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三)

第十三目辨异端之学。先秦诸子,惟道家庄老与儒家孔孟立言最相近。但庄老多本自然,孔孟则本人文。庄老非不言人文,孔孟亦非不言自然,但立言本源异,则推演所及亦必异。故后起儒学每视庄老道家为异端。佛教主出世,其为异端更显然。然虽属异端,而同属求道。称为异端,亦可同归一体,有和通求合义。故儒释道三教,亦每在中国社会并行。不如西方之有宗教战争。

北宋儒学特起,胡瑗讲学分经义治事两斋,即西汉通经致用之义。仍侧重政治立场。而道释两家,则偏重社会下层做人,道不同不相为谋。欧阳修本论主由政及教,政治昌明,则异端自熄。王安石退相位仍亦治佛学。而新党中如苏东坡诸人,亦多兼治道家言。周濂溪虽亦从仕,迹近隐沦,又好与方外游。其志则重明道更重于为政。二程兄弟幼年闻其说,及其自为学,亦出入释道,返之六经而始得之。则所谓辨异端,非不致意于异端之学,乃从异端中阐明出正道来。横渠幼年,范仲淹授以《中庸》一书,此书即会通儒道两家。《易传》亦如此。横渠著《正蒙》,亦多本于《易传》。故横渠之学,兼采《易》《庸》,取径与濂溪相近。二程则多引《论》《孟》。要之,皆是辨异端以归于正道也。近代人又有谓,横渠或有染于当时传入中国之回教。不知辨异端乃明辨双方异同,自必兼通双方。非治儒家言,即拒不窥释道书,以门户闭塞聪明,则又何从而辨之。当时理学家由来非如此。近人或疑理学家亦颇杂道释两家义,谓其持论不纯。或则讥其阴释阳儒,有悬羊头卖狗肉之嫌。是皆不识辨异端之学五字义。近人常有以西方哲学家言来阐释理学者,或谓其有意会通,但求为会通,仍先当明辨其异同。若以彼一方来解释此一方,则此一方真义已沦灭不彰,更何会通可言。

猜你喜欢
  身之養重於義第三十一·苏舆
  第十二章 4·辜鸿铭
  卷十一·吕祖谦
  卷一·惠士奇
  卷十六·胡广
  禹贡说断卷二·傅寅
  卷二·王质
  公食大夫礼·佚名
  卷四百九十九·佚名
  中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唐慧琳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一[宋铭]·惟白
  答慈航问(九则)·太虚
  与胡适之书·太虚
  普曜经卷第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处士克恭(寅夫集)·顾嗣立

    克恭,字寅夫,毘陵人。好读书,以举子业无益于学,遂力意古文。其为诗,体格古淡,为时所称。翰林老成皆与之交,多游云林及玉山。至正壬辰,蕲黄寇陷常州,守吏望风奔溃。未几江浙平章定定来克复,寅夫与赵君谟等俱以从逆伏诛。嘉兴张翼

  • 白莲集卷十·齐己

    唐 释齐已 撰猛虎行磨尔牙错尔爪狐莫威兎莫狡饥来吞噬取肠饱横行不怕日月星皇天产尔为生狞前村半夜闻吼声何人按剑灯荧荧西山叟西山中多狼虎去嵗伤儿复伤妇官家不问孤老身还在前山山下住君子行圣人不生麟龙何瑞梧桐

  • 元风雅姓氏后集目录·孙存吾

    钦定四库全书元风雅姓氏后集目録卷一邓善之【文原】卢彦威【亘】王继学【士熈】王仪伯【结】马昂夫曹子贞【元用】叚惟德【辅】李齐贤张氷溪钱雪界叚天祐【吉甫】李两山【思衍】吴养浩【善】祝直清【蕃】上官伯圭卷二

  • 卷三百六十四·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六十四刘禹锡荆州歌二首渚宫杨柳暗麦城朝雉飞可怜踏靑伴乘暖着轻衣今日好南风商旅相催发沙头樯竿上始见春江濶纪南歌风烟纪南城尘土荆门路天寒多猎骑【一作猎兽

  • 卷六十三·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六十三白居易【六】近体诗【一】社日关路作晩景函关路凉风社日天青岩新有燕红树欲无蝉愁立驿楼上厌行官堠前萧条秋兴苦渐近二毛年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嵗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卷一百八 天聖七年(己巳,1029)·李焘

      起仁宗天聖七年五月盡是年十二月   五月己未朔,詔禮部貢舉。庚申,詔曰:「朕試天下之士,以言觀其趣向。而比來流風之敝,至於會萃小說,磔裂前言,競為浮誇靡曼之文【一】,無益治道,非所以望於諸生也。禮部其申飭學者,務明先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二十·杨仲良

      真宗皇帝   崇奉圣祖   景德四年。先是,汀州人王捷咸平初贾贩至南康军,于逆旅遇道人,自言姓赵氏。是冬再见于茅山,命捷市铅汞炼之,少顷成金。捷即随至和州诸山,得其术,又授以小银神剑,密缄之。戒日:『非遇人主,切勿轻言

  • 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十九天文略【二】恒星角宿角二星增星十五黄赤道俱在辰宫 平道二星黄赤道俱在辰宫 天田二星增星六黄赤道俱在辰宫 周鼎三星黄道在辰巳宫赤道在辰官进贤一星增星九黄赤道俱在辰宫 天门二星增

  • 评议·洪应明

    物莫大于天地日月,而子美云:&ldquo;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rdquo;事莫大于揖逊征诛,而康节云:&ldquo;唐虞揖逊三杯酒,汤武征诛一局棋。&rdquo;人能以此胸襟眼界吞吐六合,上下千古,事来如沤生大海,事去如影灭长空,自经纶万变而

  • 提要·胡渭

    【臣】等谨案洪范正论五卷国朝胡渭撰渭有禹贡锥已着録此书大防以禹之治水本于九畴故首言鲧堙洪水继言禹乃嗣兴终言天乃锡禹则洪范为体而禹贡为用互相推阐其义乃彰然大防主于明奉若天道之理非郑樵禹贡洪范相为表里

  • 京都南禅寺祭一山国师文·太虚

    时民国十四年十一月十六日,赴东亚佛教大会中华代表释太虚等,供具清香净水,鲜果新蔬,仰白于一山国师之觉灵曰:维应真之有自,诞天台之圣乡。由教麟而宗凤,传佛灯为国光。主净慈之名刹,坐宝陀之法堂。受时皇之别请,策玄驾于扶桑。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三·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六○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晨朝著衣持钵。共诸比丘僧入城乞食。如偈所说。身色如金山端严甚微妙行步如鹅王面如净满月世尊与众俱时。世尊以足践城门限地。作六种

  • 卷第二十·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十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五之三于何时发近事律仪。颂曰。称近事发戒  说如苾刍等论曰。起殷净心发诚谛语。自称我是邬波索迦。愿尊忆持慈悲护念。尔时乃发近事律仪。称近事

  • 附录·真歇清了

    华藏无尽灯记(出禅门诸祖偈集)东平打破镜。已三百余年。龙潭吹灭灯。复四百余岁。后代子孙迷於正眼。以谓镜破灯灭。而不知行住坐卧放大光明。灯未尝灭也。见闻觉知虚临万像。镜未尝破也。灯虽无影。能照生死长夜。镜

  • 卷四·佚名

    嘉兴大藏经 屾峰宪禅师语录屾峰宪禅师北游语录四嗣法门人(智质 智原)同编康熙二十九年四月十八日山主高护法暨众绅衿护法请住观音院上堂拈香祝。毕柏林悦庵和尚白椎师敛衣就座乃云垂老年华入 帝京闲云出岫本无心

  • 金晶论·佚名

    金晶论,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北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书分上、中、下三篇,言内丹之道。其所谓「金晶」者,乃日精月华,亦即铅汞。谓此物只在人身,为人之根本,乃下元正气,又名姹女,亦称玉液。金晶上朝离宫

  • 西山政训·真德秀

    《西山政训》一卷,宋人真德秀(一一七八~一二三五)撰。该书是真氏帅长沙、知泉州时晓谕下属官僚政训,颇可见彼时之吏治民风。版本不详,据清刻单行本标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