷二       宋 黄度 撰夏书禹别九州随山濬川任土作贡【禹辨九州界域川行两山之间随山而濬之使不壅塞于是水各顺道水去土岀任土所生以制贡法四方诸侯由是各修其职入贡天

  • 菩萨璎珞经卷第十·佚名

    (一名现在报)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贤圣集品第二十九  尔时审谛菩萨即从坐起。白佛言。世尊。我亦堪任宣畅六度清净之行。佛告审谛菩萨。若堪任者于如来前便可说之。尔时审谛菩萨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萨

  • 不空罥索神咒心经·佚名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布怛洛迦山观自在宫殿。其中多有宝娑罗树。耽摩罗树瞻博迦树。阿输迦树极解脱树。复有无量诸杂宝树周匝庄严。香花软草处处皆有。复有无量宝泉池沼。八功德水弥满

  • 菊子夫人·皮埃尔·洛蒂

    《菊子夫人》是法国作家皮埃尔·洛蒂创作的长篇日记体小说,首次出版于1887年。故事讲述了海军军官“我”和伊弗随船从布列塔尼航行来到了日本长崎,在漫长而又无趣的长途跋涉后,“我”打定主意一到日本便娶一位当地人为妻

  • 韩氏医通·韩懋

    《韩氏医通》系综合性医书。 2卷。 明·韩懋撰。刊于1522年(嘉靖元年)。韩氏搜辑家传有效方案,结合个人临床心得编撰成书,书分九章,共九十五则。卷上为绪论、六法兼施、脉诀、处方、家庭医案共五章; 卷下为悬壶医案、

  • 后梁春秋·姚士粦

    二卷。明姚士粦撰。姚士粦字叔庠,海盐(今属浙江)人,学问奥博、搜罗秦汉以来遗文,撰《秘册江函跋尾》各为考据,具有原委。另有《陆氏易解》、《后梁春秋》、《西魏春秋》等。《后梁春秋》即是记录五代时后梁的历史,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