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心理学与行为学
对行为派心理学,余尝两次讨论,发表于海潮音月刊上。但心理一名,扩充之可成“唯心理论”;行为一名,扩充之可成“唯行为论”。然固各有其立场之处,从其立场之处以区别焉,则心理自心理,行为自行为,固有秩然不可相滥者。今为便于立论起见,不将行为放大到无生物、植物及动物之全宇宙,专就现实中“人的有机团”──有机体改称有机团,亦即团体之义;在佛书曰萨迦耶──而考察之,以见心理学与行为学区别与关系之所在,不亚于理化学、或生理学与行为学之区别与关系也。按行为派固承认其研究之对象与生理学不同,不属于生理学所研究之筋肉等。而行为派所研究之对象,则为全个人类有机团内部外部,由感受刺激而发动之反应,故于行为派所研究者之外,非别无生理学等所研究之对象也;然则亦应知行为学之外,亦非别无心理学所研究之对象矣。盖心之有感激刺与发反应的行为,固不异身之有感激刺而发反应的行为;然心为一实在、变化之自然,亦不异身为一实在、变化之自然。以“人的有机团”之现实为所呈之果,从果察因,研究其自然的生机和成分,则有生化学──生物学、生理学等;识团学──完形派心理学及三能变唯识学等;理化学、心法学──心体、本能、感觉、情绪等问题,及康德以来之知识论等;研究完成而综合之,则成为晓得什么叫做人类之人类学──博物学中的人类学,与晓得什么叫鸟叫兽者同。以人的有机团之现实为所依之因,由因致果──若行为派以生理学上综合的全体为所依,以观其感激刺而发反应之所致──,研究其行为的激刺和反应,则有养生学──衣食住行娱游眠息之农工商医婚姻等,教育学──宗教与学校及文艺风俗环境等,身行学、心行学──此身的行为与心的行为,在学理上虽可分析,在事实上则常为综合身心之人的有机团行为。若吃饭、走路、说话、写字、作工、踢球等,行为派心理学属之;然高等之心的行为,若身居一室而心罗宇宙,则可无关身行而独立之哲学思想等属之;研究完成而综合之,则成晓得什么叫做人事的人事学。再综合由察果知因之人类学而到从因致果之人事学,完成以现实中人的有机团为出发点所研究之体系,则谓之人生哲学;但人生哲学之外,犹可有动物哲学、植物哲学、宇宙哲学等。兹结为一表如下:
┌生化学┐ ┌理化学┐ ┌有实有变的生机┤ ├和成分┤ ├曰自然的人类学┐ 以人的有机│ └识团学┘ └心法学┘ │人生 团为出发点│ ┌教育学┐ ┌心行学┐ ├哲学 └团内团外的激刺┤ ├和反应┤ ├曰行为的人事学┘ └养生学┘ └身行学┘
故于人的有机团之现实为出发点而研究,其于自然学也,则当由生物学、生理学、与完形派心理学等直观所知的生机,然后研究到物理学、化学及心体本能情绪感觉等问题,与知识论等析观所得的成分,综合之乃知自然的人类是什么。其于行为学也,则当由现有如何的营养、生殖,及学校文艺、风尚、环境等刺激,然后研究到将来如何的动身、发语、立志等反应,综合之乃知行为的人事是什么。再综合之乃成人生哲学。一般的科学者、哲学者,不知以现实为出发点而建设其研究之体系,只知掠取前人析观所得的成分为构思之基础。吾友卫中博士尝谓‘杜绝科学家之产生法,有至巧而为用最便者,则为现代之所谓科学教育。现代之科学教育,乃务使物质现象中之自然成分尽量灭绝,而陷物质活动于死无生气而后止者也。其实验室之工作,殆无非致物质活动于生地,而后取其零星片段之物质,假由上而下之解释。此之为法,与夫真科学家之由下而上──按即由现实而到析观所得成分──,先之以领略自然感受印象──直观所知──,而后阐明物质之形性者,全然反背。于此而求真科学家之产生,又乌乎可’?由是倒从化学、物理学而到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致行为派袭取此迷谬之陋习,乃将自然的心理学及刺激的心理学概遗弃之,只取身心感刺激而发反应的平庸行为,执为心理学所研究之对象,且排斥研究其他任何对象之心理研究也。若知研究“人”的科学哲学中之心理学,当从人的现实为出发点而研究之,则行为派之僭妄固显然可知也。然又岂但行为派僭妄哉!依现实主义之见地而言之,则从来依其析观、推观所得,而建设以化学、物理学、或数学、论理学为基础之科学及唯物论、唯心论等,固无一非僭妄之徒也!若知今此“唯现实论”之科学、哲学研究法者,则从来之科学、哲学体系,皆当一变其观察实验法及组织判断法而后可。此另详余所著之现实主义,兹不具论。
但从现实主义之人生科学、哲学中,一观行为派心理学、与完形派──或格式派──心理学,去其执一端而排全体之僭妄,则其研究法及研究之所得,在人生科学中,亦未尝非有一相当之位置与价值。然亦只在此相当之程限内而已。世人固无所用其惊异!(见海刊九卷一期)
猜你喜欢 如来无过功德品第八之一·佚名 卷一百四十八·佚名 卷第四(应始终佛部第一)·宝唱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七·玄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宗泐 卷第三十八·佚名 卷第十二·道世 卷之十二·铁壁慧机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义净 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只经卷上·佚名 从容庵录目录·行秀 卷第十五·李遵勖 历代编年释氏通鉴采摭经传录·佚名 佛说人本欲生经·佚名 善护品第三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