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二○ 大学士舒赫德奏进呈李卓吾《焚书》一部折

三二○ 大学士舒赫德奏进呈李卓吾《焚书》一部折

乾隆四十一年二月二十九日*

臣舒赫德谨奏:

查二月初八日,据河南巡抚徐续(绩)奏缴应毁书籍单内,有李卓吾《焚书》一部。奉旨令臣舒赫德俟缴到时,随报进呈。钦此。今该抚委员缴送应毁书籍及板片到京。除将各项书籍逐一查明收贮,俟将来进呈后再营销毁外,所有李卓吾《焚书》一部,谨将原封随内阁本报驰送行在,恭呈御览。谨奏。

乾隆四十一年二月二十九日奉旨:书留览。钦此。

(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二·李延寿
  卷一百三十九 志一百十四·赵尔巽
  ●卷四·刘一清
  三农纪·张瀚
  卷之四百九十·佚名
  ◎冷飞天之杀身祸·李定夷
  皇王大纪卷四·胡宏
  资治通鉴考异卷一·司马光
  第二九六札光绪十五年十一月九日一一七一三--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纪昀
  卷之九·祁韵士
  绎史卷六十·马骕
  崔讳甫传·欧阳修
  唐纪七十九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下天复二年(壬戌、902)·司马光
  十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列传二 宗室·薛居正

    案:《晋宗室列传》,《永乐大典》仅存四篇,余多残阙。广王敬威,字奉信,高祖之从父弟也。父万诠,赠太尉,追封赵王。敬威少善骑射,事后唐庄宗,以从战有功,累历军职。明宗即位,擢为奉圣指挥使。天成、应顺中,凡十改军额,累官至检校工部

  • 卷一百三十·列传第十七·宋濂

        彻里   彻里,燕只吉台氏。曾祖太赤,为马步军都元帅,从太祖定中原,以功封徐、邳二州,因家于徐。彻里幼孤,母蒲察氏教以读书。至元十八年,世祖召见,应对详雅,悦之,俾常侍左右,民间事时有所咨访。从征东北边还,因言

  • 卷第一百五十五·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梁纪十一〔起重光大渊献(辛亥),尽玄黓困敦(壬子

  • 卷四十六·杨士奇

    永乐三年九月癸巳朔○蜀世子悦火廉来朝命皇太子宴于文华后殿其从官宴于西庑○庆王木旃长子生赐名秩煃△赐西洋爪哇车里元江朝贡使臣及旧港等处头目宴○甲午 上以海外诸番朝贡之使益多命于福建浙江广东市舶提举司各设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七十四·佚名

    嘉靖六年三月戊寅朔○升大常寺少卿汪元锡为太仆寺卿○巡按狭西右副都御史王荩三年秩满荫其子子绍为国子生○裁革广东廉州府税课司○己卯升东昌府知府叶天球为河南布政使司左参政仍管府事从巡抚奏保也○庚辰虏复寇宣府

  • 论执要之道·陈亮

    臣窃惟陛下自践祚以来,亲事法宫之中,明见万里之外。发一政,用一人,无非出于独断;下至朝廷之小臣,郡县之琐政,一切上劳圣虑。虽陛下聪明天纵,不惮劳苦,而臣窃以为人主之职,本在于辨邪正,专委任,明政之大体,总权之大纲。而屑屑焉一事

  • 卷七十三·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七十三附载满洲旗分内之高丽姓氏洪氏牟易金      洪德克孙敬文       洪义仁洪邓南      洪顔林崔氏江那米      崔泰崔礼弼      钟格尼朔阳西 

  • 卷二十三·陆九渊

    卷二十三 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 此章以义利判君子小人,辞旨明白,然读之者苟不切己观省,亦恐未能有益也。......科举取士久矣,名儒鉅公皆由此出。今为士者固不能免此。然场屋之得失,顾其技与有司之

  • 卷四·俞汝言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平义卷四      秀水俞汝言撰闵公【名啓方史记名开庄公之子母叔姜九歳即位在位二年諡法在国逄难曰闵】元年春王正月继弑君不言即位正也亲之非父也尊之非君也继之如君父焉者受国焉尔【谷梁】齐人

  • 民杂·慎到

    原文:民杂处而各有所能。所能者不同。此民之情也。大君者。太上也。兼畜下者也。下之所能不同。而皆上之用也。是以大君因民之能为资。尽包而畜之。无能去取焉。是故不设一方以求於人。故所求者无不足也。大君不择其下

  • 五篇灵文·吕洞宾

    《五篇灵文》原作者不详。今选自《道藏辑要》集二。原文上写“重阳祖师注,清虚道人录”。《五篇灵文》并非王重阳所作, 而是纯阳真人所出,其中内容包括中上乘和最上乘丹法。

  • 沧浪诗话·严羽

    南宋末年严羽著。羽有《沧浪集》已著录。羽字仪卿,一字丹丘,自号沧浪逋客。邵武人。事迹及生卒年不详。宋代诗话自欧阳修《六一诗话》首开其例,著作繁兴,但都较零碎,近于随笔。《沧浪诗话》却是一部最有系统的著作。

  • 建康实录·许嵩

    编年体史书。唐许嵩撰。20卷。记述始于东汉兴平元年,终于陈祯明三年的史事。因所记六朝皆建都建康(今南京)而得名。以正史为本,旁采诸史、地志旧文,按时序记述历朝政权变迁及军臣事迹,兼及山川古迹。凡有异事别闻,附

  • 阿阇贳王女阿术达菩萨·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摩诃比丘僧五百人。菩萨八千。一一尊复尊悉得陀怜尼法。在所闻知。如大海无所罣碍。悉得五旬深入微妙沤和拘舍罗。总持空法藏不舍志意行无色想。从法行无所归依。亦不造行。说经法

  • 瞿昙弥记果经·佚名

    全称《佛说瞿昙弥记果经》。佛教经典。南朝宋慧简译。一卷。“瞿昙弥”,佛之姨母大爱道的别名。经中谓大爱道应阿难之请而出家,佛为之授记,是为比丘尼之始。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

  • 佛顶最胜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唐地婆诃罗译。尊胜陀罗尼经之第二译也。

  • 八大灵塔名号经·佚名

    全一卷。宋朝法贤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经叙述佛陀住世时曾亲举八大灵塔名,并劝听者供养之。本经虽为小经,然卷末所附佛陀一生之编年史,与十二游经、僧伽罗刹经等,皆可作为研究佛传之宝贵资料。

  • 华严游心法界记·法藏

    全一卷。唐代法藏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本书系基于华严宗初祖杜顺之五教止观,阐明华严宗之观门。分为法是我非门、缘生无性门、事理混融门、言尽理显门、法界无碍门等五门。即依五门之次第说明小乘教、始教、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