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赞阿弥陀佛偈

    昙鸾法师作

  南无阿弥陀佛(释名无量寿傍经奉赞亦曰安养)。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现在西方去此界  十万亿刹安乐土

  佛世尊号阿弥陀  我愿往生归命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成佛已来历十劫  寿命方将无有量

  法身光轮遍法界  照世盲冥故顶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智慧光明不可量  故佛又号无量光

  有量诸相蒙光晓  是故稽首真实明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解脱光轮无限齐  故佛又号无边光

  蒙光触者离有无  是故稽首平等觉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光云无碍如虚空  故佛又号无碍光

  一切有碍蒙光泽  是故顶礼难思议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清净光明无有对  故佛又号无对光

  遇斯光者业系除  是故稽首毕竟依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佛光照耀最第一  故佛又号光炎王

  三涂黑闇蒙光启  是故顶礼大应供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道光明朗色超绝  故佛又号清净光

  一蒙光照罪垢除  皆得解脱故顶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慈光遐被施安乐  故佛又号欢喜光

  光所至处得法喜  稽首顶礼大安慰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佛光能破无明闇  故佛又号智慧光

  一切诸佛三乘众  咸共叹誉故稽首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光明一切时普照  故佛又号不断光

  闻光力故心不断  皆得往生故顶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其光除佛莫能测  故佛又号难思光

  十方诸佛叹往生  称其功德故稽首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神光离相不可名  故佛又号无称光

  因光成佛光赫然  诸佛所叹故顶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光明照耀过日月  故佛号超日月光

  释迦佛叹尚不尽  故我稽首无等等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哀愍覆护我  令法种增长  此世及后生

  愿佛常摄受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极乐世界诸菩萨清净大海众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普为师僧父母及善知识法界众生。断除三障。同得往生阿弥陀佛国。归命忏悔。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初会众  声闻菩萨数无量

  神通巧妙不能算  是故稽首广大会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安乐无量摩诃萨  咸当一生补佛处

  除其本愿大弘誓  普欲度脱诸众生

  斯等宝林功德聚  一心合掌头面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安乐国土诸声闻  皆光一寻若流星

  菩萨光轮四千里  若秋满月映紫金

  集佛法藏为众生  故我顶礼大心海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又观世音大势至  于诸圣众最第一

  慈光照曜大千界  侍佛左右显神仪

  度诸有缘不暂息  如大海潮不失时

  如是大悲大势至  一心稽首头面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其有众生生安乐  悉具三十有二相

  智慧满足入深法  究畅道要无障碍

  随根利钝成就忍  二忍乃至不可计

  宿命五通常自在  至佛不更杂恶趣

  除生他方五浊世  示现同如大牟尼

  生安乐国成大利  是故至心头面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安乐菩萨承佛神  于一食顷诣十方

  不可算数佛世界  恭敬供养诸如来

  华香伎乐从念现  宝盖幢幡随意出

  珍奇绝世无能名  散华供养殊异宝

  化成华盖光晃耀  香气普薰莫不周

  华盖小者四百里  乃有遍覆一佛界

  随其前后次化去  是诸菩萨佥欣悦

  于虚空中奏天乐  雅赞德颂扬佛慧

  听受经法供养已  未食之前腾虚还

  神力自在不可测  故我顶礼无上尊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安乐佛国诸菩萨  夫可宣说随智慧

  于己万物亡我所  净若莲华不受尘

  往来进止若泛舟  利安为务舍适莫

  彼已犹空断二想  然智慧炬照长夜

  三明六通皆已足  菩萨万行贯心眼

  如是功德无边量  是故至心头面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安乐声闻菩萨众  人天智慧咸洞达

  身相庄严无殊异  但顺他方故列名

  颜容端正无可比  精微妙躯非人天

  虚无之身无极体  是故顶礼平等力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敢能得生安乐国  皆悉住于正定聚

  邪定不定其国无  诸佛咸赞故顶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诸闻阿弥陀佛号  信心欢喜庆所闻

  乃暨一念至心者  回向愿生皆得往

  唯除五逆谤正法  故我顶礼愿往生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安乐菩萨声闻辈  于此世界无比方

  释迦无碍大辩才  设诸假令示少分

  最贱乞人并帝王  帝王复比金轮王

  如是展转至六天  次第相形皆如始

  以天色像喻于彼  千万亿倍非其类

  皆是法藏愿力为  稽首顶礼大心力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天人一切有所须  无不称欲应念至

  一宝二宝无量宝  随心化造受用具

  堂宇饮食悉如此  故我稽首无称佛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诸往生者悉具足  清净色身无可比

  神通功德及宫殿  服饰庄严如六天

  应器宝钵自然至  百味嘉肴倏已满

  见色闻香意为食  忽然饱足受适悦

  所味清净无所著  事已化去须复现

  晏安快乐次泥洹  是故至心头面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十方佛土菩萨众  及诸比丘生安乐

  无量无数不可计  已生今生当亦然

  皆曾供养无量佛  摄取百千坚固法

  如是大士悉往生  是故顶礼阿弥陀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若闻阿弥陀德号  欢喜赞仰心归依

  下至一念得大利  则为具足功德宝

  设满大千世界火  亦应直过闻佛名

  闻阿弥陀不复退  是故至心稽首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神力无极阿弥陀  十方无量佛所叹

  东方恒沙诸佛国  菩萨无数悉往觐

  亦复供养安乐国  菩萨声闻诸大众

  听受经法宣道化  自余九方亦如是

  释迦如来说偈颂  无量功德故顶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诸来无量菩萨众  为植德本致虔恭

  或奏音乐歌叹佛  或颂佛慧照世间

  或以天华衣供养  或睹净土兴等愿

  如是圣众悉现前  蒙八梵声授佛记

  一切菩萨增愿行  故我顶礼婆伽婆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圣主世尊说法时  大众云集七宝堂

  听佛开示咸悟入  欢喜充遍皆得道

  于时四面起清风  击动宝树出妙响

  和韵清彻遏糸竹  逾于金石无伦比

  天华缤纷逐香风  自然供养常不息

  诸天复持天华香  百千伎乐用致敬

  如是功德三宝聚  故我运想礼讲堂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妙土广大超数限  自然七宝所合成

  佛本愿力庄严起  稽首清净大摄受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世界光曜妙殊绝  适悦宴安无四时

  自利利他力圆满  归命方便巧庄严

  宝地澄静平如掌  无有山川陵谷阻

  若佛神力须则见  稽首不可思议尊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道树高四百万里  周围由旬有五十

  枝叶布里二十万  自然众宝所合成

  月光摩尼海轮宝  众宝之王而庄严

  周匝垂间宝璎珞  百千万种色变异

  光焰照曜超千日  无极宝网覆其上

  一切庄严随应现  稽首顶礼道场树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微风吹树出法音  普流十方诸佛刹

  闻斯音得深法忍  至成佛道不遭苦

  神力广大不可量  稽首顶礼道场树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树香树色树音声  树触树味及树法

  六情遇者得法忍  故我顶礼道场树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蒙道场树对六根  乃至成佛根清彻

  音响柔顺无生忍  随力浅深咸得证

  此树威德所由来  皆是如来五种力

  神力本愿及满足  明了坚固究竟愿

  慈悲方便不可称  归命稽首真无量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从世帝王至六天  音乐转妙有八重

  展转胜前亿万倍  宝树音丽倍亦然

  复有自然妙伎乐  法音清和悦心神

  哀婉雅亮超十方  故我稽首清净乐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七宝树林周世界  光耀鲜明相映发

  华果枝叶更互为  稽首本愿功德聚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清风时时吹宝树  出五音声宫商和

  微妙雅曲自然成  故我顶礼清净薰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其土广大无崖际  众宝罗网遍覆上

  金缕珠玑奇异珍  不可名宝为挍饰

  周匝四面垂宝铃  调风吹动出妙法

  和雅德香常流布  闻者尘劳习不起

  此风触身受快乐  如比丘得灭尽定

  风吹散华满佛土  随色次第不杂乱

  华质柔软烈芬芳  足履其上下四指

  随举足时还如故  用讫地开没无遗

  随其时节华六返  不可议报故顶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众宝莲华盈世界  一一华百千亿叶

  其华光明色无量  朱紫红绿间五色

  炜烨焕烂曜日光  是故一心稽首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一一华中所出光  三十六百有千亿

  一一光中有佛身  多少亦如所出光

  佛身相好如金山  一一又放百千光

  普为十方说妙法  各安众生于佛道

  如是神力无边量  故我归命阿弥陀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楼阁殿堂非工造  七宝雕绮化所成

  明月珠珰交露幔  各有浴池形相称

  八功德水满池中  色味香洁如甘露

  黄金池者白银沙  七宝池沙互如此

  池岸香树垂布上  栴檀芬馥常流馨

  天华璀璨为映饰  水上熠耀若景云

  无漏依果难思议  是故稽首功德藏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菩萨声闻入宝池  随意浅深如所欲

  若须灌身自然注  欲令旋复水寻还

  调和冷暖无不称  神开体悦荡心垢

  清明澄洁若无形  宝沙映彻如不深

  澹淡回转相注灌  婥约容豫和人神

  微波无量出妙响  随其所应闻法语

  或闻三宝之妙章  或闻寂静空无我

  或闻无量波罗蜜  力不共法诸通慧

  或闻无作无生忍  乃至甘露灌顶法

  随根性欲皆欢喜  顺三宝相真实义

  菩萨声闻所行道  于是一切悉具闻

  三涂苦难名永闭  但有自然快乐音

  是故其国号安乐  头面顶礼无极尊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本师龙树摩诃萨  诞形像始理颓纲

  关闭邪扇开正辙  是阎浮提一切眼

  伏承尊悟欢喜地  归阿弥陀生安乐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譬如龙动云必随  阎浮提放百卉舒

  南无慈悲龙树尊  至心归命头面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我从无始循三界  为虚妄轮所回转

  一念一时所造业  足系大地滞三涂

  唯愿慈光护念我  令我不失菩提心

  我赞佛慧功德音  愿闻十方诸有缘

  欲得往生安乐者  普皆如意无障碍

  所有功德若大少  回施一切共往生

  南无不可思议光  一心归命稽首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十方三世无量慧  同乘一如号正觉

  二智圆满道平等  摄化随缘故若干

  我归阿弥陀净土  即是归命诸佛国

  我以一心赞一佛  愿遍十方无碍人

  如是十方无量佛  咸各至心头面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哀愍覆护我  令法种增长  此世及后生

  愿佛常摄受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极乐世界诸菩萨清净大海众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普为师僧父母及善知识法界众生。断除三障。同得往生阿弥陀佛国。归命忏悔。

  赞阿弥陀佛偈

  赞一百九十五 礼五十一拜

猜你喜欢
  照明十方品第十·佚名
  彻悟禅师语录目次·彻悟
  黃檗隱元禪師語·隐元
  佛说观自在菩萨母陀罗尼经·佚名
  佛说龙施女经·佚名
  卷第三·佚名
  卷之十八·即非如一
   第四十八則 朗上座翻卻茶銚·胡兰成
  四教义卷第七·智顗
  新编教藏总录流衍序·义天
  卷第十二·霁仑超永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五·念常
  無盡意菩薩經卷第一·欧阳竟无
  佛学之心理卫生·太虚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九·子璇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八十一·彭定求

        卷181_1 【安州应城玉女汤作(《荆州记》云有玉女乘车投此泉)】李白   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阴阳结炎炭,造化开灵泉。   地底烁朱火,沙傍歊素烟。沸珠跃明月,皎镜函空天。   气浮兰芳满,色涨桃花然。精览万

  • 卷一·刘克庄

      陈拾遗  《感遇》诗云:“微月生西海,幽阳始化升。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又云:“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

  • 卷四百二十六·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循吏·脱脱

        ◎循吏   ○陈靖 张纶 邵晔 崔立 鲁有开 张逸 吴遵路 赵尚宽 高赋 程师孟 韩晋卿 叶康直   宋法有可以得循吏者三:太祖之世,牧守令录,躬自召见,问以政事,然后遣行,简择之道精矣;监司察郡守,郡守察县令,各以

  •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五·王称

    附録三  金国女真也其地即肃慎氏之国东汉谓之挹娄元魏谓之勿吉隋唐谓之靺鞨文帝因宴劳之使者及其徒起舞于前曲折皆为战闘之状文帝谓侍臣曰天地间乃有此物常作用兵意其属分六部有黒水部即今之女真其水掬之则色防黒契

  • 第一百二十四回 疑案重重督军自戕 积金累累巡阅殃民·蔡东藩

      却说粤桂战起,刘志陆逗留省垣,卓贵廷身死潮、汕,不上几天工夫,潮、梅全部已入陈炯明掌握之中。虽说炯明善于用兵,蓄谋有素,不难一战胜人,但刘志陆素有儒将之名,两次屠龙,战绩昭著,其才能势力,又岂不能于事先下手为强,歼灭一

  • 第七十九回 目断乡关伟人又殁 衅开府院政客交争·蔡东藩

      却说日本福岗医院,突有一人病逝,电讣到京,这人为谁?就是再造民国的蔡松坡。蔡本为四川督军,为什么东往日本呢?说来也觉话长,由小子撮要叙述:自蔡督四川后,川民渐安,但署中一切文件,已棼如乱丝,不得不认真料理,虽有罗佩金帮办,

  • 卷二十五·张九成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传卷二十五宋 张九成 撰孟子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孔子尝为委吏矣曰防计当而已矣尝为乗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

  • 帝王经世图谱卷十一·唐仲友

    宋 唐仲友 撰借田劝课之谱亲蚕劝课之谱农事赏罚之谱农事祈报异同之谱补助荒政委积之谱 周礼甸师掌帅其属而耕耨王借以时入之以共齐盛祭祀共萧茅共野果蓏之荐 载师凡宅不毛者有里布凡田不耕者出屋粟 闾师凡庻民不

  • 卷之六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三十八·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三十八宋 赵汝愚 编天道门灾异二上仁宗论火灾地震   韩 琦臣闻动民以行不以言应天以实不以文先儒之谠议也故宋景公以荧惑守心不忍移臣庶之咎子韦称君有至德之言荧惑必徙三舍此则以实应

  • 选举七·徐松

    举士十三亲试天头原批:「一作殿试。」【宋会要】太祖开宝六年三月十九日,帝御讲武殿,覆试新及第进士宋准并下第进士徐士廉、终场下第诸科等,内出《未明求衣赋》、《悬爵待士诗》题,召殿中侍御史李莹、右司员外郎侯陟、国子

  • 中正篇第八·张载

      中正然后贯天下之道,此君子之所以大居正也。盖得正则得所止,得所止则可以弘而至于大。乐正子、颜渊,知欲仁矣。乐正子不致其学,足以为善人信人,志于仁无恶而已;颜子好学不倦,合仁与智,具体圣人,独未至圣人之止尔。  学者

  • 卷十四·湛若水

    <經部,春秋類,春秋正傳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十四    明 湛若水 撰僖公【襄王八年】十有六年【齊桓四十二年晉惠七年衛文十六年蔡莊二年鄭文二十九年曹共九年陳穆四年杞成十一年宋襄七年秦穆十六年楚成二十八

  • 大乘中觀釋論卷第五·欧阳竟无

      安慧菩薩造   宋譯經三藏光梵大師惟淨等奉詔譯   觀生死品第十一   復有人言.勝義諦中亦有生死.何以故.如佛所言生死長遠衆生愚迷不知正法我   欲令彼如理修行得盡生死乃作是言汝諸苾芻應如是學.以此證知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二·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二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初瑜伽处出离地第三之一如是已说趣入地。云何出离地。嗢拖南曰若世间离欲如是出世间及此二资粮是名出离地 谓若由世间道而趣离欲。若由出世道而趣离欲。若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卷下·佚名

        功德施菩萨造    唐中天竺国沙门地婆诃罗等奉 诏译  须菩提复念言。诸佛离一切想。证法无性。世间以何相故而信知耶。是故经言。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如语者。何故但以如是四句。显示诸佛证实

  • 卷第二十·佚名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二十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见蕴第八中智纳息第四智断厌离修  缘触慢业事摄余摄一切  此章愿具说若事能通达。彼事能遍知耶。答应作四句。有事能通达非能遍知。谓苦集灭道智。不

  • 梵语千字文·义净

    全一卷。唐代义净撰。又作唐字千鬘圣语、梵唐千字文。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即以天地日月等汉文一千字对译梵语。此千字文意义连续且押韵,四字成一句,二十句为一联,每二十句换韵。二十句之后,置五言四句之诗,总为一百字,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