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冲应真人周史卿】作杨亚夫真赞解云。铁之为物。其生在矿。其成为铁。性刚而体不变。火王(去声)而器乃成。佛之所以喻金刚也。又因其兄看圆觉经。以书示之曰。古人有云。青青翠竹。总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真如与翠竹一体。盖无色声香味触法也。(六尘)般若与黄花一类。盖无见闻觉知也。
【陈雄曰】波罗蜜有六。或布施。(度悭贪)或持戒。(度邪淫)或忍辱。(度嗔恚)或精进。(度懈退)或禅定。(度散乱)各占六度之一。唯一般若能生八万四千智慧。则六度兼该。万行俱备。是故如来以智慧力。凿人我山。以智慧因。取烦恼矿。以智慧火。炼成佛性精金。夫植善根者。始而诵经。终而悟理。得坚固力。金刚是也。具大智慧。般若是也。度生死海。登菩提岸。波罗蜜是也。五祖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成佛。六祖大师一夜听五祖说法。恰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言下便悟。兹其所以为上乘顿教也欤。
【颜丙曰】只这一卷经。六道含灵。一切性中。皆悉具足。盖为受身之后。妄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埋没此一遐灵光。终日冥冥。不知不觉。故我佛生慈悲心。愿救一切众生齐超苦海。共证菩提。所以在舍卫国中为说是经大意。只是为人解粘去缚。直下明了自性。自性坚固。万劫不坏。如金性坚刚也。
【李文会曰】金刚者。坚利之物。能破万物也。般若者。梵语也。唐言智慧。善破一切烦恼。转为妙用。波罗蜜者。梵语也。唐言到彼岸。不著诸相谓之彼岸。若著诸相谓之此岸。又云心迷则此岸。心悟则彼岸。经者径也。见性之道路也。
【川禅师曰】法不孤起。谁为安名。颂曰。摩诃大法王。无短亦无长。本来非皂白。随处现青黄。华发看朝艳。林凋逐晚霜。疾雷何太急。迅电亦非光。凡圣犹难测。龙天岂度量。古今人不识。权立号金刚。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奉诏译
猜你喜欢 潮音草舍诗存别集·太虚 碧岩录卷第四·圆悟克勤 抗战五周年之新意义·太虚 尼羯磨卷中(出四分律)·怀素 林野奇禪師語錄卷第八·通奇 十住毗婆沙论 第八卷·佚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颂·道川 三宜盂禪師語錄卷八·明盂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十七·唐慧琳 大云轮请雨经卷上·佚名 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佚名 卷九十六·佚名 卷一·佚名 卷六十六(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神宝记卷第四·善月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