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箭喻经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彼时尊者摩罗鸠摩罗。独在静处。有是念生。谓世尊弃邪见除邪见。不记说。世间有常世间无常。世间有边世间无边。命是身命异身异。有如此命终。无有命终。有此无有此。无有命终。我不能忍。我所不用。我所不乐。世尊若一向记世间有常者。我当从行梵行。若世尊不一向记世间。世间有常者。论已当离去。如是世间。世间有边。世间无有边。命是身命异身异。有如此命终。无有命终。有此无有此。无有命终。若世尊一向记我言。真谛余者。愚痴者。我当行梵行。若世尊不一向记。我言。真谛余者愚痴者。我问已当离还。于是尊者摩罗鸠摩罗从下晡起。至世尊所。到已礼世尊足却坐一面。尊者摩罗鸠摩罗却坐一面已。白世尊曰。唯世尊。我在静处。有是念生。谓世尊弃邪见除邪见。不记说世间有常乃至无有命终。此者我不欲。我不能忍。不能乐。若世尊一向知世间有常者。世尊当记之。世尊若一向不知世间有常者。但直言我不能知。如是世间无常至无有命终。若世尊一向知。我言真谛。余者愚痴。世尊当记之。若世尊不知。我言真谛。余者愚痴者。直言我不能知。此摩罗鸠摩罗。我前颇向汝说。若我记世间有常。汝便从我行梵行耶。不也唯世尊。如是世间无常至无有命终。若我记。我言真谛余者愚痴者。汝当从我行梵行耶。不也唯世尊。汝摩罗鸠摩罗前头向我说。若世尊一向记世间有常者。我当从行梵行耶。不也唯世尊。如是世间无常至无有命终。若世尊记我言。真谛余者愚痴者。我当从行梵行耶。不也唯世尊。此摩罗鸠摩罗。我本不向汝说。汝本不向我说。汝愚痴人。无所因而骂耶。于是尊者摩罗鸠摩罗面被世尊责。默然无言。身面汗回其面默然无言。彼时世尊。面责摩罗鸠摩罗已。告诸比丘。若有愚痴人。作是念。我不从世尊行梵行。要令世尊一向记世间有常。彼愚痴人不自知中间当命终。如是世间无常至无有命终。我不从世尊行梵行。要令世尊记。我言真谛余者愚痴。彼人不自知中间命终。犹若有人身中毒箭。彼亲属慈愍之。欲令安隐。欲饶益之。求索除毒箭师。于是彼人作是念。我不除箭。要知彼人己姓是字是像是。若长若短若中。若黑若白。若刹利姓。若婆罗门姓。若居士姓。若工师姓。若东方南方西方北方谁以箭中我。我不除毒箭。要当知彼弓。为是萨罗木。为是多罗木。为是翅罗鸯掘梨木。我不除毒箭。要当知彼筋。若牛筋。若羊筋。若牦牛筋。而用缠彼弓。我不除毒箭。要知彼弓弝为白骨耶。为黑漆耶。为赤漆耶。我不除毒箭。我要当知彼弓弦。为牛筋羊筋牦牛筋耶。我不除毒箭。要当知彼箭。为是舍罗木。为是竹耶。为是罗蛾梨木耶。我不除毒箭。要当知彼箭筋。为是牛筋羊筋牦牛筋耶。而用缠箭耶。我不除毒箭。要当知彼毛羽。是孔雀耶。为是鸧鹤耶。为是鹫耶。取彼翅用作羽。我不除毒箭。要当知彼铁。为是婆蹉耶。为是婆罗耶。为是那罗耶。为是伽罗鞞耶。我不除毒箭。要当知彼铁师。姓是字是像是。若长若短若中。若黑若白。若在东方若南方若西方若北方。彼人亦不能知。于中间当命终。如是若有愚痴人作是念。我不从彼世尊行梵行。要令世尊记世间是常。彼愚痴人不自知。于中间当命终。如是世间非是常。世间有边至无有命终。若有愚痴人作是念。我不从彼世尊行梵行。要令世尊作是记我言。真谛余者愚痴。彼愚痴人不自知。于中间当命终世间有常。有此邪见。亦当于我行于梵行。如是世间无常至无有命终。此邪见者。亦当于我行梵行。世间有常。有此邪见。不应从我行梵行。如是世间无常至无有命终。有此邪见。不应从我行梵行。世间有常。无此邪见。亦当从我行梵行。如是世间无常至无有命终。无此邪见者。亦当从我行梵行。世间有常。无此邪见。不应从我行梵行。如是世间无常至无有命终。无此邪见。不应从我行梵行。世间有常。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有忧戚啼哭不乐。如是此大苦阴是习。如是世间无常至无有命终。有生有老。至大苦阴是习。世间有常。此不可记。如是世间无常至无有命终。此不可记。云何不可记。此非是义。亦非法。非是梵行。不成神通。不至等道。不与涅槃相应。是故不可记。云何是我所一向记。此苦我一向记。苦习苦尽住处。我一向记。何以故。我一向记。此是义是法。得成神通。行梵行至等道与涅槃相应。是故我一向记之。所可不记者当弃彼。我所记者当持之。佛如是说。彼诸比丘闻世尊所说。欢喜而乐。

猜你喜欢
  俱舍论疏 第十一卷·法宝
  叙·如卺
  卷第二十三·道原
  人人自治与世界和平·太虚
  卷之四·佚名
  辩伪录 第三卷·祥迈
  介庵进禅师语录卷一·介庵悟进
  卷二十四·赞宁
  卷第五十·德清
  御选语录卷十九·雍正
  无相思尘论·陈那
  第二十三卷·佚名
  维摩经疏卷第三·佚名
  卷第十六·佚名
  卷二百七·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甲集第三·钱谦益

    袁御史凯《在野集古今诗一百八十八首【新除监察御史辞贯泾别业】侧席念贤俊,旁求逮凡鄙。谬当南宫荐,重此柏台委。命严孰敢后,中夜去田里。邻友赠予迈,切切语未已。妻孥独无言,挥泪但相视。于时十月交

  • 《哀江南赋》原文·庾信

    我之掌瘐承周,以世功而为族;经邦佐汉,用论道而当官。禀嵩、华之玉石,润河洛之波澜;居负洛而重世,邑临河而宴安。逮永嘉之艰虞,始中原之乏主;民枕倚于墙壁,路交横于豺虎;值五马之南奔,逢三星之东聚;彼陵江而建国,始播迁于吾祖。分南

  • 初集卷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十八古今体六十九首【癸亥七】兴京姬室于豳日炎刘起沛时一人方缔造四海遂为基皇?犹然在臯门尚可思屏藩堪示固宫室不言卑往者争?际同归出衆姿秋风经故国膏雨遍新陂父老迎鸾驭材官卫羽旗初来尤

  • 列传良吏第七十六 张恂 鹿生 张应 宋世景 路邕 阎庆胤 明亮 杜纂 裴佗 窦瑗羊敦 苏淑·魏收

    罢侯置守,历年永久,统以方牧,仍世相循,所以宽猛为用,庇民调俗。但廉平常迹,声问难高;适时应务,招响必速。是故搏击为侯,起不旋踵;儒弱贻咎,录用无时。此则已然于前世矣。后之为吏,与世沉浮。季叔浇漓,奸巧多绪,所以蒲、密无为之化,难

  • 列传第一百三十四 宦官·刘昫

    ○杨思勖 高力士 李辅国 程元振 鱼朝恩 刘希暹 贾明观 窦文场霍仙鸣 俱文珍 吐突承璀 王守澄 田令孜 杨复光 杨复恭 唐制有内侍省,其官员:内侍四人;内常侍六人;内谒者监六人;内给事八人;谒者十二人;典引十八人

  • 卷三十二·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三十二 【起辛酉明熹宗天启元年尽癸亥明熹宗天启三年】凡三年 熹宗哲皇帝天启元年春二月辽阳有数日并出【甲午日日交晕左右有珥白虹弥天】 闰二月孙如游罢

  • 世家卷第四十五 高丽史四十五·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恭让王一。恭让王讳瑶定原府院君钧之子神宗七世孙。 母曰国大妃王氏忠穆王元年二月五日生。 性慈仁柔懦优游不断。 初封定昌府院君。 辛

  • 中婆移民协定·佚名

    一、每户须给土地十英亩以上。二、每亩每年缴纳租金五角,最初二年免收。三、所垦之土地,得转让于其他华人。四、该民赴北婆罗洲川资,由英属北婆罗洲政府供给,另给男丁费用每日三角五分,至由收成为止。五、男丁携带眷属,其川

  • 卷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九雍正元年七月上谕共二十六道初六日谕八旗都统等八旗世袭佐领及世职官员有年幼者於供职之处未曾历练若不令人指敎何由谙习规矩以底於成就嗣後凡十六岁上朝之佐领着委令一员率领指敎

  •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十七·高晋

    阅武乾隆二十七年三月初一日杭州将军福禄闽浙总督杨廷璋浙江巡抚庄有恭浙江提督王无党同奏言浙江满营绿营各官兵马步技勇自乾隆二十二年荷防皇上校阅后迄今又歴五载经【臣】等督饬将备勤加训练不时操演不敢稍有懈弛兹

  • 钦定南廵盛典卷十五·高晋

    目录□章【十五】乾隆四十五年庚子御制古今体诗 钦定南廵盛典卷十五天章【庚子 直 山东】诗南廵啓跸四叠前韵【有序】十六载溯懐系念莫申苍赤之诚三千里积悃就瞻难却东南之请矧清弱黄强之乆悉复南坍北涨之夙期后

  • 三十六年(上)·佚名

    (癸卯)三十六年大明萬曆三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朔戊午,上在貞陵洞行宮。○行望闕禮。○朝,王世子問安。○政院及百官問安。1月2日○己未,慶尙道觀察使李時發〈局量偏狹。〉狀啓,孫文彧、橘智正問答別錄,同封上送。略曰:「去壬

  • 正名篇第二十二·荀况

    后王之成名: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远方异俗之乡,则因之而为通。散名之在人者: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

  • 卷四·佚名

    △魔王归伏品之馀尔时魔王见彼一切所有魔众。各与眷属归依如来。是时魔王转加瞋怒过於前量。惊怖迷乱举声悲泣说如是偈。我失胜威德,无复有见助。沙门胜神通,夺我魔境界。应更勤方便,思後时所作。斫断莲华根,令众散诸方。

  • 三重法界观·太虚

    ──十一年春作──一 三重法界义  二 观圣教三学  三 观佛华三法  四 观法相三性  五 观天台谛观  六 观贤首法界华严宗立四重法界:一、理,二、事,三、理事无碍,四、事事无碍,而统以一真法界。今以其所言

  •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二(末)(论第二)·智周

    疏。如童女想等者。西域立法出逢童女表有吉祥。又如童女齿白唇薄脚膝纤团。表此女人生子必善。异前相者生子必恶。疏。然遮生等至决定相违者。遮彼生等定别有故。与彼定别而作违故名决定违。非是第六决定相违。决定相

  • 慨古录·圆澄

      无名叟 着丁未季夏之望。无名叟喟然而叹。二三子问云。和尚何叹。曰。去古日远。丛林之规扫地尽矣。佛日将沉。僧宝殆灭。吾惧三武之祸。且起於今日也。能无叹乎。二三子曰。敢问其略。无名叟曰。坐吾语汝。昔我

  • 大慧度经宗要·元晓

    将说此经六门分别。初述大意。次显经宗。三释题名。四明缘起五者判教。六者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