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阿夷决疑品第六

高山花果池,快乐如天观。众山少及者,故名阿夷岳。

曩久居此山,年耆结蔟发。长暴露形体,寿高百有馀。体犹如黑雲,发如白银数。眼睛微亦理,形如杂色山。

智慧如梵天,明如日月火。四火日第五,自暴名阿夷。卒闻响响声,鸟兽鸣如语。其解鸟兽音,怀疑出庐窟。

见天交错飞,於空中欢喜。因仰问天人,诸天何为喜。有天名法乐,寻答阿夷曰:师为未闻耶,世有奇吉祥。

白净王生子,当度世众生。卒必成佛道,为天世人师。闻佛之名号,踊跃衣毛竖。即上昇虚空,欲见释童子,

因所见瑞应,神通意审谛。弹指顷之间,便到王宫门。是上圣通士,明达禁戒备。王以爱敬意,速迎请入宫。

让之以上座,谦恭辞慰劳。垂愍回接顾,屈来入鄙国。阿夷觉王意,爱敬尽礼义。以慈目视王,执谦以敬谢。

王宜应如是,爱宾以上礼。大王承法治,垂恩於国民。自先过诸王,种种大施与。於财宝贫使,戒智慧丰富。

吾所由至此,宜怀欢喜听。闻空中天语,王生子作佛。我忻所闻事,觉吉祥故来。法幢甚可爱,观释种族旗。

王闻说是言,喜愕情惶灼。速呼太子来,与阿夷相见。在乳母抱上,光相照然明。见太子德相,如天后抱子。

阿夷不能忍,便前取太子。两手抱爱视,如黑雲裹日。在阿夷抱上,菩萨明益辉。犹如黑山间,销金炉炽火。

以慈心久视,眼中即雨泪。太子体晃昱,如黑雲雨雹。王见阿夷泣,心怀甚怖懅。恐子将不祥,怀疑语阿夷。

唯圣时见示,吾气垂欲绝。今见仁悲泣,是故心惊战。得无是吾命,一旦忽然灭。先为我致庆,後将无遗慼。

劣乃得此子,久渴得升水。将无为吾怨,幡不令吾当。吾始生意念,得子至眼眠。子目遗後视,则吾不忧世。是吾族珍树,生於宝宫池。

将护诚告我,以爱己子情。面如盛满月,阿夷熟视之。眼玩青绀光,舌如莲花叶。头发绀青色,覆其高广额。

颊车如师子,诸颔充平满。师子肩长臂,掌轮千辐理。次视其相已,从顶至足相。师尽爱敬意,稽首礼太子。

泪堕如雨下,怀惨惘启王。其有充满足,三十二妙好。必当成为佛,以善胜普世。诸天闻是语,於空中散华。

同声称善善,王谓阿夷言:前师按卦占,定成转轮王。今圣师视相,定之使成佛。王言犹投苏,火炎盛炽猛。

益增阿夷口,更说决定言:如我观察相,恣媚灭欲意。示众生灭度,当以佛容貌。假令空中雨,金刚之大山。

不动太子毛,何况馀艰难。普世众力士,诸弊害鬼神。及阿须轮王,军官属营从。各执金刚杵,大如须弥山。

来欲击太子,山杵破散荆太子不动移,当作是觉知。吾不以是慼,当以怀欢庆。我自伤流泣,遇佛而空过。

颁宣慧照曜,奋千辞义光。佛因当显明,我独不见感。立在无为空,灭如月清冷。世蒙凉除热,我独当燋然。

佛谛执金刚,慧杵碎尘劳。当有甘露药,我独不得尝。佛如海马王,济渡海流人。我独退在後,淫鬼所裂啖。

一切智池水,善意诸虫贝。通放慧江流,一切饮除渴。众善为根株,忍枝意止叶。觉意以为花,成泥洹甘果。

解脱众生禅,戒香遍世间。佛树当生长,我薄德不睹。愚痴门甚牢,恩爱门甚固。当以法籥开,生死牢狱门。

普世相烧然,以淫怒痴炎。当以法水灭,如雲雨野火。以悲心之角,定餬十方锋。当施善法乳,天人饮无厌。

普世之婴罗,尘劳之重疾。以最胜法药,当疗众生玻佛之大海渊,诸佛之宝渚。度生死贾客,以宝充其饶。

芥子比须弥,牛迹水况海。萤火喻日光,转轮王方佛。胜通达梵天,喻觉慧帝释。超净相梵志,世典古王传。

古仙圣大师,学深厌祠祀。若闻佛圣化,疾舍本术卢。澡瓶杖簇结,弃本诸威仪。寻舍贡高意,厌本所习礼。

咄此老害懅,令人无所及。吾已得五通,今事礼不偶。今雨欲然耀,慧定照世间。吾今垂垂灭,如何不悲乎。

即呼弟子来,汝莫如吾误。

以徒讬太子,阿夷辞还退。

猜你喜欢
  卷九·佚名
  卷二百二十一·佚名
  论如皋广福寺产权有感·太虚
  四分律卷第三十五(二分之十四)·佚名
  广大发愿颂·龙树
  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神宝记卷第二·善月
  卷十二(云门宗)·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佚名
  跋新锓丛林盛事·道融
  目录·正果法师
  焚薪卷第二(婺州张明刊)·师会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八·欧阳竟无
  法门品第四·佚名
  清净品第七·佚名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拾遗·叶梦得

      王明之怀所爱诗  王明之,岐公之子,在姑苏有所爱。比至京师,为公强留之逾时,作诗云:「黄金零落大刀头,玉箸归期画到秋。红锦寄鱼风逆浪,碧箫吹凤月当楼。伯劳知我经春别,香蜡窥人一夜愁。好去渡江千里梦,满天梅雨是苏州。

  • 田间诗学卷四·钱澄之

    魏谱略【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在禹贡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周以封同姓焉其封域南枕河曲北涉汾水至春秋鲁闵公元年晋献公灭之以其地赐大夫毕万自尔而后晋有魏氏 按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孔云蒲坂安邑皆与逼近谓境内有其

  • 方泉诗集巻四·周文璞

    宋 周文璞 撰瞿塘神君歌黄衫纱防佳少年炯然饿虎穷山渊不居秦鹿祖龙畔却走碧鸡金马邉左手斜执巨灵凿右手敬抱禹贡篇离堆顺流已受命一下不打天吴鞭有时挟弹暮云表有时蹴踘春风前有时却自着绛帕走入药市寻神仙为人定似

  • 卷六十八·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六十八明 高棅 编五言律诗十三正变贾岛忆江上吴处士【方虚谷云此变体也聚防雷雨对更有力】闽国扬帆去蟾蜍缺复团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音摭言云岛尝骑驴天衢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岛忽吟曰落

  • 九叹·屈原

    【原文】伊伯庸之末胄兮①,谅皇直之屈原。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怀之婵连②。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齐名字于天地兮,并光明于列星③。吸精粹而吐氛浊兮,横邪世而不取容。行叩诚而不阿兮,遂见排而逢谗④。后听虚而

  • 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陈寿

    满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人也。年十八,为郡督邮。时郡内李朔等各拥部曲,害于平民,太守使宠纠焉。朔等请罪,不复钞略。守高平令。县人张苞为郡督邮,贪秽受取,干乱吏政。宠因其来在传舍,率吏卒出收之,诘责所犯,即日考竟,遂弃官归。太祖

  • ●卷一百三十九·徐梦莘

      炎兴下帙三十九。   起建炎四年五月十三日甲寅,尽六月十一日辛巳。   范宗尹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守参知政事。   范宗尹辞免不允批答朕履国家之否运思得天下之奇材以卿奥从布衣早有人望累击权臣

  • 第二十五回 僭帝号遘疾伏冥诛 集军威破城歼叛孽·蔡东藩

      却说吴三桂起事以来,已历五年,康熙十三年创建国号,假称迎立明裔,其实称周不称明,早已存了帝制自为的思想。所以争战五年,并没见有什么三太子。到了康熙十七年,竟在衡州筑坛,祭告天地,自称皇帝,改元昭武,称衡州为定天府,置百

  • 卷十三·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巻十三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郊祀雩祭【旱而不雩见灾异视朔附】桓公五年秋大雩书不时也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始杀而甞闭蛰而烝过则书 闵公二年夏吉禘于庄公速也 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 刘峻传·姚思廉

    刘峻字孝标,是平原郡平原县人。父亲名王廷,是宋始兴王内史。刘峻生下来刚一个月,母亲就把他带回乡下。宋泰始初年,青州落入北魏手中。刘峻八岁时,被人抢到中山去了,中山的有钱人刘实很可怜刘峻,用五匹丝帛把他赎了出来,并教他

  • 国风·唐风·佚名

    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无以大康。职思其

  • 春秋集解卷七·苏辙

    宋 苏辙 撰宣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公子遂如齐逆女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遂之不氏因前也曰妇有姑之辞也或称妇姜或称妇姜氏文有详略非义之所在也夏季孙行父如齐晋放其大夫胥甲父于卫文十二年秦晋战于河曲秦人夜戒晋

  • 贯 经 义·太虚

      【贯经义】  以上释妙法莲华经竟。兹更条贯全经义例如下:  就全经二十八品之文字相言之,可谓今已释竟。但妙法莲华之经义,无量无边,则永无有尽。所谓遍虚空界,尽未来际,亦不能以众生之语言心量阐之令尽也。但约其义

  • 卷八十一·佚名

    释六度相摄品第六十八之下【经】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羼提波罗蜜取檀波罗蜜?”佛言:“菩萨从初发心乃至道场,于其中间,若一切众生来瞋恚骂詈,若节节支解,菩萨住于忍辱,作是念:‘我应

  • 俱舍论记 第二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二卷沙门释光述分别界品第一之二复次至几无记者。此下大文第三诸门分别。总有二十二门。分别十八界。所以不约蕴.处分别者。正理第四云。界中具显根.境.识故。诸门义类易可了知。故今且约十八界辨。由

  • 十门辩惑论卷下·复礼

    大慈恩寺沙门释复礼撰化佛隐显门第九稽疑曰。二月十五日。佛将涅槃。促纯陀献食。为灭时将至。又却后三月正应此期。圣众劝请佛云。当灭但佛无虚语。则此灭非虚。何为犊子梵志月余方乃报。佛便似未灭。其故何哉。如其

  • 洞真太上丹景道精经·佚名

    经名:洞真太上丹景道精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据称系谷希子传。书诵读《曲素诀辞玉景内真金章》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不署撰者。经中称与《隐地八术》名同事异,又名 《太素三 元曲素诀辞玉景内

  • 白香集·沈行

    明代诗集,沈行撰,沈行,字履德,钱塘人。永宣间人,尝取唐宋元人之诗,集句为贯珠编贝集五卷。白香集二卷《明万历间(1573-1619)刊本 撰述 傅图 》集古梅花诗二卷,附录一卷《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钱塘丁氏嘉惠堂刊本 撰述 傅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