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与众采女游居品第八

种种严饰,犹如天宫,春秋冬夏。四时各异,应节修治,游观园池。亦如天帝,施安树林,太子因游。

至园池观,采女围绕,如月处星。於是众女,昼夜作乐,嘲调戏笑。过数年已,或娱乐之,更造新术。或现己身,或时书颂,或图庙画。

或有刻镂,或有以泥,为若干像。或有结花,以为敷饰,或庄面目。或有涂香,或以镜照,或栉梳头。或黛黑眉,或丹口唇,或复有女。

华相打掷,或戏笑者,或悲叹泣。或口咏歌,可听可乐,犹如华中。众萤蜂鸣,众女求浴,太子听从。无忧树间,丹华之池,圆光文饰。

照树金色,犹金在火,耀耀林树。诸树倾屈散供众花,众鸟相和。悲哀而鸣,女笑鸟鸣,震声远闻。五音俱作,感动人情,太子入池。

水至其腰,诸女围绕,明耀浴池。犹如明珠,绕宝山王,妙相显赫。其好巍巍,众女水中,种种戏笑。或相湮没,或水相洒,或有弄华。

以华相掷,或入水底,良久乃出。或於水中,现其众华,或复於水。但现其手,众女池中,光耀众华。令众藕花,失其精光,或有攀缘。

太子手臂,犹如杂花,缠著金柱。女妆涂香,水洗皆堕,栴檀木櫁。水成香池,如是戏笑,难可计数。六万采女,围绕其侧,太子於中。

如天帝释,於天浴池,与天女俱。於是皆乘,金银宝船,游戏池中。如天乘雲,太子复乘,七宝之船。妃在其侧俱共入池,色身金照。

光各一丈,如日乘船,莫不惊愕。谓是日出,众华开张,明重光照。喻日天子,太子出池,诸女更严。作众伎乐,行甘蔗浆,诸女饮已,

跳踉舞戏,时日便冥,向月烛明。欲惑太子,意终不倾,欲使其贪。意终不著,慧灯甚明,终无能灭。犹明珠灯不损飞蛾,斯须至冥。

众女睡眠,太子妃寐,梦睹忧变。太子出家,舍宫采女,逃入山泽。妃独逐走,从後求哀,莫相捐弃。澡手见授,今弃付谁,惟今自察。

无量过失,愿微重荣,莫生相舍。独入山泽,勤修众德,何吝於妾。致大酷恶,古贤出学,亦复好妃。唯垂愍伤,愿听侍从,追呼不息。

太子入林,心意发狂,树树行求。??向树曰,汝独无忧,我独怀恼。示我太子,仰见树上,有赤觜鸟。向鸟叹苦,我失所怙,汝声似之。

留声与汝,愿以鸣声,除我心恼。又见树曰,汝何不慈,吾厄夫怙。迷行犯触,贤夫所弃,宜见愍伤。如何见笑,华尽开敷,见双头鹆。

相将俱飞,益增忧苦,流泣且言:唯愿示我,怀重慊者,令我睹之。失之我亡,树华散我,更耗我心。唯汝仁鸟,莫嫉快我,当散我心。

好喜伎乐,未曾相犯,何为必尔。为风所动,树枝倾曲,犹如以掌。击打於我,鸟兽角视,尔不遣夫。水声如骂,我不任治,太子不还。

便悲叹曰,留目绀莲,留超与应。留笑华敷,留颜金华,留发辟兵。我见遗忽,口言未止,忽见太子。於林树间,便前搏曰,何为相弃。

语顷惊觉,抱持太子,惭惧战<疒又>。太子问曰,何为如是,便说梦事。太子报曰,此非为汝,吾无所去。谁往谁返,无有往者,亦无所至。

汝谛觉是,色如聚沫,觉意如泡。相如光炎,行如芭蕉,识法如幻。诸根无力,形体相因,犹如华合。觉世无常,譬如野马,吾我无有。

亦无坚要,合会有离,汝当谛觉。

太子自思,是吾出应。

猜你喜欢
  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神宝记卷第一·善月
  卷第五·通云
  佛说释摩男本四子经·佚名
  卷五百七十二·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卷·宝亮
  不和合品第四十八·佚名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一·念常
  金刚般若经集验记卷中·孟献忠
  佛法金汤编卷第十三·岱宗心泰
  向军民长官呼吁和平·太虚
  禅苑蒙求卷之上·志明
  无恼指鬘缘品第三十六·佚名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卷上之二·宗密
  卷第六十九·佚名
  卷第十三(辰字号)·朱时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四·皇甫冉

    钦定四库全书二皇甫集卷四唐 皇甫冉 撰五言排律酬张二仲彛吴洲见芳草楚客动归心屈宋郷山古荆衡烟雨深艰难十载别羇旅四愁侵澧月通沅水湘云入桂林已看生白髪当为乏黄金江海时相见唯闻梁甫吟答张諲刘方平兼呈贺兰广野

  • 卷八十一·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八十一 宋 陆游 撰 远游二十韵 早岁志远游万里携孤劎所至必吊古如疾得鍼砭荒寒过吴宫摧剥观禹窆及仕扬润间挂席度天堑梁宋不可游北望每怀歉会有蜀汉役奇嶮日窥觇筑坛访遗址烧栈想烈焰辕门

  • 卷五十一 后燕录九·崔鸿

    垂后先段氏 垂后段氏辽西鲜卑段末杯之女也垂为吴王时立为王妃生子令宝段氏才髙性烈自以贵姓不尊事太后可足浑氏浑氏衔之儁又素不平于垂中常侍湼皓因希儁旨告段氏及吴国典书令辽东髙弼为巫蛊欲

  • 第三十七回 灭准部余孽就歼 荡回疆贞妃殉节·蔡东藩

      却说达瓦齐就俘后,清师奉旨凯旋,只留班第、鄂容安二人,带了随兵五百名,与阿睦撤纳,办理伊犁善后事宜。阿睦撤纳移檄邻部,讳言降清,阳称清廷命他统领各番,来平此地;又暗嘱党羽四布流言,欲安准部,必须立阿睦撤纳为大汗。班第

  • 象台首末卷五·胡知柔

    (宋)胡知柔 编○谥札赐谥省札承议郎干办行在诸司胡知柔札子知柔一介谬庸误蒙拔擢伏念先父夣昱于寳庆初任大理评事值有诏求直言时真公德秀魏公了翁洪公咨夔相继明辩济邸事而先父身为法官亲阅案牍遂上疏极论请亟行追赠褒

  • 凡例·邹漪

    一、野史从来不废。是编悉纪明末遗事。其先帝朝事无关于鼎革者,兹不尽载。另有崇祯纪事一刻,大书而特书之。至新朝大政,洋洋洒洒,别载国史纪略,以自附于蒙诵瞽议之义。一、明运告终,实由流寇,蹂躏海内,几十余年。自秦晋而蔓延

  • 慕容宝传·房玄龄

    慕容宝,字道佑,是慕容垂的第四个儿子。年轻时言而无信,缺乏志向和操行,喜好别人奉迎自己。他投靠苻坚时,担任太子洗马、万年令。苻坚发动淮水、淝水之战,任用慕容宝为陵江将军。他被立为太子以后,能够磨练自己的品行,崇尚儒学

  • 卷二百十五之一·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五之一 朱批鄂弥达奏摺 雍正六年九月十一日贵州布政使【臣】鄂弥达谨 奏为奏 闻事窃照普天疆土自 国朝开辟以来休养生息民间户口日繁

  • 258.文字狱·林汉达

    清朝统治者对明朝留下来的文人,一面采取招抚办法。一面对不服统治的,采取了严厉的镇压手段。就在康熙帝即位的第二年,有官员告发,浙江湖州有个文人庄廷鑨,私自招集文人编辑《明史》,里面有攻击清朝统治者的语句,还使用南明的

  • 全绍淸·周诒春

    全绍淸 字希伯。年三十三岁。生于直隶通州。父耀东。任教员。永久通信处。北京大佛寺街五十号。已婚。子一。女一。初学于北洋大学。通州协和文学堂。毕业于天津北洋医学堂。得医学士学位。历任驻藏大臣随行医官。北

  • 四十二年·佚名

    (乙巳)四十二年清不知十三年春正月1月1日○〈高宗太皇帝實錄卷之四十五〉一日。〈陰曆甲辰十一月二十六日〉諭贊政崔益鉉曰:「聞卿方戾止在門外,渴想之餘,庶可以欣豁。顧今騷訛之胥動,艱虞之轉劇,汲汲若不保朝夕,復不宜逡巡。

  • 第四章 12·辜鸿铭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辜讲孔子说:“如果总是仅仅考虑个人得失,那么必然会树敌无数。”

  • 三十五  贵义·墨子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

  • 佛说阿难分别经全文·佚名

    乞伏秦沙门释法坚译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利者,有衰耗不偶者,云何不等耶。愿天中天。普为说之。佛告阿难。有人奉佛。从明师受戒。专信不犯精进奉行。不失所受。形像鲜明。朝暮礼拜。恭敬然灯。净施所安。不违道禁

  • 真现实论宗依论(上)·太虚

    ──十六年冬在杭州灵隐寺编── 叙论    第一章 能知现实之方法     第一节 现比真似      一 何谓现比真似      二 自相与共相      三 能知之现量心      四 现量之所知

  • 鹤山笔录·魏了翁

    一卷。旧题南宋魏了翁 (1178—1237)撰。魏了翁生平事迹详见 《周易要义》。此书卷末有悔馀老人跋,称“竹坨自粤游回,钞鹤山笔录一卷见示,予意必陈腐满纸,漫不省也。近因笺注苏诗,试取检阅,则见辨核纪录,皆有真趣,卓乎不说名家

  • 大乘八大曼拏罗经·佚名

    全一卷。宋朝法贤译。又作八大摩拏罗经、大乘八大曼拏罗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属于八大菩萨法,内容系观自在、慈氏、虚空藏、普贤、金刚手、曼殊师利、除盖障、地藏等八大菩萨之根本心大明。

  • 宗门十规论·文益

    全一卷。五代僧法眼文益撰。又称法眼禅师宗门十规论、净慧法眼禅师宗门十规论。略称十规论。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册。旨在摘举五代时禅家之流弊,而予戒饬。计分十条:(一)自己心地未明,妄为人师。(二)党护门风,不通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