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入誉论品第七

是时释王,德日夜增,宝仓国境。名称智慧,金宝积聚,种种璎珞。

众善来归,如秋海渊,象马车乘。犹天严驾,贤善调良,自然诣■。甘蔗石蜜,酥乳水浆,粳粮穀米。气味力增,殃患普除,怨敌屈附。

旧亲增敬,疫馑消亡,凉风和调。时雨细润,空中晃昱,甚好严备。尽王境土,长益丰茂,众善普集。不祥枯竭,以太子德,合成谐偶。

以谐偶故,名称普闻,诸根成就。相好可观,犹月初生,十五日满。诸王长者,普进贡献,栴檀羊车。驾御金鹿,象牙金银,杂宝合成。

粟珍宝厕,象子马驹,童子曳弄。戏笑娱乐,白银雁子,珊瑚口觜。随其年长,致献贡御,金宝博奕。以供太子,年在幼少,为事尊长。

重逾须弥,忍辱过地,渊深於海。意博包空,时过孩童,初入在美。世人所习,众诸技术,太子学能。不加日劳,年满十六,体方精剑

文武兼备,艺过诸释,王睹太子。德日殊异,兄弟中猛,如勇师子。王忽寤忆,阿夷所言,如何当令。舍是洪德,涉苦入山,精勤学道。

心即怀疑,召诸臣议,思计令子。不入山学,执谦尊教,如天帝臣。承帝诏命,思计设理,沈思斯须。执敬启言,寻承命旨,子难卒留。

海可过济,日可失明,月可舍凉。子愿难违,唯然天王,宜设方便。若设方便,为事必克,假令不克。无遗恨情,事离方便,则难施立。

听承古仙,服水气者,长劳困形。皮骨相连,重如太山,遭欲风吹。爱恚战动,如风吹树,严妙堂舍。色声香味,华香严饰,状如天女。

第一上乐,迷醉女乐,五欲犹能。迷惑仙士,夫色声香,味细滑触。诸心所喜,五情所贪,以欲坚牢。力强大网,以系子心,乃可无忧。

王然此义,即召美女,十五以上。容色妙者,六十四种,姿媚具备。寻致诸女,充太子宫,久学调静。执惭愧戈,於采女中,如月众星。

摄藏辉光,不甘五欲,口终不发。不逊之言:眼不起视色,犹饿夫於乐。诸伎女怀惭,如冥逃光走。

父王闻是已,不安寝於床。因更令境内,有相好乐者,其谁有妙女,必尽来应会。若有违限者,加之以重讁。

设此严限已,益出众璎珞。恣之取璎珞,入宫为采女。种种严修饰,诸游观园池。无数众女集,皆受赋璎珞。

太子德如日,目无能当者,自执意挍计,终无能染污。执杖释种女,姿貌如天女。心忍辱如地,面晖如月满。

古圣王苗裔,相应玉女宝。德广覆天下,除忧如天乐。持重有智慧,相好容貌光。名称最第一,是故号除称。

手执波昙花,眼如绀莲叶。两手奉好花,欢喜诣其母。唯母见严饰,意欲入宫观。欲见释太子,心自然恋慕。

母即告女曰,宁今受御讁。终不听汝往,愿母必见听。重启父母已,即听随其愿。爱敬执谦恭,报慈父母已,

将从显然往,如水恒趣海。至於王宫中,到遥观太子。过去五百世,曾为太子妻。其所生之处,女中最第一。

前世缘牵故,故熟视太子。颜容怡开敷,如日水莲华。厥行步庠序,寂然无声乡。犹如众江流,入海则寂定。

众中有一女,造二首歌颂。音韵甚合好,应时顺事理。有女来甚妙,执持绀莲花。忆往世善行,故以相发寤。

过世上名华,供养定光佛。执花甚姝好,犹如吉利天。菩萨忽然闻,定光佛之名。心中即惊动,徐举目遍视。

即发声谓曰,进手中花来。以言众所侥,如服甘露药。应声寻花进,以奉上菩萨。侍在菩萨左,如明星在月。

太子视璎珞,不宜其所服。即解明珠璎,掷以挂女颈。於是明珠璎,严饰女形容。姝好无双比,益发明珠光。

犹如天帝释,处於紫绀壁。亦如十五日,月与众星俱。合宫尽欢喜,皆共同举声。称曰真得妃,莫不同甚欢。

如是歌称声,斯须流闻王。王闻甚欢悦,重赐名宝珍。王即令求,女父母来,赐与珍宝。不可称计,召明梵志,卜择良辰。

涂香坦地,饰以众花,以神咒酥。充饱火神,灌太子手,父母授女。为太子妃,女中第一,在太子侧。

如日月星。

猜你喜欢
  异出菩萨本起经·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三·佚名
  卷第三十九·智旭
  宏智禅师广录 第七卷·正觉
  卷五十七·佚名
  卷二·佚名
  卷四十一·佚名
  斥欧阳竟无之魔说·印光
  中佛会实有健全组织之必要·太虚
  三教平心论卷上·刘谧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二十三卷·佚名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六十一·欧阳竟无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八·佚名
  序·宗鉴
  卷之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曹文贞公诗集卷十·曹伯启

    (元)曹伯启 撰○乐府满江红次元复初韵四十年间问何似古人方畧时自笑致身无策疗贫无药世事从来如意少宦情已比当年薄更不须勲业镜中看今非昨 眠矮榻登高阁携短杖■〈奭斗〉长杓放屈伸由己碧空盘鹗较短量长无定论抗尘走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二十六·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九年二月按是月壬子朔癸丑京城副留守郭仲荀乞兵与粮上曰朕今日和议盖欲消兵使百姓安业留司岂用多兵但得二三千人弹压内寇足矣至如钱粮亦只据所入课利养赡官兵他日置榷场不患无钱岂可虚内而事外邪朕见

  • 杜工部诗年谱原序·鲁訔

    骚人雅士同知祖尚少陵同欲模楷声韵同苦其意律深严难读也余谓少陵老人初不事艰涩左隠以病人其平易处有贱夫老妇所可道者至其深纯宏妙千古不可追迹则序事穏实立意浑大遇物写难状之景纾情出不说之意借古的确感时深逺若江

  • 三二○ 大学士舒赫德奏进呈李卓吾《焚书》一部折·佚名

    三二○ 大学士舒赫德奏进呈李卓吾《焚书》一部折乾隆四十一年二月二十九日*臣舒赫德谨奏:查二月初八日,据河南巡抚徐续(绩)奏缴应毁书籍单内,有李卓吾《焚书》一部。奉旨令臣舒赫德俟缴到时,随报进呈。钦此。今该抚委员缴

  • 卷三十一·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三十一十月甲申朔命加恩大将军伯费古军士上谕尚书马齐曰大将军费古所领军士甚为劳苦食用必致缺乏欲将朕所用牲口发去道路遥逺牲畜既瘠瘦且须时日可遣人往尚书班第处取杀

  • 卷二十七·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二十七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 宋中郎外兵曹参 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天官书第五 【索隐案天文有五官官者星官也星座有尊卑若人

  • 蛮传·萧子显

    蛮人的种类繁多,语言不一,依山谷而居,分布于荆、湘、雍、郢、司等五州境内。宋朝曾封西陽蛮梅虫生为高山侯,田治生为威山侯,梅加羊为扌干山侯。太祖(萧道成)即位后,有关部门奏请解除对蛮人的封爵,但参议奏说:“给戎夷封爵,历代

  • 李景传·欧阳修

    李景初名李景通,是李繮的长子。即位后,改名王景。徐温死后,李繮专政,以李景为兵部尚书、参知政事。次年(943),李繮镇守金陵,留下李景为司徒、同平章事,与宋齐丘、王令谋住在广陵,辅佐杨溥。李繮要篡国时,召李景回到金陵为副都

  • 天权第十七·鹖冠子

    挈天地而能游者谓之还名,而不还于名之人明照光照不能照己之明是也,独化终始,随能序致,独立宇宙无封,谓之皇天地,浮悬天地之明,委命相鬲谓之时,通而鬲谓之道,连万物领天地,合膊同根,命曰宇宙,知宇故无不容也,知宙故无不足也,知德故无

  • 提要·苏辙

    臣等谨案论语拾遗一卷宋苏辙撰前有自序称少年为论语畧解其兄苏轼谪黄州时撰论语说取所解十之二三大观丁亥闲居颍川与其孙籀等讲论语因取轼说之未安者重为此书轼书宋志作四卷文献通考作十卷今未见传本莫详孰是其说亦不

  • 目录·德清

    叙意论教源论心法论去取论学问论教乘论工夫论行本论宗趣注道德经序老子传发明宗旨发明趣向发明工夫发明体用发明归趣老子道德经解上篇  一章二章三章四章五章六章七章八章九章十章十一章十二章十三章十四章十五章十

  • 第七章 27·辜鸿铭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辜讲有一次孔子说:“有些人或许提出理论,自己却不理解。我从来不做这样的事情。我不管读什么,学什么,总是选择优秀的部分去接受;不管看到什么,

  • 春秋传卷二十四·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昭公上【公名稠襄公子母齐归在位二十五年孙于齐在外八年凡三十二年薨于干侯諡法威仪恭明曰昭】周【景王四年鲁昭公二十二年景王崩王猛立是年卒王室乱弟敬王立昭二十三年尹氏立王子朝昭二十六年敬王入于

  • 卷二百六十六·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八十五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五眼清净。五眼清净故四无量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五眼清净。若四无量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六神通清净。六神通清净故四无量清净。

  •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印光大师示寂记·印光

    灵岩山寺护关侍者印光大师,今年八十,法体素健。夏历[1]十月廿七日,为寺中沐浴之期,是日清晨七时许,大师自关房策杖赴浴室,步履稍急,足忽踬(zhì被东西绊倒)。由随侍人扶回关房,即延(请)吴无生居士诊视,毫无损伤。  [1] 夏

  • 受用三水要行法·义净

    唐三藏法师义净撰准依圣教。及西方现今众生所用之水。有其三别。一时水。二非时水。三触用水。言时水者。谓是沙弥俗人。自手滤漉观知无虫。午前任受而饮。若大僧手触盆罗及杓水即不堪入口。而况食用。有恶触故即如僧

  • 第十三章 大乘开始兴盛时期·多罗那他

    约当第三结集之后,迦腻色迦王去世时,在迦湿弥罗之西与吐货罗邻近的北方阿湿摩波兰多地方有家主阇胝,受用圆满。他供奉北方一切塔,延请来自西方摩庐国的毗婆沙大德世友与吐货罗的大德妙音到他的国中。供养三十万比丘十二年

  • 绀珠集·朱胜非

    宋代文言轶事、志怪小说丛集。题南宋朱胜非辑。但书首有王宗哲绍兴丁巳(1137)序,称此书“不知起自何代”,而是年朱胜非适罢相家居, 《四库提要》因断为“不著编辑者名氏”。 《郡斋读书志》云: “旧说张燕公(指唐人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