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传卷二十四

宋 胡安国 撰

昭公上

【公名稠襄公子母齐归在位二十五年孙于齐在外八年凡三十二年薨于干侯諡法威仪恭明曰昭】

周【景王四年鲁昭公二十二年景王崩王猛立是年卒王室乱弟敬王立昭二十三年尹氏立王子朝昭二十六年敬王入于成周子朝奔楚】

郑【简公二十五年鲁昭公十二年简公卒子定公宁立昭二十八年定公卒献公虿立】

齐【景公七年】

宋【平公三十五年鲁昭公十年平公卒子元公佐立昭二十五年元公卒子景公头曼立】

晋【平公十七年赵武为政鲁昭公元年冬赵武卒韩起为政鲁昭公十年平公卒子昭公夷立鲁昭公十六年晋昭公卒子顷公去疾立昭二十八年魏舒为政昭三十年顷公卒子定公午立】

衞【襄公三年鲁昭公七年襄公卒子灵公元立】

蔡【灵公二年鲁昭公十一年楚杀蔡灵公灭蔡昭十三年楚平王封蔡蔡侯庐立是为平公昭二十年平公卒太子朱立昭二十一年朱奔楚平公弟悼公东国立昭二十三年悼公卒弟昭公申立】

曹【武公十四年鲁昭公十四年武公卒子平公须立昭十八年平公卒子悼公午立昭二十七年悼公卒弟声公野立昭三十二年平公弟通弑声公代立是为隐公】

滕【成公三十五年鲁昭公三年成公卒悼公宁立昭二十八年悼公卒顷公结立】

陈【哀公二十八年鲁昭公八年哀公卒楚灭陈昭十三年楚平王封陈陈侯吴立是为惠公】

杞【文公九年鲁昭公六年文公卒子平公郁厘立昭二十四年平公卒子悼公成立】

薛【鲁昭公三十一年薛献公谷卒入春秋薛始书名子襄公定立】

莒【展舆元年鲁昭公元年齐纳莒公子去疾是为着丘公展舆奔吴昭十四年着丘公卒子郊公立是年奔齐着丘之弟庚舆立是为共公昭二十三年庚舆来奔齐纳郊公】

邾【悼公十五年鲁昭公元年悼公卒庄公穿立】

许【悼公六年鲁昭公九年迁于夷昭十八年迁于白羽昭十九年悼公弑斯立】

小邾【穆公十三年鲁昭公十七年小邾穆公来朝】

楚【郏敖四年鲁昭公元年楚围弑而自立改名防是为灵王楚防罢为舍尹昭十三年灵王弑平王居立即弃疾子旗为令尹昭十四年杀成然子瑕为令尹昭二十三年子常为令尹昭二十六年平王卒昭王轸立】

秦【景公三十六年鲁昭公五年景公卒子哀公立】

吴【夷末二年鲁昭公十五年夷末卒子僚立昭二十七年僚弑阖庐立一名光诸樊子】

越【鲁昭公五年越防楚伐吴始见经即书人】

【庚景王申四年】元年【晋平十七年齐景七年衞襄三年蔡灵二年郑简二十五年曹武十四年陈哀二十八年杞文九年宋平三十五年秦景三十六年楚郏敖四年卒吴夷末三年】

春王正月公即位

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衞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音注【招音韶虢郑地】

【此陈侯之弟招也何以不称弟诸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属通曰公子者其本当称者也曰弟者因事而特称之也所以然者诸侯非始封之君则臣诸父昆弟族人不得以属戚君也会于虢寻宋之盟而经何以不书在宋之盟楚人先防若曰狎主诸侯则惧晋之先也故围请读旧书加于牲上而晋人许之观其事虽若楚重得志晋少懦矣然春秋不贵修盟晋人以信为本故毎书必先赵武】音注【防色洽反狎户甲反懦乃乱反】

三月取郓音注【郓莒邑 此季孙宿伐莒取郓则书法何以异于宣十年归父伐邾归父伐邾犹公命也此专取邑而已】

【按左氏季孙宿伐莒取郓莒人诉于会楚告晋曰寻盟未退而鲁伐莒渎齐盟请戮其使有欲求货于叔孙豹而为之请者豹弗与曰诸侯之防衞社稷也我以货免鲁必受师是祸之也何衞之为虽怨季孙鲁国何罪赵孟闻之请于楚曰鲁虽有罪其执事不避难子若免之以劝左右可也莒鲁争郓为日乆矣苟无大害于其社稷可无亢也乃免叔孙其不曰伐莒取郓者乘莒乱而取邑故不悉书为内讳也】音注【郓音运亢苦浪反】

夏秦伯之弟鍼出奔晋音注【鍼其廉反】

【按左氏秦后子有宠于桓如二君于景其母曰弗去惧选鍼遂出奔书此见人君宠爱其子不差以礼是祸之也鍼之适晋其车千乘司马侯问焉曰子之车尽于此乎对曰此谓多矣若能少此吾何以得见叔齐曰秦公子必归能知其过必有令图令图天所賛也后五年秦伯卒后子归书曰弟者罪秦伯也夫后子出奔其父祸之而罪秦伯何也春秋以均爱望人父以能友责人兄父母有爱妾犹没身敬之不衰况兄弟乎兄弟翕而后父母顺矣故不曰公子而特称秦伯之弟云】音注【差楚宜反】

六月丁已邾子华卒音注【悼公卒庄公穿立】

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音注【大卤晋地今太原晋阳县卤音鲁○晋自悼公以来狄师不出败狄至是而再见其再见何晋弥衰也悼公之伯也魏绛谏曰劳师于戎而楚伐陈必弗能救是弃陈也诸华必叛劳师于逺获戎失华毋乃不可乎悼公卒复有事于戎狄至伐鲜虞春秋遂狄晋矣大卤太原也按六月宣王北伐之诗其词曰薄伐玁狁至于太原而诗人美之者谓不穷追远讨及封境而止也然则太原在禹服之内而狄人来侵攘斥宜矣其过在毁车崇卒以诈诱狄人而败之非王者之师耳使后世车战法亡崇尚歩卒争以变诈相髙日趋苟简皆此等啓之矣书败狄讥之也】

秋莒去疾自齐入于莒音注【去起吕反前言齐无知弑其君后言齐小白入于齐前言莒人弑其君后言去疾入于莒则不与杀之辞也前言卫侯入于夷仪后言衞甯喜弑其君前言齐阳生入于齐后言齐陈乞弑其君与弑之辞也辞有前后罪有大小故曰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天下国家定于一吴楚僣号经不书葬土无二王也以忽系之郑则突不称国以小白系之齐则紏不书子国无二君也展舆乃莒子而去疾曷为又以国氏乎程氏曰去疾假齐之力以入莒讨展舆之罪正也其以国氏与去疾之讨有罪也此莒之公子曷为不称公子自谓先公之子可以有国不疑遂立乎其位而无所禀也其书入者难词也】

莒展舆出奔吴音注【展舆乃弑君之贼故立虽逾年犹不成君】

【展舆莒子也曷为不称爵为弑君者所立既立乎其位而不能讨贼则是与闻乎故也斯不可以有国矣不可以有国则曷为以国氏程子曰罪诸侯之与其立也虢之防展舆无列何以见诸侯之与其立乎莒虽以乱未能预防然诉鲁出郓而在防者欲执叔孙则知诸侯之与其立矣亦以国氏恶崇乱也】音注【与音预恶去声】

叔弓帅师疆郓田

葬邾悼公

冬十有一月己酉楚子麇卒音注【麇九伦反】

【按左氏楚令尹围将聘于郑未出竟闻王有疾而还入问王疾缢而弑之使赴于诸侯应为后之词曰共王之子围为长初围之未动于恶入预夏盟缉蒲为宫设服离衞中国大夫莫不知其有无君之心矣虽以疾赴曷为承伪藏在诸侯之策乎当是时仲尼已生将志于学乃所见之世非祖之所逮闻也又曷为因之而不革乎曰此春秋之所以为春秋非圣人莫能修之者也薨则书薨卒则书卒弑则书弑葬则书葬各纪其实载于简策国史掌之此史官之所同而凡为史者皆可及也或薨或不薨或卒或不卒或弑或不弑或葬或不葬笔削因革裁自圣心以达王事此仲尼之所独而游夏亦不能与焉者也然则郏敖实弑而书卒何欤令尹围弑君以立中国力所不加而莫能致讨则亦已矣至大合诸侯于申与防者凡十有三国其臣举六王二公之事其君用齐桓召陵之礼而宋向戌郑子产皆诸侯之良也而皆有献焉不亦伤乎若革其伪赴而正以弑君将恐天下后世以簒弑之贼非独不必致讨又可从之以主防盟而无恶矣圣人至此悯之甚惧之甚悯之甚者悯中国之衰微而不能振也惧之甚者惧人欲之横流而不能遏也是故察微显权轻重而畧其篡弑以扶中国制人欲存天理其义微矣】

楚公子比出奔晋

【辛景王酉五年】二年【晋平十八齐景八衞襄四蔡灵三郑简二十六曹武十五陈哀二十九杞文十宋平三十六秦景三十七楚灵王防元年吴夷末四】

春晋侯使韩起来聘

夏叔弓如晋音注【叔弓叔老子】

秋郑杀其大夫公孙黑

【按左氏郑驷黑好在人上攻良霄而逐之又与公孙楚争室又将作乱去游氏代其位伤疾作而不果子产使吏数之曰尔有乱心无厌国不女堪专伐伯有而罪一也兄弟争室而罪二也矫君之位而罪三也不速死大刑将至遂缢而尸之黑则有罪而郑人初畏其强不之讨也因其疾而幸胜之则亦云殆矣故称国以杀累乎上也】音注【公孙楚争室事见左传襄三十年及昭元年好去声数上声厌平声女上声】

冬公如晋至河乃复季孙宿如晋

【按左氏晋少姜卒公如晋及河晋侯使士文伯来辞曰非伉俪也请君无辱公还季孙宿遂致服焉举动人君之大节贤哲量之以行藏其道奸邪窥之以作止其恶四邻视之以厚薄其情故有国者必谨于礼而后动此守身之本保国之甚也礼虽自卑而尊人亦不妄悦人以自辱昭公既不能据经守正失礼而妄动又不能从权适变无故而轻复终复失国出奔客死他境盖始诸此行矣或曰礼者明微正于未动之前可也已至于河而见郤虽欲勿反将得已乎曰以周公之胄千乘之国轻身以修邻好乃郤而不纳夫何敢若曰敝邑褊小敬事大国惟恐获戻闻陈无宇见执于中都谓少姜之数于守适信也用是不遑宁处跋履山川来修吊事今若不获进见剪为仇雠他国谁敢朝夕在廷修事大之礼乎夫小国之去就从违听大国之令也若非伉俪齐人请陈无宇之罪何以令之也苟有二命又何以为盟主如此晋人其将谢过之不暇敢不纳乎昭公习仪以亟而不明乎礼其及也宜经书公如晋至河乃复季孙宿如晋而昭公失国之因季氏逐君之渐晋人下比之迹不待贬絶而皆见矣】音注【昭公习仪以亟见左传五年少去声还音旋适丁歴反比去声】

【壬景王戌六年】三年【晋平十九齐景九衞襄五蔡灵四郑简二十七曹武十六陈哀三十杞文十一宋平三十七秦景三十八楚灵二吴夷末五】

春王正月丁未滕子原卒音注【成公卒子悼公宁立】

夏叔弓如滕五月葬滕成公

秋小邾子来朝

八月大雩

冬大雨雹

北燕伯欵出奔齐

【按左氏燕简公多嬖宠欲去诸大夫而立其宠人燕大夫比以杀公之外嬖公惧奔齐书曰北燕伯疑出奔齐罪之也君虽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燕伯欲去诸大夫固不君矣而大夫相与比以杀其外嬖是威胁其主而出之也与鬻拳之以兵諌无异而独罪燕伯何哉大夫国君之陪贰以公心选之而不可私也以诚意委之而不可疑也以隆礼待之而不可轻也以直道驭之而不可辱也否则是忽其陪贰以自危矣晋厉公杀三郤立胥童而弑于丽氏汉隐帝杀杨史立郭允明而弑于赵村衞献公蔑冡卿而信其左右亦奔夷仪乆而后复也故人主不尊陪贰而与贱臣图柄臣者事成则失身而见弑事不成则失国而出奔此有国之大戒也春秋凡见逐于臣者皆以自奔为文正其本之意也而垂戒远矣】音注【晋厉公杀三郤立胥童而弑于丽氏事见成公十七年十八年衞献公蔑冡卿而信其左右亦奔夷仪乆而后复也事见左传襄公十四年二十六年鬻音育】

【癸景王亥七年】四年【晋平二十齐景十衞襄六蔡灵五郑简二十八曹武十七陈哀三十一杞文十二宋平三十八秦景三十九楚灵三吴夷末六】

春王正月大雨雹

【隂阳之气和而散则为霜雪雨露不和而散则为戾气曀霾雹戾气也隂胁阳臣侵君之象当是时季孙宿袭位世卿将毁中军专执兵权以弱公室故数月之闲再有大变申丰者季氏之孚也不肯端言其事故暴于朝归咎藏冰之失夫山谷之冰藏之也周用之也徧亦古者本末备举燮调之一事耳谓能使四时无愆伏凄苦之变雷出不震无菑霜雹则亦诬矣意者昭公遇灾而惧以礼为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雹之灾也庶可御也不然虽得藏冰之道合于豳风七月之诗其将能乎】

夏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子滕子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音注【申楚县楚专合诸侯始此以楚荘之贤辰陵之盟从之者陈郑焉耳申之会合十有二国楚之得志于中国未有盛于此时者也】

【申之会楚子为主而不殊淮夷是在防之诸侯皆罪也其意也何楚防弑麇以立而求诸侯于晋晋人许之中国从之执徐子围朱方迁赖于鄢城竟莫校畏其强盛则曰晋楚唯天所相不可与争灭陈不能救则曰陈亡而楚克有之天道也灭蔡而又不能救则曰天将弃蔡以壅楚盈而降之罚也至使穷凶极恶师溃于訾梁身窜于棘里而缢于申亥人不致讨而天自讨之是责命于天而以人事为无益而弗为也而可乎弑君之贼在春秋时有臣子讨之则卫人杀州吁是也有四邻讨之则蔡人杀陈佗是也臣子不能讨之于内四邻不能讨之于外有与之防以定其位则齐侯及鲁宣公防于平州是也有受其赂以免于讨则晋侯及诸国会于扈是也然至此极矣则未有不以为贼而又推为盟主相与朝事之以听顺其所为而不敢忤者也故申之会不殊淮夷者以在会诸侯皆为蛮荆之属皆王法之所当斥而不使楚主夏监之意也或曰晋叔向郑子产宋向戌皆诸侯之良也谋其国至属于楚而不校何哉圣人以天自处贤者听天所命春秋之法以人合天不任于天以义立命不委于命而宇宙在其手者也故楚麇书卒不革其伪赴于前诸侯防申与淮夷累数于后此以恕待人而责备贤者之意其垂训之义大矣】音注【灭陈不能救则曰陈亡而楚克有之天道也事见左传九年灭蔡而又不能救则曰天将弃蔡以壅楚盈而降之罚也事见左传十一年】

楚人执徐子音注【书执徐子危防申之诸侯也】

秋七月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音注【因申防以伐吴不言诸侯者郑徐滕小邾宋不在列故也】

执齐庆封杀之音注【楚子欲行伯为齐封庆封故称齐】

遂灭赖音注【赖小国公谷作厉】

九月取鄫音注【鄫莒邑】

冬十有二月乙卯叔孙豹卒

【甲景王子八年】五年【晋平二十一齐景十一衞襄七蔡灵六郑简二十九曹武十八陈哀三十二杞文十三宋平三十九秦景四十卒楚灵四吴夷末七】

春王正月舍中军音注【襄十一年始立中军至是舍之舍音舍】

【按左氏舍中军卑公室也初作三军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及其舍之也四分公室季氏择二二子各一皆尽征之而贡于公然则三军作舍皆自三家公不与焉公室益卑而鲁国之兵权悉归于季氏矣兵权有国之司命三纲兵政之本原书其作舍而公孙于齐薨于干侯定公无正必至之理也已则不臣三纲沦替南蒯叛阳虎专季斯囚而三桓之子孙微矣亦能免乎书曰舎中军微词以着其罪也】音注【与音预南蒯叛事见左传十二年阳虎专季斯囚事见左传定公五年】

楚杀其大夫屈申

公如晋

夏莒牟夷以牟娄及防兹来奔音注【牟娄防兹俱莒邑】

【邾莒之大夫名姓不登于史策微也牟夷莒大夫曷为以姓氏通重地也以地叛虽贱必书地以名其人终为不义弗可灭矣其书来奔是接我以利而我入其利两讥之也为国以义不以利如以利则上下交征而国必危矣为已以义不以利如以利则患得患失亦无所不至矣春秋于三叛人虽贱特书其名以惩不义惧淫人为后戒也邑而言及者公羊所谓不以私邑累公邑是也】

秋七月公至自晋

戊辰叔弓帅师败莒师于蚡泉音注【蚡泉鲁地蚡扶粉反】

秦伯卒音注【景公卒子哀公立】

冬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沈子徐人越人伐吴音注【越始见经而常寿过得称人越骤强也通吴以疲楚者晋谋之失也通越以困吴者楚谋之失也越始见经而与徐皆得称人何也吴以朱方处齐庆封而富于其旧崇恶也楚围朱方执齐庆封杀之讨罪也吴不顾义入棘栎麻以报朱方之役乱道也楚于是以诸侯伐吴则比吴为善而师亦有名其从之者进而称人可也或者以词为主而谓不可云沈子徐越伐吴故特称人误矣以不可为文词而进人于越一字褒贬义安在乎且吴楚徐越虽摈于蛮荒而刘敞以为其实不同吴大伯之后也楚祝融之后也徐伯益之后也越大禹之后也其上世皆为元德显功通于周室与中国冠带之君无以异徐始称王楚后称王呉越因遂称王王非诸侯所当称也故春秋不齿列侯虽然犹不欲絶其类是以列号则举其本封书爵则黜其僭妄推之可远引之可来此圣人慎絶人亦春秋之意也】

【乙景王丑九年】六年【晋平二十二齐景十二衞襄八蔡灵七郑简三十曹武十九陈哀三十三杞文十四卒宋平四十秦哀公元年楚灵五吴夷末八】

春王正月杞伯益姑卒音注【文公卒平公立】

葬秦景公

夏季孙宿如晋

葬杞文公

宋华合比出奔衞

【左氏曰宋寺人桞有宠大子佐恶之华合比请杀之栁闻坎用牲埋书而告公曰合比将纳亡人之族既盟于北郭矣公使视之有焉遂逐合比于是华亥欲代为右师乃与桞比从为之徴公使代之宋公宠信阍寺杀世适痤而父子之恩絶逐华合比而君臣之义睽刑人之能败国亡家亦可畏矣犹有任赵髙以亡秦信恭显十常侍以亡汉宠王守澄田令孜以亡唐而不知鉴覆车之辙者不亦悲夫凡此类直书而义自见矣】音注【宋公宠信阍寺杀世适痤事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孜音兹】

秋九月大雩

楚防罢帅师伐吴音注【罢音皮】

冬叔弓如楚

齐侯伐北燕

【丙景王寅十年】七年【晋平二十三齐景十三衞襄九卒蔡灵八郑简三十一曹武二十陈哀三十四杞平公郁厘元年宋平四十一秦哀二楚灵六吴夷末九】

春王正月暨齐平音注【平不书必闗天下之大故而后书是故昭定而下春秋多罪齐书伐衞遂伐晋同围齐袭莒暨齐平盟于咸次于伍氏皆特笔也夫子曰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得而称焉盖不予齐也】

【我所欲曰及不得已曰暨当是时昭公结婚强吴外附荆楚其与齐平无汲汲之意乃齐求于鲁而许之平也故曰暨至定公八年鲁再侵齐结大国之怨见复必矣其与齐平非不得已乃鲁求于齐而欲其平也故曰及平者圣人之所贵然或以贿赂而结平或以臣下而擅平或以附荆楚而得平或以侵犯大国而急于平则皆罪也攷其事而轻重见矣】

三月公如楚

叔孙舍如齐涖盟

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秋八月戊辰衞侯恶卒音注【襄公卒子灵公元立】

九月公至自楚

冬十有一月癸未季孙宿卒音注【季孙宿文子之子武子也】

十有二月癸亥葬衞襄公

【丁景王十卯一年】八年【晋平二十四齐景十四衞灵公元年蔡灵九郑简三十二曹武二十一陈哀三十五卒杞平二宋平四十二秦哀三楚灵七吴夷末十】

春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音注【招音韶 陈哀公元妃生偃师二妃生公子畱二妃嬖畱有宠属诸司徒招与公子过哀公有癈疾招过杀偃师而立畱哀公忧恚自杀此公子招特以弟称者着招凭宠稔恶而陈侯失亲亲之道也招以公子为司徒乃贵戚之卿亲则介弟尊则叔父号令废立自己而出莫敢干之者也不能援立嫡冡安靖国家而逢君之恶戕杀偃师以致大宼宗社覆没罪固大矣陈侯信爱其弟何以为失亲亲乎尊贤者亲亲之本不能择亲之贤者厚加尊宠以表仪公族而狥其私爱施于不令之人以致亡国败家岂不失亲亲之道乎其曰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交贬之也】音注【戕在良反】

夏四月辛丑陈侯溺卒音注【哀公卒是年灭陈十三年楚平王复封陈惠公吴立】叔弓如晋音注【贺虒祁也】

楚人执陈行人干徴师杀之

陈公子畱出奔郑

秋搜于红音注【搜户求反红鲁地书搜始此 搜狩不书必违礼而后书于是舍中军四分公室季氏择二二子各一皆尽征之而贡于公搜于红也自根牟至于商衞革车千乘皆三家之师也自是而屡搜三家所以耀武焉尔是故桓庄之狩必言公昭定之搜不言公矣】

【搜春事也秋兴之则违天时有常所矣其于红则易地利三家专行公不与焉而兵权在臣下则悖人理此亦直书其事不待贬絶而自见者也凡乱臣之欲窃国命必先为非礼以动民而后上及于君父昭公至是民食于他不息其所昧于履霜之戒甚矣】

陈人杀其大夫公子过音注【过音戈】

大雩

冬十月壬午楚师灭陈执陈公子招放之于越杀陈孔奂音注【孔奂公子招之党】

葬陈哀公

【戊景王十辰二年】九年【晋平二十五齐景十五衞灵二蔡灵十郑简三十三曹武二十二陈灭杞平三宋平四十三秦哀四楚灵八吴夷末十一】

春叔弓防楚子于陈音注【于是叔弓及宋华亥郑游吉衞赵黡防楚子于陈诸夏之大夫旅见于楚于是始举鲁以见其余也】

许迁于夷

夏四月陈灾

【凡外灾告则书今楚已灭陈夷于属县使穿封戌为公矣必不遣使告于诸侯言亡国之有天灾也何以书于鲁国之策乎当是时叔弓与楚子防于陈则目击其事矣虽彼不来告此不往吊叔弓使毕而归语陈故也鲁史遂书之耳或曰国史所书必承赴告岂有凭使人之言而载之于史者曰周景王崩有尹单猛朝之变固无赴告矣叔鞅至自京师言王室之乱也春秋承其言遂书于策亦此类耳仲尼作经存而弗革者盖兴灭国继絶世以尧舜三代公天下之心为心异于孤秦罢侯置守欲私一人以自奉者所以归民心合天德也谷梁以为存陈得其防矣】

秋仲孙貜如齐音注【貜音攫又俱碧反】

冬筑郎囿

【已景王十己三年】十年【晋平二十六卒齐景十六衞灵三蔡灵十一郑简三十四曹武二十三陈灭杞平四宋平四十四卒秦哀五楚灵九吴夷末十二】

春王正月

夏齐栾施来奔

秋七月季孙意如叔弓仲孙貜帅师伐莒

【前已舍中军矣曷为犹以三卿并将乎季氏毁中军四分公室择其二二家各有其一至是季孙身为主将二子各率一军为之副则三军固在其曰舍之者特欲中分鲁国之众为已私耳以为复古则误矣襄公以来既作三军地皆三家之土民皆三家之兵毎一军出各将其所属而公室无与焉是知虽舍中军而三卿并将旧额固存矣】音注【将去声与音预】

戊子晋侯彪卒音注【平公卒子昭公夷立】

九月叔孙舍如晋葬晋平公

十有二月甲子宋公成卒音注【平公卒子元公佐立】

【庚景王十午四年】十有一年【晋昭公夷元年齐景十七衞灵四蔡灵十二杀郑简三十五曹武二十四陈灭杞平五宋元公佐元年秦哀六楚灵十吴夷末十三】

春王二月叔弓如宋葬宋平公

夏四月丁巳楚子防诱蔡侯般杀之于申音注【般音班】楚公子弃疾帅师围蔡

【左氏曰楚子在申召蔡侯其大夫曰王贪而无信币重言甘诱我也不如无往蔡侯不可楚子伏甲飨般于申执而杀之此讨贼也虽诱杀之疑若无罪春秋深恶楚子贬而称名何也世子般弑其君诸侯与通防盟十有三年矣是忌其为乱贼子而莫之觉也楚子若以大义倡天下奉词致讨执般于蔡讨其弑父之罪而在宫者无赦焉讨其弑君之罪而在官者无赦焉残其身潴其宫室谋于蔡众置君而去虽古之征暴乱者不越此矣又何恶乎今防本心欲图其国不为讨贼举也而又挟欺毁信重币甘言诈诱其君执而杀之肆行无道贪得一时流毒于后弃疾以是杀戎蛮商鞅以是绐魏将秦人以是刼怀王倾危成俗天下大乱刘项之际死者十九圣人深恶楚防而名之也其虑远矣后世诛讨乱臣者或畏其强或幸其弱不以大义兴师至用诡谋诈力儌幸胜之若事之捷反侧皆惧苟其不防适足长乱如代宗之图思明宪宗之绐王弁昧于春秋垂戒之防矣】音注【般音班恶去声绐徒亥反长上声】

五月甲申夫人归氏薨音注【归氏昭公母胡女归姓】

大搜于比蒲音注【比蒲鲁地比音毘】

【其曰大搜越礼也君有重丧国不废搜不忌君也三纲军政之本君执此以驭其下臣执此以事其上政之大本于是乎在君有三年之慼而国不废一日之搜则无本矣然则君有重丧丧不贰事以简车徒为非礼也乃有身从金革而无避者独何欤曰丧不贰事大比而简车徒则废其常可也有门庭之寇而宗庙社稷之存亡系焉必从权制而无避矣伯禽服丧徐夷并兴至于东郊出战之师与筑城之役同日并举度缓急轻重盖有不得已焉者矣晋王克用薨梁兵压境而庄宗决胜于夹寨周太祖殂契丹入寇而世宗接战于髙平若此者君行为显亲非不顾也臣行为爱君非不忌也惟审于缓急轻重之宜斯可矣】音注【度入声契入声】

仲孙貜防邾子盟于祲祥音注【祲子鸠反又七林反】

秋季孙意如防晋【顷】韩起齐【景】国弱宋【元】华亥衞【灵】北宫佗郑【简】罕虎曹人【武】杞人【平】于厥憖音注【厥憖地阙公羊作屈银】

【按左氏楚师在蔡晋荀吴曰不能救陈又不救蔡物无以亲已为盟主而不恤亡国将焉用之防于厥憖谋救蔡也使狐父请蔡于楚弗许文十五年晋灵公帅八国之诸侯盟于扈春秋畧而不序者谋伐齐而不克定其乱也襄公三十年叔孙豹防十二国之大夫于澶渊诸国之大夫皆称人鲁卿讳而不书者视蔡乱而不能讨其贼也今楚将灭蔡请于楚而弗许晋之不能亦可知矣曷为诸国犹序而大夫无贬乎扈之盟诸侯受赂弗克而还诸侯畧而不序亡义利之分也澶渊之会谋救宋灾而不讨蔡罪大夫贬而称人鲁卿讳而不书失重轻之别也亡义利之分为不仁失重轻之别为不智今晋与诸侯心欲救蔡而力弗加焉则无恶也凡此见春秋明义利审重轻以恕待人而不求其备矣】

九月己亥葬我小君齐归

冬十有一月丁酉楚师灭蔡执蔡世子有以归用之【内入国而以其君来外灭国而以其君归皆服而以之易词也既书灭蔡矣又书执蔡世子有者世子无降服之状强执以归而虐用之也或以为未逾年之君其称世子者不君灵公故不成其子非也楚虔杀蔡般弃疾围其国凡八月而见灭世子在穷迫危惧之中固未暇立乎其位安得以为未逾年之君而称子也假使立乎其位而般死于楚其丧未至不敛不葬世子亦不成乎为君矣然世子继世有国之称必以此称蔡有者父母之仇不与共天下与民守国效死不降至于力屈就擒虐用其身而不顾也则有之为世子之道得矣】音注【易去声降平声】

【辛景王十未五年】十有二年【晋昭二齐景十八衞灵五蔡灭郑简三十六卒曹武二十五陈灭杞平六宋元二秦哀七楚灵十一吴夷末十四】

春齐髙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音注【三年燕伯奔齐髙偃髙傒孙纳之于阳内弗受也阳即髙唐燕别邑也于是齐景公有志于复伯】

三月壬申郑伯嘉卒音注【简公卒子定公宁立】

夏宋公使华定来聘音注【定华椒孙】

公如晋至河乃复

五月葬郑简公

楚杀其大夫成熊音注【熊公作然谷作虎】

秋七月

冬十月公子憖出奔齐音注【憖公羊传作整】

楚子伐徐音注【徐吴之姻国】

晋伐鲜虞音注【鲜虞姬姓之国 始伐鲜虞外晋也晋主诸夏之盟春秋之外秦以晋故也外郑亦以晋故也则其外晋何晋之君卿无中国之志也于是楚方横行中原而晋独从事于狄伐鲜虞虽吴入郢于越入吴晋犹围鲜虞也于是外晋以其无复中国之志也】

猜你喜欢
  救济类上·史洁珵
  卷七·真德秀
  卷一百三十七·秦蕙田
  卷一百十四·秦蕙田
   徐无鬼第二十四·刘文典
  提要·冯时可
  卷十二·吴廷华
  (五)·钱穆
  附录三 颜之推集辑佚·颜之推
  述佛品法句经第二十二(二十有一章)·佚名
  采花违王上佛授决号妙花经全文·佚名
  贤愚经卷第三·佚名
  答李守中问(二则)·太虚
  菩萨璎珞经卷第六·佚名
  慈悲水忏法卷上·知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雨村曲话卷上·李调元

    朱晦庵云,“古乐府只是诗中泛声。后人怕失那泛声,逐一添个实字,遂成长短句——今曲子便是。”《困学纪闻》,“古乐府者,诗之旁行也,词曲者,古乐府之末造也。”王弇州云,“宋未有曲也。自

  • 玉山名胜集卷七·顾瑛

    元 顾瑛 编书画舫题句【呉孟思篆顔】书帖画图浮彩鹢 笔牀茶灶狎轻鸥记防稽杨维桢廉夫隠君顾仲瑛氏居娄江之上引娄之水入其居之西小墅为桃花溪厠水之亭四楹髙不逾墙仭上篷下板旁櫺翼然似舰牕客坐卧其中梦与波动荡若

  • 卷四百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六元稹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昔冠诸生首初因三道徵公卿碧墀【一作鸡】会名姓白麻称日月光遥射烟霄志渐弘荣班联锦绣谏纸【一作路】赐牋藤便欲【一作务】呈肝胆何言犯股肱椎埋冲

  • 列传第二十二 窦炽 兄子毅 于翼 李穆·令狐德棻

    窦炽字光成,扶风平陵人也。汉大鸿胪章十一世孙。章子统,灵帝时,为雁门太守,避窦武之难,亡奔匈奴,遂为部落大人。后魏南徙,子孙因家于代,赐姓纥豆陵氏。累世仕魏,皆至大官。父略,平远将军。以炽着勋,赠少保、柱国大将军、建昌公。

  • 卷一百六·志第五十九·礼九等·脱脱

        ◎礼九   ○宗庙之制   宗庙之制。建隆元年,有司请立宗庙,诏下其议。兵部尚书张昭等奏:"谨案尧、舜、禹皆立五庙,盖二昭二穆与其始祖也。有商建国,改立六庙,盖昭穆之外,祀契与汤也。周立七庙,盖亲庙之外,祀

  • ●卷十·邵伯温

      文潞公庆历间以枢密直学士知成都府。公年未四十,成都风俗喜行乐,公多燕集,有飞语至京师。御史何郯圣从,蜀人,因谒告归,上遣伺察之。圣从将至,潞公亦为之动。张俞少愚者谓公曰:“圣从之来无足念。”少愚因迎见于汉州。同郡

  • 鸟兽纪·张瀚

    余家居不畜鸟兽,然亦间有所畜。如鹤舞庭阴,鹿鸣芳砌,锦鸡之辉艳,白鹇之缟素,鹦鹉能言,黄鼠有礼,亦尝畜之。静观飞走饮啄,亦可以畅适幽情,非徒玩物已也。因以四方所尝目睹者,述于后。南海生孔雀,鸾凤之亚也。尾生五年后成,长六七尺

  • 卷之二百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三·王明清

    ●卷三○熙宁以来宰相封国公宋兴已来,宰辅封国公者,已见宋次道《春明退朝录》。自熙宁以后者,今列于后:陈丞相(秀)王文公(舒、荆)王文恭(郇、岐)韩献肃(康)章子厚(申)韩文定(仪)蔡元长(嘉、卫、魏、楚、陈、鲁)童贯

  • 四四六 谕内阁海成不知有尊君亲上之义着交部严加议处·佚名

    四四六 谕内阁海成不知有尊君亲上之义着交部严加议处乾隆四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乾隆四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内阁奉上谕:前经海成奏王锡侯妄作《字贯》一书,请革去举人审拟等语。朕阅其进到之书第一本凡例,竟有一篇将先师孔

  • 朱天麟传·张廷玉

    朱天麟,字游初,昆山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初任饶州推官时,对百姓实行惠政。入京接受考核、选拔,因为穷得无法行贿,被决定改任部曹。庄烈帝到经筵上去时,讲官们都为他称屈。等庄烈帝临轩亲自考试以后,让他改任了翰林编修。

  • 227.三保太监下西洋·林汉达

    明成祖用武力从他侄儿手里夺得了皇位,有一件事总使他心里不大踏实。皇宫大火扑灭之后,并没有找到建文帝的尸体。那末建文帝到底是不是真的死了?京城里传说纷纷,有的说建文帝并没有自杀,趁宫里起火混乱的时候,带着几个侍从太

  • 第十七章 13·辜鸿铭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辜讲孔子说:“那些在地方上温文尔雅、受人尊重的人,正是那些无情摧毁人心中的所有道德情操意识的人。”(关于后面这句话的解释,著名学者杨伯峻先生的解释是:受尊崇的好好先生们如果不坚持自我心中

  • 宗镜录卷第四十七·延寿

    夫言正唯识义。约有几种识。答。经论通辩。有八种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正文出护法菩萨唯识论十卷。此论释天亲菩萨唯识三十颂文。慈恩大师。制疏释论。此颂文

  • 法华义疏卷第三·吉藏

    方便品第二之一有四重门。一来意门。二释名门。三同异门。四通别门问。此经玄音始唱叹佛智甚深。多宝赞善称大慧平等。故文虽七轴宗归一乘。今以何义初明方便答。将欲显一乘为真实。必须前明三乘为方便。若不前明三乘

  • 佛祖统纪叙·志磐

    佛祖统纪叙志磐法师佛祖统纪一书历序。从上诸祖授受渊源支分派别。亦如一花五叶。传衣受记历历分明。自是天台一家眷属。又广之以华藏世界天宫地狱诸图。莲社诸贤往生僧尼其于法运通塞尤惓惓三致意焉。用心良亦勤矣。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六·江味农

    【“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经中凡言是名,皆是约相说,即是约缘起义说。凡言即非,皆是约性说,亦即约性空义说也。须知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者,意

  • 三藩纪事本末·杨陆荣

    纪事本末体史书。四卷。清杨陆荣撰。成书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杨陆荣,字采南,号潭西。生卒年不详。青浦(今江苏青浦县)人。生平事迹不详。本书叙述了明清之际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此书为纪事本末史书之一种,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