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八十六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春秋左传注疏第三十四

襄公十九年

考异足利本传穆叔曰齐犹未也穆叔下有归字永怀堂同释文圃希古反【三叶】正误希当作布 瞑一音亡千反【四叶】元文千作丁 娶子住反【六叶】子作七 仲本亦作中音仲下皆放此【同上】作中音仲亦作仲下皆放此 嫡本或作适丁歴反【同上】作适丁歴反本或作嫡 暴满卜反【七叶】正误满当作蒲疏诸侯之铭当言时计功【五叶左三行】宋板计功上有既功时三字正嘉同谨按似非 还若事未毕之辞也【七叶左二行】若作者 服防引彭仲传文【十叶右六行】传作博文作云 仲传以为齐侯号衞【七行】传作博因其无备先住城上【十叶左五行】住作往

补遗释文郛芳夫反【二叶】夫作扶 圃希古反【三叶】希作布宋板同 借一音情亦反【五叶】情作倩 暴满卜反【七叶】满作蒲宋板同 偻力侯反【十叶】力作吕

襄公二十年

考异足利本传吾有馁而己不来食矣矣作也嘉万同注能为国光辉辉宋板作煇永怀堂作晖

补遗释文燮息协反【十二叶】息作悉 呼好故反【十三叶】好作火

襄公二十一年

传夫上之所为民之归也谨按足利本后人记云归上异本有所字考异足利本注吾谓中国中国作国中谨按惟万厯与崇祯本同 则恶名彰彰作章 十四年栾黡彊逐范鞅彊作强 言圣哲有谋功者当明定安之明下有信字永怀堂同 识门版数永怀堂版作板龙蛇逾奇怪谨按逾恐喻误注疏本皆然足利本适失

于考也释文衡父不忍数年之不晏【十六叶】元文晏作宴固当三十有余矣【同上】矣作从属下 成元年伯姬归

于宋【同上】元作九 ○妻之七计反【同上】谨按圈非当与上接也 盍朝猎反【十七叶】朝猎作胡腊 下鲜并注同【十九叶】鲜下有过字 着直豫反【二十一叶】豫作据 驲入实反【二十二叶】入作人 见公贤徧反【二十四叶】徧作遍 效或作效户教反【二十五叶】作效之户教反或作效 弑申志反【二十六叶】弑作杀 枚本亦作版【同上】版作板疏据其至鲁为奔【十五叶右九行】宋板奔作文 明其来是叛也【同上】来作亦 问曹之公子首得见于经【十九叶左三行】问作唯 纩为今之新緜【二十叶右一行】为作谓 而使祈午及阳毕适曲沃【二十一叶右九行】祈作祁 世本记文也【二十三叶左七行】记作纪 以此追胥以此追冦盗【二十五叶左四行】上此作比 政恃礼而行【二十六叶右三行】恃作待 以马枚数门扇之板【二十七叶右一行】之板下有此云识其枚数枚谓门扇之板十二字

补遗宋板注龙蛇逾奇怪逾作喻足利本同释文小雅无此全句【二十一叶】句作语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八十六

猜你喜欢
  卷四十八 少牢馈食礼第十六·郑玄
  卷十三 氾论训·刘安
  指物論·谢绛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孔子
  卷八·杨简
  经济文衡续集卷二十一·佚名
  卷七·高攀龙
  卷二·季本
  管子轻重十四·马非百
  卷三百九十五·佚名
  卷三百六十九·佚名
  安宁品法句经第二十三(十有四章)·佚名
  与张纯一居士书(二通)·太虚
  近代人生观的评判·太虚
  不能守僧戒还俗勿污僧·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逊(溪云集)·顾嗣立

    逊字仲敏,号溪云,其先南阳人,寓居吴。博学善属文,精书画。初从黄冠,与息斋李衎同画墨竹,一旦自以为不及,即弃墨竹而用勾勒法,妙绝当世。郭羲仲赠诗云:「好竹每怀张仲敏,泠泠风骨水为神。」钱宗伯牧斋《列朝诗集小传》云:吴郡又有

  •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八上·杨慎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八上第八段 说五代史 定风波雨汗淋漓赴选场,秀才落得甚干忙。白发渔樵诸事懒,萧散。闲谈今古论兴亡。 虞夏商周秦楚汉,三分南北至隋唐。看到史官褒贬处,得避。不摇纨扇自然凉。诗

  • 附录·宋无

    鲸背吟集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旧本题元朱晞颜撰前有自序署其字曰名世末又有自跋序称至元辛卯泛海至燕京舟中成七言絶句三十余首诗尾各以古句足之其末章云早知鲸背推敲险悔不来时只跨牛因名鲸背吟曹学佺编入十二代诗选

  • 鸣盛集巻四·林鸿

    明 林鸿 撰七言絶句题方壶墨竹明月高悬白玉盘僊人居处近虚寒一枝鳯尾金风里清露时时滴石坛下山寻朱继携琴载酒逺寻君石迳人稀日半曛纵醉也须山上去莫教闲却半牀云寄周隐者卜筑深依野鹿羣姓名何用世人闻平生身外无余

  • 第十二回 掘园陵淫寇逞凶 张挞伐降王服罪·蔡东藩

      却说建武二年五月,册立郭贵人为皇后,子强为皇太子。郭氏即刘扬甥女,随驾入洛。当光武帝即位时,得产一男,取名为强。时阴丽华也迎入洛阳,阴丽华见第七回。与郭女同受封贵人。丽华容色,实过郭女,并且性情和顺,毫无妒意,光武

  • 卷一百十·杨士奇

    永乐八年十一月癸亥朔○治水官朱逢吉言直隶郡县民种官田者其租重于民田宜付粮长或里长顺带纳京仓庶以宽恤小民户部会议官租既重又令远输诚为劳费宜令输纳旁近官仓 皇太子从之△夜有星大如鸡子赤色有光出五车东南行入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佚名

    万历十五年九月丁亥朔日有食之云阴不见○以左军都督府佥书都督佥事史纲提督京营内外巡捕副总兵管宣大军门中军事朱永祚为山西老营堡副总兵○革西宁游击王铁块任提问以达虏入犯疏玩失事也○己丑山西蒲州安邑解州同日地

  • 陈杞世家第六·司马迁

    赵季 译注【说明】本篇的主要内容,是叙述陈国历史发展的兴亡过程,同时简要记载了杞国的世系源流,篇末兼及概括简介了十一位尧舜之际著名历史人物后裔的下落。在本篇中,太史公首先充分表现了中国史家强调

  • 242.袁崇焕大战宁远·林汉达

    当魏忠贤的阉党把明朝朝政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正不断在辽东进攻明军。萨尔浒大战以后,明王朝派了一位老将熊廷弼出关指挥辽东军事。熊廷弼是个很有才能的将领,可是担任广宁(今辽宁北镇)巡抚的王化弼却认为

  • 三十七年·佚名

    (辛卯)三十七年清康熙五十年 三月3月17日○丙午,奉朝賀南九萬卒。始,九萬病篤,上特遣二御醫看病,荐賜內局藥。至是,上答禮曹啓曰:「新喪元老,震悼曷喩?令擇送東園器,給祿俸三年。」九萬,故相在、智後也。性剛介篤實,如百鍊金,體寢小

  • 对魏王第十三·孔鲋

    魏王问人主所以为患。魏安釐王子高对曰、建大臣而不与谋嬖倖者言用则知士以疏自疑自疑上之疏巳也嬖臣以遇徼幸者。内则射合主心。外则挺主之非。此最人主之大患也。子高谓魏王曰、臣入魏国。见君之二计臣焉张叔谋有余

  • 阁笔后序·智旭

    犹忆初发心时。便从事于禅宗。数年之后。涉律涉教。著述颇多。独此楞伽。拟于阅藏毕后方注。壬辰结夏晟溪。无处借藏。乃以六月初三日举笔。至八月十一日。阁笔于长水南郊之冷香堂。仅阅七旬。而佛事魔事。病障外障。

  • 佛说四未曾有法经·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转轮圣王有此四未曾有法。云何为四。于是转轮圣王。为人民类皆悉爱念。未曾伤害。譬如父子。转轮圣王亦复如是。爱敬人民未曾有嗔怒向

  • 第五十章 一王章·佚名

    由是以后彼弟塞那于都揭[王]伞,所有生类见大富有者[王]宛如爱儿。(一)励行先王所[为]而行事,益[正]法行事前所未有者亦行之,(二)于住岛比丘、比丘尼、眷属、鱼类、兽类、鸟类所应行之[务]悉行之。(三)彼命令赴对岸[阎浮洲]杀玛兴陀,如是彼无

  • 第八 醯摩迦学童所问之义释·佚名

    一尊者醯摩迦曰: 瞿昙教之前 人人曾语我“有斯应有斯” 自为解说事 此皆受卖说 此皆增思择(妄想) 我已不喜彼(一〇八四)“人人曾语我解说事”[之句中],“事”者,是婆和利婆罗门及其他彼之

  • 光绪彰武县乡土志·唐宗源

    地方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唐宗源修,无序文。依清末部颁乡土志例目编纂,内容简略。约四千二百字。分历史、政绩录、兵事录、耆旧录、人类、户口、氏族、宗教、实业、地理、 山、 水、 道路、物产、商务十五目。是

  • 海龙王说法印经·佚名

    全一卷。唐代义净(635~713)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篇幅极短,内容为海龙王问佛陀,如何能受持少法而获得多福,佛陀告以‘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之四法印功德殊胜,应时常念诵。

  • 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佚名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一卷,唐不空译。阿难逢焰口饿鬼怖而白佛,佛为说陀罗尼救拔焰口,施饿鬼之法自此始。佛在尼拘律园,阿难独居,念所受法,于夜三更,见焰口饿鬼,怖而问佛。佛为说无量威德自在光明胜妙力陀罗尼。即今变食真