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

正德十四年春正月丙申朔 上在太原府文武百官于奉天门行遥贺礼

○命妇朝 慈寿皇太后 皇后于宫中

○戊戌宣宗章皇帝忌辰驸马都尉蔡震祭 景陵如常仪

○是日 车驾发太原

○庚子发河东运司银四万两于山西以实军储从巡抚都御史张禬请也

○辛丑孟春享 太庙驸马都尉游泰代行礼

○泰宁等卫都督孛来罕等遣使塔卜歹等以正旦节来朝贡马赐宴并赏金织衣及彩叚绢帛等物有差

○朝鲜国王李怿遣陪臣刑曹参判李洗应以正旦节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宴并赏金织衣及彩叚绢帛有差

○命监察御史任洛清理四川军务既而以其地用兵及采取大木巳之

○壬寅直隶嘉定常熟二县地震声如雷

○癸卯驸马都尉马诚卒诚以成化癸巳选尚宜兴大长公主凡三持节册封韩吉代府两奉命祭告 皇陵 孝陵至是以正旦节归自谒陵感伤得病卒诏赐棺殓斋粮麻布公主薨于甲戌春赐葬宛平凉西乡诚合葬官为治茔子四人

○甲辰先是太常寺奏定是月十二日 郊祀至是以 圣驾未回请改卜日内批改次日既而又命改卜礼科给事中邢寰等言 祖宗以来 郊祀必于正月上旬所以重一岁之首务而昭莫大之敬也今改而又改日复一日疑且未定不惟隳 祖宗相循之制且非祗畏 天地之道伏望 皇上如期回銮以成大礼监察御史牛天麟亦以为言俱不报

○乙巳命工部管河郎中毕济时会山东巡河分守等官浚南旺一带河道时淤垫者八十余里运船滞不得通故也

○发户部银二万二千六百余两于辽东以充官军俸粮之费守臣以空乏为请故也

○丙午以上元节赐文武群臣假十日如例

○庚戌上元节以孝贞纯皇后山陵甫毕免宴

○壬子英宗睿皇帝忌辰驸马都尉崔元祭 裕陵如常仪

○ 车驾还至宣府自宣府抵西陲往返数千里 上乘马腰弓矢冲风雪备历险厄有司具辇以随亦不御阉寺从者多病惫弗支而上不以为劳也

○乙卯监察御史虞守随言臣闻仲尼有训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孟子亦曰服尧之服是尧而已服饰在人其事若小而所系甚大况朝廷者四方之极京师者天下之本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岂可以简略为哉往岁 圣驾自宣府回百官奉旨戴大帽衣曳撒系海马带郊迎今 圣驾将回万一复宣前旨臣窃惑之盖中国之所以为中国者以有礼义之风衣冠文物之美也况我 祖宗革胡元腥膻左衽之陋冠服礼仪具有定式 圣子神孙文臣武士万世所当遵守奚可以一时之便而更恒久之制乎乞敕礼部别议迎 驾礼仪毋拘前旨庶足以表示天下不至遗讥后世入不报

○宁夏甘肃镇番俱地震

○戊午福建瓯宁县大雨雹

○己未南京十三道监察御史戚雄等言光禄寺卿冯兰庸庸尸素无所建明近者吏科给事中戴颗发其奸私言甚激切兰不知省躬责已解绶乞归而乃飞章辩论大肆诟骂闻者骇愕且 陛下于兰责问未行谴怒未加乃敢傲然出不逊语以诟言官既无悔过自新之心又失敬事君上之礼 陛下何惜一兰不以正奸慝全国体伸士气乎乞将兰罢黜则耳目不失其职体统正而朝廷尊入不报

○致仕南京礼部右侍郎马廷用卒廷用字良佐四川西充县人丘浚为祭酒时季试诸生以廷用为太学魁名遂大振□□□戊戌进士改翰林院为庶吉士授编修丁未同考会试升侍读光经筵官乙卯主考顺天乡试预修 大明会典升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南京礼部右侍郎致仕至是卒赐祭葬如例赠南京礼部尚书廷用敦朴乐易而所存鲠介临事能断在南京尝摄户部会江北大饥流民渡江就食者相属独持议发廪不俟奏请所全活甚多外守备官与太常议礼不合判数语立决学邃于易喜为诗文亦华赡久居散地勇于求退士论多之子金官布政使龠知府

○庚申裁革湖广桃源县新店递运所从抚都御史秦金请也

○壬戌钦天监奏拟 郊祀日期内批令另择二月上旬以闻各衙门官看牲仍如常仪

○巡抚山东都御史伍符巡抚云南都御史范镛监察御史范辂刘士元潘仿张文明各因事系诏狱六科都给事中陈沾十三道御史王度等上请赦之俱不报

○癸亥太常寺奏仲春当释先师孔子及大祀社稷但今 郊祀未成请俟郊后遇丁戊日行礼从之

○德清大长公主援例请官其子林鹿林廌诏许之以鹿为锦衣卫指挥佥事廌正千户俱世袭

○甲子添设瑞州府洪城巡检司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六十三·列传第二十二·脱脱
  卷三百二十七·列传第二百十五·外国八鞑靼·张廷玉
  卷二十一·赵四·佚名
  國朝獻徵錄卷之十四·焦竑
  ●卷下·李圭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三·佚名
  西汉年纪卷十七·王益之
  一三七○ 署江西巡抚姚棻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佚名
  卷一·高士奇
  编后记·喻血轮
  六〇 伯升·周作人
  李沆传·脱脱
  郁新传·张廷玉
  ●庸吏庸言上卷·刘衡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集卷四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四十一古今体一百首【戊申七】两江总督书麟奏报二麦收成分数及雨水情形诗以志慰约报已曾逹奏书兹陈收定九分余【前据书麟奏两江各属麦秋约收丰稔情形已悉其概兹以

  • 頥庵居士集原序·刘应时

    文章之妙在有自得处而诗其尤者也舎此一法虽穷工极思直可欺不知者有识者一观百败并出矣四明刘良佐先生尽力于诗惟石湖范至能独深赏之每为客言客未必领也予曩时数逰四明独不识良佐近乃见其诗百篇卓然自得者何其多也如颇

  • 卷五十八·志第二十五·柯劭忞

      ○百官四   宣政院。秩从一品。掌释教僧徒及吐蕃诸族之事,遇吐蕃有事,则设分院往莅之,有大征伐,则会枢密院议之。院使十员,从一品。同知二员,正二品。副使二员,从二品。佥院二员,正三品。同佥三员,正四品。院判三员,正五

  • 卷之二百三十四·佚名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九月。甲戌朔。上驻跸鹫和洛。  ○乙亥。谕扈从诸大臣等、自十八阿哥患病以来、朕冀其痊愈、昼夜疗治。今又变症、谅已无济。朕躬所系甚重。上则恐贻高年皇太后之忧。下则天下臣民、咸赖

  • 卷之八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瓴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五·佚名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五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列国爵姓及存灭表余既辑春秋疆域自成周以迄齐楚秦晋凡十一国而当日之形势如鳞次栉比犬牙相错凡行军用师出入往来之迂直逺近及筑城戍守之轻重疎

  • 孔奂传·姚思廉

    孔奂字休文,会稽山陰人。其曾祖父孔王秀之,是齐朝左民尚书,吴兴郡太守。祖父孔至存担任过太子舍人、尚书三公郎,父亲孔稚孙,是梁宁远枝江公主簿、无锡县令。孔奂年幼丧父,由叔父孔虔孙收养。他好学,擅长写文章,经文史籍,诸子百

  • 陈玄传·薛居正

    陈玄,京兆人,家里世代从医。起初,侍奉河中王重荣,乾符年间,后唐武皇从太原带领军队攻打王行瑜,沿路经过蒲中,当时,陈玄服侍武皇汤药,武皇非常敬重他,等到返回太原,整天在左右服侍。武皇性格刚愎残暴,喜欢杀人,没有谁敢去进谏,陈玄深

  • 东南保护约款·佚名

    一九○○年七月,光绪二十六年六月,上海。一、上海道台余,现奉南洋大臣刘、两湖督宪张电示,与各国驻沪领事官会商办法,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二、上

  • 卷一百八 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司马迁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集解】:徐广曰:“在汝颍之间也。”【索隐】:按:徐广云“在汝颍之间”。汉书地理志县名,属陈留。【正义】:括地志云:“成安故城在汝州梁县东二十三里。”地理志云成安属颍川郡。陈留郡又有成安

  • 卷一·陈傅良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後传卷一     宋 陈傅良 撰隐公春秋非始於平王始於桓王也平王东迁卫郑二武入相於周【卫武公十二年郑武公二十七年】诗人为之赋洪澳缁衣凡伯仍叔家父皆大雅旧人也故五十余

  • 卷十四·汪克宽

    <經部,春秋類,春秋胡傳附錄纂疏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録纂疏卷十四元 汪克寛 撰文公上【公名興僖公子母聲姜在位十八年夫人出姜】【乙襄王二未十六年】元年【晉襄二年齊昭七年衛成九年蔡莊二十年鄭穆二年曹共二十

  • 卷三·袁燮

    <经部,书类,絜斋家塾书钞钦定四库全书絜斋家塾书钞卷三    宋 袁燮 撰臯陶谟曰若稽古臯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禹曰兪如何臯陶曰都愼厥身修思永惇叙九族庶明励翼迩可远在兹万拜昌言曰兪迪训蹈蹈者践履之谓也得此

  • 卷三百四十五·佚名

    △初分坚等赞品第五十七之四复次诸天子。极喜地离故。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离。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雲地离故。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离。诸天子。极喜地离

  • 宗镜录卷第四十七·延寿

    夫言正唯识义。约有几种识。答。经论通辩。有八种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正文出护法菩萨唯识论十卷。此论释天亲菩萨唯识三十颂文。慈恩大师。制疏释论。此颂文

  • 卷第四十四·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四十四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十通品第二十八 初来意。为答第二会中十通问故。以二品明业用广大。前定此通。义次第故。

  • 正杨·陈耀文

    四卷。明陈耀文 (生卒年不详)撰。陈耀文,字晦伯,确山 (今属河南) 人。嘉靖进士,官至按察司副使。知识博洽,学治有据。著有《正杨》、《纪典稽疑》、《学林就正》、《天中记》等书。《正杨》四卷,共一百五十条,乃专为

  • 水镜录·佚名

    水镜录,编撰者不详。似出于明代。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辑录七篇劝善戒杀,积功修德之文。即《太上感应篇》、《梓橦帝君戒士子文》、《阴德延寿论》、《放生文》、《杀生七戒》、《劝杀牛歌》。各篇大旨谓天道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