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曹文贞公诗集卷十

(元)曹伯启 撰

○乐府

满江红次元复初

韵四十年间问何似古人方畧时自笑致身无策疗贫无药世事从来如意少宦情已比当年薄更不须勲业镜中看今非昨 眠矮榻登高阁携短杖■〈奭斗〉长杓放屈伸由己碧空盘鹗较短量长无定论抗尘走俗非真乐筭从前有鐡铸难成求人错

水龙吟用杨修甫学士登岳阳楼韵

岳阳西望荆州倚楼曽为思刘表国亡家破当时豪俊鱼沉鴈渺王霸纷更乾坤摇荡废兴难晓记观山纵酒巡檐索句宿官舫蓬窓小 不畏黒风白浪伴一点残灯斜照棹歌眀发天光无际得舒晴眺万里驰驱千年陈迹数声悲啸试闲中想象兴来陶写付时人笑

如梦令赠道夫二首

学有探竒索妙命有人憎鬼笑难与老天争寂寞汉陵周庙权要权要林樾有人清啸

荣悴本来何处看取岸花汀树醉眼眩青红欲问真源无路归去归去风外数声齐女

酹江月次王君阳李敏之过龙门韵

洪崖中断似蜃楼幻出层檐迭脊欲问真源凌絶顶安得乗风羽翮势利相忘驱驰不惮面背皆京国源泉混混怳如夹右碣石 遥想巢父襟懐东溟烟雾里片帆如席逸气峥嵘今老矣惆怅劔门千尺细草平沙弊裘羸马长路无人识家山回首不应犹作行客

酹江月用子周佥司咏雪韵

六花凌乱筭神工不用并州刀剪乍宻还踈斜复整眼底万更千变宿麦连云遗蝗入地四海愁颜展呼童洗酌更宜帘幙高卷 还念去岁无聊来秋有望仰戴天行健江上渔人应笑我世路萦回如篆何日言归此心无竞茅屋临清浅满懐春意坐令寒谷生暖

满江红次白君举州倅所寄韵君举三十年前友屡示佳制读之令人起敬比以簿书倥偬不遑酬答闻改除天台恐因得簪盍于恵泉之侧用以叙懐

壮岁分携凝望眼畧无虚日嗟我軰江南江北为谁形役自愧散材非管鲍遥怜老友真元白况文章之外有良能安民策 谈笑兴浮云隔离别恨流年逼试赓歌雅韵不论呼吸百粤溪山应好在半生萍梗无终毕流行坎止任天公吾难必

水调歌头次复初韵

山林隐君子无意事王侯天戈一日南指多少贾胡留不效熊舒龟息却羡蝇头蜗角我亦滞南州十载厌奔走赢得雪飞头 苦思归归未得恨悠悠悠悠身世何物野渡一横舟用舎随时无定得失于人有命谁解曲如钩兀坐阅今昔风露一天秋

水调歌头和卢仲敬太守

尝为武林客欢洽快平生谁知分袂江浒西往复东行今日簿书旁午明日山川迢逓愁恨几时清回首旧游地天逺暮云平 鬓双皤膓百结意何成多应故山猿鹤笑我尚争名尽自轰轰烈烈到底休休莫莫何处觅卿卿梦寐想归路濡笔写心声

南乡子二阕四川道中作

蜀道古来难数日驱驰兴已阑石栈天梯三百尺危栏应被傍人画里看 两握不曽干俯瞰飞流过石滩到晚纔知身是我平安孤馆青灯夜更寒

十月出秦关竟日悠悠杳霭间直到蚕鱼开国地跻攀行尽千山复万山 归辔动欢颜江路梅花笑往还稚子候门何日到【一作应有语】痴顽好把虚名付等闲舟行辰沅江中小词数阕呈建中御史

鹊桥仙

杜鹃声诉鹧鸪声助催上黔阳归路轻舟短棹泛沧浪沾两袖夜郎烟雾 云山如暮滩流如怒石齿嶃然无数天涯愁绪不堪论这光景能消几度

临江仙

水出五溪成一泒滔滔日夜东流倦乗鞍马却乗舟向来危处怯此去险中愁 咿轧数声离岸橹异乡身世悠悠蹔教杯酒放眉头痴儿官事了聊作子长游

同前

夹橹声喧鹅鹳中流石散牛羊岸边茅屋半戎羌淡烟笼寂寞微雨助凄凉 畛麦縁山糁緑岩花落水流香离骚记诵不成章殷勤兰与芷千古为谁芳

浣溪沙

世态纷纷几变更天南地北只虚名一簪华髪可怜生 旅食惊心三月到浪花吹面一舟轻中宵屈指计归程

同前

解缆西南杳霭间万重烟水间云山橹声摇荡五溪蛮 世路看来行欲遍头颅到此合知还从今犹得十年闲

木兰花慢寿郝仲明【益都人】

论寰中英气人尽说古青州看东拆沧溟西瞻泰岳南控营丘千古能称管晏道而今人物更风流磊落曝书公子从前从事公侯 勲名初不愿依刘耿耿运良筹听万里揄扬一门冠盖三世箕裘屈指瓜期已近愿平生相遇尽卿俦好记寿觞先举莼鲈江上新秋

沁园春和复初省郎韵纪仲春陪诸名公游西山【同行都省掾元明善复初行省掾尉迟亨亨甫福建同提举毛吉甫】

山色湖光宜雨宜晴春来恼人笑劳生强半登临有兴身司筦库所向无亲马服车辕鹰罹绦镞也筭人间一度春浑无赖怕岸花汀草弹指成尘 朋簪乐我天君更不管长须喜与嗔任把酒论文且行且止幕天席地谁主谁宾敬徳猖狂舂陵笑傲延寿丹青画不真归鞍好向梅山东下数点行云

八声甘州和郑泽民

筭人生南北何如彷佛过青春似断蓬飞絮平生懐抱何处通津欢逢故山好友终日藉陶熏芥蒂浄如此咸与惟 新男子十年勲业谩无成一事负却晨昏便功名都了转首是非尘又滞此蝇营狗苟料山英也笑趂虚人谁相约重寻故步轻理遗文

水龙吟再和修甫学士

髙楼壮观东南逈然拔出千林表月檐明烂风棂萧爽烟波浩渺菊径新秋栁溪薄暮桃源清晓慨登临感慨悠然引兴银盘内青螺小 自念当时行役顾菱花不堪频照江山如故中原在眼几番危眺浩浩洪流茫茫尘世尽堪吟啸但优游老景浮湛里闬任邦人笑

木兰花慢和史显甫左丞韵畧顾平日所长兼道比年区区之懐老疾互攻苦无佳思祈相望一笑

羡紫芝眉宇正台阁济时人况公是公非知常知变乐道安贫案前簿书旁午抱丹诚一点伴青春偶遇科条隠密不辞辨雪殷勤 徳星今日是乡邻癃老阻蹄轮喜陆地神仙山中宰相词语清新河濵预沽佳酿待幽花相对乐情真幸有清风皓月何须翠袖红巾

曹文贞公诗集卷十

猜你喜欢
  卷八百一十四·彭定求
  卷一百八十二·彭定求
  高观国·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六十八·吴景旭
  叙·王骥德
  第二十七出 惊遇·李渔
  ◆潘省元伯修(江滥集)·顾嗣立
  楔子·宫天挺
  卷九·袁华
  三集卷五十四·乾隆
  卷236 ·佚名
  白石樵唱集补钞·管庭芬
  卷二百八十二·陈廷敬
  卷四百三十四·佚名
  卷七·王建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总评·吴正子

    旧点长吉诗固喜其才亦厌其澁落笔细读方知作者用心料他人观不到此也是千年长吉犹无知已也以杜牧之郑重为叙直取二三歌诗而止始知牧亦未尝读也即读亦未知也微一二歌诗将无道长吉者矣谓其理不及骚未也亦未必知骚也骚之荒

  • 附録·吴雯

    附録送吴天章归中条二首     王士祯二月春芜緑纷纷蝴蝶飞花朝逢暮雨寒食减征衣道路谁知巳登临不当归中条多水竹此去掩荆扉爱汝王官谷他年拟借居三峯当户牖五姓足樵渔田舍堪怀古茅茨宜读书独怜好身手归去注虫鱼又

  • 椒生随笔·卷三·王之春

    ◎日记予日记晴雨及琐事,人都笑之。尝观国初周文襄公刊有日记十数卷,叙事略备;后曾文正公亦手书日记,盖公才识固优于人,其勤慎专心于公事,蚤起晚眠,皆有恒心,实非人所能及者。见公在任时,月置一簿,自书日行,纤悉不遗。每日阴晴风

  • 卷之四十七·佚名

    宣统二年。庚戌。十二月丙戌。谕军机大臣等、电寄陈夔龙据电奏鼠疫蔓延。为患甚厉现议由奉天至山海关祗开头等客车。其余暂停开行。并分段节节察验所需经费。拟由津海关税项下拨银十万两应用等语。着照所请。  ○

  • 五八○ 河南巡抚郑大进奏查获《九十九筹》等书情形折·佚名

    五八○ 河南巡抚郑大进奏查获《九十九筹》等书情形折乾隆四十四年正月初九日河南巡抚降级留任臣郑大进跪奏,为钦奉上谕事。窃臣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寄字内开,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初九日奉上谕:前据高晋奏缴

  • 卷八十八·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八十八 唐 张守节 撰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史记八十八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元年蒙骜为秦将伐韩取城臯荥阳作置三川郡二年蒙骜攻赵取三十七城始

  • 一六〇、孔丛子载孔子顺事迹辨·钱穆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后六世为子高穿,穿生子顺,尝为魏相。子顺生鲋,为陈涉博士,死陈下。”后世有《孔丛子》,详记穿、顺、鲋三世行事。《孔丛》伪书,本可无辨。顾《朱子语类》谓:“其书盖孔氏后人集先世遗

  • 五伯·苏辙

    五伯,桓、文为盛。然观其用兵,皆出于不得已。桓公帅诸侯以伐楚,次于陉而不进,以待楚人之变。楚使屈完如师,桓公陈诸侯之师,与之乘而观之。屈完见齐之盛,惧而求盟。诸侯之师成列,而未试也,桓公退舍召陵,与之盟而去之。夫岂不能一

  • 说民第五·商鞅

    辩慧,乱之赞也;礼乐,淫佚之征也;慈仁,过 之母也;任誉,奸之鼠也。乱有赞则行,淫佚有征则用,过有母则生 ,奸有鼠则不止。八者有群,民胜其政;国无八者,政胜其民。民胜其政,国弱;政胜其民,兵彊。故国有八者,上无以使守战,必削至 亡;国无八者,

  • 言苑第五十四·佚名

    忠孝者,百行之宝欤。忠孝不修,虽有他善,则犹玉屑盈匣,不可琢为珪璋;剉丝满箧,不可织为绮绶,虽多亦奚以为也。信让者,百行之顺也;诞伐者,百行之悖也。信让乖礼,回而成悖;诞伐合义,翻而成顺。直躬证父,苍梧让兄,信让悖也;弦高矫命,大禹昌

  • 人谱类记卷下·刘宗周

    古云我有徳于人必不可不忘人有德于我必不可忘司马温公曰遇有恩而必报其为臣必忠为子必孝唐张弼脱李大亮之难后大亮贵遇弼于途持之而泣悉推家财与之弼不受大亮言于帝曰臣及事陛下弼之力也愿悉臣官爵与弼帝用为中郎将代

  • 平书订卷十一 财用第七下·李塨

    商税则尽变从来之法而别为制,今之所恃以征商者,榷关耳。税日增而无所底,百数十倍于旧而犹不足,官吏如狼虎,搜及丝忽之物而无所遗,商旅之困惫已极,其为暴不几杀越人于货哉!宜尽撤之,以苏天下而通其往来。其征之也,分行商坐商。坐

  • 卷二·佚名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集说钦定四库全书周礼集説卷二天官冢宰贾公彦疏曰天官象天所立之官周天三百六十余度天官亦緫摄三百六十官不言司者大宰緫御众官不主一官之事也 中义曰山既高矣其上又有顶为冢宰者司主之名惟

  • 中国宗教徒联谊会赞辞·太虚

    ──三十四年五月作──人类的文明,在过去实由几个民族的宗教、几个世界的宗教促成,迨至今日,已有钻天入海缩万里于比邻的物质能力,然人类的精神能力,未善调御所产生的物质能力,使用之得当,遂不能尽其利而反致屡相残杀之大害

  • 佛说华手经卷第五·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奉 诏译  众相品第十七  尔时东方。过万一千阿僧祇刹。有世界名众相。是中有佛号乐无相。今现在为梵音声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余如上说。  从众相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无相。是中有

  • 月灯三昧经卷第二·佚名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尔时世尊告月光童子言。过去久远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过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曰声德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出现于世。童子。尔时声德如来应正遍知。于

  • 佛说华积陀罗尼神咒经·佚名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阿耨达池龙王宫中。与大比丘五百人俱。及菩萨摩诃萨具足一千。悉得一切陀罗尼。余一生在住十住地。次当作佛。如王太子。俱于十方皆成佛道。具大庄严不疑如来一切功德。天龙八部

  • 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说九品往生之差别且教陀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